钢筋施工常见问题与钢筋工程核心技术问题汇编.docx
《钢筋施工常见问题与钢筋工程核心技术问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施工常见问题与钢筋工程核心技术问题汇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为大家整理了在钢筋施工中一些常见问题及对应的相关规范条文,供在施工质量验收时参考。1、没有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0.6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参考规范: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钢筋没有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
2、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钢筋表面有裂痕、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斑等(钢筋外观质量不合格)。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钢筋的数量、品种、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合设计要求5.5.1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钢筋代换无设计变更手续。5.1.3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参考规范
3、:GB50666-20U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6、钢筋的位置(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553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3的规定。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W20mm;绑扎钢筋骨架宽、高W20mm;受力钢筋间距WtlOmm,排距士5mm;横向钢筋间距W20mm;箍筋W20mm;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M0mm,柱梁50mm,板梁壳W3mm0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衰S.S.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允许偏差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
4、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o抗震等级的确定详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3条。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钢筋接头未进行力学检验。5.4.2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I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外观不符合有关规定。5
5、.4.5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I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5.4.7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2)柱类构件,
6、不宜超过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参考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钢筋焊接前焊工未进行焊接工艺试验。4.1.3在钢筋工程焊接开工之前,参与该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于焊接生产。参考规范:JGJ18-2012钢筋焊
7、接及验收规程18、电渣压力焊接头处质量不符合要求。5.6.2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以及以下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无烧伤缺陷;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2。;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参考规范: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9、钢筋的接头未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4.1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宜设置钢筋接头,且不应进行钢筋搭接。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
8、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参考规范:GB50666-20U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0、受力钢筋接头未错开。5.4.4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参考规范:GB50666-20U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1、箍筋加密区有机械或焊接接头。5.4.1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宜设置钢筋接头,且不应进行钢筋搭接。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参考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
9、程施工规范22、钢筋搭接区域箍筋未加密或箍筋的设置和加密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5.4.6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Ioo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o参考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注:1,
10、本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菱筋设51.2 .搭接区内卷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政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呻及5d(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3 .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而外IOomn的范圉内各设置两道第筋.23、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无型式检验报告。7.0.1工程中应用钢筋机械接头时,应由该技术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参考规范:JGJlO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24、钢筋连接前未进行钢筋接头工艺检验。7.0.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场厂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JGJ107-2010钢筋机械
11、连接技术规程25、钢筋接头现场检验批数量不足。7.0.5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应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参考规范:JGJIO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26、钢筋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合格。7.0.7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本规程表3.0.5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
12、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参考规范:JGJlo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接头等级,I级/11级/m级/抗拉3fmstfst或NLlOfuBf0mstfuMfmst1.35fybp注:f0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一f05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1.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27、直螺纹接头,套筒每端外露2倍螺距以上的丝扣。6.2.1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o参考规范:JGJIO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案例工程简介:1、基础结
13、构形式:人工挖孔桩、长螺旋挖孔桩、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承台基础。2、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钢混结构。3、孔桩部分:长螺旋桩及人工挖孔桩桩身钢筋采用焊接。4、基础及主体部分:l6及以上的钢筋使用机械连接,直径小于16的使用绑扎搭接。一、基础底板钢筋绑扎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施工流程:根数,在垫层上放出底板钢筋摆放的位置线,(包括地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2)承台钢筋绑扎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参照16GlOI-I第66-70页安装,绑完下层钢筋后,按间距08m左右设置钢筋马凳,马凳及附加钢筋应支设在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落在保护层,在马凳上摆
14、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马凳高度H=承台高一混凝土保护层厚一上层双向钢筋直径一下部钢筋单向钢筋直径,桩承台采用下图的钢筋马凳)间距80Omm左右设置,如下图:300800300承台(长螺旋桩)钢筋马镣马镜使用14的钢筋进行加工2、基础底板绑扎方法在绑底板的同时做好底板梁的绑扎,即先先绑东西向后绑南北向的方法排列钢筋。其接头位置“下层铁在跨中,上层铁在支座”。梁板式基础部位钢筋接头必须按50%错开,要严格按照配料单的顺序及位置准确排放基础底板下铁保护层为40(50)mm,上铁为30mm。板上、下铁中间用马凳铁支起,间距800mm,马凳高度=底板厚一上下保护层
15、一上层双向钢筋直径一下层单向钢筋直径。TVH马镜使用14的钢筋进行加工3、底板钢筋的施工要求:钢筋绑扎要满扣绑扎且相邻绑扣为“八”字扣,扣头应向结构板内侧弯入。在绑扎钢筋前要用墨线弹出钢筋摆放间距线,按线绑扎。上层钢筋绑扎前要摆设好马凳铁,再绑上铁。4、本工程基础底板(防潮板)厚度为350mm。二、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弹柱子线T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T修理柱子筋T套柱箍筋安装竖向受力筋T画箍筋间距线T绑箍筋安装垫块。1、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在柱子钢筋上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2、从上往下套箍筋,将其与主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接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
16、部分的相交点也应全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3、柱筋保护层:使用塑料卡环,按照竖向间距500mm卡在柱角位置,水平方向按照40Omm设置,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4、绑扎端柱时应注意其锚固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国标16GIOI-要求。5、在柱、梁的交接点处,柱的箍筋与梁的主筋应配套进行,将梁主筋穿好并绑扎成型后,再绑扎该处的柱箍筋。6、按抗震要求,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7、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O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
17、钩住箍筋,见图:拉筋布置示意图柱子优先采用塑料卡环垫块,其纵横间距不得超过600mmo砖墙拉接筋伸出部分向上弯起,紧贴在模板之上,拆模后,砖墙砌筑之前将其剔出;柱插筋筋应至少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用钢筋焊制。框架柱钢筋绑效果扎示意图如下:三、梁钢筋绑扎本工程梁断面尺寸:250*400、250*500、200*500250*600、300*800、200*300250*800、200M001、首先在梁模板上按图纸要求画好箍筋间距。2、穿框架梁主筋套入箍筋穿次梁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牢绑架立筋最后绑扎主筋。3、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上表面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
18、5。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下垫好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5、本工程梁的技术要求:当梁与柱墙外皮齐平时,梁外侧纵向钢筋应稍作弯折置于柱墙主筋内侧,并在弯折处增加二道梁箍筋,其间距50mm。当梁净跨大于5m时模板应按跨度的23%o起拱,跨高比大者取大值;悬挑梁当L2m时起拱3%)。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附加筋构造见结施图纸附图二;当次梁高度大于主梁时,主梁附加箍筋构。四、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T模板上面线一绑板下部受力钢筋T机电管线安装T设马凳筋T绑上层钢筋验收T浇筑碎本工工程地上主体板厚为:100mm、120mm150mm、160mmo(1)清扫模板
19、上刨花、碎木、电线管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2)画好间距,先摆受力钢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要符合施工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4)绑扎一般用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或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马凳铁间距800mm。h二楼板设计厚度一上下保护层一上层双向钢筋直径一下层单向钢筋直径。7Tv马镜使用12的钢筋进行加工(5)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线进行就位绑扎,保证钢筋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施工 常见问题 工程 核心技术 问题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