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docx
《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士庶文化确合神离内容提要清末至五四时期,京剧趋于繁荣并高度商业化,知识界对改良京剧颇多建议,五四新文化人更是对京剧予以激烈批评。尽管有的改良主张通过剧界编演新剧得以实现,但五四思潮与京剧舞台仍存在显著歧异。新文化人将京剧纳入思想或政治范畴的努力没有实现,旧剧改革也不像文学革命那样取得显著效果。清末民初一度出现了中西戏剧融合之势,五四以后则随着京剧与话剧日趋成熟而明显分流。关键词京剧五四思潮大众文化从戊戌、辛亥到五四,新思潮逐步发展,或多或少地渗透于大众文化,但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文化沟通并非随新思潮的发展而增强。在京、津、沪等新思潮的核心地带,入园看戏仍是近代市民的主要文化娱乐,两者不免发生关联。
2、五四思潮与大众文化、或者说土庶文化的复杂关系至今仍扑溯迷离。本文以京剧舞台为焦点,探讨新思潮与大众文化的交融、冲突和歧异。京剧的繁荣与商业化清代戏曲几经变化,大体是一个雅俗交融的过程。晚明清初,昆曲被江南士大夫看作雅文化的象征:“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在花、雅之间的竞争和融合中,被昆曲界视为俚俗的花部戏在嘉道年间兴盛起来,乃至形成京剧,得到民众、土人和宫廷的认同。清末民初,不只是绅商士子看戏、评戏,“贩夫竖子,短衣束发,每入园聆剧,一腔一板,均判别其是非,善则喝彩以报之,不善则扬声以辱之”。清末民初,北京有会馆二三百所,省、府会馆也多有专
3、门戏台,有的县级会馆也有戏台。一些著名的饭庄、大宅门也设置戏台。并且在咸丰、同治以后,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北京等地出现了许多营业性戏园。民初北京有第一舞台、文明茶园、广德楼、同乐茶园、庆乐茶园、三庆茶园、中和茶园、广和楼、丹桂茶园、吉祥茶园等20多家戏园。民国元年,各戏园“呈请于忌辰斋戒口期准其一律演戏”得到警厅批准后,使得前清每遇斋戒、忌辰日期,决不许娱乐,尤不许演戏的限制明显减少。这种变化标志着皇权崩溃后,政治因素对文化娱乐的渗透力减弱,为京剧凸显娱乐性、更加商业化创造了条件。京剧成为土人与广大市民共享的文化娱乐,体现了土庶文化的和谐交融。*传统土、庶观念延续至近代而有所变化,晚近研究
4、者曾有土人文化与庶民文化之说。本文借用此说而特有所指,这里土人文化是指20世纪早期新知识界的思想主张,庶民文化侧重于市民文化。(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1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5016-5017页。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第44页。近代城市人口剧增,文化娱乐空间迅速扩展。在沪、京等城市茶楼、酒肆与日俱增。光绪年间的京师戏园更具有商业气息,“从前戏价各园一致,今则不然。此园之价与彼园异,今日之价与明日又异,倘恍离奇,莫可究诘”(注:倦游逸叟:梨园旧话,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第836页)。在戏剧商业化过程中,报刊成为
5、京剧市场的重要媒介。戏园广告最初依靠街头海报或上门推销,至同治十一年五月间,申报开辟专栏刊登“各戏园戏目广告”,戏剧与近代媒介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沪、京等地大小报刊上,“戏园在报纸上所刊之告白常占全报告白之大部分,舍新角登台或新编本戏不计外,即平常戏目亦多用碗大木破刊出艺员之名字”(注:徐耻痕:戏剧与与广告之关系,戏剧月刊第1卷,1928年第2期)。近代迅速增长的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唱片、电影等改变了京剧以往的经营机制,报纸尤为演员与观众沟通的重要环节。1913年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时,随即拜访报界闻人。缘此,他在上海文艺圈的影响迅速扩大。回京时,形成多家戏班的人马在火车站迎接争抢之势。如果说
6、,清末演员还可通过“供奉内廷”抬高身价,那么民初以后的名角则更依赖于商业运作。报刊对京剧舞台的操控不只体现于广告、剧评,甚至像北京顺天时报那样发动读者投票选举名伶。这不仅捧红了一些演员,而且使京剧舞台更加依附媒体的话语权。商业运作促使京剧演出从依附于官僚贵族而全面走向市场,剧目内容、演出形式和演员更受商业利益的支配。一方面因女伶报酬较男伶、乃至儿童都少,戏班费用低廉,另一方面是坤班“缠头之费,所得不宽”,有时甚至“十倍于男伶”(注:徐珂编撰清稗类钞戏剧类第11册,中华书局,1986年悌5051-5052页)。故至光绪中期,由“髦儿戏”发展而来的女伶京班在上海接踵产生。天津自庚子以后,也是女优盛
7、行,且有无女角不能成班之势。清末上海、天津的京剧坤班纷纷到北京、东北演出,受到观众欢迎,也对传统礼俗产生了冲击。(注:WeikUnCheng(程为坤)的TheChallengeoftheActresses:FemalePerformersandCulturalAlternativesinEarlyTwentiethCenturyBeijingandTianjin,inModernChinaVol.22,No.2,(April1996)一文论述了20世纪初年京、津地区女伶增多对正统观念的冲击)辛亥革命之际,京城市面萧条,京剧武生演员俞振庭为扩展生意,从津、沪约聘京剧女伶入京同台演戏。1912年5
8、月22日,俞振庭的双庆班在广和楼实行男女合演。北京观众“耳目一新,趋之若慕擅之蚁,嗣移文明,生涯益盛,各园闻风兴起,群作业务上之竞争”(注:醒石:坤伶开始至平之略历,戏剧月刊第3卷,1930年第1期)。因剧界有人担心“阴盛阳衰”,加之一些人观念守旧,京剧界出现了反对男女合演的声音。随之,民国政府内务、教育两部于1912年11月下文禁止男女同台演戏。男女分演后,北京坤班盛极一时,乃至有人感慨:“京师歌舞连津畿,女伶日盛男伶微。女伶歌台已六七,男伶歌台仅三四。”(注:易顺鼎:哭庵赏菊诗,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双肇楼丛书本,第763页)为此,一些戏园为招揽观众,不得不加请坤
9、班,有的还在广告中标明由坤角演出。新潮初起与京剧改良京剧的商业化带来了市场繁荣,也表现出重娱乐、轻教化的趋向,这引起了忧时之士的关注。清末士大夫仍然把看戏当作教化攸关的大事。孙宝矮云:“今场市中演戏,其出诸史传可据者盖寡,类皆鄙俚不典。儒臣学士曷不一为倡导之,别选史传中孝弟忠义、瑰奇震愕之事迹,一一为撰词构局,编缀排比,付诸管弦,而去其淫哇芜秽不经者,似于风俗世道略有所补也。”(注:孙宝瑁:忘山庐日记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41页)在他看来,道德教化成为戏剧由俗变雅的关键。这与清代士人的雅俗观念和伦理取向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欲善国政,莫如先善风俗;欲善风俗,莫如先善曲本”体现了
10、他们以剧救世的基本思路。(注:失名:观戏记(1903),参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悌72页)清末启蒙思想家、革命人士都对戏剧予以高度关注。他们传承“剧以载道”、以雅化俗的思想传统,并因时变更,试图将京剧纳入思想启蒙或政治运动的工具范畴。(注:李孝悌的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第五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注意到戏曲改良与社会启蒙的关系,但清末知识界以戏曲进行思想启蒙的实际效果仍待进一步研究)清末梁启超、严复等人重视文艺的启蒙作用,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登载了传播爱国及民主思想的传奇杂剧。受其影响,1902年11月天津大公报有专文阐述戏剧的社
11、会作用,指出学堂、报馆和演说是使天下开化的三种办法,但清末新学堂有名无实;报馆又不能尽责任、全义务,实现言论自由;演说也只能行之于租界和教会,不能行于内地和一般民众。故所谓“开化之术”惟有“编戏曲”。“诚能多编戏曲以代演说,不但民智可开,而且民隐上达”(注:编戏曲以代演说说,天津大公报1902年11月11日)。作者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而教化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忠孝节义,包含了开民智、达民隐的维新思想。反清革命兴起后,革命人士更是视戏剧为社会运动的工具。清末革命报刊发表各类戏曲剧本数十种,其中有的呼吁爱国反帝,有的宣传排满革命,有的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民主自由,其思想主题是针对满族统治和列强侵略的民族
12、主义。陈独秀也于1904年发表论戏曲一文,摒弃了土大夫贱视戏子的旧观念,认为戏曲既然有关风俗教化,则应当是“世界上一大教育家”,“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教师”。人的贵贱之分当体现在品行的善恶,而不是职业方面。他提出了五条改良主张,提出“要多多的新排有益风化的戏”,把历代英雄人物的事迹,排出新戏,使之有益于世道人心。再则,编演戏剧“可采用西法。戏中夹些演说,大可长人见识,或是试演那光学电学各种戏法,看戏的还可以练习格致的学问。”另一方面,他针对晚清戏曲状况,提出了革除旧俗的三点建议,即“不唱神仙鬼怪的戏Y不可唱淫戏”,“除去富贵功名的俗套”(注:三爱:论戏曲,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11期)
13、。陈独秀的改良主张体现了戏剧观念的初步变化。清末知识界认识到,戏剧不仅是民间娱乐,且需士人参与。元代杂剧之所以能成就辉煌,就在“元之撰剧演者,皆鸿儒硕士,穷其心力以为之”。而清末“戏剧一途,乃为雅士所不道也,于是淫亵、劫杀、神仙、鬼怪之说风行于舞台之上。(注:天修生:剧场之教育,原载月月小说第2卷,1908年第1期。参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第56页)这种认识促使一些士子摒弃陈旧的良贱观念,积极参与戏剧改良和实践。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等人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其后,出身士绅之家的青年如欧阳予倩、李叔同等人组织春柳社,编演新剧。他们的戏剧实践与梨园的
14、商业运作不同,而蕴含了改良风俗、改造旧剧的意图,正如李叔同诗云:“誓渡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注:春柳社演艺部专章(1906),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第635页)在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清末形成了一次士人参与改良戏剧的热潮。如果说,清末知识界侧重阐释了戏剧的思想意义,那么剧界人士则一定程度上践履了知识界的改良主张。汪笑侬于1901年在上海天仙茶园编演了改良京剧党人碑,借北宋改革故事悼念“戊戌六君子”,斥责镇压维新派的守旧势力。其后,他改编了桃花扇等剧,借历史题材批评时政。1904年8月5日,汪笑侬等人编演的瓜种兰因在上海群仙茶园上演。这出记述波兰亡国的历史剧在日俄战争之际
15、上演,显然包含了鲜明的警世意义。该剧的服装、情节均为西式,而唱腔仍用皮黄,意外地受到观众的欢迎。接着,汪笑侬等人又编演了一系列改良新戏,以京剧传播反满爱国思想。戏剧家潘月樵和夏月珊、夏月润也积极改良京剧,并关心社会和政治。他们反对把演戏看作“贱业”,认为演员不应称为“戏子”或“伶人”,而是“艺人”,又拒绝唱“堂会”,视之为戏剧界的耻辱。夏氏兄弟及潘月樵等人于1908年10月在上海租界之外的南市建成了第一个新式剧场新舞台。清末民初,新舞台上演了新茶花、黑籍冤魂等数十出箴硬陋俗的改良新戏。改良戏剧之风迅速扩展至京、津地区。1905年底,杭州惠兴女士因办女学而自杀,此事被人编成新戏,北京的田际云于1
16、906年3月以时装京剧排演惠兴女士传,联合谭鑫培连演三天,为女校募捐。其后,北京编演时装新戏的风气渐浓。清末沪、京舞台上出现了反映政治变革、传播爱国思想和倡导社会改良的剧目。20世纪早期的“改良新戏”包括“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前者多取现实题材,后者主要改编传统剧目。1916年之前,“改良新戏”多是源于现实题材的“时装新戏工它们采用“文明戏”的布景和服装,在京剧唱腔中加入长篇演说和道白,橙X霜早期话剧的表演形式重反映时事内容,反映了时代思潮和西方戏剧文化的渗透。民初剧界延续了清末改良风气,一些戏剧家或者为名角编写剧目,或者与名角一起切磋演技;有的还自编自演,尝试探索和实践,出现了“改良风气
17、弥漫全国”、“新戏倍出”的局面。(注:景孤血:由四大徽班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535-540页)这些新戏有的在清末已经上演,有的则是民初新作,就其题材和内容来看,虽有不少取材于传统的小说、神话和历史故事,但相当一部分表现出积极的思想意义。有些剧目体现了民族、民主思想内涵,有的也对近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给予关注,如邓霞姑、一缕麻对于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诉求,黑籍冤魂等禁绝鸦片的宣传。这些新戏程度不同地反映了清末以来的新思想、新风俗,体现了土庶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当然,蕴含新思想、新观念的剧目在当时京剧舞台上所占比重不大,京剧
18、也未完全迎合思想启蒙,成为社会教化的工具。五四思潮的冲击清末改良新戏出现之时,剧界和观众对新旧混杂的“新戏”并不满意。1916年以后,京剧舞台上演的大多是“古装新戏”,而非“时装新戏”。“古装新戏”离社会现实较远,思想内涵也多差异。五四思潮兴起时,京剧舞台的新戏色彩已经淡化,传统剧目仍占绝对优势。加之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于新式教育之中,也依托于现代教育机构而存在,是不同于传统土人的新知识群体。他们基本不喜欢京剧,对京剧提出了激烈的改革主张。新青年延续了陈独秀早年对戏剧的高度关注,从1917年3月至1919年3月,新青年几乎每期都有文章或随感录讨论旧戏,1918年10月还出版了“戏剧改良专号”。19
19、19年1月以后,北京晨报也开辟了“剧评”专栏。新文化人通过中西对比,以时代性为立足点,对京剧提出了激烈的改革主张。他们将传统戏剧称为“旧剧”,西方戏剧则成为值得仿效的“新剧”。新文化人虽有传统土人的雅俗观念,而其实质内容则是新、旧对立和中西之分。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钱玄同、傅斯年、刘半农等人从艺术形式、思想内容指陈京剧之缺陷,言辞之激烈、态度之“不妥协”实属前所未有。胡适把戏曲看作“文学革命”的一个方面,强调以“文学进化”的观念来加以认识和改良。他认为“西洋的戏剧便是自由发展的进化;中国的戏剧便是只有局部自由的结果”。在胡适的观念中,中西戏剧的进化与否,其高下恰如传统的雅俗之分。他认为京剧起
20、源于中下层社会,与文人学士无关,只是俗剧”,故带有“种种恶劣性”。传统戏曲既俗又缺乏进化,带有许多弱点和不该有的“遗形物”:如过于偏重乐曲、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唱工、锣鼓、马鞭子、跑龙套等等;旧剧最缺乏悲剧观念,结尾都是大团圆;而且中国戏剧在时间、人力、设备等方面最不经济。(注: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第5卷4号,1918年)傅斯年也存在类似的雅俗观念,认为“京调的来源,全是俗声”,所以“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的价值”,比如喜欢夸张、刺激性过强,形式太固定,意态动作粗鄙,音乐轻躁等都体现了这种缺陷。而且,现在流行的旧戏缺乏文学性;内容上“旧戏是旧社会的照相”,没有反映生活。(
21、注: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第5卷4号,1918年)钱玄同认为: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决不是那脸谱派的戏,要不把那扮不像人的人,说不像话的话,全数扫除,尽情推翻,真戏怎么能推行呢?”(注:玄同:随感录,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周作人也认为“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是野蛮的:四类旧戏,如淫杀、皇帝、鬼神、灵学,都有害于世道人心,没有存在的价值。(注调作人:论中国旧戏之应废,新青年第5卷5号,1918年)他们以西方戏剧为参照,提出根本改造旧剧,采用西洋百年来的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编写剧本,以西洋乐器代替京剧的胡琴,靠拢西方戏剧的写实
22、主义,钱玄同、傅斯年甚至主张废唱。新文化人激烈地指陈传统戏剧的不足,触及到旧剧的某些缺陷,却存在不少误解和偏颇,也缺少植根于大众的戏剧实践。这或许真的像傅斯年自称对“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注: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第5卷4号)。为了引起社会对改良戏剧的关注,他们仿效文学革命的方式,试图发动一场“戏剧革命”,为了替自己找做文的材料,新青年也发表了张厚载的反驳文章。相反,戏剧家对旧戏的艺术价值予以肯定。张厚载认为中国戏剧不写实,用假象会意的方法,是最经济的方法冲国戏剧有一定的规律性,许多套路如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不是用来限制而是帮助表演;唱工是京剧的重要内容,有表示感情的力量,自然不
23、能废弃。他指出:中国戏剧是“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可以完全保存”。照搬“文明戏”只能损害京剧艺术,(注: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新青年第5卷4号)废唱更是绝对的不可能。其后,齐如山等人详尽地阐述了京剧的艺术价值。他认为旧剧的特征是“美”,无论说、唱、做,都不能离开这一特色。“中国剧处处是用美术化的法子来表演,最忌像真;可是西洋话剧完全是写真”(注: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甲种本),北平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9页)。在他们看来,中国戏剧的虚拟法和重唱特色体现了较高级的艺术水平,西剧偏重道白和实景则是戏剧初级阶段的体现。针对鲁迅等人讽刺梅兰芳塑造的“美女形象,齐如山认为,这种“美女形象虽然不是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貌合神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