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zzEpistemologizationzz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作者:斯炎伟作者简介:斯炎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1121原文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8年第201810期第137-150页内容提要: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不时体现有一种“知识”的眼光与意识,它将“问题的探讨”降格为一种“知识的言说”,甚至是某种“常识的复述”。对常规性史料的绝对信任与过度依赖,使研究活动难脱某种特定话语之下的知识窠臼。将一些热门的学术理念视为“公理”并加以“结论”
2、式运用,极大限制了研究活动对问题的个性化发掘。缺乏问题意识的“材料流”结构以及急于将对象“本质化”的话语模式,使研究活动成了知识的陈述或判定,从而阉割了研究主体的思想与历史的复杂。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9年02期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知识化现象当代文学研究界史料热”已持续一二十年,尽管参与此话题的学术队伍已颇具规模,研究成果也数量不菲,然而,研究实践中观念、意识及方法上的一些误区,一定程度上牵制甚至伤害着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整体学术品格。热闹的当代文学史料研究需要沉潜与反思。“知识化”作为目前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值得我们关注。所谓的“知识是相对
3、于问题”而言的概念,知识化现象即指史料研究过程中始终体现一种知识”的眼光与意识,它将问题的探讨”降格为一种”知识的言说,甚至是某种常识的复述,从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削弱了研究活动的学术含量。知识化现象首先体现于研究者看待与处理史料的方式。尽管我们也说,史料就是观点,就是理论,就是方法,但这是就某个研究活动中史料的整体运用而言的,即只有在史料的择取、辨识、呈现等诸多环节的通盘考量中,才能彰显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思维和研究范式。离开了综合与演绎,史料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很难形成独立或完整的知识价值,更无法呈现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史料研究的问题或意义只能存在于复杂史料的智性组织与阐释之中。然
4、而,或出于问题意识的不自觉,或惮于史料收集工作的艰难,一些研究者习惯于使用常规性史料,并将研究活动锁定于常规性史料指向的知识空间。由于这些史料传播广泛、使用频率高,因而极易被研究者作为一种“真理”接受。如果对这种史料深信不疑,或以这些史料所指向的事实”为学术的目标,那么研究活动一开始就掉入了知识的陷阱。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研究为例。公共性史料对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通常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会议庄严、隆重、热烈”的现场,二是确立了工农兵文学”的历史地位与发展方向。某种程度上,会议规模的空前,党内高层领导人的悉数出席,大会报告(公开发表)的高屋建令后,与会者自豪激越的回忆性文字等,都可视为第一次文代会
5、如此形象与定位的具体注脚。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性史料描述的第一次文代会固然有据可资,但“本质化”的叙事指向与话语方式,使这种叙述在“定型第一次文代会之同时,也难免会遮蔽其多元、生动与复杂的一面。诚如没有任何一种话语可以全面复现历史一样,公共性史料触及的,也许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基本事实或整体面貌,但难以照顾到会议具体的进程与丰富的细节。历史中的第一次文代会可能还有另夕I些景象存在,这部分景象恰恰是公共性史料所难以提供的。如果完全以公共性史料作为想象第一次文代会的方式,那么对第一次文代会所谓的研究,就很可能只是一次拘囿于某种特定话语之下的知识重蹈”。事实上,由于时局特殊(全国还没有解放,新中国
6、政权还没有宣告成立),加上筹备时间紧张,第一次文代会很难开得像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文代会那样规整。比如,因交通阻滞或工作牵连”,不少代表在大会开幕后才陆续到达,有三十七位代表甚至滞留在香港,只能通过学习相关报道来参加文代会。会务组虽然早早发出了书画作品和表演节目的征集通知,但因邮政不畅通,一些书画作品直到文代会结束之后才寄达。出席大会的政治领导人阵容齐整,但毛泽东亲临会场则不是大会既定的安排,而是他个人临时的决定。重要领导作报告,即便是周恩来作政治报告,个别代表也可因其他事宜而中途离场。为彰显未来的文艺方向,大会安排了不少以工农兵生活为题材的表演节目,但一些代表抓住这难得的开会机会与友人相聚,会余
7、时间也很少去看演出。代表们参会的心态,普遍是热情都非常高,精神都非常振奋,非常受鼓舞,或者我们每一个人是带着革命胜利的兴奋心情来到这里,同时更是带着发展工作的紧张心情来到这里的,但诸如巴金、叶圣陶、郑振铎、欧阳予倩等一批来自国统区的文人,因此前的文艺实践与工农兵方向存在距离,内心也难免有一种我是来学习的焦虑或观望。我们见到的几个重要报告,表述严谨规范,凝聚着新中国文学的想象与规划,但现场报告的推进过程和对报告精神的具体演绎,则可能存在不同于公共性文本那般严肃与正规的景象。公开发表的郭沫若的大会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围绕文艺运动的性质、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任务”等重
8、要问题展开,报告思路清晰,饱含思想高度和战斗激情;而据一些与会者的日记或手记记载,郭沫若的现场发言似乎内容更为纷杂,言语也颇为“家常,多有被张道藩排斥、不容易出青木关、上海进步的报纸为美国电影作义务广告、胡适成不了五四领导者、冰心笑谈你们哪有一个好的男作家”等杂芜琐碎的私人性故事,不时地揶揄与调侃,还经常引发台下代表的笑声与互动。会上刘芝明对萧军的批判同样如此。公开发表的文章东北三年来文艺工作初步总结,里面对萧军的批判呈现着当时的理论思维与话语方式,即从阶级立场出发,着力揭示其“有害的毒汁”的“思想本质,以及最后挣扎、终被打垮的历史命运;然而会上刘芝明对萧军的实际批判,则似乎更生动地联系着萧军
9、的各种生活细节:”萧是个人主义,不是为了人民J以假革命来发展自己,靠共产党作生易意到了18年的战争,他要像薛平贵一样,筹粮登基。他在抚顺煤矿工会文化工作。他说,到鞍山,看到那高大的熔矿炉,才知工人阶级伟大。到了抚顺,他想改名。到了临回来,抚顺方面说,萧军虽然有错误,希望你写我们。他说:我慢慢来吧。他有了肺病,比第一期重。诸如此类的材料显示,在常规性史料所呈现的形象之外,第一次文代会还存在另一种历史表情。它有兴奋与期待,也有随意与轻松;有对文学的历史诉求颇为一致的接纳,也不乏传统文人集会的民间气象。第一次文代会之于新中国文学方向的确立至关重要,但它是否就如一些常规性史料所指证的“标志着工农兵文学
10、方向的确立,一次会议是否就能根本地彻底地实现文学的“转折,这是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甄别的。尽管当时郭沫若代表全体与会代表在会上作了明确表态我们诚恳的全部接受周副主席给我们的指示,努力改造自己。向人民学习,学习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学习,热诚地做毛主席的学生,然而由于前来会师”的文艺工作者在生活空间以及艺术观念、手法上存在差异,要让他们在会场上就一下子全部接受文艺新方向,似乎不大现实。比如,针对大会倡导描写工农兵形象”,会场上出现了能不能写知识分子”的争论,且这一争论在会议结束之际也未能平息,并在会后蔓延至整个文艺界。(11)这说明,一些作家的观念转型不大可能在会场上就骤然发生,
11、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慢慢体会与调整。另外,胡风对第一次文代会的某些环节似乎也颇有怨言,对茅盾在报告中贬低国统区文艺的做法,他以坚决辞去文艺报的主编职务、不出席国统区文艺运动报告起草小组的会议”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十分生气与强烈不满。(12)种种情形表明,第一次文代会是文学转折”的一个重要关口,而新中国文艺方向的确立,则动态地发生在随后开启的一系列文艺批判运动以及由此逐步建立起来的文学体制之中。有关这一点,胡乔木在文代会结束两年多后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讲话时作了印证:虽然一九四九年七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就已经宣布了接受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指示的方向,但是这
12、并不是说,不经过像一九四二年前后在解放区文艺界进行过的抖解具体的深刻的思想斗争,这个方向就真的会被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所自然而然地毫无异议地接受。一部分在一九四九年大会上举过手的作家,并没有真正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的内容,他们对于文艺工作仍然抱着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的见解。(13)可见,常规性史料只是史料形态之一种,而这一史料形态的存在属性与特征,又规约着它叙述事实的视角与方式。对于第一次文代会而言,常规性史料能够指证发生了这一重要事件,并且揭示了事件的某些事实,但它却难以具体而完整地呈现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其所指的事实也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的全部。正所谓即便我们可以确定地描述所发生的事件
13、,但我们却不能总是根据记录解释事件为什么那样发生(14)。提供以上一些文代会的细节,是为了说明,过于迷信某种类型的史料,或将其认证的那部分事实确认为全部事实,那么研究工作就有可能坠入知识的陷阱。摆脱这种“知识化”的障碍,就要特别尊重史料的差异性,注重发掘不同形态的史料在不同维度发出的声音,并将这些各自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的史料有意味地联系起来。在这一点上,海登怀特的历史意识值得我们借鉴:提示自己史料也是一种历史叙事,是一种白色的文学,通过文学性的叙述模式(悲剧的、喜剧的、反讽的等)和文学性的比喻修辞获得意义,确认并没有与事实完全一致、唯一正确、单数书写的“大历史(History),只有与事实总存在
14、出入、总有某种虚构性、总是复数写作的小历史(histories)。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历史性的知识王国,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也习见于对一些权威性学术概念的曲解与知识化运用。这些概念诞生于新观念、新方法语境下出现的研究成果之中,它们对当代文学研究新领域的开辟,对某些热点问题研究的示范与引领,使其迅速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某种学术共识。这些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概念,原本是提出者独到的学术思想与方法论洞见,是他们阐释问题的个性化话语形态与方式,然而在一些学术实践中,它们却被一些研究者不经意地作为固定的知识承袭下来。当学术成果或学术理念被定位为“公理而不
15、再是可能性时,一些所谓的学术研究,也就偏离了对“问题”的个性化发掘,而只是在被规训的知识场域中,谈论被研究者自认为是“学术”的话题。比如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概念。洪子诚提出这一概念,本是对文学从现代到“当代发生转折的历史逻辑的描述,也是对50-70年代文学的性质、特征的整体性提取,也即当代文学发生、运作与演进的内在逻辑,以及文学格局、形态等的历史性表征,构成了“一体化概念最核心的意旨。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一体化并不是被固定下来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左翼文艺界将延安文学模式经典化”的一系列探索中,而且也一直贯穿于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主义文学的具体
16、实践。二是“一体化是左Sl文学进入当代之后的一个总体性概括,它描绘的是文学在进入当代后被意识形态高度组织的整体局势与基本事实,但并不排除存在与“一体化”相异甚至对抗的文学成分。一体化的这种过程性与非纯粹性”又是相互联系的,正是“一体化内部存在不同性质的成分,使得当代文学“一体化”的推进过程充满着争斗、冲突与起伏、变幻。关于这两点,概念提出者洪子诚自己也曾作过多次提醒。总之,一体化不是洪子诚的一次学术命名,而是一次学术发动;不是解决的问题,而是提出的问题;不是被固定下来的结论,而是需要被持续、深入探讨的命题。然而,随后开启的大量围绕“一体化概念展开的研究活动,虽极大程度地推进、丰富了一体化,但也
17、不乏一些曲解“一体化,将一体化”概念作为一个结论”加以确认与使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将“一体化”作为研究的一个事实背景,一种前置的结果或标杆。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将“一体化”指认的整体事实认同为全部事实,确认文学的高度组织化乃“铁板一块、滴水不漏”,且视之为阐释所有文学现象的一个逻辑基点。本是学术对象的“一体化,由此成为一个预设的前提,或阐释与判定许多问题的终极目标。这种研究活动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将复杂的学术探讨,简约为某种理所当然的陈述,一些原本可以具体展开的、矛盾重重的文学环节,被化约成一个个简单的文学“事实。比如,十七年中的群众作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它的产生与文艺创作”必须和广
18、大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一时代要求有关,组织刊登“群众作者”的来信、通讯和文章等来集中交流工作或讨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十七年”文艺界推进工作的一种方式。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所有“群众作者”的写作都是组织”的结果,他们所有的文学诉求都受制于主流文坛的引导。事实上,当时读者就是批评家”的舆论环境赋予“群众作者”的,不仅仅是从事文学批评工作的信心和勇气,还有对文学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在条件适合的时候,他们也会自觉地写文章,真切地谈论基于自身视野的阅读感受与问题发现,尽管不免幼稚,却也原真与诚恳。就像某一工人作者所说的?除:我打算写这些建议时,我的朋友老马说:彳尔小子别班门弄斧啦!我的确是个门外
19、汉,不过也想对人民文学尽点责任,所以还是写了出来。Q5)也就是说,十七年时期群众作者”的构成情况不能一言概之,里面存在一些变化,与文艺规范的松紧、文艺斗争的激烈程度等外部环境有关。毫无疑问,越来越鲜明的特征告诉我们,群众作者在不同的时期,都是话语霸权的附属物,有内容,能够产生能量(甚至是巨大的),却无法逃避被组织的命运(16),这样的判断或许不失群众作者”在当时的整体性存在,但是否笼统了些?是否与“一体化认知的先入为主有关?包括我自己在内,早年在考察“十七年”文艺报刊中的“读者来信时,致力于寻找“读者来信被组织”的思想根源,发掘其形式被“资源化、属性被阵地化、操作被“程式化”的状态,铺陈其被组
20、织”的几种方式,好像读者来信的一体化早已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为它的这种存在提供史实与逻辑的根据。(17)显然,这种学术研究受到了“一体化”认识装置的制约,学术空间一开始就已被“自觉”地作了限定。一度引发了学术热潮与某种研究范式的重返文学现场,也有着被“知识化”处理与对待的相似情况。无论是洪子诚的“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考察,还是程光炜、李杨的重返80年代重返在最初都是提出者研究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增加我们靠近历史的可能性Q8)或实现当代文学从“永远停留在,批评,状态到作为学问的可能性(19)的路径。作为一种学术理念与策略,重返是为了避免对既有结论、知识的盲从与迷信,隐含着
21、对已经“历史化”的知识的怀疑,彰显着对被既往的叙事视而不见或有意剔除的事实、知识的尊重,主张以提供更多历史现象、细节与材料的方式,来呈现更为立体、多元与复杂的历史。重返本身就包含着浓郁的“知识反思”意味,是努力挣脱”成规的障碍”的产物。然而,一些受到“重返学术思想启迪与激励的研究者,在实践中却把重返”简单地理解为学术公器。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重返”可以客观地复现历史现场,是可以攻克各类“文学周边问题的不二方法。对这些研究者而言,重返是确凿的而非可能的,是再现现场”而非触摸现场。然而实际情况是,重返只是学术方法,是研究主体的学术姿态,是一次我们必须严肃投入但永远无法抵达彼岸的学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 史料 研究 中的 知识化 现象 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