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价租脱钩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docx
《收入差距对价租脱钩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差距对价租脱钩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收入差距对你g脱钩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引言:城市住房价格过高,大大提升了无房青年人和新市民生活成本,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往往在房价大幅高企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呈逐渐扩大趋势,居民收入差距对房价水平的影响关系及程度值得研究。居民收入差距,可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一般用基尼系数测度,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近年呈小幅上升态势,由2015年0.462升至2018年0.468。社会财富逐渐向高收入群体聚集,2019年税前收入前10%的人群收入所占比重就已达到41.43%,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长期存在,
2、且近几年有扩大趋势。通常,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间房价大不相同,城市内部房价和租金差异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租金仅反映居住效用,即居住属性,是住房市场中居民实际居住意愿的货币化反映,而房价则同时反映居住和资产效用。因此,城市房价相对实际居住效用的高企程度,应从相对租金水平的偏离程度即脱钩程度来衡量,例如可参考房价租金比指标。学界在房价与收入差距间关系方面已有研究,有研究从住房市场角度出发,发现收入差距加大会推高房价,却一定程度抑制租金上涨,使房价和租金的变动趋势出现差异,产生房价租金背离现象1。当前,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收入差距愈发扩大,房价租金比偏高,住房价格与本身的居住效用出现脱钩现
3、象,背离“房住不炒”目标,但与之相应的居民收入差距对城市价租脱钩影响的相关研究尚比较缺乏。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采用2009-2018年26个大中城市住房购租市场和基尼系数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差距对房价租金脱钩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而,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租房偏好,达成减缓价租脱钩程度、促进房价合理平稳的目标。1.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住房是中国家庭必要的物质基础,是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但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人们的收入越高,储蓄能力相应越强,消费倾向越弱3。高收入人群收入增加,储蓄比重上升,储蓄转为投资,住房以其优越的投资属性脱颖而出,人们购房意愿不断增强,导
4、致房价高企。反之,房价的上涨,使消费者对房价存在上涨预期,进一步加强人们购房意愿。理论上,房价上涨会推动租金上涨,但一般的租房行为是为了满足住房消费的需求,房租会受到消费者收入的制约,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决定了租金的上涨水平有限。同时,高收入群体投资需求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空置住房,住房租赁市场的房源供给增加也会抑制租金的上涨。居民的住房租买决策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结果,不能简单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4。住房购买和租赁的效用差异不容忽视。因为购房除了提供居住,还能使购房者获得未来升值与租金收益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等便利与优势。这些差异形成了重买轻租的大众心理。由上述推理可提出假设:(1
5、)在购房者收入水平大于等于租房者收入水平的前提下,购房者和租赁者收入差距越大,房价租金比越高;(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当消费者对房价存在上涨预期时,住房投资需求的增加导致房价走势与租金走势逐渐偏离,房价租金比扩大;(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住房购买和租赁二者的效用差异越大,消费者的购房偏好越强,推动房价租金比上涨。根据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如下: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城市和时间,InHPRit表示i城市t年的房价租金比,GlNM表示i城市t年的基尼系数,Eit表示房价上涨预期,HCPit表示消费者购房偏好,Xit表示控制变量组。控制变量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建筑成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收入 差距 脱钩 影响 区域 异质性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