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6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朱德的扁担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板块一初识伟人,识记相关生字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看图,谁能想起课文的题目?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师:再看这幅图,(出示八角楼上课文插图)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课题叫一一生:八角楼上。师: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同一个人,课文里称他为一一生:毛主席。师:“毛主席”姓毛”,“主席”是职务,有谁知道“毛主席”名字叫什么?生:毛泽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打仗的电视剧知道的。师:是呀,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剧,也能增长见识呢!“毛泽东”名字里的“泽”字,是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仔细看看“泽”字,
2、猜猜看,“泽”和什么有关?生:“泽”和水有关,因为它是三点水旁。师:是呀,“泽”本来指水或水草积聚的低洼处,你知道“泽”有哪些朋友吗?生:水泽、沼泽。师:真好!给“泽”找了这么多好朋友。毛主席领导工人、农民闹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他一起闹革命的还有很多伟大的人物,朱德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示朱德照片及标注拼音的词语“朱德”,请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师: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在这里是姓,我们班谁也姓“朱”?生:朱某某。师:“朱”本来的意思是红,有一个词叫“朱红”。“德”字,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经常见到。(出示道德与法治课本封面图片,并将“德”字用红笔圈出。)看本书,熟悉吗?“德”
3、字在哪里?生:道德与法治中的“德二师:这是我们在学习的一门课程。再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旅游海报,(出示海报图片,并将图中的三个“德”字用红笔圈出。)你发现了吗,这张海报是关于哪个国家的?生:德国。仔细数一数,这张海报中,有几个“德”字?有几个就竖几个手指头。(生数,并举三个手指头。)师:对,这张海报中一共有三个“德”字。同学们,在生活中、阅读中,只要我们有心,就能认识很多生字。毛泽东和朱德都立志解放中国的穷苦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种有共同志向的人,我们就称为“同志”。“志”,上面是个一一生:士。师:下面是个一一生:心。师:我们就可以这么记“红军战士一条心”。朱德称毛泽东为生:毛泽东同志。师
4、:毛泽东称朱德为一一生:朱德同志。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一一(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生:(齐读)朱德的扁担。师:“扁担”的“担”读轻声,再读一遍。(生再次齐读课题)师:你们见过扁担吗?谁来指指看,哪一条是扁担?(出示一名战士肩挑扁担图片,并标注挑担、扁担、一副担子三个词语。请一生上台在课件上指出“扁担二)师:对了!扁担扁扁的、长长的,是用来挑担子的工具。你们看,扁担的前后两头各有一个梦筐,梦筐里可以装东西。一根扁担、两个第筐就组成了“一副担子:朱德同志把担子挑在肩上,就叫一一生:挑担。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词。生:(齐读)扁担、一副担子、挑担。板块二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师:朱德的扁
5、担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赶快去读一读吧!这次读书,要做两件事情,请看一一(出示)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师: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句子? 我读不好。我也读不好。我也读不好。师:很好。这4个自然段中,生: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生: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生:第3自然段的第三句话,(根据学生反馈,教师在课件上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师:看来,大家认为难读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三句话。那我们就一句一句再来练一练。先看第一句。(出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
6、: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读。请听:谁带领队伍到井冈山?生: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师:对,当我们把“朱德同志带领队伍”连起来读,语义就能通过声音很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再听: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谁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生: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发现了吗?当我们注意把几个表达完整意义的词语连起来,读起来就流畅了。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会师”吗?生:“会师”就是“两个人见面师:“会师”指的是两个人见面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当时“会师”的场景,你会有新的发现。(播放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之“井冈山会师”视频片段。)师:现在谁知道“会师”是什么意思
7、?生:“会师”就是两支队伍会合了。师:对了!“会师”就是两支队伍会合了。1927年,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朱德同志也带领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师了,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师边说边板画“井冈山”简笔山形图,相机板贴“毛泽东”“朱德”“队伍”“会师”等词语,板书“井冈山根据地二)师:两支队伍会师,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再次练读)师:读得真好。第一句会读了,再看第二句。(出示)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哪里生产的粮食不多?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师:所以,常常要抽
8、出一些人到哪里去挑粮?生: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连起来读一读。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读得真不错!一学就会。那第三句能不能自己练一练,读给同桌听?(生自主练读,然后读给同桌听。)师:认为你的同桌读得不错的,请送给他(她)一个大拇指!(同桌互送大拇指)师:课文中的长句子读好了,老师相信,其他句子你们也能读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再课文,完成这几件事,请看一一(出示)1.读:再读课文。2 .排: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把图片按故事内容的顺序排一排。3 .说:借助图片,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出示四幅图片:第一幅是“一起挑粮”,第二幅是“藏
9、扁担”,第三幅是“重找扁担写上名字”,第四幅是“井冈山会师二)师:这四幅图,根据课文内容该怎么重新排序?生:4-l-2-3o师:故事先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师:再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师:接着讲一一生: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起来。师:最后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师:那你们能看着图片,连起来说一说吗?(生借助图片,自己坐在位置上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完后,再请一生站起来说。)板块三聚焦“挑粮”,品咂文字中的艰难师: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呢?挑粮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认认真真
10、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求如下:(出示)1 .读:再读课文第12自然段。2 .画: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用“画出相关句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挑粮”的艰难,用”画出相关句子。师:大家自主学得差不多了。谁读懂了,红军为什么要挑粮?你画了哪句话?生:我画的是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其中“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就说明粮食不够大家吃。师:两支队伍驻扎在山上,山上生产的粮食却不多,所以要去挑粮。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吗?生:我画的是这段的第一句话,其中“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说明山上的粮食不多。师:那你知道什么叫“储备”吗?生:就是“准备”的意思吧!师:这两个词意思有点接近,储备就是“储存备用的东西”。那粮
11、食不多,吃完了再下山挑就行了,为什么要“储备”粮食呢?生:因为敌人就在山下,等到没有粮食了再去挑,万一敌人打上来,就来不及了。生:而且没有粮食,战士们就没有力气打仗了呀!师:对。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形是怎样的?生:第1自然段说井冈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而且敌人把井冈山包围了。师:你怎么知道敌人把井冈山包围了?生:课文说要“粉碎敌人的围攻“围攻”说明被包围了。师:不仅被包围,而且随时有可能生:攻打上来。师:这儿有一些写着“敌人”的词卡,谁能来摆一摆?(生上台把“敌人”的词卡摆在井冈山山形示意图的周围)师:你为什么这样摆?生:课文中说“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所以要把“敌人”的词卡摆在山下边,
12、还有“围攻”这个词,可以看出敌人把井冈山根据地包围了。所以要把词卡围成一圈。师:你很会读书!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让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所以,读一一生:(齐读)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读得很好!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挑粮”的艰难?用”线画出了哪些句子?生:我画的是“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师: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挑粮”的艰难?生:“来回有五六十里”,说明路非常远,走起来会很累。师:挑粮第一难一一生:路远!师:还有吗?生:“山高路陡”说明山很险,很难走。师:(出示
13、“陡”字的古文字形)请看“陡”字,古时候是这么写的。左边这部分表示陡峭的山。看图片,就像这样耸立的高山。右边的“走”,在古时候表示逃跑的意思。看到这么陡峭的山,吓得赶快逃走。这就是“陡二挑粮第二难是一一生:山险!师:还有没有其他的难处?生:(犹豫)非常难走也说明很难。师:是的,但是“非常难走”到底难在哪里呢?你看前面,一个是路途远,难!一个是路很险,难!这两个难都把难在哪里说清楚了。还有一个难,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来想。这么远、这么险的路,战士们和我们平时去旅游一样,只是背个小背包吗?生:不是的,要去挑粮。师:想想看,他们还难在哪里?生:(恍然大悟)他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担子重了,就很难走!师
14、:对。担重,是第三难!山路又远又险,担子又那么重,挑粮这件事真是难上加难,步步艰难!可是这么难的事情,看看大家的表现却是一一生:(齐读)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师:这里的“大家”指哪些人?生:可能是个身子很瘦的战士。师:队伍里是会有身子很瘦的战士。那这个战士会怎么争?生:我虽然身体看上去很瘦,但是我筋骨好。我要去挑粮!师:他是从体型上来想的。还有谁不是从体型上来想的?生:我是一位老战士。师:你从年龄上来想了。说说,老战士会怎么强调自己的优势?生:平时打仗,都是年轻战士冲在前面,挑粮,应该我们老同志!师:很有道理。挑粮可以算你一个。队伍里还有指挥官啊,想一想,他们又会怎么争?生:我是朱德。我
15、会这么说:“我是首长,应该起带头作用,挑粮不能没有我!师:好一个率先垂范的朱德同志!师:是啊,大家就这样“争着”去挑粮。当我们理解了红军挑粮的原因以及挑粮的艰难后,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板块四巩固生字,学写汉字师:老师根据前面的故事内容,编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儿歌里加着重号的字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出示儿歌,学生尝试自己读,然后全班齐读。)毛泽东,闹革命,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朱德队伍来会师,敌人围攻缺粮食,抽出同志去茅坪,扁担挑粮斗敌人,山高路陡不怕难,不他一一难!师:生字会认了,我们还要来
16、写四个生字,这四个生字可以组成两个词语。请看一一(出示田字格里的“扁担”和“志士”,学生齐读词语。)师:“扁担”的意思我们知道了,那“志士”是什么意思呢?(生摇头)师:“志士”是指有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的人。这种人,很值得大家尊敬呢!比如朱德就是志士。理解了“志士”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这四个字的结构。生:这四个字结构不同,“扁”是半包围结构,担”是左右结构,“志”是上下结构,“士”是独体字。师:请看“扁”和“志”,老师给它们加上三角形,你发现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上面嘉得小一点,下面写得大一点。师:如果再加上两条线,你们能发现得更多。生:“扁”下面的横折钩要写到上面“户”字横折的外面。
17、师:对,这样才能做到上面小,下面大。再看“志”,我也给它加上两条竖线。你们又有什么发现?生:“志”下面的“心”要比“士”写得宽。师:好,看老师写一个,请你们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师边写边强调书写要注意的关键点,生跟着书空。)师:“担”和“士”请你们看着田字格以及老师给出的图形提示,自己书空一遍。(生观察,书空。)师:现在请拿出写字本,描一个,写一个。把四个生字写正确,写漂亮。(生练写)师:最后,请大家把“扁担”“志士”连起来,一个词语抄一遍。(生抄写词语)师:朱德同志到底怎么挑粮的,后面的故事又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二课时板块一听写词语,回忆课文内容师:同学们,
18、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请根据老师的语言叙述,听写相关词语。(出示)1.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我们称他们为什么?请写下这个词语;2 .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请写下这个词语;3 .有一个字,是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如对勇敢的人,会尊称他为一一勇士,对保卫我们的人,尊称他为什么?请写下这个词。(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听写作业,校对三个词语:同志、扁担、卫士。)师:词语都写对了。再看看,这些带生字的词语还会读吗?(分两组出示词语:1.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队伍、敌人;2.抽出、挑粮、山高路陡。生认读。)师:你能借助这些词语简单说说上节课学习过的主要内容吗?生:朱德同
19、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师了。敌人包围了井冈山根据地。山上粮食很少,红军要抽出战士去挑粮。师:很不错!除了“山高路陡”,其他词语都用上了,说得很清楚。还有补充吗?生: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了。敌人围攻井冈山根据地。红军常常要抽出战土下山挑粮,山高路陡,很难走,但大家都争着去。师:你更厉害了。所有的词语都用上了,把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讲得也很清楚。真了不起!板块二触摸文字,再现挑粮画面师: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红军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朱德同志也争着去。朱德同志是怎么挑粮的呢?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要求如下:(出示)1 .读,圈:朱德同志
20、是怎样挑粮的?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出挑粮动作的词。2 .读,想象:边读边想象朱德同志挑粮的画面。师:谁来说说,朱德同志是怎么挑粮的?你在第3自然段中,圈出了哪些挑粮动作的词语?生:我圈了“穿着”“戴着挑起”。师:(在课件上圈出相应动词)他圈了三个词。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德同志穿着的是一一生:草鞋。师:知道什么是草鞋吗?生:用草做成的鞋子。师:是的,草鞋现在早就没有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草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草鞋图)你们想象一下,这样的草鞋穿着舒服不舒服?生:不舒服,脚会磨破的。生:不舒服,踩到地上肯定很疼。生:我们爬山都穿运动鞋。穿草鞋,爬山也不方便。师:是呀,在艰苦的战争年代
21、,他们打仗、挑粮都只能穿这样的草鞋。再看,朱德同志戴着的是一一生:斗笠。师:(出示朱德头戴斗笠挑粮图)指指看,图画中哪个是斗笠?(学生指向朱德同志头上戴着的斗笠)师:是的,这就是斗笠,可用来遮阳挡雨。他挑起的是一一生:粮食。师:然后朱德同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想想看,还有没有漏圈的动词。生:(恍然大悟)还有“爬山二师:有漏圈的同学赶快圈上去。(漏圈的学生补圈词语)师:好,让我们一起一边读一边想象朱德同志挑粮的画面。(生齐读朱德同志挑粮的句子,想象画面。)师:你刚才一边读一边想象,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粮食,走在山路上。你仿佛还听到了
22、他们发出的什么声音?生: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呼一一呼一一“粗重的喘气声。生:我仿佛还听到了他们说“加油!加油!”的声音。师:是啊,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把自己放进去,和书中的人一起做事,一起呼吸,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聆听到他们的心声。朱德同志作为军长,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带头走在群众前面,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身先士卒(板书)。板块三深入文字,体会“越发敬爱”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二这里的“越发”是什么意思?生:“越发”就是“更加”的意思。师:那问题来了,从前面的课文中,我们知道朱德同志挑粮身先士卒,令人敬爱。课文最后为什么说是“越发敬爱”呢?请大家再
23、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要求如下:(出示)1.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2.画: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用“”画出相关句子。师: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生:我从“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可以看出。白天挑粮爬山,已经很累了,晚上应该好好休息,可是朱德同志还要整夜整夜研究打仗,没有休息。师:“整”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那“整夜整夜”就是生:一整个晚上。师:朱德同志一整个晚上都在研究怎样和敌人打仗。请大家展开想象。夜深了,朱德同志在一一生:夜深了,朱德同志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师:凌晨了,朱德同志还在一一生:凌晨了,朱德
24、同志还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师:天亮了,朱德同志仍然在一一生:天亮了,朱德同志仍然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师:同学们,如果白天让你参加体育训练,晚上让你整夜整夜写作业,你觉得你会怎么样?生:太可怕了!我会受不了的!生:天哪,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啊!生:我会逃得远远的,这种日子没法过啊!师:可是你们看,朱德同志这样的日子只是一天两天吗?生:不是,是“常常”。师:同学们,朱德同志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可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板书:夜以继日)看到这样的朱德同志,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朱德同志,您要保重身体啊!生:朱德同志,您要注意休息啊!生:朱德同志,挑粮这种事,您就不要去了。师:是啊,当时
25、的战士们也和大家一样,心疼朱德同志。于是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希望他不要再去挑粮爬山。同学们,这样的朱德同志值得敬爱吗?生:值得!师:你还从哪个句子看出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生:我还从“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也可以看出。因为大家把扁担藏起来,找不到扁担,朱德同志就可以不用去挑粮了,可是他又找来一根,还写上名字。师:是呀,本来找不到扁担,就没办法挑粮了。可是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还“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德同志是怎么看自己去挑粮这件事的?生:他认为自己必须得去。生:他认为再辛苦、再劳累,也得和战士们在一起,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师:是啊,朱德同志是
26、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他重新找扁担,还在扁担上写名字,大家能料想到吗?生:大家料想不到。师: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生:不料。师:生活中也有很多我们料想不到的事。请看“上学时太阳很大,不料二(出示图片)生:上学时太阳很大,不料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师:“大家都以为他这次能得冠军,不料J生:大家都以为他这次能得冠军,不料连奖牌都没有拿到。师:生活中还有这样料想不到的事吗?用上“不料”,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今天出门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不料,没过一会儿,天就晴To生:妈妈本来今天要出差,不料,因为有别的事,没有出行。师:生活中有太多的料想不到。课文中的戟士们也没有料想到朱德同志一一生:不料
27、,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师:从这个“不料”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朱德?生:不轻易改变自己做法的人。生:做事情坚持不懈。师:好,就用你这个词“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同学们,你们看(指板书):挑粮时,朱德同志一一生: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和战士们一起爬山。师:他身先士卒,令人敬爱。到了晚上,他一一生:整夜整夜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师: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令人敬爱。大家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不生: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师:他坚持不懈地和大家战斗在一起,令人敬爱。在敬爱的基础上更加敬爱,就是一一生:越发敬爱。师:让我们带着对朱德同志的敬爱,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板块四学写汉字,语境运用师:读懂了课文,知道了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写四个生字。请看一一(出示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师”“战”,学生练写,然后反馈,学生再写一个。教学过程略。)师:本课的生字,还藏在了这段话里,请你自己读一读,写一写。(出示)(生自由读,书写生字,检查核对。教学过程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