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答案).docx
《2《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答案)课题2烛之武退秦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文中体现的人物特点。关注烛之武退秦师前后发生的事,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历史叙述中透露出的思想观念,理解文中所说的“礼,深入认识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了
2、解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秦纵横撑阖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先贤们为民请愿、为国献身的人生之路,至今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心怀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个动乱的年代,认识一位名为“烛之武”的老者。二、自主学习(一)了解左丘明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师尚父二十一世孙,鲁国太史丘成之子。继承父位,担任鲁国
3、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写左传(又称)和国语,生动记录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祖,尊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二)了解左丘明的思想主张左丘明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规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问题就要想到礼,一做事就要考虑到义,不为利而丧失意志,不为义而感到内疚。体现礼的众多礼节也要和义结合,对失礼行为持坚决批评的态度。(三)了解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史
4、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二(四)相关背景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
5、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之战的余波。(五)解题烛之武,郑国的。之介于姓和名之间的语助词。退:。秦师:秦军。(六)文化常识1.我国古代史书主要的六种体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2)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4)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5)断
6、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都属于断代史)。(6)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2.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3.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4.盟:两国或两人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o会盟时一般要杀牲、氤(Shd)血(古代举行盟会时饮牲畜的血
7、),并宣读盟书,对天发誓。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互相援助,称“会盟5.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6.烛之武的“之”:一般认为这是一个语助词,是可以删掉的。也就是说,烛之武也可称烛武。春秋时期在人名中加“之”字比较普遍,如介之推。这是因为古人为文喜用助词,以使文章委婉曲折,避免单调,这一现象也自然延伸到了人的名字当中。(七)明确字音。氾(fdn)南佚(yi)之狐夜缱(ZhUi)而出共(gOng)其乏困为(wei)晋军赐若不阙(qu。)秦杞(qi)子逢(PGng)孙不知(Zhi)(八)文言文知识通
8、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To)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媵,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词类活用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缱而出(表时间,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表
9、时间,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动词的活用L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形容词的活用L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远地)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老,老年人)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
10、力量)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重要实词L贰“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J)(本文:“越国以鄙远”)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J)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
11、我皆有礼,夫犹鄙我。D3.许准许(同现代汉语)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J)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J)4.阙qu4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qu6城楼qu。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que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qu,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ju6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细小,轻微(同现义)衰败(国势衰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烛之武退秦师 武退秦师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