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论文导读: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状况。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本文试在考察该时期华瓷外销状况的基础上。论文关键词:十八世纪晚期,欧洲制瓷业,华瓷外销陶瓷作为我国古代一项重要发明,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我国人民同外界的接触,开始了向海外的传播。我国陶瓷的外输始于汉晋六朝,发展于隋唐宋元,鼎盛于明中期至清中期,海洋交流区域逐步从东亚岛弧扩展到印度洋两岸、乃至大西洋两岸,瓷器成为古代世界“中国制造”的标志产品。18世纪晚期是清代陶瓷贸易的转折期,自该时期起,中国陶瓷外销趋于低迷,外销对象和区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在瓷器贸易方面欧洲市场不断萎缩,而新兴的美国代之
2、而起,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已广泛沦为殖民地,其经济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控制,对华瓷的需求量也有所下降,而对大宗的华瓷运输销售则基本掌握到殖民者手中。本文试在考察该时期华瓷外销状况的基础上,探究这一时期华瓷外销发生变化的原因。一、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状况十九世纪以前,中国陶瓷长期占据着世界市场欧洲制瓷业,因为我国制瓷技术历史悠久,人民在上千年的实践中练就了高水平的陶瓷工艺,对其生产技术的保密措施也做得较好。华瓷贸易的繁盛期是明中期至清中期,1715年英国在广州开设了第一个陶瓷贸易机构,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在1728年之后也纷纷设立类似机构,这为华瓷的外销奠定了有利基础。据粗略统计,“在十
3、七世纪的八十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万件。仅在1684到1791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华瓷的进口,约有2.15亿件华瓷被运到英国。1700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欧洲的港口一天就卸下146748件景德镇次等华瓷,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景德镇等华瓷大约4300万件。1750-1755年间欧洲实力一般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进口华瓷IIOo万件,1760年丹麦第三贸易公司的华瓷订单有3284054件J可见该时期华瓷外销规模之大,该时期瓷器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华瓷的精美实用和其价格的竞争力使它在欧洲市场占有优越地位。1、华瓷在欧洲市场的萎缩清前期华瓷大批向欧洲出口,
4、扩大了华瓷的国际市场,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华瓷的发展,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华瓷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对欧出口后,华瓷在欧洲的市场不断萎缩。我们可以从十八世纪欧洲及荷兰定制华瓷的情况看出这些变化。(详见下表)17101917209617301141740192175029917601451770159178014417909518009年代盾徽瓷数量一1720一1730一1740一1750一1760一1770一1780一1790一1800一18101810-18203资料来源,吴建雍: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辽海出版社,1999,P290以上数据,尽管只反映了盾徽瓷的很小一部分,但我们可以从这些
5、数据看出十八世纪华瓷在欧洲销售的演变,十八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中西瓷器贸易的高峰时期,十八世纪后期,瓷器贸易日渐低迷。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于1801年决定不再将瓷器列为公司的常规货物。2、华瓷在美国市场的兴起美国殖民地时期在其宗主国英国控制下进口华瓷,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中美直接贸易海上航线开始打通,这为华瓷大量销美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逐渐成为华瓷外销的主角,弥补了华瓷在欧洲市场的不利局势论文怎么写。1784年8月,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返程货物就有瓷器962担、丝绸491担、南京织锦24担等丰富多彩的中国商品。该船1786年再度远航广州时,又运走了大量青花瓷、瓷塑观音、瓷器宝塔等华
6、瓷。中美瓷器贸易虽然较英法各国迟,但其华瓷的入口量迅速超越其它欧洲国家。1796年,中国瓷器占美国商舶载货物量的15%,1818年则增加到24%。据载,“17981799年的贸易季里,五艘从广州回航的美国商船所载运的瓷器量,总共是1187箱。1820年前后欧洲制瓷业,中美瓷器贸易达到一个高峰,1816年JohnJacobAStOr的一张瓷器订单里就包括了265箱青花的茶或咖啡套装饮用具,600箱茶具和102箱混合瓷器,总值7304.86美元。而Caledonia号美国商船在1817一1818的贸易季度从广州向美国贩运了数量惊人的瓷器,商人RobertWain.JohnC.和WilliamH.S
7、mith在这批船货中买到3000箱瓷器”。十九世纪初,改革质量和调整价格后的欧洲瓷器再次进入美国市场,与质量不断下降的景德镇瓷器展开竞争,中美瓷器贸易也逐渐衰落。”在18331834的贸易季度里,从广州返航美国的43艘商船只有其中4到5艘装运瓷器,总数不过1322箱,大部分商船已不再购买华瓷回国”到鸦片战争前后,除少数精瓷外,美国已不再依靠中国进口瓷器。二、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趋于低迷的原因以上考察了该时期中外陶瓷贸易逐渐衰退的主要表现。那么其原因何在?综观这一时期中外陶瓷贸易,其国际市场逐渐萎缩是欧洲制瓷业的发展对华瓷需求迅速收缩、华瓷产量及质量不断下降、贩运华瓷的利润明显减少
8、等多种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有:1、欧洲制瓷业的发展十六世纪,华瓷输入欧洲后,其巨额利润激发了欧洲各国试制华瓷的热潮。但直到十八世纪,欧洲的制瓷业尚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十八世纪初叶,欧洲才取得硬瓷实验的成功,他们的主要产品还是釉陶或软瓷。总之,十八世纪前中期,欧洲硬瓷的生产,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形状和装饰还是效仿中国瓷器,产量十分有限,价格昂贵,只能满足少数富有阶层的需求,难以和装饰图案种类繁多、价格相对低廉的华瓷相比,中产阶级和广大公众仍旧仰仗华瓷的供应,因此华瓷在欧洲还拥有广阔的市场。十八世纪中后期,欧洲制瓷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完善产品的款式和图案,以适应市场,华瓷逐渐处于不利
9、地位。华瓷在欧洲市场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1780年代,欧洲对粗瓷的需求明显增多,对比较高档的华瓷需求减少。此间的一些记载,讲道:“大班称为垢器的粗瓷,需求量很大。因为这些粗瓷耐损耗,适合用作旅馆的餐具J这是因为欧洲新兴的制瓷业欧洲制瓷业,在迎合西方顾客的情趣和交货速度方面占有优势,在粗瓷的批量生产上还达不到中国的水平,普通瓷器的价格上尚竞争不过中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成功烧制出适合本国市场的日用真瓷,还努力打进国际市场,在美洲、中东、北非都有欧瓷出售。英国的WedgwoodWorcester、Staffordshire瓷厂,法国的SevresLinlog
10、eS瓷厂都向美国输出瓷器,英国自1810年起从瓷器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欧洲本土瓷器逐渐把亚洲瓷器排挤出欧洲市场。同时,为了保护欧洲瓷器工业,各国都采取了关税保护,进口瓷器都必须缴纳高额的税款,这对华瓷是一个重大打击。2、华瓷质量和产量的下降乾嘉之际,清朝社会经济由盛转衰,从嘉庆开始,为了节省开支,朝廷已不再向景德镇御窑厂派专司其事的督陶官,而改由地方官兼管。此时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都在缩减,瓷器生产大多沿袭旧制,很少进行创新,许多高成本的瓷器也不再烧造。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延续乾隆时期的风格,到嘉庆后期,由于国内购买力降低,青花瓷以日用瓷、粗瓷为主,精瓷逐渐减少。瓷器的质量和艺术水准都远
11、不如乾隆时期。陶雅一书记载:“嘉道而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J乾隆后期景德镇高岭土严重缺乏,嘉庆时开始从星子县开采高岭土。由于土质含量不同,工匠一时难以掌握二元配方比例,经常出现盘塌底的现象,因此景德镇工匠加大加厚瓷器底部,同类瓷器比乾隆时期的都重。尽管有些精美器物风格上与乾隆青花相差无几,但缺乏精雕细琢。为了节约成本,一些民窑不用瓷饼,直接放在粗砂上烧制,出现圈足沾砂的现象,釉面出现“波浪釉”“橘皮纹”十分粗糙。中国的制瓷业在1780年代还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据载,“瓷器作坊遭遇到很多困难,数量大减”论文怎么写。广州的大班报道:“越来越多的瓷器作坊倒闭。在10-12年间欧洲制瓷业,已有1
12、80余家破产“。广州瓷器经营商讲道:“1786年的旱灾和米价的上涨,使得工人几乎无法维持生活,窘迫到不得不放弃烧瓷的工作。此外,华瓷生产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地方官吏对民窑制瓷业课征重税,以采办为由低价收购甚至无偿占有生产者的劳动成果。还有各种繁重的差役负担,窑场工匠常被轮流征用为官府烧制瓷器。所有这些因素使得景德镇和全国各主要窑口的瓷器生产数量和质量都在走下坡,制瓷业的不景气制约了中西陶瓷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华瓷销路大不如前。3、贩运华瓷利润下降1770年以前,瓷器贸易基本上保持着比较高的利润,欧洲各国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争相进口华瓷,十八世纪晚期起,欧美多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制瓷业,不断
13、增加华瓷入口税,而清政府对外国商船的税收却不见减少,贩运华瓷的利润明显下降。例如,1740年之前,荷兰销售华瓷的利润基本上都能保持在100%以上,1730年高达232%。17401770年间,利润有所下降,但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利润基本上仍能保持在100%左右,1757和1758年的利润甚至超过了200%。1771年开始变得惨淡,利润基本上只能在50%左右。1786年的利润仅有16.7%,1792年则是20.5%(见下图)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与此相反,茶叶的销量随着饮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普及而日益增加,而且欧洲本土和殖民地都还未培植出茶叶,“在十八世纪,茶只能从中国获得“,因此十八
14、世纪晚期起,随着茶叶利润的水涨船高,很多欧洲国家都将对华贸易重心转移到可以获得巨额利润的茶叶贸易上。华瓷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减少,“1792年广州总共输出价值7490524两的货物,其中瓷器44230两,只占了0.59%”综上所述,十八世纪后半期,随着欧洲本土制瓷业的成熟,华瓷利润的下降,欧洲市场开始排斥华瓷欧洲制瓷业,这种局面,使华瓷处于不利地位。但是,此时中美直航贸易的开通,由于美国没有本土瓷器工业可与华瓷竞争,大量进口华瓷,华瓷为了适应美国市场的变化,也不断更新瓷器的样式和装饰,华瓷尚未完全失去发展机遇。十九世纪前中期,欧瓷器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瓷价不断下调,与质量不断退步的华
15、瓷展开竞争,进入美国市场,激烈的资本主义竞争挤掉了华瓷的国家市场,中国的瓷器行业生产和贸易地位逐渐衰落。刘昌兵.海外瓷器贸易影响下的景德镇瓷业J南方文物.2005,(3)朱培初:明清陶瓷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07页。D.F.LunsinghScheurleer:ChineseExportPorcelain,P71一73JeanMcblureMudge:ChineseExportPorcelainfortheAmericanTrade(17851835),P125C.J.A.Jong:PorcelainandtheDutchChinaTrade,P.124(6)JeanMcblureMudge:ChineseExportPorcelainfortheAmericanTrade(17851835),P126JohnGoldsmithPhillips:China-TradePorcelain1959.p.41(8)C.J.A.Jong:PorcelainandtheDutchChinaTrade,P.125(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2635一1834),第51652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