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法律风险与应对.docx
《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法律风险与应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法律风险与应对.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法律风险与应对摘要:大数据时代,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现象频繁出现。APP系统权限申请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主要是: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具有人格权益和经济价值,因此,随着个人信息入法,APP超越系统权限处理个人信息会涉及合同条款无效、侵权责任和刑事三类法律风险。对此,应完善以个人信息权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提高用户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APP运营商要在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和必要原则的基础上改进服务内容,以规避法律风险。关键词:APP系统权限申请;个人信息;法律风险APP(App1.
2、ication,手机软件)主要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用于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沟通、社交、娱乐等活动中越来越依赖于APP系统,但APP违法迨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息愈演愈烈,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现就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法律风险与应对作一探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有关情况2019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启动部署会,重点对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户注销设置障碍四个方面的8类问题开展规范整治工作。2020年7月
3、,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京启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本次治理将敏感权限澄用问题纳入重点工作。在11月发布的关于35款APP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通告中,有关APP系统权限申请的问黑大量出现。(一)基本数量与类型分析在本次公布的35款APP中,包括政府办公、城市服务、通信社交、营销服务、交通出行、辅助工具、视频播放、拍摄美化、在线教育、动漫创作、校园服务、购物消费、金融理财共15类APP,其中共25款APP存在权限申请问题,占比高达71%。其中牵涉APP系统权限申请的数量与类型众多,违规重复次数最多的是在线教育、辅助工具、金融
4、理财、动漫创作、校园服务、通信社交、城市服务、政务办公共八大类APP。(一)三类行为的法律分析一是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在通告中,有25款存在权限申请问题,18款辅助工具、金融理财和城市服务类APP在申请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位置、存储、麦克风、相机、通信荥等的权限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根据6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下称认定办法)可知,.在申请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或者目的不明确、难以理解”可被认定为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知情同意是指个人信息的收集或利用者应明确告知信息主体相关情况并征得其同意。向用户明
5、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相关情况是确保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的前提,只有让信息主体充分知悉和了解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了解个人信息被收集、处理的后果和影响,才能确保信息主体的意思判断是自主、真实和合理的。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处理个人信息,应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要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第十八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因
6、此,APP运营商要公开代理个人信息的规则,进行权限申请时要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方式和范围。二是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在存在权限申请问题的25款APP中,共有10款金融理财APP在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打开位置、存储.短信等权限后,仍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共有3款APP在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收集该权限对应的个人信息后,仍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该个人信息;有1款APP实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与隐私政策声明不一致,超出用户授权范围。根据认定方法,以上三种都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工知情同意是合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前提,以此充分体现信息主体在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主导地位,可以有效保
7、障用户对自身个人信息的控制。然而,在上述行为的操作下,用户无法有效行使个人信息控制权,使用户的知情同意权形同虚设。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处理个人信息时,应经被收集者同意且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经消费者本人同意,未经其同意或明确表示拒绝的,不能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征得该自然人同意。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笫十四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硅作出意思表示。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强调知情,而“未经用户同意收
8、集使用个人信息”则侧重于同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知,我国承认并保护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权,网络运营者经过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之后才能收集、处理有关信息。这也充分体现了信息主体的“法益自决权”,即用户能够自主决定同意他人对本人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及利用的权利,其核心内容就是知情同意权。“同意”意味着将个人信息转交给了APP运营商,同时运营商要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上述10款APP在用户不同意打开系统权限后仍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即强制捆绑授权,架空了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权;3款APP在用户明确拒绝收集该权限所对应的个人信息后仍通过其他途径收集,使撤销同意形同虚设,无法保障用户“同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9、;1款APP超出用户对权限的授权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尊重用户的真实意志。三是违反必要原则。必要原则是指在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尽量不使用;在必须使用并征得权利人同意时,要尽量少使用;获取的信息量,以满足使用目的为必要;只需使用非私密个人信息就能达到目的的,就不应该扩大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范围。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方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应遵循必要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第六条原则性规定了处理个人信息要限于目标的最小范围,不得处理无关的信息,第十七条规定信息处理者不得因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撤回
10、同意,拒绝提供服务。目前,在25款存在权限申请问题的APP中,共有10款APP因用户不同意打开非必要的位置、存储、相机等权限,拒绝提供一项业务功能,如宦牙连接电子秤业务功能或所有业务功能;有1款金融理财APP申请打开的位置、存储权限与现有业务功能无关。根据认定方法,可被认定为“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因此APP运营商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仅收集其提供服务所必须的信息,否则会构成过度索权。APP运营商不得因用户拒绝开启获取必要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权限后,拒绝提供该项或所有股矜。收集信息只有符合必要原则,用户的知情同意才会变得有意义。二、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
11、风险(一)合同条款无效的法律风险APP的用户隐私政策实际是一种法律文件,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规定,隐私政策可视作APP运营商向用户发出的要约,而用户的同意可视为对该要约的承诺,在APP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形成一种合同关系。由于隐私政策由APP运营商制定,用户没有协商或修改隐私政策条款的权利,只有在选择同意后才能享受APP提供的服务,因此隐私政策是一种格式合同。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若订立合同采用格式条款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并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该条规定要求APP运营商遵循公平原则确定权利义
12、务,以及对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等有着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进行提示,本质仍基于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权。如果APP运营商在隐私政策中未以合理方式告知用户收集权限所对应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信息,或滥用权限、超出权限范围收集非必要的个人信息,用户可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主张APP运营商隐私政策中的某些条款无效。比如在某食品公司与侯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给一案中,法院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对于用户隐私政策大多不会认真阅读而是直接点击同意,该食品公司隐私政策页数众多,争议条款夹杂其中且处于末页,未置于突出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PP 系统 权限 申请 法律 风险 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