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docx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许政(202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2月1日许昌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实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加快推动制造业高
2、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建设制造强市、数字强市,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坚持按企业、行业、区域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和数字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成为制造强市重要支撑,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
3、企业实现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4%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带动全市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要目标序号指标目标2024年2025年1“数字领航企业2个4个2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5个30个3数字化转型示范区4个5个4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5个30个5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盖率60%100%6智能车间50个75个7智能工厂20个25个8绿色工厂40个45个9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家11家10首版次软件2个3个11首台(
4、套)重大技术装备18个20个12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1个2个13制造企业内网改造标杆5个10个1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升级版对标诊断企业20家/200家30家/300家15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企业20家30家注:以上指标均为累计指标。二、主要任务(一)实施数字化转型引领行动1 .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支持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业务创新,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培育行业应
5、用场景,打造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制造业“数字领航企业。鼓励企业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辐射推广。支持企业上云用平台,实现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库存等业务在线协同,推广应用集中采购、资源融合、共享生产、协同物流、新零售等解决方案,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面向重点行业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到2025年,力争培育建设4个省级以上“数字领航企业,打造30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 .提升行
6、业数字化水平。围绕全市十大重点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坚持“一群一策“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群数字化升级。支持超硬材料、新型电力装备、新型建材等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等建设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汇聚设备、产能、产品、供应渠道等资源,推动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五链同构,开展协同设计、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升产业链协作效率,赋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融通发展。明确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及头部企业、重点研发机构,建立锻长板补短板重点事项清单,支撑延链补链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3 .推进区域数
7、字化转型。面向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数字化专业园区等制定“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数字化转型总体工作方案。支持建设开发区数字化平台,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提升开发区、园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运营能力。加快区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到2025年,以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重点打造5个省级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实施高端制造突破行动4 .推动关键技术高端化发展。以生产共性技术、系统集成
8、方案等为重点,围绕超硬材料、硅碳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数字服务商等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工业现场多维智能感知、基于人机协作的生产过程优化、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学生、质量在线精密检测、生产过程精益管控、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复杂环境动态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全流程智能决策、供应链协同优化等生产共性技术,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研发和推广平台化、组件化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形成一批典型创新应用场景,持续增强创新效能。(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
9、员会)5 .推动产品价值链高端化提升。深入推进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智能产品研发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技术附加值。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挛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化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工业网关、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工业智能硬件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产品,推进智能设备、智能产品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推广。支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能耗。鼓励企业实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从订单接收、生产制造、产品交付、售后服务、资
10、源回收全流程服务体系,持续培育服务型制造业。到2025年,在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智能产品,有效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6 .推进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延伸。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电力装备、超硬材料、建材、化工、轻纺、中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步伐,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紧密跟踪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
11、势,结合许昌产业实际,重点布局氢能及新型储能、生命健康科学、前沿新材料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孵化培育未来信息网络、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产业,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力争创造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换道抢滩,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25年,传统优势产业实现集群集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未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7 .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支持企业聚焦精益运营、质量管控、敏捷协同、设备管理、产量提升、能耗管控等关键环节,打造“5G+数字
12、挛生+“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重点围绕数据与算法驱动的精准工业质检、数字空间中高效规划和迭代工艺、物料自动存取和管控的智能仓储、智能机器与人员协同的敏捷作业、全环节质量数据汇聚与精准追溯、设备可视化运行监控与故障洞察、自适应生产变化的产线柔性配置、实时精准与动态响应的智能排程、全要素透明可控的精益生产管理、产供销一体化协同生产计划优化等10个重点方向,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环节的普及使用。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8 .打造智能车间。聚焦“装备应用、物料配送、生产管控、信息追溯、能源消耗、安全环
13、保建设内容,支持企业打造示范引领作用强、综合效益显著的智能车间。推动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和互联互通,通过生产管理软件与办公软件集成互通,实现生产计划智能排产,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通过多种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卡等方式,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的多种参数、测量数据和报警信息等,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感知控制、信息高效处理,实现车间柔性生产。完善质量管控体系,推动智能检测设备与生产过程实时交互,实现产品质量精准控制。完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提升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货物跟踪追踪、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综合管理运营能力和工作效率。应用物联网系统、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等,完善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产品高效溯源。推进能源
14、消耗智能管控,支持企业建立产耗预测模型,统计分析高能耗设备能耗数据,实现能源优化调度和平衡预测。到2025年,累计建设75个以上智能车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9 .培育智能工厂。按照“数据驱动、虚实融合、柔性敏捷、全局协同、绿色安全建设原则,聚焦“装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建设内容,打造覆盖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工厂。围绕离散型和流程型两个方向,支持企业建立完善内外网系统,广泛应用IPV6、5G等技术,推动智能装备全面应用、高度互联。支持企业建设完善制造执行、资源计划、产品数据、试验数据、质量信息等管理系统,推动管理系统集成互通。支持企业
15、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和可视化管理,推动数据全流程充分共享,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质量管控、产品追溯、市场营销等方面高度协同。支持企业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到2025年,累计建设25个以上智能工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四)实施绿色制造升级行动10 .开展数字化绿色设计。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协同研发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生产源头节能减碳。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加大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支持创建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开发推广具有无害
16、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强降碳新技术研发,加快突破生产工艺深度脱碳、二氧化碳回收循环利用等技术,支持节能降碳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推广应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着力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绿色消费理念。到2025年,新增8-10个绿色设计产品和节能节水技术装备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商务局、市财政局)11.推动数字化绿色生产。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升级,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深度融合,推广“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赋能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实现降本增效、
17、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提升行动,制定年度企业绩效分级提升工作计划,以争创A级企业、绩效引领企业、B级企业和消除D级企业为带动,推动全行业整体提升。到2025年,全市重点行业绩效分级B级及以上企业总数力争达到200家以上,基本消除D级企业。大力开展绿色低碳产品创新、绿色工厂提质发展、绿色供应链协同、绿色园区建设等行动,建设一批绿色工厂,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到2025年,新增10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12 .构建数字化绿色供应链。坚持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制造,完善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许昌市 人民政府 关于 印发 加快 数字化 转型 推动 制造业 高端 智能化 绿色 发展 行动计划 2024 2025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1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