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docx
《信息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信息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大会和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建设适应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以下简称“一流课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指导思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具有学校的一流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条基本原则(一)以服务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
2、导向,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坚持课程分类建设,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的课程评价机制。(二)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先支持已有建设基础、具有优势的课程,扶强扶特,示范引领,带动全面。(三)注重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引入课堂,提升课程的高阶性与挑战度,引导学生科学“增负”,开展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提高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四)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突出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与互动性;严格考核考试评价,严格课程质量评估,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一流课程按、省、校、院四级开
3、展建设,相关管理工作依循学校教学管理机制与程序,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第五条教务处负责制定学校一流课程建设总体规划与管理办法;负责组织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评审立项与检查验收、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评审与项目管理,以及各级各类一流课程建设成果的宣传与推广。第六条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要求,制定本学院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规范,组建富有成效的课程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学院一流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第七条一流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负责率领团队成员开展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建设方案制定与实施、项目总结与验收、成果应用与推广等工作。第三章申报与立项第八条申报对象列入我校本科人
4、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环节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训)课程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等。第九条申报类型(一)线上一流课程。即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的理念,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将传统课堂置于在线课程平台,开展教与学过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二)线下一流课程。即以面授为主,强调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即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本校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课程(“金课课程教学时间的20%-50%用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其余时间以
5、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进行线下面授。(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即利用信息化技术,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
6、化和可持续发展。第十条申报条件(一)申报课程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成效。(二)课程负责人应为学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中级职称),已承担或组织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三)申报团队教师原则上均应为该课程授课教师或所教授课程与申报课程相似。申报校级一流课程项目,团队成员一般为3-5人;申报省级与级的人数要求参照相关文件执行。(四)申报课程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坚持持续改进。(五)除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外,申报课程还需具备以下条件:1.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
7、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3 .课程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4 .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5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学院 一流 本科课程 建设 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