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话语理论批判-CritiqueofFoucault'sTheoryofDiscourse.docx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CritiqueofFoucault'sTheoryofDiscours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柯话语理论批判-CritiqueofFoucault'sTheoryofDiscourse.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福柯话语理论批判CritiqueofFoucault,sTheoryofDiscourse作者:周宪作者简介:周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艺术学院教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电子邮箱:zhouxian原文出处:文艺理论研究(沪)2013年第1期第121-129页内容提要:“法国理论”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另一种表述,尤以福柯的话语论影响最大。话语论一方面强调话语对主体及其现实世界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力图揭示了话语后面的权力与知识共生关系。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它在彰显主体的话语建构时却又消解了主体认知能动性,在凸显话语的表意实践时却排斥了非话语的社
2、会物质实践。话语论专注于文本分析,带有“话语拜物教”倾向,但却未能指出反话语的有效路径等。话语论的流行是一个晚近知识生产中值得关注的动向,对它的反思和批判有必要指出这一理论偏颇,并结合其他理论来纠偏,进而使之更具解释的有效性。yzFrenchtheoryisanotherexpressionforthepoststructuralistthoughtinFrance,withFoucault,stheoryofdiscoursebeingthemostinfluential,andconstructivismliesatthecoreofthetheory.Ontheonehand,theth
3、eoryofdiscoursehighlightsthefunctiondiscourseperformsinconstructingsubjectivityandthereality;ontheotherhand,itaimstorevealthesymbioticrelationbetweenthepowerandknowledgebehinddiscourse.Thus,thetheorydissolvesthecognitiveagencyofthesubjectwhileforegroundingthesubject,sconstructionofdiscourse,andithig
4、hlightstherepresentationalpracticeofdiscoursewhileforeclosesthesocialmaterialpracticeofthenondiscourse.Thetheoryofdiscoursefocusesontextualanalysisanddisplaysatendencyof“discourse discursive noteworthy it has itsfetishz,butitfailstorevealanyantiapproach.Thetheoryofdiscourseisarecenttrendinknowledgep
5、roduction,anddemerits,whichcouldbeexposedthroughthereflectiononandcritiqueofthistheoryandimprovedtogainmoreinterpretativevaliditythroughtheintegrationbetweenthistheoryandothertheories.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印年09期关键词:法国理论/福柯/话语论/知识一权力共生/制度分析/物质实践/Frenchthcory/Foucault/theoryOfdiscourseknowlcdgc-POWCrSymbiOS
6、iS/institutionalanalysis/matcrialPraCtiCC一、法国理论的话语转向法国理论(Frenchtheory)是一个时下流行的英语短语。尽管不同的人提及它会有不同的理解,但英语世界频繁使用这T语,似乎包含了某些共识性的看法。杰姆逊早就明确提到“法国理论,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法国理论与德国理论相结合后的重新改写(JameSon3)。伊格尔顿在其著作中对“理论一词的用法,也倾向于意指法国理论。晚近他哀叹理论的衰落,大体上就是指法国理论已风光不再(EagIeton,AfterTheory)o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是,当法国理论”这个短语频见于英语世界的学术文献时,法国人
7、似并无此说法。这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缘故吧?按照英语世界的通常理解,所谓的“法国理论,是指云集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名下的那些思想家及其著述:诸如巴特、德里达、克里斯蒂娃、拉康、福柯、德勒兹、南希和利奥塔”(BreCkman339-40)其主要特征如巴特的传神说法,理论意味着某种断裂,某种激增的碎片特性,它是一场旨在劈开西方符号的战斗随着能指的支配,理论在不断地消解着所指(qtd.inBreckman340)。据此,美国学者布莱克曼认为,法国理论的倾向很是鲜明,那就是排除种种呈现为独断论、本原、决定论以及拒不承认多元性的理论,并以话语、差异、他性、去中心化、缺场和不确定性概念,来对抗普
8、遍主义、本原、在场、根基论、神学用元叙述,这些俨然已成为“法国理论”的标记(BreCkman340)。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理论所发明的一系列概念中,布莱克曼把话语作为“法国理论的首要概念,这绝非偶然!本文要讨论的是“法国理论中的话语论。就我的理解而言,大抵可以把话语视作“法国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把话语论视为法国理论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虽然并非60年代以来的法国理论家们都赞同或使用这一概念,但绝大多数法国理论家在不同程度上分有或倾向于这一理论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对话语论阐述得最精到的要数法国哲学家福柯,影响最大者也他莫属。福柯在一系列著作中深入探究了话语形成的种种机制,建构了一个系统的用于历史
9、分析的话语理论和方法。按照他的界定,话语是由一组符号序列构成的,它们被加以陈述,被确定为特定的存在方式(Foucault,ArchaeOIOgy121)。通过陈述,符号把主体、陈述对象以及更多的陈述关联起来了。因此,话语不只是涉及内容或表征(representation)的符号,而且被视为系统形成种种话语谈论对象的复杂实践。福柯坚信,话语是由符号构成的,但话语所做的事却远比运用符号指称事物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多出来的东西是无法还原为语言的。其实,话语论要揭示和描述的正是这些多出来的东西”(Foucault,Archaeology54)。简单地说,它们就是福柯所说的系统形成的话语谈论之对象
10、的实践。福柯的理论一出,这一想法被他的诸多信徒大肆发挥,形成了历史、哲学、美学、社会理论等领域中种种激进的话语分析思潮。照我的看法,话语论最诱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所具有的普遍解释力和独特视角,它可以有效地解析无时无处不在的人类使用符号的话语实践(或用巴特的术语,表意实践)。模仿海德格尔的“人生在世概念,我们可以臆造一个福柯式的表述:人在中。在福柯的历史考察中,话语分析的关键环节是话语的形成(formationofdiscourse).他关心的与其说是谁在说话的话语主体,不如说是更关心怎么说和为何这么说的话语规则。在何谓作者?一文中,福柯挑战了笛卡尔意义上自主反思主体式的作者概念,明确指出任何人的言
11、说和书写都无一例外地深受话语形成的规则支配。所以,从话语论来考量,任何作者都不过是在履行某种作者一功能(Foucault,Author138-47)。在话语形成的历史分析中,福柯着力于搞清话语的对象、陈述、概念与主题选择等是如何进行的,它们的顺序、对应、位置、功能?口转换是怎样发生的,进而揭渠隐藏其后的权力一知识共生关系(Foucault,Archaeology41)o在其著名的法兰西公学就职演讲中,福柯特别分析了排斥和分类”等话语形成规则,指出由这些规则所形成的言语惯例、“话语圈和信仰群体”等规训人们的话语。福柯之后,话语论大行其道,其理论观念和方法被广泛用于社会、历史、文化和政治等任何领域
12、,以至于有学者相信,当代理论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话语转向(thediscursiveturn)o正是在此转向中,法国理论(特别是话语论)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思潮。霍尔准确地概括了这一转向的重要性:话语是指涉或建构有关某种实践特定话题之知识的方式:亦即一系列(或型构)观念、形象和实践,它提供了人们谈论特定话题、社会活动及社会中制度层面的方式、知识形式,并关联特定话题、社会活动和制度层面来引导人们。正如人所共知的?瞬,这些话语结构规定了我们对特定主题和社会活动层面的述说,以及我们与特定主题和社会活动层面有关的实践,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它规定了在特定语境中什么知识是有用的、相关的和“
13、真实的;哪些类型的人或“主体具体体现出其特征。话语的”这个概念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术语,用来指涉意义、表征和文化所由构成的任何路径。(Hall6)话语转向的重要性还可以用法国理论本身来加以描述,比如下面两个著名的判断,一个来自德里达,所谓一切均在文本中“(Thereisnothingoutsidethetet)(Derrida163);另一个来自后人总结的福柯式判断,亦即一切均在话语中(Nothingexistsoutsideofdiscourse)(Hall44)此外,利奥塔关于知识源于“叙述(narrative)的后现代理论,亦与话语论有某种“家族相似的谱系学关系。今天,我们只消对人文学科和社
14、会科学的研究文献稍加翻检,就可以清楚瞥见话语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几乎可以这么来表述,当代各式激进理论,无论是意识形态论或文化领导权理论,女性主义或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或动物理论或生态批评,都明显地受到福柯话语论的不同程度影响。举女性主义理论为例,其核心观念是断言女性气质甚至女人的社会性别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话语实践(表意实践或述行行为)而被社会地或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德劳雷蒂(TereSadeLaUretiS)说得好:社会性别gender最好被理解成一个象征系统或意义系统,它依据社会价值和等级把生物上的性别与文化的内容关联起来(Lauretis5)巴特勒(JUdithBUtlelj说得更激进:社会
15、性别不应被看作只是在预先给定的生物性别上所作的文化印记。性别必定也意指某种生产机制,由此两性就被确立起来了(Butler7)。这某种生产机制”就是指话语实践。同样的原理亦可用于社会和文化的其他方面,从身份认同到想象的共同体,到东方主义,甚至到人对自然美欣赏的“风景如画”式的审美判断等。由此说福柯的话语论深刻影响了当代哲学、社会理论、文学理论和历史研究,怎么都不为过。话语论与其它激进理论混合,又与西马思潮纠结互动,衍生出许多颇有影响的观念和方法。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福柯话语论强有力的回声。举个例子来说,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的界说,明显受到了福柯话语论的启发,或者
16、说,他试图把话语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的分析结合起来。请看他对意识形态的界说:意识形态通常被感受为自然化的、普遍化的过程。通过设置一套复杂话语手段,意识形态把事实上是党派的、有争议的和特定历史阶段的价值,呈现为任何时代和地点都确乎如此的东西,因而这些价值也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改变的了。(Eagleton236)这里,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形成(亦即话语的形成),是通过设置一套复杂话语手段,正是经由这样的话语手段,原本是人为的、特定群体的和有争议的思想观念,就被看作是自然的、普遍的和必然如此的了。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与福柯话语形成的分析颇多共同点,只不过在福
17、柯那里称之为话语,而在伊格尔顿那里则称作意识形态而已。同理,历史研究中近来很有市场的发明的传统”论,虽然并未使用话语范畴,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它不过是话语论在历史传统研究中的另一种翻版而已。依据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的看法,传统是一整套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过程,旨在和过去建立某种关联。依据这一理论,传统并不是自然而然或必然如此地留给后人的,后人总是根据自己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使用传统的材料,进而发明出种种新的传统。作为象征实践和交流的一套复杂语言(亦即福柯意义上的话语),传统一定是经由后人不断发明”而生产出来的。传统对今天的意义,就是根据当下的现实需要来建构一套复杂的话语和程
18、序。霍布斯鲍姆写道: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套通常已经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须暗合与过去的连续性。被发明的传统之独特性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这种连续性大多是人为的。总之,它们采取参照旧形势的方式来回应新形势,或是通过近乎强制性的重复来建立它们自己的过去。现代世界持续不断的变化、革新与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构建成为不变的、恒定的这一企图形成了对比,正是这种对比使得研究过去两个世纪的历史学家们对传统的发明“如此着迷。(2)照此推理,传统最终不过是一套人为“发明”的话语程序,旨在建构当下人与过去关联的合法性。更进一步,新
19、历史主义者怀特(HaydenWhite)更极端地把历史看作是一种话语的操演,他虔信历史就是一种叙述,就像小说家叙述历史故事一样,史学家的工作不过是对过去做“故事新编。因此,历史研究有赖于史学家如何来编写和叙述故事,进而凸显历史事件的不同意义。诸如此类的理论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彻底撼动了许多传统观念。在话语论的不断拷问下,许多原先确信无疑的看法如今变得有所疑问了。二、话语论与建构主义毫无疑问,福柯的话语论揭示了社会、文化中权力和知识隐而不现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强调,话语总是以真理或知识的名义来运作,通过某种“求真意志(willtotruth)或求知意志(willtoknowledge)的诉求,驱使
20、人们在其表意实践中去追求真知,但它却掩盖了人的话语实践中权力对人的规训。基于福柯的话语论,既不存在什么纯粹客观或中立的知识,也没有什么自然朴素的认识,一切知识最终都是话语实践中隐而不现的权力和知识的共谋。主体对社会和文化甚至自我的认知,说到底也都是话语实践的产物。照此逻辑得出的结论是,话语最终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社会、文化和我们自身,决定了我们想看什么和能看到什么。一句话,作为现实表意实践活动的话语,不只是运用语言来传达意义,而是深蕴了隐而不现的强大建构力量。是话语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是话语建构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同时也是话语建构了我们主体自身。所以,把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信条人生在世
21、,改换成话语论的“人在话语中,也是合乎逻辑的。细究起来,福柯式话语论的内核是一种建构主义。从哲学上说,话语论信奉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依照这一理论,人们的知识并非源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经验,而是源于科学家们所建构的科学话语,科学知识就是经由科学话语而被生产出来的。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术语来描述,科学知识乃是通过科学家共同体的知识范式所建构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赖于我们用以解释世界的方式。历史地看,建构主义的主张并不新鲜,往前追溯我们可以遇见许多先驱人物。康德哲学即如是,他认识论中的图式论和表象论等学说,都强调认识主体对认识的能动性建构。康德以后,尼采的视角主义认识论,胡塞尔的意向性现象学,
22、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一直到后来的种种法国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巴特的后结构主义表意实践论,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论等,基本上都沿袭这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建构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在于反对实在论和实证主义,它强有力地颠覆了真理和知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观念。我们发现,话语论不仅和哲学中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有关,而且与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nJCtioniSm)颇为接近。比如,社会学家伯格(PeterL.Berger)和卢克曼(ThomaSLUCkmanrI)发现,人们关于实在世界的种种认识和看法,相当程度是经由语言交往活动而建构起来的。客观的实在世界只有经过交谈的语言活动才会成为我们真
23、实具体的现实。以下陈述清晰地表达了这一信念:交谈产生现实这一潜能就存在于语言客观化的事实中。我们已了解了语言是如何将世界客观化的,它把一切经验都转化为一个统一的秩序。在这一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在既理解世界又产生世界的双重意义上,语言便把世界给现实化了。在个体存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交谈乃是实现语言这一效力的具体化。在交谈中,语言所客观化的东西就成为个体意识的对象。所以,维系事实的基本现实就是不断地用同一种语言把延绵的个人体验客观化。(173)社会建构论的这一论断意在强调,语言对世界具有强有力的客观化功能。依据这一原理,现实世界其实并不是在语言活动之外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毋宁说,现实是经由人的语言活动建
24、构的产物。所以伯格和卢克曼才得出结论说在既理解世界又产生世界的双重意义上,语言把世界给现实化了。这个既理解又产生世界的语言活动,才是维系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基本现实。人生在世即人在话语中的普适性又一次得到了证明。在基本原理、方法论和结论上,社会建构论与福柯话语论可谓异曲同工,所不同的是福柯更强调隐含其后的权力与知识的共谋。从哲学史来看,如果说在笛卡尔和康德那里,主体尚保持某种自主反思主体的特征的话,那么,到了福柯那里,这种启蒙理性立场上的主体性已彻底瓦解了。当福柯把主体经由话语而与权力关联起来时,曾经独立自足的反思主体(SUbjeCt)已蜕变为权力7口识规训的奴仆(subject).倘使说在康德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话语 理论 批判 CritiqueofFoucault sTheoryofDiscourse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