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信息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运行,优化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有据可依,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质量标准。第一章课前环节一、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考核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课程为单位、以纲要形式编制。大纲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是组织教学与管理、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一)编制要求1 .凡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均应制订大纲。2 .大纲随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二)编
2、制程序1.大纲的编制由开课学院负责组织教学系(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等共同研究编制。3 .各专业编制的大纲,经开课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开课学院院长签字,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分管校领导审批后执行。(三)编制原则1.紧密对接培养方案。大纲的编制要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对接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安排,体现学科特点、课程属性,阐明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4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大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应以学生通过正常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为准;课程内容体系应遵循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5 .理论联系实际。大纲要引领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
3、识,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对理论教学的讲授及实验(训)、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都须拟定相应要求。6 .体现创新性。大纲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统,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有所创新,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基本内容1 .课程基本情况。对课程进行说明,交代课程编号、学时、学分以及学时分配、课程类型、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等内容。2 .课程性质与任务。主要阐明课程性质及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交代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
4、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3 .教学内容和要求。介绍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分配等,包括涉及的主要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4 .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上课的,要对课件和实物的性质、内容、作用作简要说明。5 .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介绍课程考核内容与重点、考核方式与基本要求,以及成绩评定的方式和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介绍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优秀教材、校本教材情况及理由,交代主要参考书目的版本情况和参考的主要内容。7 .实践教学环节大纲。对理论课程中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要编制简要的大纲,交代学
5、时与学分比例、教学主要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和成绩评定方式等内容。(五)使用与管理1.大纲一式3份,授课教师、教研室、教务处各1份。2 .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学,不得随意更改。3 .大纲的全面修订一般遵循学校的整体安排,确有部分修改、调整需要的,须经教学系(教研室)研究,报所属二级学院审查、教务处审核后,呈分管校领导审批方可执行。二、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实施教学的要素之一,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则1.各门课程原则上都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的要求教材。4 .教材要严把教材质量关,要获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6、高质量的规划教材和各学科领域里最佳出版社的新版教材,有条件的课程可考虑英语原版教材。5 .鼓励教师编写能够体现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教材,体现学校教学改与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教材以及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训)、实习指导书以及案例集等,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二)程序1 .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团队进行调研、论证并备选教材。2 .教学系(教研室)集体研究通过报二级学院。3 .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审查后报教务处审核、主管校领导审批。4.教材订购、供应及发放均由学校统管理,各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采购或自行向学生推销教材以及教学参考资料。(三)使用与管理(1)授课教师必须认真使用选定教材,授课内容应与大纲相一致。大纲有要求
7、但教材中没有出现的部分,应当增设讲义。授课教师还应明确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目、资料等。(2)少数新开课或选修课程一时尚无合适教材,根据教学需求确需使用自编讲义,须经教学系(教研室)审查、二级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备案,且需在开课前把1/3讲义或详细讲授提纲发给学生。(3)同一门课程,教材要一致;若因学科专业属性有别,可两种以上教材。(4)凡因未列入教材征订目录的不适当教材而影响教学质量的,者与审批者均应负责。三、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的具体安排,是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保证,是各门课程组织教学的具体计划。(一)制定原则1.教学进度表上的课程名称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
8、大纲上的课程名称须保持一致。2 .教学进度表上的总课时应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上的课时保持一致;非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召开运动会而耽误的课时都须通过调课的方式补足。3 .安排阶段性考试、小测验的课程,应将相应时数纳入计划时数,列入教学进度表。4 .理论课程中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应在教学进度表中做出具体安排。5 .一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环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进度要分别作出具体安排。(二)制定程序1.教学进度表应由开课教学系(教研室)组织、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6 .每学期开学前二周内,教学系(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和课表,统组织填写教学进度
9、表。一门课程若有多位教师同时授课,若各班课时数和教学要求相同,原则上需统编制教学进度表。7 .教学进度表须经开课学院审定批准后执行。(三)主要内容1.按课次划分教学内容,每周有两次课以上的,教学内容应按课次分别填写。8 .教学内容安排要写明章、节、目,使教学进度表能对教师编写教案和授课起到指导与规范作用。9 .教学形式及手段要精心设计,不断改创新,力避千篇一律。10 课后作业或辅导答疑,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原则上每次课后都应有一定的作业或辅导答疑。作业要确保合理的作业频度和作业量(不含课内作业)。11 执行情况,授课教师要及时记录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调整的缘由。(四)使用与管理1 .教学进度表
10、一式3份,教师个人、教研室各1份,1份报教务处备案。2 .教师每次上课时必须将教学进度表和教案(或讲稿)、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一并带进课堂或实验室。3 .经审批后的教学进度表要严格执行,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变更。开课学院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4 .遇有特殊情况确有必要变更调整的,须经开课教学系(教研室)及其所属二级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备案,履行相关手续。5 .教学进度表使用电脑填写,格式符合学校要求,双面打印,装订需规范美观。第二章课堂教学环节一、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方式。(一)备课主要内容1 .钻研教
11、学大纲、考核大纲。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与要求,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重点、难点。2 .钻研教材。清楚与本课程有关的“已学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点,把握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适度拓展备课内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提高的潜在因素,寓于讲稿之中。3 .熟悉授课对象。了解授课对象的来源构成、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学习习惯及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克服只备教材而忽略学生实际
12、的现象。4 .收集教学资料与参考书目。广泛查阅、收集与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并适时地向学生介绍。针对课程内容,将重要的观点、实例、案例和工程案例融入到教学之中。5 .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1)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原则上应包括课程导入(知识回顾)、新课讲解、教学小结。教学内容设计既要包含拟讲授的知识内容(含课程思政内容),也要包括拟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理的教法;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板书进行教学。树立“两性一度”理念,不断优化设计内容。(2)时间安排。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及重要性的不同
13、,科学划分教学时数,同时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每次课的时间进程,做到时间分配科学,内容紧凑。(3)教具准备和实验试做。熟悉常用教具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案设计中明确上课演示要用到的教具和器材名称。课前对演示性实验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有原因分析和处置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二)教案编写1 .符合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要求与教学进度要求,教学目的、内容、重点、难点明确,学时分配科学,进度安排合理。2 .内容完整,信息量适度,能不断补充新的成果和素材,反映本学科、专业前沿研究动态。3 .言简意赅,文图并茂,详略得当,符号、计量单位符合标准规范。4 .注重教学改,教学方法、手段选择恰当,教学环
14、节设计合理。5 .参考书目、作业布置、考试、课堂讨论等安排具体合理。6.教案系统完整、格式规范,装订美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规范,易于操作,能较好地辅助教学。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持续改进。(一)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1)科学性。内容正确、科学,符合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要求;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2)思想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课程思政教育,能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先进性。讲求知识更新,注重反映学科
15、前沿科技成果与发展水平;能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介绍给学生。(4)有效性。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难点突出、信息量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注重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严格要求学生;备课认真,讲课熟练,精神饱满;讲求教学质量,效果好。3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积极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综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 .教学组织(1)导入环节。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对本节课的内容
16、、方法和理论阐述的思路有提示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生动、完整,有足够的信息量;能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活跃课堂,互动性强。(3)归纳小结。归纳小结清晰、准确,能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解题的思路方法有准确的把握。(4)复习巩固。能从新的角度使学过的知识重现,做到安排合理、内容系统、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复习方式新颖,形式多样。5 .教学基本技能(1)课堂氛围。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学组织紧凑,教学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2)教态语言。衣冠整洁,仪表端正,举止文明,教态自然大方;使用普通
17、话,语言清晰流畅,表达注重抑扬顿挫,逻辑性强。(3)板书。字体规范、工整、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板面安排利用合理,图表等清晰、准确、美观。(4)课件。制作界面简洁美观,结构布局合理,重点、难点标注清晰;文字规范,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清晰,音量适中,视觉听觉效果良好;多媒体操作熟练,课件运行流畅。(二)管理与评价1.严格执行课堂纪律要求,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按学校规定对学生考勤;学生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6节及以上者,取消其该课程的考试资格。3 .重视教学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听取对课程教学的意见、要求与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 .根
18、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拟定相应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科学合理。5 .开课学院负责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三、课后作业(一)作业设计与布置1.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精心设计、布置必要数量和频度的课外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2 .符合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要求,做到重点突出,要求明确,份量适当。3 .注重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4 .力求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可采用练习题、实验、心得体会、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二)作业批改与讲评1 .作业原则上要全批全改;少数作业量大、上课班级多且又未配辅导教师的课程,
19、可灵活掌握批改方式,但细致批改不得少于总量的1/3;配有辅导教师的课程,主讲教师至少批改1/5的作业量。2 .认真登记、评分,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定的依据;对迟交、缺交、抄袭作业的学生要严肃批评、酌情扣分。3 .认真讲评作业,及时分析和总结教学情况与效果。四、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是课堂讲授的延伸和补充,是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改进学习方法的重要环节。(一)辅导答疑安排1.课堂讲授后,及时安排辅导答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各类信息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4 .在规定的辅导时间,教师必须按时到岗。(二)辅导答疑要求1.坚持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
20、导为主;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重点辅导与帮助。5 .注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科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6 .二级学院及时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等渠道了解教师辅导答疑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第三章课程考核一、考核课程考核是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的重要环节,是考核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一)考核要求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每门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考核。2 .考核均须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若需变更,须经所在开课学院批准,教务处备案后实施,否则考核成绩无效。
21、3 .考试复习期间,教师不得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或制定统的复习提纲,更不得以任何形式暗示和泄露考题。4 .课程考核成绩应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活动、作业、测验、实践操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比例及成绩记载方法等按考核大纲规定执行。(二)考核的方式1.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形式。课程考试分为校考与院考,由教务处与开课学院分别组织安排;课程考查一般由各开课学院根据教学进程和课程性质组织安排。2 .鼓励教师改考试方式,采用开卷、课程论文、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但要经教学系(教研室)讨论形成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报开课学院批
22、准后执行。3 .根据课程特点,强化课程过程性考核,做好过程考核记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加大分析、应用、综合性考核的份量,加强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二、命题与制卷(一)程序1.课程考试命题由开课学院组织教学系(教研室)进行,命题教师由教学系(教研室)安排。2 .命题完毕,试卷由命题教师提交教学系(教研室)主任审查,报二级学院院长审批。3 .校考试卷经开课学院审定呈交后,由教务处安排制作;院考试卷由开课学院负责。试卷制作必须程序规范,保密。(二)要求1.命题要以考核大纲为依据,内容正确,知识考查覆盖面宽;题目分量适中,难易得当,客观题控制在一定比
23、例,原则上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不超过30%o4 .考试课程命题,每门都必须命A、B两套试卷,开考时随机抽取其中一套用于考试,另一套备用或作补考试卷。5 .A、B两套试卷内容构成比例应一致,题型、题量、难度相当,A、B两套试卷内容重复率不超过15%。各类试卷应同时制定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6 .一门课程若有几位教师同时授课,原则上应组织统命题,统考试,统评分。7 .鼓励采用试题库或试卷库命题。三、阅卷与质量评价(一)阅卷程序与要求1.考试结束后,开课学院组织教学系(教研室)集体阅卷;一门课程有2名以上教师任教,试卷采取流水阅卷方式进行。阅卷要遵循评分标准,客观公正;阅卷签名要规范,不得代签。8 .试
24、卷的评分标准要准确明晰,便于操作;批阅要严格准确,无随意更改现象;批改试卷中的误笔或误判(包括分数改动),应在错误处打双横杠后重新批改,并在重新批改的标识下方签改判教师的全名和改判日期。9 .计分统分用正分评分方式。小题与大题记分规范,问答、论述等大题下含有多道小题时,应分小题给分,然后累计;问答、论述等题,若分值较大时,应按知识点评分,然后累计。10 专人进行统分和复核,分数合成须准确无误;批阅更改处须有二位以上教师签名。统分人、复核人与阅卷教师不得重复。(二)成绩分析1.阅卷结束后,命题(组)教师应认真填写课程考核成绩分析表,对命题与考试结果进行客观、具体地分析,对教学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
25、行的改进措施,报教学系(教研室)审定。2.教学系(教研室)根据命题、阅卷、考试成绩等情况,对命题的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以及阅卷、考试成绩等进行客观、具体地分析,对考试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意见。四、材料归档与成绩提交(一)试卷装订1 .考试试卷装订统规范,包括试卷封面、空白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成绩登记表、考试记录及考试质量分析评估表、学生试卷等。试卷由开课学院存档。2 .考查课程的考查材料装订成册,内容主要包括封面、考查的题目、学生答卷或课程论文等材料、评分参考、学生成绩登记表、质量分析评价等。考查材料由开课学院存档。(二)成绩评定与提交1.学生成
26、绩评定应根据规定将过程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按比例计入;考查要注重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评定。过程性考核成绩的记录应完整、公正、客观,过程性考核成绩应包括学生考勤、课堂活动、作业、测验、实践操作等。3 .考试或考查结束后,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教务管理系统,输入、提交学生成绩,并按要求打印成绩册交开课学院,开课学院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教务处存档。五、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一)考试安排1.开课学院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务处报送本学院学期的考试安排;考试的组织和安排应专职人员负责,岗位职责明确。4 .学校安排的考试日程及考试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二)考试管理1.学校、开课学院
27、成立考试检查组,负责巡视检查。5 .监考教师必须责任心强,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第四章实践教学环节一、实验(训)教学实验(训)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基本要求1 .独立设置的实验(训)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理论课内的实验(训)项目有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内容要求。2 .适当的教材或实验(训)指导书,严格执行教学大纲。3 .提前试做计划开出的实验(训)项目,确保教学质量。4 .课前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状况和器材、试剂等的有效性,防止带故障操作。5 .实验(训)室规章制度齐全,安全措施和设施完备可靠,环境整洁卫
28、生。(二)管理与评价1.备课认真;教学过程组织严谨周密,指导耐心细致,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熟练的实验(训)技能。6 .重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7 .实验(训)报告批阅认真,成绩评定科学合理。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重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论文(设计)撰写(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计划安排1.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安排,开课学院组织教学系(教研室)拟定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实施计划,确定指导教师,报教务处备案。2 .任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拟定选题指南,经开课
29、教学系(教研室)集体研究审议后报二级学院审核;审核通过的选题指南予以公布,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二)管理与评价1.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指导,指导既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3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论文(设计)考核标准及完成质量评定成绩。4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成绩计入学生修读学分,成绩不合格须重修。三、实习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知识体系、增强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一)实习准备1.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实习需要。2 .实习基地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齐全
30、,对学校和实习基地的权利义务有明确规定;签署了安全协议,责任明确;经费使用及管理等有具体规定。3 .制定与教学目标一致、切实可行的实习大纲、实习方案(计划)等,科学性、操作性强。4,明确实习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重视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组织管理安排得当,责任到位。(二)指导教师1 .指导教师一般具备讲师资格,聘请的兼职指导教师具备相应的指导水平和能力。2 .指导教师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方法科学合理。(三)实习过程管理1.严格执行实习计划,注重实习成效。3 .指导教师及时督促学生作好实习记录与日志
31、、完成实习报告,并予以认真批阅。艺术专业的专业采风应有实习总结和成果展示,由指导教师组织集体讲评和批阅。4 .实习带队教师严格执行相关纪律,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定;高度关注学生交通、生活安全,加强过程管理,杜绝学生违纪违规现象发生。5 .二级学院及时组织实习检查,强化实习管理;教务处不定期对全校实习工作开展抽查,确保实习工作质量。(四)成绩评定与实习总结1.成绩评定有完善的方案,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6 .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办理财务报账手续。7 .二级学院负责实习工作的分析总结,总结材料及时归档,并报教务处备案。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
32、论文(设计X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旨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遵循学术规范、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一)组织安排1.学校制定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与撰写规范,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部署年度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文件遵循规律,内容详细,指导性强;工作部署严谨细致;评分方法合理,易于操作。2 .根据学校安排,二级学院适时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落实指导教师,组织选题与开题,进行过程管理,组织论文答辩,做好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与总结等工
33、作。3 .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所需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管理规范;文献资料充足,借阅方便,针对性强。(二)指导教师1 .指导教师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2 .行业、企业等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指导教师,应具有与专业领域相符的丰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专业实践指导水平,且具有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行业从业资质。3 .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对学生要求严格。4 .每位教师指导同一届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8名。(三)选题1.选题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难易适中,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2鼓励学生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
34、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3.选题采取教师指导性命题和学生自主选题的方式,坚持一人一题原则。(四)开题1 .开题要求明确选题意义,把握研究现况,查阅资料认真、全面,拟采用的步骤明确、可行,研究方法合理并紧扣研究目标。2 .开题报告撰写合乎规范;指导教师及二级学院审查严格,指导性强。3 .开题答辩组织有序。(五)过程指导1 .指导教师认真审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方案、开题报告和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任务;对无故拖延进度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警示并明确整改要求。2 .毕业论文写出初稿,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反复修改;论文完成后,要如实、
35、客观地写出书面评语,评定成绩;论文答辩前,要对学生进行答辩指导。3.毕业论文指导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注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撰写过程还应着力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根据选题要求进行全面策划、系统调研、拟定解决问题方案和实施步骤的能力。(2)系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以及开展实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3)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的翻译、整理能力。(4)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严谨论证、规范撰写论文的能力。4.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校负责组织推进中期检查工作。(六)答辩与成绩评定1.答辩(1)二级学院成立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答辩委员会,制定答辩
36、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师生的答辩动员工作。(2)答辩场所安排合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3)严格履行答辩程序;答辩教师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针对性、有深度;答辩小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记录。2.成绩评定(1)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答辩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严格,评分办法科学。(2)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批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学生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最终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级制。(3)学生参加答辩后方可评定毕业论文最终成绩,二次答辩不合格视为论文未通过,本年度不得授予学位。(七)质量评价二级学院负责组织开展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工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格
37、式。格式符合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公式、表格、图形等运用合理,科学规范。2 .内容。选题适中,符合专业要求;论点正确、鲜明、有新意;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创新性;文字表达准确、流畅。3 .重复率检测。论文严禁抄袭,重复率不得超过25%。4 .字数与装订。毕业论文一般为1200015000字;毕业设计成果由毕业设计作品和毕业设计说明组成的,毕业设计说明字数原则上不低于5000字。文稿用计算机打印,装订规范。(八)材料归档1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论文样本、指导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意见与成绩、答辩小组的评阅意见与成绩、答辩记录等档案材料由二级学院负责整理齐全,及时、规范归档。2 .二级学院将毕业论文相关汇总情况、优秀毕业论文以及工作总结等及时上交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归档并编印年度优秀毕业论文集。第五章附则一、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拟定解决方案,报学校批准后执行。二、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三、本标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