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docx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时空构建】政治开始实行 清末新政论宣布预备立宪 国盥创 中同会建“星旅内阁”、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次命二革、旁华约 立位果中时布 建退成临颁 国帝合;国 民清革落民法一战爆发中日民四条约”袁世凯 复辟帝制2护国町 战争“府院之争”、 护法运动开始 中国参加一战(f%!vP11912191319141|1915|19171928IjlJLAJIJEJl*JIaJLaJuLjlJIjlJ也【知识梳理】南京迎时政府民族工业经济、社会生活鼓励兴办实业迅速发展一出现新气象P袁世凯尊孔复古.、抨L新文化运动兴起J去一、辛亥革命1、背景:清朝自救失败:清末新政,预
2、备立宪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驱除勒虏,恢复中华一民族主义(前提)创立民国一民权主义(核心,政治革命)平均地权一民生主义(补充发展,社会革命。为了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组织基础:成立兴中会、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1)目的一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2)内容一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性质意义一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
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4、辛亥革命的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注:近代中国风俗习俗发生明显变化,像出现鞠躬、握手、先生、同志取代跪拜、老爷、大人等礼仪称呼最早是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居斯丁二、孙中山为追求民主共和斗争1、理论上: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单元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建立 知识 清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