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网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
《充换电网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换电网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充换电网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一、充换电网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技术研发应用,着力突破光储充放微电网、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能源区块链等新型充放电技术,适度超前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鼓励换电服务、光储充放一体化、油气氢电综合供给等新兴模式发展,加快5G通讯、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逐步优化充换电设施地理布局,大幅提升充换电服务水平。二、形成特色彰显融合协调的区域产业新格局强化全省制造业发展一盘棋,因地制宜发挥基础优势,彰显产业特色,深度协同共建集群和产业链,支持沿江、沿海和苏北三大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全省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为促进区域产业协调
2、发展贡献江苏方案。(一)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沿江产业带完善新兴产业生态,推动优势产业焕新,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产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支持苏锡常、宁镇扬等地区加强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协同培育物联网、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信息通信与显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软件、新兴数字产业、新型电力装备、高端装备、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等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支持跨江融合产业园区共建,聚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产业创新引领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扬子江先进制造产业带。(二)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沿海增长极制定实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发展,进
3、一步增强南通、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要素资源吸纳能力,提升建设通州湾、徐年、滨海港等一批产业载体,重点培育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新材料、高端纺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承接沿江地区重化工产业转移,推动化工、钢铁等临港产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海工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装备等海洋特色产业,加强与上海港口资源联动,壮大现代航运、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活力的先进制造新增长极。(三)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苏北产业崛起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激发苏北地区产业基础和活力,支持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4、,提升本地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培育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装备、高端纺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石化、轻工、建材等重点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苏北地区产业振兴。完善南北合作共建机制,搭建南北共建产业合作对接平台,定期举办全省产业转移对接大会,支持苏北地区提升承接能力,依托苏宿工业园区、宁淮特别合作区等探索跨区域产业合作新路径。(四)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载体能级把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作为培育集群和产业链的核心载体,引导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目标,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建设智能制造广泛推行的智慧园
5、区,探索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园区联盟等模式,带动本地区或跨区域低效园区提升发展。支持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支持和引导各地区加快推进县级以下工业集中区改造提升,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高效率的空间利用,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五)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持续推进制造业全方位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新空间,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内开放主动对接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制定长三角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致行动计划
6、,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在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领域联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重大项目统筹布局,协同推进沪宁合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成立长三角产业链发展联盟,共建一批跨省市产业合作园区,完善产业承接转移协调机制,提升产业链区域协作水平。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合作对接,引导产业链部分环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基地。(七)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际产业合作围绕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省市联动引导外资企业主动融入和参与重点产业链建设,促进内外资共享制造
7、知识和文化溢出。支持省内企业巩固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份额,开拓一带一路等多元市场,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支持制造企业输出优势产能、资本品牌、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指导行业组织和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组建产业联盟,打造全程相伴江苏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完善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A)做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平台放大自贸试验区政策集成和开放优势,提升产业全球协同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在投资贸易、产业合作、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先行先试,引领和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中韩、中德、中以、中日等合作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协作,培育国际特色产业合作园区,举办东亚企业
8、家太湖论坛。深入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三、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升级工程,制定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方案,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境外研发基地,建立全球性研发网络。通过提升完善标准、质量等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对基础研究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按增长额度给
9、予财政资金后补助支持,在龙头制造企业设立独立核算容错纠错的研发准备金制度。到2025年,每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500家。(二)加快突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国家有需求、江苏有基础的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揭榜挂帅支持机制,分领域组织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数字技术融合等领域攻关计划,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补齐一批技术短板。运用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应用和服务升级,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材料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到2025年,每年组织实施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50项左右。(三)强化制造业高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充换电 网络 质量 发展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