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定义辨析和身份认同困难.docx
《农民工定义辨析和身份认同困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定义辨析和身份认同困难.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民工定义辨析和身份认同困难作者:方喜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0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农民工”一词应运而生。“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流动群体。如何界定“农民工二并没有没有明确的说法,一些文章中把农村流动人口与“农民工”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这怕事不妥的。一、农民工定义辨析学界对于“农民工”的定义很多,“农民工”就是身份上属于农民但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从事工人职业,并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社会劳动者。“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特殊身份标识。固“农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
2、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个社会群体,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打工农民。“农民工”,从理论上讲,是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非城镇居民身份的非农化从业人员。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对于农民工定义辨析要考虑如下三个基本特征:1.户籍身份。“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其户籍身份依旧是农民,一般在家乡都承包有部分土地,并没有所在城镇居民所具有的各种教科卫的公共服务保障。2.职业身份。“农民工”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都脱离土地,从事出卖体力的工人。3.收入来源。工资收入是“农民工”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一点是与从事个体经营等依靠其他收入为
3、生的进城农民相区别的关键C总的来说,“农民工”是一种从农民到工人的连续状态,它同工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农民身份,而同农民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其工资收入。二、“农民工”的身份有人认为,“农民工”的身份仍然是农民。虽然“农民工”参与了第二、三产业的工作,大部分时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划分工人和农民的标准是户籍。农民工的户口还在农村,他们在农村还保留着承包耕地,所以他们带着浓重的农民色彩。有人主张,应该视“农民工”为新的产业工人。从职业来看,“农民工从事的工作与工人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建筑业、加工业,还是运输业等,都是属于产业工人的性质,而与农民在土地上从事农
4、业劳动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从工作场所上看,“农民工”的工作场所与工人更接近。“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城镇的二、三产业,而且他们的生产是一种商品生产,与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从收入的形式来看,“农民工”的收入与工人相同。农民的收入以土地产出和家庭养殖以及手工艺为最重要的来源。而工人是以工资收入为主,他们通过从事二、三产业劳动而获得货币报酬。农民工无论从事何种产业,他们的收入也是以货币为主的。从这一点来说,“农民工”和农民没有相同点,而与工人相同。还有人认为,“农民工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工人。相对于务农者而言,他们是非农就业者,但相对于有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而言,他们又
5、是农村人。“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并没有真正从农民中分离出来,而且很难做到与家乡彻底分离,真正进入城镇产业工人的行列。但是,外出打工的经历又使他们很难完全回归到原有的生活中去。实际上只有用“边缘人”这样的概念才能较为准确地描述出这个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在这种略带歧视性的区分。其实,这些年来,“农民工”的阶层定位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正像他们的称谓所反映的那样,非城非乡,亦城亦乡,非工非农,亦工亦农。他们虽然离开了农村,但又不能融入城市。他们已成为一个与农民和市民均不同质的群体,他们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亦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正由于此,“农民工”无法有效地融入城市,甚至被歧视、排斥;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工 定义 辨析 身份 认同 困难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