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docx
《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93.080.01CCSP65/69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fabricatedPavement(征求意见稿)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峰A岩本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耳大口友伟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符号2i1作用及作用效应249结构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241几何参数244材料性能35装配式路面设计3KI一般规定3H0设计参数3K2路面结构设计5K4路面构造设计7K二路面装配式修复设计8KA防排水86材料8
2、fi1一般规定8Rt)水泥及混凝土9R钢筋1164填缝材料116q功能层材料UKA加铺层沥青混合料127装配式路面预制127I一般规定127O预制板生产127Q预制板存储1314预制板运输138装配式路面施工13ft1一般规定13QO施工组织13QQ基层处理13Q4预制板吊装14ftK预制板拼装14RA填缝149装配式路面维护14一般规定14QC日常养护15Q3损坏维修1510装配式路面质量检测与验收15Ift1一般规定15in”预制板质量检测与验收isInq路面装配质量检测与验收16附录A(规范性)装配式路面质量检测及验收流程18附录B(资料性)装配式路面机械化施工工艺20附录C(资料性)装
3、配式路面预制板通用设计图23附录D(资料性)复合式预制路面板试件室内碾压成型方案24条文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l.lZl,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先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洪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武汉致远荆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桥
4、梁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来道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洪山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文汇、方明镜、黄祥国、朱孟君、陈镇、李立岩、刘志武、邓运生、黄宏力、王冬颖、王阳、王涛、刘少波、蔡凡、李忠超、叶井亮、田久晖、王艳、于永龙、胡伟、李天祥、周旋、卢吉、高一鸣、文志勇、王翰辉、徐智勇、李云建、孔荆陶、廖凡、贺红星、程小亮、许银行、张风江、邓云纲、朱文彬、张号军、相飞飞。本文件实施应
5、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88,邮箱:bkc,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邮寄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联系电话:027-84787019,邮箱:542076300Q。根据省市场监督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鄂市监标函(2021)116号)的要求,由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共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湖北省地区装配式路面设计、预制、施工技术指标和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
6、改和完善,最终经审查定稿。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装配式路面结构与构造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验收、维护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路面结构与构造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验收、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CJJ1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80/1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J073.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1水泥混凝土预制板cementconcreteprecastsIab由水泥混凝土材料制作的预制路面板。复合式预制板compositeprecastsIab由两种不同材料类型分层制作的装配式路面板,典型结构为水泥混凝土基座+沥青面层。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prefabricated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预制水
8、泥混凝土面板作为面层或基层的路面。装配式复合路面prefabricatedcompositepavement预制板为水泥混凝土与沥青层复合而成的装配式路面,路面接缝pavementjoint相邻预制板拼装时形成的路面伸缩缝。连接件connector采用的特殊装置连接相连板的主筋,增加相邻预制板之间的应力传递以防止预制板接缝受力较大造成装配式路面不均匀沉降,并传递应力使相邻混凝土板共同受力。7填缝材料jointfiller填充预制路面板接缝,密封传力杆同时增加相邻预制板之间的粘结作用所使用的材料。aa调平层IeVelingIayer在装配式路面板与基层之间设置的功能层,用来保证路面平整度。加铺层
9、OVerIayer摊铺在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表面用于改善路面功能的沥青混合料层。4符号1作用及作用效应N轴载的作用次数,次;P-轴载,kN;应力,MPa;应变;弯沉,0.ImmoA9结构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C温度应力系数;C变异系数;可靠度系数;P配筋率,%;t时间,年;T-温度,41几何参数A面积,mm2;b宽度,mm:d直径,mm;h结构层厚度,mm;长度,mm:1.间距,mm。44材料性能D弯曲刚度,MN-m;E-弹性模量,MPa;/强度,MPa;r相对刚度半径,m;线性膨胀系数;1)泊松比。5装配式路面设计K1一般规定5.1.1 装配式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使各个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及组成材
10、料性质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各相邻结构层的相互作用、层间结合条件和要求,以及结构组合的协调与平衡。5.1.2 装配式路面基础支承应连续均匀,满足装配式路面与基础支承层协调变形铺装需求。5.1.3 考虑到装配式路面对基层表面平整度及刚度连续性要求,适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基层,并强化基层与路面板的贴合度。5.1.4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单独作为面层,对路面行驶舒适性要求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水泥混凝土基座的双层复合式装配式路面结构形式。对透排水能力要求高的路面,可采用单层或复合透水混凝土路面板。5.1.5 考虑到装配式路面与基层的竖向变形传递性能要求,应提高预制混凝土板的弯曲韧
11、性。5.1.6 预制路面板尺寸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选择最适合实际工程条件的预制路面板尺寸。5.1.7 用于城市道路的预制路面板设计前应调查获取相关设计资料,获取沿线道路附属设施分布情况及设计参数。5.1.8 预制路面板分为标准型预制板和特殊型预制板两种类型。标准型预制板用于路面直线段且无公用设施的区域,特殊型预制板用于有排水设施、管线、弯道等公用设施的特殊区域。59设计参数5.2.1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应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除粒料类基层外,其他各类基层与混凝土面层应按分离式双层板模型进行结构分析。粒料类基层及各类底基层和垫层,应与路基一起视作多层弹性地基,以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表征
12、。5.2.2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按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各项设计参数及规定进行,其基层厚度设计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同。应以路面板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结构设计应以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并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5.2.3新建装配式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表1路面设计使用年限道路类型城市支路绿道、人行道临时道路设计使用年限108-5.2.4各安全等级路面的材料性能
13、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可分为低、中和高三级,应按道路等级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所能达到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通过调研确定变异水平等级和相应的变异系数,确有困难时可按表2规定的变异系数a范围选择相应的变异系数。表2变异系数6的范围变异水平等级低中高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0,05Cv0.10O.10WO.15O.15c,0.20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O.15G0.25O.25GWO.350.35WO.55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O.02GWO.040.04cv0.060.06W0.085.2.5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目标可靠度可参考表3的规定。表3可靠
14、度设计标准值道路类型城市支路临时道路、绿道、人行道安全等级三级设计基准期(a)2010目标可靠度(%)8570目标可靠指标0.840.525.2.6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道在设计基准期内所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临界荷位处所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5级,分级范围见表4。表4交通荷载分级交通荷载等级重中等轻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承受设计轴载(100kN)累计作用次数NS(10,)2000-100100-35.05.55.051路面结构设计5.3.1装配式路面基层支承刚度不宜过大,装配式路面基层推荐采用级配碎石或低剂量水泥的水稳或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推荐采用级配碎
15、石。5.3.2为了保证预制路面板表面平整,提高行车舒适性,在基层平整度差时应设置调平层,调平层厚度宜为30mm-5Om05.3.3在预制路面板与基层之间应灌浆形成粘结层,保证预制路面板与基层之间紧密粘合,起到粘结、提高路面连续性、减少板底脱空的作用。5.3.4需在预制水泥混凝土板上设置加铺层时,应在预制水泥混凝土面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具有预防反射裂缝及层间防水粘结的作用。5.3.5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制板厚度可参考表6取值。在所建议的各级面层参考范围内,设计轴载作用次数多,变异系数大、最大温度梯度大或者基层厚度或模量值低时,取值高。表6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道路类型城市支路、临时道路绿
16、道、人行道变异系数水平等级中高中高面层厚度(mm)160-200180-220120-160140-1805.3.6水泥混凝土预制路面板采用矩形结构,预制板长度宜为2.5m-4m,宽度宜为m-3m,预制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4,单块板平面面积不宜大于25m5.3.7预制路面板配筋量按公式确定式中:As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面);LS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长度(mm)h面层厚度(mm);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按表7选用;fsy钢筋的屈服强度(MPa),按表8选用。表7混凝土面层与基层摩擦系数经验参考值基层材料取值范围代表值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或碎砾石0.54.02.5沥青混凝
17、土、沥青碎石2.5157.5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3.5138.9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3.0208.5表8钢筋强度和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钢筋种类钢筋直径d(mm)屈服强度sy(MPa)弹性模量E(MPa)HPB235622235210000HPB300300HRB335650335200000HRB400400HRB5005005.3.8纵向和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直径,直径差不应大于4mm.钢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9的规定。钢筋的最小间距宜为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表9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钢筋类型最小直径(mm)纵向钢筋最大间距(mm)横向钢筋最大间距(mm)光圆钢筋8150300螺纹
18、钢筋123506005.3.9纵向钢筋应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宜设在接近面层顶面下1/3厚度处,横向钢筋应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宜为100150mm05.3.10承受重交通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配置角隅钢筋,配筋按照JTGD40的要求。5.3.11装配式复合路面板预制板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沥青层厚度宜为58cm,混凝土基座表面应拉毛处理。5.3.12当路面区域有检查井等公用设施时,井圈与预制板集成预制,井圈开口周围配置加强钢筋网,加固井圈周围部分。加强钢筋网有两层,钢筋直径宜为10mm12mm,分别在距板顶和板底1/4
19、厚度位置处,预制板宜与井身卡紧形成井板体化结构,井圈与路面纵缝与横缝的距离应大于50Onlm。检查井布置如图1所示。钢筋网500mm图1检查井布置示意图5.3.13装配式路面位于弯道时,可采用曲线形预制板拼接形成弯道。4d路面构造设计5.4.1预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表面必须拉毛、拉槽、压槽或刻槽做抗滑构造处理,在交工验收时构造深度应在0.50mm0.90mm。5.4.2预制板吊点设计应满足GB50010,宜采用四点吊装。预制路面板宜预埋4根通孔吊装钢筋,吊装钢筋同时作为预制板传力连接钢筋,通孔吊装钢筋长度分别对应路面板边长。吊装钢筋距板端宜为0.2L0.25L,L为吊装钢筋所在边的边长。短吊装钢
20、筋在路面板厚度中心位置处,长吊装钢筋在短吊装钢筋上方。吊装钢筋处应预留直径IoOmm150m半圆形连接槽口,槽口底面距预制板底面宜为1/5厚度。通孔吊装钢筋布置如图2所示。图2通孔吊装钢筋布置示意图5.4.3通孔吊装钢筋直径可按表10选用。表10通孔吊装钢筋直径面层厚度(mm)吊装钢舫直径(mm)22028200271802516024140225.4.4装配式路面接缝连接方式宜采用集料嵌锁式或,专力钢筋连接两种形式。预制路面板接缝宽度应小于5mmo5.4.5集料嵌锁法主要通过集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实现板间传力,可选择环氧砂浆、TST弹塑体、碎石+环氧砂浆、道桥修复材料及热拌沥青等进行接缝密封处理
21、。5.4.6传力钢筋连接是通过钢筋连接件将相邻路面板的通孔传力钢筋机械连接并灌缝。5.4.7 钢筋连接件宜采用灌浆连接套筒或可拆卸式钢筋紧固连接构件,钢筋连接件应能实现预制板通孔钢筋传力并能使预制板达到设计传荷能力。5.4.8 临时道路、绿道、人行道预制板宜采用集料嵌锁式连接,城市支路预制板之间宜采用传力钢筋连接。5.4.9用早强快凝填缝材料填充预制板接缝空隙及连接件处孔槽。4K路面装配式修复设计5.5.1路面装配式修复的结构与构造设计应遵循增强修复路面结构、与原有路面协同工作、经济实用的原则。应满足路面的整体性要求,保证修复区域与未修复区域的过渡衔接。5.5.2路面装配式修复设计参数应根据待
22、修复路面的设计资料确定,结构设计、预制、质量检测与验收、维护应与新建装配式路面达到相同标准。5.5.3装配式路面板用于路面修复时,应重视基层的整平处理,应在板底设置调平功能层,基层损坏严重时应更换。KA防排水5.6.1装配式路面宜设置路面横坡,横坡坡度宜为1%2%,路肩表面的横向坡度宜为2%3%。5.6.2行车道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基层或垫层时,应在排水基层或垫层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带孔集水管,并间隔50m100m设置横向排水管。5.6.3集水沟和集水管的纵坡宜与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宜小于0.3%。横向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5%。5. 6.4装配式路面可在预制路面板接缝下方铺设防水土工布,路面板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装配式 路面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