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案例教程教学教案.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案例教程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案例教程教学教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项目1计算机网络认知课题任务L1计算机网络概念、分类、功能课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功能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功能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分类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通过东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网络的设计,让同学们思考公司技术员的设计是否可行。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观资源共享和数
2、据通信的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由一台中心计算机连接大量地理上分散终端的计算机连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种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这种连机系统被称为主机一终端系统,或称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厂事通信锚咯_aIlPLU17程匚作站君本地匚作站本地匚作站远程I作站第二阶段:面向通信的计算机网络世界上第一个最成功的远程计算机网络是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ARPA)组织研制的ARPANet网络。ARPANet首先提出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
3、“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大部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仍然沿用这种组织方式通信子网完成全网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承担着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第三阶段: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提出研制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问题。许多国际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计算机系统的互联、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等问题,以使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不同的网络系统能互联在一起,实现“开放”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OSI/RM,开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第四阶段:
4、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高速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向全面互联、高速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计算机网络由于Internet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将面临诸多问题,如网络带宽限制、网络安全,IP地址紧缺等问题。因此,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应向高速、大容量、综合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不断出现新的网络技术(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帧中继技术等),这些是构建新一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技术基础。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分类,可以将计算机分为3类,局域网(LoCaIAreaNetwork,L
5、AN)、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它们的特性参数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T各类计算机网络特性参数网络类型网络缩写覆盖范围地理位置传输速率局域网LANIOm房间4MbitslOGbit/s100m建筑物Ikm校园城域网MANIOkm城市50Kbits2Gbits广域网WAN100-100Okm国家或地区9.6Kbits-2Gbits2)按计算/帆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计算机或设备为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和应用软件,实现服务功能,这些计算机称为
6、服务器。而接受服务或需要访问服务器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在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地位或作用是不同的,服务器处于核心地位,而客户机则处于从属地位。依据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与客户机的不同地位,可以将局域网分为3类。(1)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几台计算机或设备只作为服务器为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而其他计算机仅作为客户机去访问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这种网络就是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服务器处于核心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网络的功能和性能。(2)对等网络对等网络与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不同,它没有专用的服务器,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能作为服务器,同时,又都可以作为客户机。每台计算
7、机既可管理自身的资源和用户,又可作为网络客户机去访问其他计算机中的资源。(3)混合型网络混合型网络是基于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在混合型网络中,服务器负责管理网络用户及重要的网络资源,客户机一方面可以作为客户访问服务器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客户机看成是一个对等网络中的计算机,客户机相互之间可以共享数据资源。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共享资源共享资源就是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2)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通信通道,它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多媒体信息。课题任务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协议2、
8、网络分层体系结构3、OSl参考模型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概念理解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掌握OSl参考模型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OSl参考模型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OSl参考模型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上节课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网络有什么功能?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由3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协议解决了如何进行通信的问题。例如,报文中内容的顺序、形式等。(2)语义,即需
9、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协议应解决在什么层次上定义通信,其内容是什么。例如,对于报文,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哪些部分用于控制数据,哪些部分是通信的内容。(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又称为定时。协议规定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协议定义了网络上各种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相互通信和进行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的整套规则,通过这些规则的定义,网络上的计算机才有了通信的共同语言。2、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如何安装、管理和实现网络通信,使网络能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工作呢?(1)网络分层的必要性【案例17】假设甲、乙两人通过电话
10、讨论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那么至少要分3个层次来讨论这个问题:最高层可称为认识层中间一层可称为语言层最下面的一层称为传输层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进行分层后,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而可以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易处理的较小的问题。(2)网络分层的优点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当然远远比两个人打电话要复杂得多,但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实现仍可使用分层的思想来设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3)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的体
11、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三、扩展项目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分层的例子吗?教学内容1、OSI参考模型的概念2、OSI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功能教学目标理解OSI参考模型概念掌握OSI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教学重点掌握OSl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教学难点掌握OSl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课题任务1.3OSI参考模型课时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网络分层结构有什么好处?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OSI参考模型的概念OSl是指开放系统互联(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0通常人们将开放系统互联称为O
12、SI参考模型,并记为OSI/RM,简称为OSL其参考模型及两个通信实体间的分层结构如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所示。传给介质CCPCCP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威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蛤介质传输介质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OSl参考模型以及两个通信实体之间的分层结构在OSl中,采用了3级抽象,分别是:体系结构、服务定义(SerViCeDefinitiOn)和协议规范(PrOtoCoISpecification)02、OSI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功能OSI参考模型是一种7层网络通信模型,它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如图1-3所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网络划分7层结构的基本原
13、则是:网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1)在OSl参考模型中采用了如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所示的7个层次的体系结构。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OSI参考模型中的7个层次层层号层的名称层的英文名称层的英文缩写7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A6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P5会话层SessionLayerS4传输层TransportLayerT3网络层NetworkLayerN2数据链路层D
14、ataLindLayerD1物理层PhysicalLayerPH(2)0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下面将根据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来介绍OSl参考模型的7层协议以及每层协议所完成的具体功能。物理层物理层是OSl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即第1层。物理层包括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用户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则。设备要传输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介质并不一定要在OSI的7层之内,也有人将物理介质当做第0层,因此物理介质的位置就位于物理层的下面。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层(即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在物理层上所传输的数据单
15、位是比特。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l参考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传送按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位组合,即数据帧。网络层网络层是OSl参考模型中的第3层,它是OSl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它在其下两层的基础上为资源子网提供服务。在网络层中,数据传输的单位是分组或包。传输层传输层是OSl参考模型的第4层。一般来说,OSl参考模型的低4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通信,高3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信息处理。传输层的目的是提供在不同系统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可靠服务
16、,在网内的两个实体之间建立端到端的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或报文分组,向高层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输报文。传输层提供两端点之间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执行端到端差错检测和恢复、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管理多路复用。会话层会话皆是OSl参考模型的第5层,会话层也可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更高的层次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一般均称为报文。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会话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两个会话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确保点-点的传输不会被中断,并且进行会话管理和数据交换管理,即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表示层表示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6层,它
17、对来自于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信息的加密和解密等。应用层应用层是OSl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网络用户、各种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应用层的功能是直接向用户进程提供服务接口,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可以把上述的7层的最主要功能归纳如下:应用层一一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表示层一一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像什么?会话层一一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轮到谁讲话和从何处讲?传输层一一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可靠地传输报文,即
18、相当于:对方在何处?网络层一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即相当于:走哪条路可以到达该处?数据链路层一一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数据帧,即相当于:每一步该怎么走?物理层一一将比特流送到物理介质上传送,即相当于:对上一层的每一步应怎样利用物理介质。由于OSl参考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具体的网络只涉及到其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具有OSl参考模型的所有7层,并完全遵循OSl参考模型的规定。三、扩展项目能简述一下网络中数据通过OSI参考模型的处理过程吗?课题任务1.4TCP/IP参考模型课时教学内容1、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2、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掌握TCP/I
19、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TCP/IP参考模型和OSl参考模型区别理解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要协议的概念教学重点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1) 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2) TCP/IP协议的特点开放的协议标准。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
20、更适用于互联网中。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2.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TCP/IP参考模型是将多个网络进行无差别连接的体系结构。(1)TCP/IP参考模型的4层TCP/IP参考模型由主机网络层、互连层、传输层和应用层4层组成,它与OSl7层参考模型的关系如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所示。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屋会话层传输层传输层醴层互连层数据涟路层主机网络层物理层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OSl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对应关系(2)TCP/I
21、P参考模型各层的服务和功能下面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主机网络层TCP/IP参考模型对互连层以下层未作定义,只是指出主机必须通过某种协议连接到网络,才能发送IP分组。互连层互连层是网络互联的基础,它提供了无连接的分组交换服务。互连层是对大多数分组交换网所提供的服务的抽象。其任务是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到网络上,使每个分组能够独立地到达目的站点。与OSl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功能类似,分组的路径选择也是互连层的主要工作。互连层主要包括以下4个协议: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并从一个网络转发至另外一个网络中。即为要传输的数据
22、分配地址、打包、确定目的站点地址及路由,并提供端到端的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IP规定了计算机在Internet中通信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以确保路由选择的正确性和数据报传输的正确性。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CMP)为IP协议提供差错报告。ICMP用于处理路由路径,协助IP层实现报文传送的控制协议。例如,ICMP能够传送控制信息以及提供错误信息报告等。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ARP)用于实现从IP地址向”理地址的转换,即从远程网的IP地址映射到局域网的硬件地址。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
23、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RARP)用于完成从物理地址向IP地址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是地址解析的逆过程。传输层在TCP/IP参考模型中,互连层之上的一层是传输层。与OSl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类似,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允许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传输层定义了两个端一端协议,对应了两种不同的传输控制机制。传输控制协议(TCP):TCP协议规定把输入的比特流分解为离散的报文传送给IP层。在目的端,TCP接收进程重新把接收到的报文组装成比特流。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可保证信息从某一机器准确地传送到另一机器上。为了保障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基础 应用 案例 教程 教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