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30年代“亭子间”青年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TingzijianYouthCultureandShanghaiCultureinthe1930s.docx
《论30年代“亭子间”青年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TingzijianYouthCultureandShanghaiCultureinthe1930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30年代“亭子间”青年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TingzijianYouthCultureandShanghaiCultureinthe1930s.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30年代“亭子间”青年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TingzijianYouthCulture“andShanghaiCultureinthe1930s作者:梁伟峰作者简介:梁伟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梁伟(1975-),男,江苏丰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原文出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口)2014年第20147期第9-14页内容提要: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
2、文化相对上海文化既具有接受性、继承性因素,又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并通过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亭子间文化在上海城市生活语境中产生、发展,又与上海城市气氛融为一体,它有着以上海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的一面,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它在上海文化系统中的青年亚文化属性。The1930switnessedtheriseoftheyouthcultureoftheleft-wingscholarcommunity,i.e.themarginalandradicalTingZijianculture*stemmingfromthepoorlivingconditionsofshabbyb
3、ackroomswhereyoungintellectualslived.Thesocialinteractionoftheseyoungpeopledemonstratestwosides:ontheonehand,theyreceivedthelegacyofShanghaiculture;butontheotherhand,arebellionagainstitwasfoundinthem.Emergedanddevelopedinthecontextofurbanlife,theTingZijiancultureisanintegralpartofShanghai,anditsstan
4、dingasasubculturewithinShanghaiculturecanbeseenfromanewperspective.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4年12期关键词:亭子间/青年文化/上海文化/30年代/左翼/Tingzijian/youthculture/Shanghaiculture/the1930stheIeftWing标题注释: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文化视野中的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ZWeOlc);201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与青年的时代苦闷(项目编号:2011SJD750
5、022)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10(2014)-07-0009-06自从1938年毛泽东把由上海等大城市奔赴延安的左翼文化人称为亭子间的人”以来,30年代作家、30年代文学与上海特有的建筑空间亭子间的关系,就受到人们的注意,但所论又往往失之笼统,甚至常给人一种30年代作家无不曾住亭子间的印象。如李欧梵说一个典型上海作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所谓的亭子间2,这无疑近于误解:自己寓所的结构“含有亭子间,与自己的寓所是亭子间,这是两个概念,而现代上海作家中不住或不曾住亭子间的大有人在,而这部分上海作家往往是最有成就和文坛影响力的。小小亭子间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和隐喻空
6、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几乎每一个文艺生命诞生、成长于30年代的左联或左翼作家,都曾把亭子间作为他们在上海的第一个落脚点,作为进入上海城市社会和文化界的起点,几乎都有过亭子间经验。本文所谓“亭子间文化乃是指30年代从“亭子间”这类上海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青年文化,主要是就一种生活方式及一种带有青年文化特征的上海左翼文化形式而言的。3那么,作为青年文化的亭子间文化与它的社会主体文化上海文化产生了怎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居住亭子间,是和居住者近乎赤贫的经济地位和无名小辈的文坛地位直接
7、联系着的。亭子间常常成为上海许多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的家。这些年轻人不少是来自乡下小镇,留在上海工作(多数从事文学、新闻出版和教育方面的职业)。他们的收入使他们只租得起亭子间。4在30年代,蜗居上海亭子间进行文化创造的最大文人群体,不是一般成名已久、获得了一定文坛地位的文化人,而基本上是手中物质资源和文坛名望都缺乏的外地来沪的左翼青年文化人。正如研究者注意到的那样,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真正的亭子间作家是指一批来到上海,生活无着,徘徊于文坛边缘或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因而把亭子间作家作为典型上海作家的一个象征或隐喻的本身,反映了我们以往文学史的贫乏。5需要补充的是,之所以有以往文学史的贫乏的现象,
8、原因在于:所谓亭子间作家乃是以30年代左宣文化人为主体的,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成功后,政治权力的易手决定了话语权力的归属,以往的左翼文化就获得了绝对的合法性;作为掌握话语权者充分运用对文化史阐释的话语权的自然体现,这种文学史论述的“贫乏表现就不可避免了。亭子间代表了一般左翼青年文化人所处的相类的恶劣居住和生存环境,它既是一个实体空间,又是一个文化隐喻。就参与群体的年龄特征以及在上海城市语境中滋生的生活方式的双重意义而言,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蔚为大观的左翼文化主要是一种青年文化(youthculture).这场左翼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外地来沪的青年知识分子,历史证明这个特殊群体能够将在
9、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带有激进性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念,提升到文化意义上进行理论综合,从而使左翼文化具有了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通过左翼青年知识分子的整合”作用,左翼的青年文化最终产生。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亭子间文化。虽然上海的亭子间居住起来冬冷夏热,局促憋闷,条件相当恶劣,但一种文化因它而起,这本身就是上海文化不拘一格、海纳百川的体现。“一个小弄堂里,一座双开间石库门住宅,楼下是店堂旧上海的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类屋檐下产生的。柯灵的这番话道出了30年代上海在文化创造方面的不一般的小人物做大事业、小建筑出大文化的活跃局面。这种活跃局面,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青年的活跃。例如30年代的左翼文化人基本都是年轻
10、人,左联”的成员除了寥寥数人年龄接近或超出40岁之外,大都在30岁之下。显然,处于青年年龄段的作家,在30年代上海文坛占据着数量意义上的主流。不过,30年代栖身亭子间的文化人中,基本没有五四时期即成名的、积累下文化资本的文化人,而主要是被从“五四”到五卅的激进时代浪潮唤起和推动、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才投身文化事业的青年。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在上海社会的边缘化,总是伴随着他们在上海的文化资本的边缘化,或者说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的边缘化,乃是他们文化资本的边缘化的反映。30年代的亭子间文化虽然是一种边缘性的青年文化,却也不停地尝试向上海文坛的中心进入,并具有成效。许多完成了文
11、化资本的初步积累、创作上较有成就的左翼青年文化人,原本是亭子间作家,而终于走过了从上海文坛的边缘到中心地带的一段路程。他们跨过了上海文坛设下的种种障碍,而这种跨越通常是艰难的。30年代的上海,以身份为基础的不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较具弥散性。在文坛上,任何一份商业性文学刊物,都极为注重成名作家的市场价值和读者号召力,从而导致报刊编辑方面相对于文章内容和质量而更看重作者名字的普遍现象。如鲁迅所言,上海刊物大抵有些一派专卖而“每一书店,都有文化统制,所以对于不是一气的人,非常讨厌刀,书店之间都有壁垒,并且上海读者,还是看名字的,作者姓名陌生,他们即不大买了8。以大型文学杂志文学为例,它虽然带有进步色
12、彩,但仍是一家循商业市场机制运作的重视读者口味和市场接受的刊物,它的权威地位使在其上发表作品对年轻左彘文化人而言意味着“跳龙门,然而它的用稿范围却难称广泛,较为讲求人脉关系、侧重成名作家,”是只愿登熟人和名人的作品的,缺稿时,万不得已才发表点无名的青年作者的稿子09萧军曾不无痛切地指出30年代成百上千的文学爱好者、写作者想要跳龙门,总是跳不上去”的客观事实,并以文学为例,把原因主要归咎于这些大刊物使用介绍制的用稿惯例。10作为亭子间文化创造主体的一般左翼青年文化人,与上海的成名文化人在文化资本上的这种不对称,决定了作为组织、集团和阵营的左翼文化在上海社会、上海文坛的文化创造成绩总是参差不齐,整
13、体上差强人意。相反,主要以与“左联”等组织的联系相对松散的个人形式存在的左翼文化活动,如大作家鲁迅、茅盾等的文化活动,反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文化资本正扮演了杠杆作用。其实讨论所谓左联当初应该关门、开门与否的问题,也应该考虑到当时那些在文坛拥有相当地位和影响力的文化人们(如郑振铎、巴金、叶圣陶等)相对一般左联成员而言的这种文化资本不对称的因素。情况正如一位左联成员后来所言:如何开门?问题也并不简单。有属于组织上的问题,也有属于文学观点上的分歧,有些不是左联的作家,也还不是那么容易接近的。口1这是当时的客观现实,“不是那么容易接近,实际上道出了亭子间作家和非亭子间作家之间存在着文化资本等差的三昧
14、。青年文化在整体上应该能够体现青年群体基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是一种亚文化形态,一般认为它具有鲜明的对位性特征,即它与社会主体文化相对应,“一方面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但同时也包含了接受性、继承性因素。12而作为青年文化的亭子间文化与它的社会主体文化上海文化的关系,也并不例外。亭子间文化作为一种青年文化模态,拥有一种与一般上海市民生活有所差异的生活方式,用一种或许有所夸大和不够确切的提法,就是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族群特征。根据夏衍的说法,亭子间文化人从日常吃穿住用,到生活目标追求,交往习惯等,往往与上海一般市民不同。除了往往是外地人、经济拮据、住亭子间、常吃包饭、罗宋菜外,又往往单身住在上海
15、,身份、职业不明确或者简直无业,日常起居和活动规律不合一般上海市民习惯,衣着装束也常与一般市民不同,喜欢搜艺术家的派头,如留蓄长发,穿乌克兰式的衬衫,戴大红色的领带等。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态度方面,诸如中秋节往往不吃月饼、过年不请客餐聚、不鸣放鞭炮等等,口3说明了亭子间文化是一种以新”为导向的文化。尤其当左翼青年文化人身处上海社会基层的工人和市民大众中时,这种“非我族类的差异感、闯入感和突兀感更为强烈。丁玲曾这样谈及她受左联组织委派到上海工厂区和大世界”游乐场做工作时的尴尬感受:在三十年代,知识分子要到工人当中去很不容易。我去时总换上布旗袍、平底鞋,可是走路的样子就不像工人,很引人
16、注意。再说,人家都是相互认识的,你到那里去,左右不认人,又不像从农村来走亲戚的;为了到群众中去了解大众的文学,我们还专门去大世界做调查研究。我从十七岁到上海,还从来没有到过大世界。那是群众娱乐的地方,也有流氓阿飞。一个穿着时髦的妇女走进去,就会有不三不四的人要跟你白相。周文同我一起去,他人老实,土头土脑,上海人叫阿木林,不像到那个地方去的人,也不像是陪我去的人口4丁玲在这里描述的情景富有隐喻意味,让人联想到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的高级文化本质,以及它在面对上海社会真实的底层及其文化时的某种无力感和陌生感、慌乱感。正如曹聚仁所感慨,上海的白相去处大世界那里是流氓的天地,不会卖文人的账,连郭沫若鲁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 年代 亭子间 青年 文化 上海 关系 TheRelationshipbetweenTingzijianYouthCultureandShanghaiCultureinthe1930s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