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妙悟”:查尔斯·伯恩斯坦回音诗学的道禅意蕴-TheEpiphanyofLanguageTheConnotationofTaoism-ZeninCharlesBernstein's.docx
《语言的“妙悟”:查尔斯·伯恩斯坦回音诗学的道禅意蕴-TheEpiphanyofLanguageTheConnotationofTaoism-ZeninCharlesBernstein'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的“妙悟”:查尔斯·伯恩斯坦回音诗学的道禅意蕴-TheEpiphanyofLanguageTheConnotationofTaoism-ZeninCharlesBernstein's.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语言的“妙悟”:查尔斯伯恩斯坦回音诗学的道禅意蕴TheEpiphanyofLanguage:TheConnotationofTaoism-ZeninCharlesBernstein,sEchopoetics作者:冯溢作者简介:冯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文学。原文出处:外国文学研究(武汉)2019年第20193期第46-58页内容提要:美国语言诗歌的杰出代表人物查尔斯伯恩斯坦的诗歌融入了大量“无”的主题。不同于西方哲学传统上把“无”的概念视为无意义、不可知,在伯恩斯坦的诗学中,“无”被赋予了深刻的诗学意义和美学内涵。伯恩斯坦早年就学习过道禅哲学的著作,解读“无”的道禅意蕴
2、是解读伯氏回音诗学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维度。伯恩斯坦将道禅哲学和道禅美学中的反传统和美国先锋诗歌创作结合,“虚实相生”的力量、“无言”之美和“陌生化”的表达彰显了语言的“妙悟”和“自性”。中国传统道禅哲学是蕴含于伯恩斯坦的回音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saprominentrepresentativefigureofAmericanLanguagepoetry,CharlesBernsteinhasincorporatedalargenumberofthemesconcerningnothingness”inhispoetry.ContrarytothetraditionalWesternphiI
3、osophythatdefinestheconceptof“nothingnessasmeaninglessnessandagnosticism,“nothingnessinBernstein,spoeticsisendowedwithprofoundpoeticandaestheticimplications.BernsteinstudiedtheworksofTaoistandZenphilosophyinhisearlyyears.UnderstandingtheTaoist-Zenconnotationsofnothingnessisanimportantnewdimensionini
4、nterpretingBemstein,sechopoetics.Bernsteinintegratestheanti-traditionalideasinTaoistandZenphilosophyandaestheticswiththeexperimentofAmericanavant-gardepoetry.ThetransformationbetweenXu(emptiness)andShi(Being),z,thebeautyof“speechlessness“andtheexpressionofyzDefamiliarizationyzshowtheepiphanyoflangua
5、geandthenatureoflanguage.TheChinesetraditionalTaoistandZenphilosophyisanimportantpartofBernstein,sechopoetics.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9年10期关键词:回音诗学/查尔斯伯恩斯坦/道禅哲学/语言诗echopOCtiCS/CharIcsBCrnStcin/TaOiSm-Zen/languagePOetry美国语言诗的杰出代表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BemStein)的诗歌以期E逻辑的语言碎片、多层次的修辞叠加、对经典的戏仿以及后现代元素和引典并置等创作手法,呈现出强烈的
6、后现代性和后结构主义的特点。伯恩斯坦的诗歌集中地反映出语言诗歌的主要特点,诗意抽象深奥,形式繁杂多变。诗人在大学期间专攻哲学,要想解读伯恩斯坦的诗歌,理解其诗歌中的哲学意蕴至关重要。诚然,伯恩斯坦的诗学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特别是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和本雅明的语言哲学的影响。不过,本文并非要对此主题加以讨论。伯恩斯坦的诗学中蕴藏着另夕I种深刻的哲思,即中国传统的道禅哲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有明确分界,但美国的先锋艺术家却往往不做明确区分。这既是限于知识语境的误读,也是基于自身需要的化用,目的是突破传统和主流文化的困囿(朱雪峰36)o无可否认,道禅两派在中国文化史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1
7、2至13世纪,禅传到了日本,20世纪初,铃木大拙等禅师将禅介绍到了美国(陈盛162)。此外,东西方哲学的起点迥异不同。道禅美学重视虚无,并把不可言说的虚无视为美学的前提(邱紫华余锐101),但西方传统哲学的起点却是有,虚无被视为无意义、不可知。海德格尔和黑格尔可谓熟谙道家哲学。黑格尔曾称虚无和空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ChUng-yuan4),但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强调有的重要性,认为无否定了世界的存在(毛宣国127)o1968年,18岁的伯恩斯坦阅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和易经,参加过参禅体悟活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是美国历史上戏剧性、反叛性的年代,这一时期反越战运动、民权运动等的苗头都直指反主
8、漏口反传统。约翰泰特尔谈到当时学习东方思想热时说:他们学习东方思想的各种流派变成既是使他们从西方思想感情的习惯里解脱出来的手段,又是使他们走出自我困境的方式(张子清,从边缘到主流:关于垮掉派诗歌的反思16)研读东方古老的道禅哲学,从东方思想中寻求灵感,成为当时青年诗人反传统、反主流民权运动的重要部分。伯恩斯坦研读道禅著作的初衷想必也源于此。此外,著名的禅师、诗人诺曼费希尔(NOrmanFiSCher)是伯恩斯坦的好友,而对于他的创作有深远影响的挚友汉娜韦纳(HannahWeiner)也对道禅哲学具有浓厚兴趣。一些伯恩斯坦的诗歌须放在道禅哲学视域里才显示出空灵的力量和瑰丽的诗意,而目前,无论是国
9、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多对伯恩斯坦的语言诗歌中对语言的解构、写作手法和策略及其与西方哲学的联系等加以论述,对其诗歌与道禅哲学的联系鲜有研究。赵毅衡指出开创“语言诗先河的麦克娄深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美国语言诗人也曾访问中国,在中国后现代诗人中找寻同道,但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点至今尚是学界争论的问题(57)。可见,研究语言诗人代表人物伯恩斯坦的诗歌与道禅的契合点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伯恩斯坦曾多次访华,他指出,自19世纪以来中国经典哲学对于美国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转引自聂珍钊14)。2016年,伯恩斯坦在诗歌的黑音中提到了“回音诗学.表面看来把伯恩斯坦的回音诗学?口道禅美学联系在一起似乎牵强,
10、然而,在一次访谈中,伯恩斯坦曾坦言,虚无和空”是其诗学的一个重大主题。伯恩斯坦的诗歌有力地呼应了道禅哲学反叛的一脉,和道禅政治美学巧妙地契合呼应,蕴藏着道家虚实相生”的诗意和禅宗不立文字的无言之美。通过陌生化的手法,伯氏诗歌与禅宗哲学的颠覆表达呼应,借此彰显了语言自身的“妙悟自性,形成了其回音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出区别于传统西方美学的思想。这股隐藏于回音诗学的东方哲学道禅思想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评论家所忽视,对于伯恩斯坦的诗歌也存在许多误读。本文力图阐释伯恩斯坦如何运用了道禅哲思,展现出先锋派诗歌创作的宗旨,揭示诗人对后现代社会混乱和虚无的深刻反思和超越。一、虚实相生:无的返转伯
11、恩斯坦称,回音诗学是美学的星丛中一个母题反弹到另一个母题所产生的非线性的共振。换而言之,我所找寻的回音是一个空白:一个缺席的本源的阴影(Bernstein,PitchofPoetryX)o对回音诗学的表述突出了“空白这个中心词。事实上,空白”是回音诗学中重要的母题,而空白与道禅哲学中的无呼应。在伯恩斯坦写给他的好友诺曼费希尔禅师的诗歌雷斯角满潮时分(wHighTideatRacePOint)中,诗人利用“没有/无(without/Withno)f创造出多种语言碎片,展现虚实相生,体现无的返转。诗歌正文如下:无宣传的广告/无沙的海滩/无爱的情人/无表层的水面/无手的触摸/无缘由的反抗/无底的水井
12、/无伤的叮痛/无口的尖叫/无打斗的拳头/无时间的日子/无长椅的公园/无文本的诗歌/无声的歌者/无记忆的电脑/无海滨的阳屋/无路的颠簸;无损失的悲伤/无目的的目标/无声的噪音/无情节的故事/无船的航行/无双翼的飞机/无墨的钢笔/无被害人的谋杀/无罪人的罪过;无条约的合同/无味的调味品/无动作的手势/无景可看的观者/无弯的斜坡/无欲望的渴求/无调节范围的音量/无犹太人的纳粹/无笑话的喜剧/无望的承诺/,(Bernstein,Near/Miss19-20)这首诗歌利用并置的手法,带有无的短句仿佛不断冲高的海浪,达到主题的高潮。诗歌题目一语双关,含蓄点题。雷斯角英文为RacePoint,其中Race一
13、词有种族之意。如果联系美国社会突出的种族问题,那么诗歌的另一译题是潮水的种族高点。可见,解读无和理解诗歌暗含的主题有重要关系。诗歌开始展现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海滩拼贴画,描绘了海滩以及周边人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无沙的海滩”被无表层的水面拍打,海滩上无爱的情人忍受着无伤的叮痛,人们内心无比压抑,但是惊恐万分地尖叫却无法排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可以想象,人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到恐怖压抑,窒息无助,而无声的歌者和无情节的故事几句展现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空虚、百无聊赖。破碎短句的并置,以“无”为纽带,形成了一种语言游戏,空白从中生成出来,令人觉得诡异荒诞,抽象深奥。接着,无被害人的谋杀和无罪人的罪过两句暗示出这一
14、切与才罪有关。结合主题种族,经无犹太人的纳粹一句的点明,读者可以体悟到诗人欲意表达的是二战后人类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荒谬,种族主义阴霾下心灵创伤的难以愈合。诗歌对于战火纷飞和种族大屠杀只字未提,在看似荒诞不经的语言游戏中准确而沉重地表达了种族矛盾下生存的困境,诗意戏谑又深邃,模糊而抽象,在读者想象中到达了具体生动。同时这一切都通过无”和空白”展现出来,展现了虚无之空白的一面。诗人把无的虚实相生放在诗歌的结尾,带来了道禅哲学中虚无的返转”的力量。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中体现了道的两重意义,一是相反相成,即构成知识的特点;其二是返返归于往复回环的自然之道(朱良志13)。禅师铃木大拙被广泛认为是令禅宗哲学深
15、入西方社会方方面面的一代杰出禅师(FaderXV)在铃木大拙的作品集中,他强调了空的智慧,空不是纯粹的空或消极或空白。空是如此,同时又不是。它是存在;它是发生(Suzuki206)o这一点是对老子在道德经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86)证悟。再看诗歌后面的诗行:/无空白的虚空/无隔离的边界/无牵线的玩偶/无标准的顺从/无期许的失望/无色彩的颜色/无内容的观点/无尽头的悲伤(Bernstein,Near/Miss20)o其中无空白的虚空”这句十分关键,该句双重的否定让虚空发生了返转。因该诗是献给诺曼费希尔禅师,我们应该把无空白的虚空”一句与道禅中的空结合起来理解。这句诗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铃木大
16、拙所说的“空不是纯粹的空它是存在;它是发生。接着,诗歌开始呈现不同于前的画面,展现了对种族主义的强烈控诉。无隔离的边界里的无让种族隔离不复存在;无牵线的玩偶中无让玩偶获得自由,书写被压迫民族不再屈辱地顺从,而是自由独立;而无色彩的颜色中的无消解了以肤色为标准的种族歧视。结尾一句无尽头的悲伤”(GriefwithnOend)汉语翻译中尽头为一对矛盾词,体现”正言若反“、往返回环,而英文中“end”一词没有此意,但是诗人借助英文no(与without同,无/没有之意)一词展现了虚实返转。一方面,展现种族隔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伤,另一方面,彼是方生,正所谓“高潮即是落潮时”,体现了诗人试图对悲哀的超
17、越。学者米家路在谈到禅宗诗人施耐德山河无尽时说,无尽(WithOUtend)是一条没有原初的路径这是始终在场的逻各斯的不在场(261)。伯恩斯坦同样用noend”消解了语言的逻各斯,回到了没有悲哀的原初。结合诗歌题目的双关,我们读出全诗被巧妙地返转,形成了一种往返回环、正言若反的模式,诗意脱离了语言表面的羁绊,产生不局限于字面之义的境界。此外,除了反映出道禅中无的虚实相生的返转力量之外,该诗还鲜明地体现了禅宗的思维方式。葛兆光认为,禅宗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内封闭的以直觉观照与内向验心的往复推衍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是内心的解脱,它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方式是直觉观察,它的联想是非理性的成瀛式的而不是
18、逻辑的(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148)显然,在这首诗歌中,通过禅宗的思维方式,诗人寻求内心的解脱,非逻辑的跳跃诗句试图超越悲哀,令悲伤在无的返转回环中得到净化。二、无言的诗性道家哲学强调万事万物的无常,突出了道的混沌和不可言说,很早就意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老庄哲学的道是视之不见、搏之不得,推出得意忘言”,正是由于概念、逻辑、语言文字不能言尽道,而禅宗更多地接受了老、庄思想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等说法,强调不立文字,在思想和语言上和老庄玄学同出一辙(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157-158,187)o道禅两家都看到了语言框限、叛离的局限。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道禅思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艺术思
19、维,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崇尚“无言”的诗性(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154-162)。中国古代意境审美推崇一种无字处皆其意和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审美境界(毛宣国128)。伯恩斯坦的有些诗歌是直接以空白为主题,有的诗歌诗行间有大量的留白,如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留白一样,让诗歌长出空白的羽翼,显得空灵轻盈;有些诗歌故意没留下文字,形成一种反书写或超诗歌的无.这些以空白为主题的诗歌令读者震惊,形成与“官方诗学文化的对峙,反映了伯氏诗歌的政治美学和先锋派诗歌的创新主张。以下举一两例子进行阐析。诗歌难得壮丽(SeldomSPIendor)就是一首大量留白的诗歌。美妙的寒雾降下/在卡罗尔公园/那秋千空荡荡/
20、长椅光溜溜(Bernstein,Near/Miss166)0显然,这首诗歌颇具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是一首以中国古诗风韵而作的诗歌。对于虚景的描绘,如声音、光影、气味之类无形之物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审美和艺术作品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范明华132)。这首诗歌就是描绘了日常场景中虚空的壮丽。全诗没有用语言直白铺陈寒雾的缥缈,但诗行间的留白似乎显示了雾气升腾中的隐匿,展现了雾从无到有,从无踪变为有踪的效果。另一方面,英文诗的题目和后两句均运用了押头韵的手法,配合全诗的留白,形成了韵律的空灵之感。仔细品读,诗中,降下、空荡荡和“光溜溜”似乎展现了空无一人的寂寥,但透过题目“难得壮丽和第一句美妙的寒雾”却返
21、转过来,展现了白日里喧闹非常的公园的另一面,揭示了常常被人忽视的“虚空”的壮丽之美。诗中虽无人显现,但是人已与此情此景融合为一,诗歌超越了日常的具体情景,达到了景物的内心化,把读者带入一个无限的时空。另一首诗歌这首诗故意留白以空白的悖论作为诗歌主体,表达对诗歌创新的反思。全诗如下:”这首诗故意留白(Bemstein,AlltheWhiskeyinHeaven245)全诗仅仅一行,却占据一页,似乎是一首无题诗,或无内容的诗,所有单词字母均大写斜体,展现了庄子言无言,未尝不言之美。在图书编排中,编者往往为了让读者明确,通常在扉页上注明这一页是空白页(Thispageisintentionallyl
22、eftblank).伯恩斯坦似乎借此表达诗意z这在传统诗学上是反常的。细思一番,感受大不相同,其言外之意深幽。扉页的空白实际上尤为重要,扉页的空白可以在正文开始之前释放开放的空间,轻松地引出正文。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往往在空白页上写字,表明此页空白,却无疑填充了空白,形成一种悖论。这种悖论正是直接指向虚实返转,体现了虚空与实在的时空转化。莫顿认为,每一首诗都书写在空白和文字之间,在声音间的沉默中诞生,而伯恩斯坦这首诗歌就在书写这个问题,打开一个空间,给人原初之感(Morton11)。伯恩斯坦的这首诗歌正是形象地运用了无言的空白美学。叶维廉谈到,正所谓虚怀而物归、“心无而入神,中国诗学强调空白的美
23、学价值,认为言无言”含义就是重视语言的空白,即未写下的虚(叶维廉,中国诗学57)0伯恩斯坦欲意展现空白,给予诗歌更多的自由空间,让诗歌创新和实验式写作如同扉页将引出的正文一样,被引发、释放。可见,该诗非一蹴而就,凝聚了伯恩斯坦对于试验性诗歌创新的苦心求索。另一首诗歌诗歌下载中.仅仅一行,请等待,与这首诗异曲同工(Bernstein,Recalculating12)0此外,伯恩斯坦的另一首诗歌集中营(挽歌)是一首反复重复被压抑的语言,彰显了官方历史上沉默的语言他者(Bernstein,Near/Miss102)o对沉默的他者”的书写显然常被视作西方解构主义的议题。从东方哲学思想角度,伯氏诗歌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妙悟 查尔斯 伯恩斯坦 回音 诗学 禅意 TheEpiphanyofLanguageTheConnotationofTaoism ZeninCharlesBernstein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