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材料6篇汇编.docx
《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材料6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材料6篇汇编.docx(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材料6篇汇编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一)正确做到“三个看待”尽快渡过第二适应期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新兵下到老连队后,由于环境、任务的变化,心理上很容易引起紧张、失落、苦闷或惶惑。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到自己的素质与中队的要求差距太大,感到很失落;二是在敬佩老同志的同时,又对一些不良现象感到困惑和苦闷;三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背上包袱,甚至一蹶不振。今天,我们就以“正确做到三个看待”为题,和新兵共同探讨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的有效途径。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差距新兵刚下到部队,学习、工作、训练落后于老兵们,既是情理中的事,也是部队的一种基本规律,新兵如何看待这种差距,进
2、而努力缩短差距,对于新兵的成长至关重要。一是要科学设置参照系,准确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不少新兵都是抱着成才的愿望来到部队的,这个愿望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要实现长远目标,科学的方法是选准比照的榜样,把自己的目标合理分成几个层次去逐步完成。而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量力而为,要“跳起来能够到,努力了能实现”。选择参照系不切实际,必定导致近期目标过高,会带来额外的压力,会放大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造成自卑心理。武警部队拍摄过一部反映新战士成长历程的影片狙击手,剧中主人公新兵郝冰,从小就爱枪如命,立志要成为
3、神枪手。新训结束,郝冰下到“神枪手五中队”,把神枪手中队长作为超越的目标,没想到第一次实弹射击就败下阵来。后来,郝冰懂得了“始终紧盯目标不放,从基础做起”的道理,一步一个脚印地苦练基本功,最终取代中队长成了中队当之无愧的“狙击手”,并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中立了头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二是要充分挖掘潜能,主动适应部队环境。环境不会主动适应人,而是人要主动去适应环境。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调整人们适应环境能力的功能。如:在干涸的沙漠中有半袋救命水,有的人抱怨:“怎么只有半袋水?”因此而丧失勇气;但有的人会庆幸:“还有半袋水!”并因此坚定了摆脱困境的信心。这就是精神参与了调整个人心态的结果。能有机会在警营这个
4、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我们应感到无限光荣和骄傲。同时,我们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肯定自己,避免过分注意自己的劣势而陷入自卑。下到连队后,一时工作干不好、训练跟不上、岗位不适应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树立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乐观自信的优良品质,同时,还要发挥自身观念新、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等优势,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工作的挑战。三是要以岗位为舞台,把成才的愿望化为具体行动。我们新兵下连队后,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也许这个岗位是你梦寐以求的,也许这个岗位并不合你的心意,现实与理想便有了差距。如何看待并逐渐缩短这一差距,
5、对我们刚下连队的新兵来说至关重要。以本职岗位为舞台,加强学习和锻炼,把成才进步的愿望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是我们尽快缩短差距,实现人生理想的明智选择。古人曰:“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凡细小的工作是我们增长才干的理想课堂,是磨练意志的“磨刀石”。时下,强调建设学习型警营,塑造知识型军人,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我们官兵的文化素养,提高官兵的思想道德水准、培育顽强的革命战斗精神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只要肯学习、肯钻研,无论哪个岗位,都能锻造我们过硬的素质,都能干出成绩,都能使现实向自己的理想靠近。二、要正确看待老兵的“长短”连队的老兵,有的比我们多当了几年兵,也有的才多当了一年兵,
6、他们在部队的时间也不长,因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在他们身上同样能找到。如何正确看待老兵的“长短”,处理好与老兵的关系,主动缩短与老兵的差距,对我们适应新环境、完成新任务,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要善于向老兵“取经”,以长补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互相促进,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个人成长进步才能更加顺畅。正如英国戏剧家肖伯纳曾说的:“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这形象地说明了在交往中取长补短对于丰富思想、增长见识的重要性。经过一年或几年的艰苦磨练,多数老兵具备了扎
7、实的思想基础、娴熟的军事技能、严谨的作风纪律,在他们身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长处”。对此,我们新同志就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主动向老兵请教,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快缩短自己与老兵之间的差距。同时,我们与老兵之间也要以平等、友爱、体谅的态度真诚相待,在相互交往中赤诚相见、诚实正直,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主动为别人排忧解难。那种无视,甚至嫉妒他人长处,生怕战友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压制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和愚蠢的行为。其次,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难免的,与老兵的相处当然也不例外。如果一味斤斤计较,容不得别人的短处,
8、势必难以共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和肚量,常怀宽容之心。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期望。一个胸怀狭隘的人是不容易和同志搞好团结,建立真诚友谊的,唯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做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们要以大局为重,对战友要多看优点和长处,不能以个人恩怨、好恶看人待人。对老兵有意见,要开诚布公地把意见摆到桌面上来,不要当面不说,背后议论,更不能搞小动作,无中生有地乱说一气。我们武警部队战友之间的关系,具有无私忘我、光明磊落、豁达大度的特色,我们生活战斗在这个集体里,都应该互谅互让,亲如兄弟。“鲍管分金”的故事就
9、很耐人寻味。春秋时期,鲍书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鲍书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润时管仲却总是多要。鲍书牙并没有觉得管仲自私,而认为管仲家里穷,多得点没关系。后来鲍书牙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做了大夫。如果鲍书牙容不得管仲的缺点,管仲的才华则可能被埋没。同样,如果人人都能胸襟开阔,容得下别人一时之短,那么我们部队内部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融洽。当然,我们讲的宽以待人不是不讲原则的当老好人,对老兵中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我们要勇于揭露和制止,这不仅是对部队负责,更是对老兵本人负责的具体体现。三、要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陷入困境,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对此,有的人可能
10、会就此消沉下去,有的人则会在心态调整后恢复往日的朝气。要知道,挫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会给人身心带来创伤;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笔财富,它的另一端连接着成功与辉煌。怎样看待挫折,既是思维问题,也是思路问题,更是人生态度问题。那么,在军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挫折呢?挫折是客观存在,应坦然面对。所谓挫折,是指人们遇到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比如在个人婚恋方面,可能会遇到失恋、第三者插足等问题;在个人进步方面,可能会遇到分配工作岗位、学技术、考学、入党、立功受奖等不能如愿等问题。挫折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顺利就会有困难,有前进就会
11、有挫折。波峰浪谷、成功失败、欢乐痛苦,都是相辅相成的。陈毅元帅有首诗:”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处处有不平。”说的就是在艰难挫折面前应该保持一份平常心。然而,有不少同志由于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是一厢情愿地把人生之路想象得非常美好,似乎应该到处是鲜花烂漫,应该到处是一片光明。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却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艰难曲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生之路的形象写照,人们只能面对现实,在艰难曲折中求生存、求发展。因此,我们不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用这样的思想方法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生活中的艰难曲折所吓倒。挫折是砺金石,越砺志越坚。周
12、恩来同志告诉我们:“逆境乃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平常心,我们就会发现,挫折也有启迪和借鉴的价值。首先,挫折是开拓进取的“动力源”。铁人王进喜曾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J挫折会阻碍一个人的追求,但也会激发出生命潜能,成为人们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源。纵观历史长河,许多有成就的人都经历过种种磨难与挫折,诸如司马迁、屈原、孙膑、曹雪芹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逆境中拼搏奋斗,面对挫折没有退缩,把遭受挫折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次,挫折是矫正人生的“方向盘”。实践告诉我们:挫折是成功之母。用积极的态度,从挫折中吸取教
13、训,就能从挫折中奋起,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吃一堑长一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后,挫折是磨练意志的“助推器”。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安逸的环境磨砺不出坚强的意志。艰难挫折是教会人们如何磨练意志的最好教科书。“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挫折能使人们愈挫愈勇,变得更加坚强。战胜挫折有“正道”,歪门邪道行不通。在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上,个别同志不是依靠组织,而是靠歪门邪道。比如有的在考学、入党、学技术、评功评奖等问题上遇到挫折时,总想着拉关系、走后门;有的遇到涉法纠纷、对象吹灯等家庭问题时,就想回去报复,等等。这些做法,不但于事无补,到头来还害了自己。其实,克服挫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这里,主要给大家介
14、绍三种方法。一要努力工作,把心思扑到事业上。美国历史上最受赞誉的总统林肯说:“悲伤的时候,工作就是良药。”在遭到挫折的时候,专心去工作,一方面可以减轻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事业的成功中获得新的力量。二要胸怀宽阔,坦然面对人生。人生道路上尽管有坎坷、有荆棘,但毕竟是美好的。世界上有假恶丑,但更有真善美;有黑暗和冷酷,更有光明和温暖。因此,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复杂的人生之路,我们应有博大的胸怀。三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遇到挫折,我们不能把原因简单地归为“命运不济”,也不能把挫折的责任一味地归咎于他人,而应该冷静地分析失败的
15、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亲爱的战友们,路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的奋斗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只有正视自己的差距,不断学习锻炼,任何时候都笑对挫折,才能在警营生涯中健康成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道来。部队密切内部关系教育(二)坚持弘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密切内部关系的自觉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军的官兵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对培养良好的官兵关系,进一步密切内部关系,推动部队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尊干爱兵是我军性质、宗旨的体现实践证明,有什么样性质的军队,就会有什么样性
16、质的内部关系。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全体官兵都是人民的子弟兵,这就决定了官兵一致的本质特征。(一)共同的革命目标把每个干部战士紧紧结合在一起。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正像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又如一首歌中唱的:“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共同的革命目标,犹如牢不可破的纽带,把每个官兵紧紧凝聚在人民军队这个团结统一的革命集体之中。(二)我军的性
17、质、宗旨决定了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由于大家都是人民的子弟,就不存在任何人身依附关系;大家都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彼此间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官兵之间,只有职务上的分工不同,在政治上大家是完全平等的,行动上是高度自觉的。不论领导干部,还是刚入伍的新战士,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是情同手足的阶级兄弟。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新就新在军官和士兵之间的这种官兵一致、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内部关系上。尊干爱兵就是针对官兵之间不同的特点,从要求上来体现官兵一致原则的,它更加具体地反映了我军官兵之间的内部关系,是我军长期处理官兵关系的经验结晶。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
18、报告中,把它称为“我们在带兵方面的新发展新创造”。(三)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是我军区别一切剥消阶级旧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剥削阶级军队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少数剥削者利益服务的。由于剥削者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阶级本质,他们不仅在总体上与人民为敌,就是在其部队内部,出于各自的利益,不同军阀之间,上下级军官之间,军官和士兵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相互之间不仅没有任何共同的政治基础,更谈不上有什么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士兵只是军官为己谋利的工具,官兵之间完全是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而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才走到一起的,由于大家都是人民的子弟,都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彼
19、此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旧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要充分认清发扬我军尊干爱兵、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绝不是一个一般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始终保持我军性质和宗旨,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二、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军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正是靠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巨大的战斗力,才使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一)尊干爱兵、官兵一致优良传统的形成过程。官兵一致的基本思想产生于建军初期,
20、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就明确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实行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并创立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具体形式,即在团、营、连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又提出红军中“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同时规定了“坚决废止肉刑”、“废止辱骂土兵”和“优待伤病兵”等项原则。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第一次把官兵一致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提出了出来。1943年4月,朱德同志把实行
21、官兵一致的原则,作为革命军队管理原则的重要内容,深刻指出:在革命军队中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不应有爱、恶、生、熟之别,只有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如家人兄弟般的工作。1944年,陕甘宁边区部队留守部队在整风运动中,强调克服军阀主义作风的影响,改善官兵关系的领导方法。联防军教导第1旅第16团各连召开民主大会,提出“爱护战士、尊重干部”的口号,开展了尊干爱兵运动,并很快普及到陕甘宁边区各部队。为了使干部战士在运动中有所遵循,各单位结合实际,经过民主讨论,制订了尊干爱兵公约,对干部战士分别提出了10条要求。由于广泛地开展尊干爱兵运动,我军官兵之间达到了空前团结,并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的先
22、进事迹和宝贵经验,又使尊干爱兵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当时比较著名的有“王克勤运动”。王克勤家境贫苦,先被抓到国民党军队当兵,受尽压迫和虐待。被俘后,他认识到了在人民军队当兵的好处,下决心参加八路军。他勤奋学习和工作,勇敢作战,很快变成了一个很好的人民战士,不久当上了班长,他用自己在两种军队的生活体验,启发战士的觉悟。他发扬阶级友爱精神,处处关心同志,想方设法帮助战士和思想落后的同志,他把全班编成3个互助组,在平时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作战时实行战士编组,英勇杀敌。因此,他带领的机枪班,屡建战功,成为战斗模范班,他自己成为战斗英雄。1946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王克勤的事迹,并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
23、勤运动的社论。王克勤运动的普遍开展,把团结互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增进团结、巩固部队,完成作战、训练、群众工作等项任务,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尊干爱兵、官兵一致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充实新的内容。196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管理教育工作条例,对尊千和爱兵两个方面分别规定了八个方面的要求。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又规定了尊干爱兵的“双七条”。1986年,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军委及时对干部战士提出了“八个不准”的要求,1987年又将
24、其正式载入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2003年8月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上,对密切内部关系有这样的论述:“教育军官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关心士兵的成长进步,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土兵入党、考学、保送入学、选取士官、技术培训等问题上,实行名额、标准、条件和结果公开,公正处理。严禁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收受士兵钱物。教育士兵尊重军官,服从领导和管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官兵之间互相关心帮助,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2002年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不论职务高低,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之间是同志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队 密切 内部 关系 教育 材料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