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2《花的学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花的学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花的学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案:花的学校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2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3 .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二、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你们知道吗,花也有学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花的学校。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泰戈尔(186
2、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的作品包括诗、小说、戏剧、散文、音乐、绘画等,其中以诗歌最为著名,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三)学习生字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3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4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四)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巡视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五)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运用了
3、什么修辞手法?(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表现了他们对花孩子的欢迎。(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2 .学习第二部分(3-5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花孩子是怎样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的?(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跳舞、狂欢。(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3 .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花孩子们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他们关了门做功课,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4 .学习第
4、四部分(7-9自然段)(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四部分,学生思考:花孩子们是怎样回家的?(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他们扬起双臂,对妈妈扬起了双臂。(五)课文详细讲解【第1自然段讲解】这段描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夏日荒野场景。下面是对这一情景的详细讲解:1 .雷云与阵雨:六月的阵雨通常伴随着雷云的轰响,这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雷云的轰鸣和阵雨的落下,为大地带来了急需的水分,也预示着季节的转换。2 .润湿的东风:阵雨之后,湿润的空气往往伴随着东风吹过荒野。这种湿润的东风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还可能带来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3 .竹林中的口笛声:在竹林中,东风吹拂过竹叶,
5、发出类似于口笛的声音。这种自然的声音,与人工吹奏的口笛相似,为荒野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4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描述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结合,如竹林中的口笛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种和谐是中华文化中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体现。5 .季节变化的描绘:通过雷云、阵雨和东风的描绘,这段描述也展现了季节变化的生动画面Q从干燥的春季到湿润的夏季,自然界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6 .文学意境的创造:这样的描述往往出现在文学作品或诗歌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宁静、深远、充满诗意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综上所述,这段描述通过对雷云、阵雨、东风和竹林中口笛声的描
6、绘,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谐且富有诗意的夏日荒野景象。这种描绘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丽和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第2自然段讲解】这段描述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生命的活力和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欢乐和生机的自然景象。下面是对这一情景的详细讲解:1 .花朵的拟人化:“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里的花被赋予了跑和跳舞的能力,这是对自然界中花朵盛开景象的拟人化描述。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2 .花朵的狂欢:描述中的花朵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种描述赋予了花朵以人类的情感和欢乐。在实际的自然中,花朵并不会跳舞,但这样的描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7、感受到花朵盛开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3 .春天的象征:花朵的盛开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体现。这种生机和活力也反映了春天的特点,即新生和希望。4 .美的创造与欣赏:这样的描述往往出现在诗歌、文学作品或艺术创作中,通过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类的情感和活动,创造出一种美的意境,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5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通过这样的拟人化描述,自然与人文得到了交融。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和艺术创造。综上所述,这段描述通过对花朵的拟人化描绘,创造出一个充满欢乐、生机和美的自然景象。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丽和季节的变化,也体现
8、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以及文学艺术中对美的创造和欣赏。【第3自然段讲解】这句话是一个孩子对自然界中花朵盛开的想象性描述,通过童真的视角,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情景。下面是对这一情景的详细讲解:1 .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认为花朵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这种想法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孩子们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创造出独特的故事和情景。2 .花朵的比喻:将花朵比作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花朵被赋予了人类的特质,它们像学生一样“上学”,吸收养分,成长绽放。3 .自然的周期性:花朵的生长和开放,实际上
9、是一种自然的周期性现象。它们遵循季节的变化,春天到来时,花朵从地下钻出,逐渐生长、开花,这与学生上学的周期性有相似之处。4 .教育的隐喻:这样的描述也可以看作是对教育的一种隐喻。就像花朵需要在地下的学校里学习成长一样,孩子们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5 .亲子对话的温馨:孩子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亲子间的对话充满了温馨和爱。孩子愿意与妈妈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而妈妈则可以通过这样的对话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6 .对自然的感悟:孩子对花朵的想象性描述,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和思考。这种感悟是孩子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也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综上所述
10、,这句话通过孩子的视角,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情景。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也反映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生活的热爱。【第4自然段讲解】这句话继续了之前的比喻,将花朵的生长过程比作学生们在学校的活动,其中包含了学习和游戏的元素。下面是对这一情景的详细讲解:1 .花朵的成长过程:描述中的“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可以理解为花朵在地下(比喻为学校)进行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安静和专注,就像学生们在教室里学习一样。2 .学习与游戏的平衡:“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这句话表明了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平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11、学习是主要任务,而游戏则是休息和放松的方式。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们需要专注于学习,不能提前去游戏。3 .纪律与规则的体现:这句话还体现了学校生活中的纪律和规则。学生们需要遵守学校的安排和老师的指导,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纪律性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社会的适应都是非常重要的。4 .自然与人文的对应:通过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学习生活进行对应,这句话创造了一种寓言式的情景,使得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规则形成了有趣的对比。5 .教育的隐喻:这样的描述也可以看作是对教育过程的一种隐喻。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集中精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课间的游戏则是对学习的一种补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6 .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的学校 学校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_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3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