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开展“宁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开展“宁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镇开展宁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理念,以“枫桥经验”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为进一步探索创新具有XX及XX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决定在全镇开展“宁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新形势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机制,进一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传统,把无讼创建
2、作为“四下基层”制度的具体实践,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化解、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成讼”,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XX、法治XX建设。(二)工作原则一是党建引领。坚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社会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三治”贯通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凝聚各方治理合力,由镇党委牵头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各行业调解组织等形成工作合力,联合有关单位加强解纷组织建设,成立村(社区)无讼志愿服务队,布局镇、村级无讼司法“服务点”,构建纠纷分层调解“过滤网”,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
3、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德法并用。注重发掘本地历史,宣扬推崇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以化讼、止讼、息讼、少讼为工作目标,协调司法力量下沉一线,综合运用道德教化与法治规范手段,调和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终达到“息事无讼”效果。三是深入群众。以“四千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组织领导干部定期上门走访,深入群众了解掌握可能会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隐患,主动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需和所求,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解纷,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防止苗头性隐患进一步扩大,实现矛盾
4、纠纷的有效预防和多元化解。四是智慧赋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线上+线下”无讼创建工作融合。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单位,充分运用“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线上平台,通过建立的村级诉非联动工作站、司法服务点,畅通基层调解“联动线”,充分运用下沉的司法资源,推动解纷终端前移,提高基层解纷组织化解矛盾能力,提升解纷服务便捷度。同时以数字科技赋能法治建设,培育推广本地解纷品牌,深化学习借鉴“典入民心每周一典”“诉非联动村级网”“逅海生态司法实践基地”等典型经验,不断丰富无讼品牌内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提升无讼创建水平。二、工作目标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开展社会矛盾排查、纠
5、纷多元化解、法治宣传、诉讼服务辅导、诉调对接等工作,提高基层矛盾自解能力,增强基层依法治理效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建立完备综治中心与各职能部门对接机制,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平合,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推动“无讼”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有认同感;矛盾纠纷数量、诉讼案件数量明显下降,矛盾纠纷就地及时化解率明显上升。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无讼乡镇、无讼村(社区)创建周期为三个自然年度。具体目标分别为:2023年底,将XX镇建成为无讼乡镇,无讼村(社区)数量不少于45%;2024年底,无讼村(社区)占
6、比不低于60%;2025年底,无讼村(社区)占比不低于75%。三、创建标准(一)无讼乡镇1 .因地制宜地建成和完善具有XX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特色、民风民俗特点的创建方案,乡村治理“1+6+N”法治服务矩阵完善。2 .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联合司法机关开展法治培训,设立“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一村一法律顾问”队伍,并较好地发挥起作用。3 .设立具有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功能的中心或站点,对接法院等有关司法单位,在XX各村(社区)全面建成“诉服村村通”系统平台。4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健全,村(居)民的法律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5 .常态化
7、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进一步健全。6,对接司法机关,搭建有效学法平台,提供优质法治文化节目和产品,提供便民化、常态化的法治文化宣传,“有纠纷先调解”的理念深入人心。7 .辖区内各基层治理单位深度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平台上受理纠纷比不低于10%,调解化解成功率不低于70%o平台上受理纠纷比二基层治理单位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受理矛盾纠纷数当事人所在地为该基层治理单位的诉前调解案件数8 .本辖区无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故意犯罪刑事案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9 .无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无进京访、非正常信访。10 .万人起诉率不高于全市上一年度万人起诉率的50%o万人起诉
8、率二法院一审民事、刑事案件中被告所在地为该乡镇(街道)的案件数该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以万为单位)11 .诉前调解成功率不低于80%,诉前调解分流率不低于60%o诉前调解成功率二诉前调解成功数进行诉前调解案件数诉前调解分流率二被告所在地为该乡镇(街道)的诉前调解案件数法院一审民事案件中被告所在地为该乡镇(街道)的案件数12 .辖区无讼村、无讼社区占比不低于80虬(二)无讼村(社区)1.将非诉方式解纷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章程,制订完善的议事规则、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等自治规范,村(社区)治理有效。2 .充分发挥本村(社区)专业调解、网格调解组织作用,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有效运行,各类
9、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处。3 .村(社区)“法治带头人”不少于1名、“法律明白人”不少于3名,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参与纠纷化解。4 .无故意犯罪刑事案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5 .无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无进京访、非正常信访。6 .万人起诉率不高于全市上一年度万人起诉率的50%o四、实施步骤无讼乡镇(街道)、无讼村(社区)创建工作从2023年7月启动,至2025年底结束,为期三年。今年的推进计划分为动员部署、全面推进、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后两年的推进计划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另行拟文)。(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上旬-7月中旬)镇平安办牵头对全镇开展“宁人息事”无讼创建活动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制定下发开展“宁
10、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方案。各镇直单位、村(社区)要根据动员部署会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创建工作。根据实施方案,细化阶段任务,分解工作责任,明确时限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全面推进阶段(7月下旬-11月底)1.宣传发动。各镇直属单位、村(社区)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对创建活动进行宣传。大力宣传“宁人息事”无讼创建活动意义,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打牢创建思想基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性。2,推进实施。各镇直单位、村(社区)要定期进行网格化摸排,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和超前干预,及时化解,预防矛盾升级形成诉讼
11、。着力发挥诉调对接机制作用,通过上门宣传、就地化解、情感说服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少讼、无讼落到实处。镇党委和镇政府将与重点参与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综合治理优势,构建讼源、执源、警源、访源“四源共治”工作格局,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并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行业所对应的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无讼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3.打造品牌。重视品牌创建工作,探索创新“宁人息事”无讼创建工作新路径。面向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形成适合实际的诉源治理模式,切实打响XX镇无讼品牌,并完善“无讼”品牌内涵外延。及时总结提炼无讼创建过程中可
12、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工作机制,推动无讼创建不断拓展,提升品牌竞争力、文化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总结提升阶段(12月份)将无讼创建工作纳入对村主干考评中,开展创建评比活动,对无讼创建工作成绩较好的村(社区)予以表彰。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及时对各村(社区)“万人起诉率”予以通报,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工作质效提升。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片、以片促面,实现资源整合,形成创建合力,形成争先创优、共同提升的浓厚氛围。五、工作举措(一)加强解纷功能一是抓好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建立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整合矛盾排查队伍力量,强化协调联动,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工作。推动社
13、会治理工作重心下沉,对扬言上访、发表过激言论和“三失一偏”人员等重点对象,研究制定处置预案,为村(社区)矛盾纠纷靠前化解夯实制度支撑和兜底保障。与政法单位及其他执法行政单位对接,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法治培训、示范诉讼、示范调解等活动,提升村(社区)干部法律素养、解纷能力,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社会氛围。二是抓好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切实减少源头矛盾纠纷。建立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形成属地管理、跟踪排查、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信息“收集网”,防止矛盾的聚合、蔓延升级和变异。坚持经常性排查、灵活性排查和敏感节点排查相结合,做到方法灵活,涉及范围广泛,排查内
14、容翔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环境污染、劳动社保、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和劳动争议等方面存在的纠纷隐患列入排查重点,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变事后处置为提前介入。三是抓好矛盾纠纷引导机制建设,切实深化干群无讼理念。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的宣传引导,加大对各自调解方式、程序、效力和成本宣传,要像宣传“有困难找警察”一样,让“有纠纷先调解”的理念深入人心,着力改变群众对纠纷解决方式的认知,推动社会更加愿意选择非诉方式解纷。四是抓好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设,切实提升基层调解能力。夯实矛盾纠纷调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
15、中心(站点),组织本镇司法、信访、妇联、公安等力量向中心汇聚,综合引导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根据属地管理、源头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推行矛盾纠纷分级流转机制,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筑牢基层调解第一道防线,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形成村(社区)、乡镇、诉前调解三级解纷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地。五是抓好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切实提供高效调解服务。协调县法院广泛开展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调解员、网格员、乡镇干部、村居干部入驻调解平台。践行“四个万家”,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
16、风,并综合运用信访接待、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服务力量,对群众诉求实行“一门受理、一窗流转、一站解决“。全面深化推行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四门四访”机制,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点对点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坚持矛盾纠纷“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二(二)加强村(社区)自治自解坚持“基层矛盾基层解,网格矛盾网格调”,充分激发村(社区)自治功能,统筹调解力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及早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二加强村(社区)与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以及各专业机构间的沟通联系,以便在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予以指导帮助,提升村(社区)组织、策
17、划、协调、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牢牢抓好普法阵地建设,依托法律文化室、法治宣传栏、自媒体等手段,以文字和图片、视频等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群众守法意识,引导群众逐步形成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意识和习惯,共同创建无讼乡镇、无讼村(社区)。(三)加强行业部门协同发力强化沟通,整合多元调解力量,积极主动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的机制对接,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的职能优势,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全方位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六、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和镇政府切实将“宁人息事”创建工作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机融合,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创建要求,将无讼创建工作与平安建设工作同
18、部署同落实,加强创建活动人、财、物要素投入,切实将创建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村(社区)要加强沟通协调,着力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按要求向镇平安办提供相应的创建合账,推进创建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将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结合XX特色与群众需求,负责“无讼乡镇、无讼村(社区)”具体创建活动实施,组织辖区党员、群众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共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村(社区)要定期梳理创建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工作成效,进行总结提炼上报。(三)强化指导管理。无讼创建工作将结合XX镇的实际,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抓点声面,推广延伸到各村(社区
19、)。按照创建目标,每年年底对各村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考评通报,对于符合“无讼村(社区)”标准的村(社区)予以推荐上报命名。(四)强化宣传引导。坚持“边创建边宣传”,切实将宣传工作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采取在街村文化长廊设立“无讼”创建工作宣传栏,公共场所LED等“屏”载体播放宣传视频、标语,发送宣传短信、宣传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无讼”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同时注重品牌培育,结合XX特色,开展“一村(社区)一品”创建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提炼XX镇“无讼”创建品牌,丰富无讼创建工作内涵。(五)强化对接通报。主动对接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将本镇及辖区各村(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诉至法院的XX镇本地案件,引导接受人民法院的诉前委派或诉中委托;由本镇、村(社区)调解组织、调解员就地化解的矛盾纠纷,并可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向法院申请出具相关法律文书;法院对本镇各村(社区)就地调解的矛盾纠纷,将提供法律指导、在线司法确认、在线立案等诉讼服务。对在无讼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镇党委和镇政府将及时进行通报表扬,共创无讼良好氛围。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4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