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与人生——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docx
《关于诗歌与人生——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诗歌与人生——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诗歌与人生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常开不败的奇葩。特别的是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无穷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了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灵魂。在此,我用这支拙劣的笔,走进李白的诗歌宝库,探索一下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飨衷心热爱李白的千万读者。“诗言志”,诗歌是李白精神世界的再现,在诗人有据可查的九百九十多首诗歌中,每一首无
2、不是诗人高尚人格的绝唱。我们可以从他诗歌粒粒珠矶中一一的品读,去认识他,去仰慕他,去追随他。一、远大的抱负与乐观情怀李白自幼好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并“好剑术”,“遍干诸侯二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政治抱负,自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二25岁前,诗人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元十四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J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大抱负,开始了他大半生的游历生活.他在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 假令风歇时下来,
3、世人见我恒殊调, 宣父犹能畏接生,拉遥直上九万里。犹能簸却沧溟水。闻余大言皆冷笑。丈夫未可轻年少。诗人以奋飞直上青云的大鹏鸟自喻,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在吴筠的引荐下,他实现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指遥直上九万里的愿望。李白的思想性格中最感染人的一点,那就是对人生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再艰难再曲折的路,在诗人的眼中,总会有希望。长安的赐金放还,给诗人带来了如被冰雪的打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表达痛苦、愤懑的诗篇。如行路难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蓦成雪: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深的痛,但我们又不得不被诗人那乐观的情
4、怀所折服,在极度失望中诗人并不绝望,他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信念。二、狂放不羁的个性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To并且几种性格在诗人的身上都得到了尽致的发挥,倒是他的狂傲让后人不能忘记。李白的狂放表现首先他是一个游侠。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
5、生充满了英雄的豪迈气概,好剑术游侠,重义气,乐于助人。年轻时在游历蜀中名山时就养成了任侠的作风,李白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他的好友魏颖也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二他的侠客行、扶门豪士歌等诗,都是歌颂侠义人物的诗歌。它的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溶入了来自诗人自身的主体精神的催化剂,自然地膨胀为天下舍我其谁的自大、自负与功名唾手可得的狂妄,所以才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李白的狂放集中表现在他政治失意后的悲愤表达。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庸俗的社会关系让他感到窒息,便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长安三年,因厌倦统治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诗歌 人生 中看 李白 人格魅力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4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