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单元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2.正统凯恩斯主义;3.货币主义;4.供给学派;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6.新凯恩斯主义。一、单项选择1 .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a.投资恒等于储蓄;b.投资等于储蓄;c.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d.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2 .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b.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c.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3 .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做()oa.
2、凯恩斯经济学;b.凯恩斯主义;c.新凯恩斯主义;d.古典经济学。4 .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o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5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oa.奥肯定律;b.蒙代尔定律;c.萨伊定律;d.李嘉图等价定理。6 .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o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c.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7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a.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c.仅仅影响实际收入;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8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
3、水平与实际收入;b.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c.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d.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9 .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oa.相当易变;b.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c.相当稳定;d.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W.古典经济学认为()。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量值;c.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d.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1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向右下方倾斜。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c.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d.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12 .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
4、)的主要政策主张。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d.供给学派。1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oa.非自愿的;b.自愿的;c.结构性的;d.周期性的。14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oa.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b.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c.潜在产出本身的波动;d.名义收入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15 .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为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提供()。a.一个经济基础;b.一个中观经济基础;1 .一个宏观经济基础;d.一个微观经济基础。16 .效率工资的偷懒模型认为,()oa.工人的生产率与真实工资率负相关;b.工人的生产率和
5、真实工资率正相关;c.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负相关;d.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正相关。17 .效率工资的公平模型认为,工人常常()oa.被“按劳付酬”;b.会“按酬付劳”;c.在低工资下辞职;d.在寻找工作时被逆向选择。18 .局内人一局外人模型认为,来源于职员变动成本的局内人的权力使得()oa.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b.实际工资低于市场出清工资;c.名义工资不断降低;d.实际工资不断降低。19 .货币“超中性”的含义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oa.只能在短期影响实际变量值;b.无论短期与长期,都能影响实际变量值;c.只能在长期影响实际变量值;d.无论短期与长期,都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值。20
6、 .与“经济人假定”相一致的预期是()。a.静态预期;b.适应性预期;c.理性预期;d.外插型预期。二、多项选择1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oa.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b.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c.剑桥方程;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2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信念包括()oa.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b.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不要干预经济;c.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黏性;d.低于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应该干预经济。3 .古典经济学家依靠(),得出了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的结论。a货币非“中性”;b.具有灵活性的价格、工资与利率;c.理性预期;d.萨伊定律。4 .凯恩斯认为,封闭经济中总需求不足
7、的主要原因是()o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c.流动性偏好陷阱中的利率不能下降;d.货币供给减少。5 .“理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oa.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b.人们将利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进行预期;c.预期误差不具有系统性;d.预期没有误差。6 .“适应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a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b.人们只能利用过去的信息进行预期;c.人们只能缓慢地调整预期误差;d.预期误差具有系统性。7 .新古典学派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中,意外的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oa.实际工资提高;b.工人增加劳动供给;c.一般价格水平提高;d.厂商增加产品供给。8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认为
8、,()oa.经济波动是充分就业收入本身的波动;b.经济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引起;c.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紧密相结合;d.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不利于经济增长。9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因为)oa.真实产量水平比较稳定;b.名义收入的变动主要来自物价的变动;c.物价变动根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d.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10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影响社会真实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oa.持久收入;b.通货膨胀率;c.市场利率;d.人们对持有不同资产的偏好。H.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供给量增加()oa.69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b.再经过69个月以后,物价才会
9、普遍上涨;c.1218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d.再经过1218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12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短期收入增加的机制是()。a.货币的边际收益率下跌;b.人们增加购买非货币资产以减少超过其意愿持有的现金余额;c.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的上升和利率的降低;d刺激真实投资增加。13 .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政府缺乏信誉的相机抉择政策()oa.既是最优的,也是可行的;b.能够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c.既不是最优的,也不是可行的;d.不可能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C14 .卢卡斯批评认为,()。a.私人部门对政策变动会做出理性的反应;b.宏观非均衡模型中的参数不会保
10、持不变;c.宏观非均衡模型能正确地预测政策的后果;d相机抉择的政策不会产生好效果。15 .货币主义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a在短期将提高失业率、减少收入;b,在长期失业率将回复到自然率水平;c.在短期将降低失业率、增加收入;d.对就业与收入没有任何影响。16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oa.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主要源泉;b.能够增加就业与收入;c.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运行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背景;d.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的比较重要的干扰。1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说主要有()oa.理性预期假说;b.市场出清假说;c.自然
11、率或总供给假说;d.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假说。18 .新凯恩斯主义对真实工资刚性的解释种类主要有()oa.隐含合同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c.长期劳动合同理论;d.局内人一局外人理论。19 .效率工资模型包括()oa.逆向选择模型;b.劳动力流失模型;c.偷懒模型;d.公平模型。20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a供给与需求都能对经济总量产生冲击;b.工资、价格与利率具有黏性;c.经济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偏离充分就业均衡;d.政府有必要干预经济。三、名词解释1.货币数量论;2.萨伊定律;3.剑桥方程;4.适应性预期;5.理性预期;6.拉弗曲线;7.时间不一致性;8.李嘉图等价定理;9.卢卡斯批评;1
12、0.真实经济周期;11静态预期;12.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13.名义黏性与真实黏性;14.效率工资;15.费雪的交易方程。四、判断题1.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市场机制能保证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2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 .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影响总需求,但货币政策的效果大于财政政策。()4 .正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具有完全“挤出效应”。()5 .古典货币数量论中,货币只具有媒介交易的职能,没有储藏手段的职能。()6 .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中的货币,是指人们为进行一定的交
13、易而在手头上持有的货币,或者说是“栖息的货币”。()7 .剑桥方程中的货币是指在货币流通速度既定条件下,社会为完成一定的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说是“飞翔的货币”。()8 .货币主义者认为,浮动汇率制比固定汇率制更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9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价格具有灵活性,市场总是出清的,任何被私人部门理性地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0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未被私人部门理性地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实际的影响。()11 .货币主义者认为,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实质性
14、的影响。()12 .货币主义者认为,经济不稳定主要根源于货币当局实施的相继抉择的货币政策。()1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本质上是充分就业收入本身的波动。()14 .供给学派认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是财政庞大的开支、过高的税率和政府对经济管制过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5 .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16 .“李嘉图等价定理”表明,无论是通过增加税收,还是通过发行国内公债来筹集资金,政府的赤字支出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是相等的,从而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同的。()17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经济主体不具有理
15、性预期能力,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有实质性的影响。()18 .新凯恩斯主义用隐含合同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局内人一局外人理论等三种理论来解释真实工资的刚性。()19 .在新恩斯主义理论中,货币工资的变动具有逆周期性。()20 .在正统凯恩斯主义理论中,货币工资的变动具有顺周期性。()五、辨析题1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不仅在物物交换经济中成立,在货币经济中也同样成立。2 .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周期被认为是实际收入围绕充分就业收入所作的波动。3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看来,被私人部门预期到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不会付出提高失业率和减少收入的代价。4 .弗里德曼认为,工人与厂商的幻觉,导致
16、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5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基础上的主要区别不在于私人经济部门是否拥有理性预期,而在于工资与价格是否存在黏性。六、简答题1 .关于市场非出清假说,新凯恩斯主义与正统凯恩斯主义有何区别?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建立在哪些关键性假说基础之上?3什么是“古典两分法”?4 .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何区别?5 .简述新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工资刚性理论及其主要不足。6 .货币主义的适应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的区别主要有哪些?7 .在新凯恩斯主义中,菜单成本是如何导致名义价格黏性的?8 .费雪的交易
17、方程与剑桥方程有哪些异同点?9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主要缺陷是什么?W.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七、论述题1 .古典货币数量论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何区别?2 .简述激进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3 .简述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4 .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含义。5 .简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含义。6 .新凯恩斯主义是从哪些方面来解释真实工资黏性的?7 .简述4种不同的然而相互补充的效率工资理论。8 .简述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及其启示。9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理”?对它的批评意见主要有哪
18、些?10 .卢卡斯的总供给假说或意外总供给函数建立在哪两个正统的微观经济学假说基础之上?11 .简述弗里德曼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理论。1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什么比较稳定?它有什么意义?13 .简述货币主义关于货币数量影响经济的机制。14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主要有哪些?15 .简述新凯恩斯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第十单元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一、单项选择1. b;2.a;3.d;4.a;5.c;6.c;7.b;8.a;9.c;10.a;11.d;12.d;13.b;14.c;15.d;16.b;17.b;18.a;19.d;20.co二、多项选择1.
19、 ac;2.ab;3.bd;4.abc;5.abc;6.bed;7.bed;8.abed;9.abed;10. abed;11. ab;12.abed;13.cd;14.abd;15.ab;16.acd;17.abc;18.abd;19 .abed;20.abed。三、名词解释20 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如果其他因素(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等)不变,则商品的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正相关,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负相关。21 萨伊定律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的“生产给产品创造
20、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有强弱两种版本。弱版本的萨伊定律仅仅强调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即不论产出是多少,总产出总能找到销路。但它不保证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强版本的萨伊定律认为,总产出不仅与总需求相等,而且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一般我们总是在强版本的意义上来使用萨伊定律的。22 剑桥方程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17年发表的货币的价值一书中提出了剑桥方程:Md=kPy其中,Md代表货币需求。k表示货币需求量即人们愿意持有的名义货币(现M金)余额在交易量或名义国民收入(Py)中的比重,即Z=UPy令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M),则有M=ZPA假定
21、k与y固定不变,则社会一般价格水平(P)由货币数量M决定,与货币数量正相关:P=4y23 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主要根据某种变量的过去值来形成该变量未来的预期值。如果预期不正确,即预期的变量值与实际变量值不一致,经济主体就会按照实际变量值与预期变量值的差额来逐渐地(不是一次性地)调整预期偏差。以通货膨胀为例,对叶1期的适应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其中弁+:为交易者对tl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P:为对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4为t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适应性系数,它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速度。OVaVl,是一固定比率。24 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对某些经济变量的
22、主观预期同这些变量的客观数学条件期望相一致。理性预期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经济主体为了追求最大利益,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第二,经济主体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会努力获取进行正确预期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各种信息。第三,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的预期可能存在失误,但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因为当预期发生错误时,经济主体能够及时地根据他所得到的新的信息来修正他形成预期的方式,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25 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一条描述税率与税收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201所示。图201拉弗曲线在图201中,纵轴表示税率(D,横轴表示税收量(T)o税收量等
23、于税率与税基的乘积。当税率为零时,税收量等于零,政府也就不可能存在。这时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丛林法则),这种经济显然是不可取的。当税率上升到100%时,人们的全部收入都要作为税收上交给政府。这时无人愿意工作或投资。由于生产中断,没有什么税源或者税基,税收量也为零。实际税率总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税率之间。在A点代表一个较高的税率和较低的产量,而在B点代表一个较低的税率和较高的产量,然而两者可以为政府提供同样多的税收量。“拉弗曲线”告诉我们,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来增加税收量。例如税率从A点下降到C点,税收量增加;政府也可以通过提高税率来增加税收量,例如税率从B点提高到D点,税收量也增加。税收量和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十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4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