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docx
《西医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医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病史采集】(一)危险因素:(1)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多见于中老年,50岁以后增加明显,60岁时50$,80岁时高达83%;性激素:中老年男性的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代谢失衡是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2)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量30支/天会加重下尿路症状饮酒:酒精量60g天会加重前列腺及膀胱颈充血而诱发尿潴留;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血糖升高会产生渗透性利尿,也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膀胱收缩,出现残余尿增加、尿淋漓不尽、尿频,残余的糖尿会增加膀胱炎的风险;肥胖:肥胖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较正常体重指数的高; 性生活:频繁的性生活导致前列腺充血
2、水肿而提高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但适度的性生活可以为前列腺减负: 缺乏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前列腺液分泌增多,这样可改善前列腺局部充血,延缓前列腺增生的发生; 其他: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咖啡、芥末、胡椒等。(一)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1 .储尿期症状:该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1)尿频、夜尿增多尿频为早期症状,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
3、隔时间更为缩短。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2)尿急、尿失禁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2 .排尿期症状:该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3 .排尿后症状:该期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尿不尽、残余尿增多: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
4、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部分患者可以是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4 .其他症状:(1)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细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膀胱镜检查、金属导尿管导尿、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2)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常导致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当继发上尿路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腰痛及全身
5、中毒症状。平时患者虽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尿中可有较多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3)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时,可出现尿线中断,排尿末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4)肾功能损害:多由于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常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或嗜睡和意识迟钝。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应首先排除良性前列腺增生。(5)长期下尿路梗阻:可出现因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腹部包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包块。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脱肛。体格检查】1 .外生殖器检
6、查除外尿道外口狭窄或其他可能影响排尿的疾病(如:包茎,阴茎肿瘤等)。2 .直肠指诊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需要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良性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应作穿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DRE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比例为26。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3 .局部神经系统检查(
7、包括运动和感觉)肛周和会阴外周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提示是否存在神经源性疾病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辅助检查】1 .尿常规以确定下尿路症状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尿及尿糖等。2 .B超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结构,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程度,以及残余尿量。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经直肠B超检查时还可以测定前列腺体积,从排尿期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了解治疗后状态。经腹B超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B超检查。3 .残余尿测定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的方式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
8、尿液排空,因此良性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1.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B超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更加简便,患者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较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静脉肾盂造影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成本较高,难以普及。4 .其他磁共振成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必要时还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造影等。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直肠
9、指诊及B超检查。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可施行,并需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诊断要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问诊、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1 .IPSS评分1995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1.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评价标准。该体系通过6个问题回答确定分数,最高达35分,目前认为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医 外科 治疗 前列腺 增生 诊疗 规范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