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解决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解决方案1 概述41.1 方案编写背景41.2 东方通科技52 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形成背景62.1 政府职能改革进入成熟阶段62.2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不断深化72.3 互联网应用成为趋势83 需求分析93.1 信用信息系统主题应用建设需求93.1.1 建设目标93.1.2 对资源共享交换基础设施的需求93.1.3 系统建设要求103.1.4 信息处理功能需求103.2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113.2.1 信息为谁服务123.2.2 信息如何提供服务123.2.3 信息从哪里来123.2.4 如何获取信息133.2.5 如何存储、管理共享信息133
2、.2.6 如何安全共享交换信息133.2.7 如何能够长效共享134 总体规划设计154.1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154.2 中间件物理部署164.3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设计174.3.1 建设原则174.3.2 数据交换平台定位17433数据交换平台软件结构184.4 数据中心设计194.5 应用服务器集群设计204.6 关键技术路线204.6.1 J2EE体系204.6.2 中间件技术214.6.3 Web服务(WebService)214.6.4 数据集成技术225 数据交换子系统详细设计235.1 实现目标235.2 系统结构235.3 系统功能255.4 软件结构设计265.5 数据传
3、输设计285.6 交换适配设计296 中间件产品选型326.1 选型原则与要求326.2 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336.2.1 产品定位336.2.2 产品功能346.2.3 产品技术特点346.3 消息中间件TongLINKZQ366.3.1 产品定位366.3.2 产品功能376.3.3 产品技术特点406.4 应用服务器TongWeb406.4.1 产品定位406.4.2 产品功能426.4.3 产品优势441概述1.1 方案编写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为顺应时代发展,我国政府目前致力于政府机构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4、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长远来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就“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这些都与电子政务的公开、统一、平等等特性是一致的。电子政务完全可以作为实现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该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统一起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热潮之后,我国电子政务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信息资源整合阶段,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现阶段建设核心任务。只有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打破行政信息壁垒,实现不同业务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应用
5、,才能把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5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到,发展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制定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有效的共享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件)指出: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信息交换体系,支
6、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文件,明确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重点部署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两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成都市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社会信用相关的系统,包括430/630系统建设,企业信用系统建设等。2007年8月17B市领导在市政府研究室提交的关于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必要的整合。”社会信用的建设,对系统的进一步交换整合提出要求。结合成都市信用体系建设完备的、统一的、具有基础设施特性和复用能力的市综合资源共享
7、交换平台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1.2 东方通科技东方通科技正全力投入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并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东方通科技拥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专门从事电子政务工程的市场和平台技术研究,经过与众多政府部门的技术专家、集成商合作伙伴、其它软件产品供应商的共同研讨,针对国内政府项目的实际问题,提出我们的电子政务基于中间件平台技术的解决方案,期望为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建设作出贡献。东方通科技是中国专业的中间件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是信息产业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投资企业,也是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东方通科技一直从事中间件基础架构软件的研发及技术
8、推广,是中国中间件相关产品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为国产基础软件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通科技覆盖了金融、通信、能源、交通、政府等行业,总装机量超过40万套,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通信、交通部、农业部、中国海事局、中国外运、中国石化等都是全国性的大用户,在国内中间件市场份额达到了18.1%(数据来源:2006-2007CCIDConsulting),十几年来一直都在与全球顶尖的中间件厂商抗衡,实现了中国基础软件在市场占有率上的跨越式突破。东方通科技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被国家发展与
9、改革委员会纳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中间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获两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基于公司多年来在电子政务领域建设的经验和积累,结合当前最先进的基础架构软件技术,我们组织编写了成都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希望能为成都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推动力。2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形成背景2.1 政府职能改革进入成熟阶段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10、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监督的法治政府。推进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要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不应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把不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交给市场、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二是政府应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
11、上,进一步健全公共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当前的政府机构组成分类来看,基本分类方式取决于国民经济构成的分类,如管理生产力要素的有劳动局、人事局、土地局、水利局;控制管理宏观经济的有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税务局、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等;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公共事业局、环境保护局等;以监督职能为主导的机构有技术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物价局等。随着市场经济
12、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大部分由市场来判定其价值,不同企业的价值,更多地从其综合市场竞争能力来体现。政府机构的职能也逐渐转化,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自由竞争环境成为主题。政府机构逐渐由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执行,转变为如何有效地营造市场环境,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政府的大部分机构,既拥有制度制定权,又拥有行政审批权,还带有对法规、政策的解释和监督权。它们的关键业务流程和辅助业务流程并不十分清晰。从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来看,将以审批制度执行过程为主导,逐渐形成政府职能的关键业务流程。法规、政策制订的过程,对制度执行监督的过程,还需要随着机构的调整、政府职能的明确,逐渐去清晰业务流程模式。从长远
13、来看,机构改革有助于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就“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这些都与电子政务的公开、统一、平等等特性是一致的。电子政务完全可以作为实现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政府机构改革应该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统一起来。2.2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不断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其中,39个为发展中国家、23个为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
14、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
15、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5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到,发展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制定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规范
16、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2.3 互联网应用成为趋势根据政府机构的业务形态来看,通常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应用领域: 政务信息查询: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为其提供政策、法规、条例和流程的查询服务; 公共政务办公:借助互联网实现政府机构的对外办公,如:申请、申报等,提高政府的运
17、作效率,增加透明度; 政府办公自动化: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机构内部办公的效率,如:公文报送、信息通知和信息查询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为电子政务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环境。无论是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对外办公、还是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政务信息查询,都在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方向发展。3需求分析3.1 信用信息系统主题应用建设需求成都市提出了建设市综合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相关要求。提出建设“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要求,力争在原有430/630以及企业信用等系统基础上,建设完善的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3.1.1 建设目标成都市社会信用系统的具体建设目标有:1 .
18、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的建设,逐步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等;2 .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服务于社会重点领域;3 .整合现有数据库和系统资源,建设统一规范的信用基础信息库,实现全市信用征信基础信息的集中、统一与规范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4 .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各政府部门之间准确、完整、规范、清晰、权则结合信用征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用征信信
19、息的高度共享和综合应用;5 .基于信用基础信息库及综合应用体系架构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建设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开发信用征信增值服务,为成都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保障。3.1.2 对资源共享交换基础设施的需求成都市建设社会信用,对信息源的整合是支撑平台的核心需求。首先,成都市已经建设了企业信用,并独立使用自身的交换平台。建设社会信用,还包括需要增加11个部门的信息交换接入。必须能够从多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社会信用中心库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信用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和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支撑手段。通过灵活的适配器实现数据灵
20、活采集和交换,以及对整个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3.1.3 系统建设要求围绕信用主体建设,逐步建立以电子政务为基础的信用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信用评估服务体系等。信用征信系统将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规范信用行为,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完善信用监管,逐步创立我市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起覆盖全市各个行业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部门间的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该系统建设,要求达到以下要求:1、在技术上运用我市现有网络和数据库,按照建立社会
21、信用评价体系的要求,通过整合多部门部门的相关信用记录,能够对数据进行归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数据权威性高、更新及时、覆盖我市的区域性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2、根据信用信息存储要求,规范各部门和行业的信用信息的表述、编码,便于数据的融合。3、建成区域内较为完备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采集汇总、发布查询、信用报告、信用评估等的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查询体系,通过信用服务网站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4、通过信用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企业信用预警、企业信用评级等信用产品;建立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理论方法及评分模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
22、预警、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调查等信用产品。5、加快培育征信产品市场,在政府采购、资金信贷、政府投融资项目的招投标、公务员录用和考核、企业和个人评级评优、企业资质认定、质量保护、行政审批等工作中,推广使用征信产品,达到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提高我市整体竞争力的目的。3.1.4 信息处理功能需求信用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大致从三个层次来搭建: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及处理、信息应用。 信用信息采集信用信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及数据接口规范,从本单位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通过接口程序,按照数据报送要求,向成都市社会信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处理平台发送,为成都市
23、社会信用系统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各部门数据报送的内容和报送频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执行。 信息交换及处理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通过接口程序进入到数据交换处理平台后,首先在平台的数据接收库中进行备份存储,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按照相关数据需求,分解为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民基本信息数据库三个数据库需要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转发管理程序分别转发、存储到相应数据库中,三个数据库对接收的信息数据再按照数据规范,分别进行存储、整理,归类。 信息应用信息的应用,通过信用服务应用体系对外提供服务和内容展现。首先为了政府部门监管的需要,此系统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综合查询服务;其次,根据
24、对企业及个人授权,可以提供相关信用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再次,经被征信企业或个人授权后,向社会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为企业和个人开展信用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再就是向具有一定资质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提供数据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公民基本信息数据库:重点归集个人基本信息和司法机关形成的个人信息。其功能定位:1 .为政府部门建立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批量的个人身份比对;2 .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过程中提供个人身份核查;3 .为社会提供个人身份核查。3.2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本质上就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就是信息,即各种各样的数据。因此,信息系统
25、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信息(数据)这个核心来展开,构建成都市社会信用的数据交换平台(以下简称“交换平台”)之前需要重点分析信息共享交换面临的如下关键问题: 信息为谁服务? 信息如何提供服务? 信息从哪里来? 如何获取信息? 如何存储、管理共享信息? 如何安全共享交换信息? 如何能够长效共享?3.2.1 信息为谁服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适应不同用户的岗位特征需求,只有明确了信息为谁服务,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需要提供哪些服务,以及需要哪些信息等,项目建设也才好开展。例如领导更关注的是数据的统计结果,通过对底层数据形象的加工展现从而提
26、供决策支持;而其他公务员更关注办公的便捷高效,希望信息能够共享交换,通过系统获取所需各类办公信息,执行各种办公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效为公众服务。322信息如何提供服务明确了信息为谁服务,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调研分析需求,明确信息提供哪些服务,如何提供这些服务的问题。尽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越多越方便越好,但是,这相应的也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作为保障。一般情况下,基于B/S结构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数据量或涉密业务信息的可靠、安全、实时传输上就不如通过成熟的中间件产品更为稳定了。3.2.3 信息从哪里来信息资源如同一个浩瀚的大海,工作人员在使用应用系统进行业务
27、处理时为了获取所需信息,首先需要知道从哪里获取,明确数据供应链的源头。领导希望看到的是各级汇总后的统计数据,以方便进行决策,信息更多的是从各直属单位和下级部门获取。而业务人员更多的是为了进行业务处理,数据的交互方式就会较为复杂,可以从各处获取所需的数据。3.2.4 如何获取信息信息如何获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管理和制度上,明确需要哪些信息,以及从哪里来获取。制定一套机制,保障数据及时、有效的更新、获取,这需要领导和管理上的保障。二是从技术上,明确需要获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取。对于具体采取主动获取、被动接收,同步还是异步交换,则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系统的交换需求分别对待,充分考虑如何保障信息的
28、鲜活性。3.2.5 如何存储、管理共享信息获取到信息后,就必须考虑信息如何存储等问题。数据信息的存放通常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考虑,使数据信息条理化、有序化,确保在其他应用系统需要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定位并获得所需数据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总结,我们国家制定了很多电子政务政策法规和信息化标准,这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们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规划,采取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3.2.6 如何安全共享交换信息信息只有在不同单位(部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在允许和可控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安全可靠地交换共享,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是个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单
29、位、不同业务系统、不同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平台的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做好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确保各类信息最大限度、安全可靠地共享交换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3.2.7 如何能够长效共享建议从实际应用出发,以应该来推动,通过示范性应用服务建设,充分利用共享交换平台、共享数据库等已有资源,实现业务协同。再以试点为基础,优化平台服务,积累共享交换资源,扩大应用范围,将业务协同机制、共享交换模式运用到所有的管理和服务中。但共享交换平台仅在技术层面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要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还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从政务层面予以保障,政务、技术两方面协调促进,共
30、同发展。4总体规划设计成都市社会信用建设,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平台,整合多部门的数据资源,提出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目标。4.1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本次工程建设,包括了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基础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系统整体层次结构如下:信用网站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系管运维与关准统理行护相标规J2EE /流程/报表等应用基础架构体系、企业信用系统 ;J中小企业触资信用! j企业基础库系基安体统础全系数据采集子系统基础支撑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等)接入部门以及现有系统的数据资源对于开放的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访问门户访问信用服务系统,信用网站作为信用系统的访问窗口。在信用体系中,建设信用服务体系,包括查询
31、、企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重点人群、对外服务等诸多服务内容。不同的服务,根据其所服务的对象,在访问层受到不同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的管理。信用网站与对外服务体系,完全基于J2EE的基础框架和开发环境来实现。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用信息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信用数据中心,保存信用库所涉及的各类信息,并提供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场所。数据交换平台包括交换服务及上层管理系统、接口等,成为资源体系建设和上层应用层各系统得以访问的服务与接口。同时,也包括底层所需要的交换中间件产品作为基础软件环境。针对数据交换,另外包括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数据交换体系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数据清洗比对加工处理三个
32、子系统。数据采集通过东方通科技交换集成中间件实现基于适配器的采集逻辑配置和部署,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流程完全基于东方通科技的交换集成中间件来完成。数据比对和处理过程,需要在已完成的原始采集数据基础上通过逻辑定制进行实现。统一的身份、授权、访问控制等服务,基于基础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对内的一致性基础服务和安全保障。4.2 中间件物理部署社会信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部署运行在政务外网,系统运行环境为分布式的网络环境,由中心运行环境及各部门前置运行环境组成。中心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交换中心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群、安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等。各部门交换前置机运行环境部署在各部门政务外网。下图是数据交换及应
33、用的中间件物理部署。4.3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设计4.3.1 建设原则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须遵循如下原则: 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需求导向、应用切入 先搭架、后强化、再固化 统一标准、规范管理4.3.2 数据交换平台定位 职能定位为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提供跨部门、整合原有相关业务系统、跨平台与可伸缩性的整体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系统建设所需要的所有数据交换功能与逻辑的实现手段。为系统的成功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 功能定位在功能上,数据交换平台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实现各部门和独立数据源、遗留系统的前置接入环境实现,支持通过适配器的方式实现不同部门和系统的交换接入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过程完全可以
34、通过配置脚本的方式简单实现,从而实现零代码开发:2、对于来自不同前置接入点的采集数据,按照系统建设的逻辑要求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的加工处理和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加工处理旨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对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类型的转换、数据字段的映射等交换过程中面对的数据异构问题。通过交换过程实现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的有序流动。提供完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信服务:3、提供数据的载入和汇集。数据通过交换处理后,形成为可集中存储的原始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按照中心数据库设计进行数据载入;4、提供全面的可用性支持。包括提供丰富的适配器构件库,可以使用系统建设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数据源载体、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提供全面的开发接口
35、和开发环境,提供可视化的开发工具。提供适用的管理与监控工具,实现远程的系统管理与监控功能。4.3.3 数据交换平台软件结构数据交换平台的软件结构,采用交换总线的方式实现。交换中心节点部署包括TongLINKZQ消息队列环境,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环境。前置交换节点部署主要包括TOnglntegrato客户端、TOngLlNK/Q消息队列环境、适配器、前置交换信息库,用以实现资源与系统的接入,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本期系统新增9个系统和部门的接入,中心采用双机交换服务器的部署方式,并在已经部署有数据交换前置节点的相关接入部门进行前置交换软件环境的升级。部署
36、和升级后的数据交换平台总线架构部署如下图所示:4.4 数据中心设计社会信用信息资源主要由部门业务信息库、采集信息库、信用生产库和管理标准数据库共同组成。来自于前置部门被采集的信息,在中心进行缓存和待处理,都是存在于采集数据库。采集数据库经比对、清洗、过滤等处理过程后,沉淀为中心的标准社会信用核心库。而当我们访问和使用信用数据,则需要对核心库进行发布,形成个前置数据,在前置数据中同时也保存统计信息。另外,需要通过数据库存储规则字典和相关的管理数据。其数据设计如下:中心采集数据缓存来自各采集点的原 始数据.数据经交换处理后,格 式上表现一致.数据处于被加工的状 态.中心生产数据社会信用核心数据,也
37、 就是社会信用的生产数 据。社会信用的前置数据, 可支持信用网站查询, 支持统计数据.中心字典与管理敬据记录相关数据标准和规 急、数据格式,以及相 应的管理数据.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 管理,提供管理日志, 运行规则等。部门采集数据(前,数据分布) 数据来自各部门提供的原始业务数据,通过数据交换汇总到中心前置. 系统建设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采集部门. 也包括已有系统的数据资源,如企业信用等.4.5 应用服务器集群设计在多层Web应用体系结构中,TOngWeb位于前置的WebSerVerft勺后面,多个TongWeb服务器可以通过集群技术(ClUSter)来支持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客户访问一个URL的
38、时候,前置的WebSerVer将根据多种算法将请求转发给后端的某个TOngWeb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多个TOngWeb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TongWeb针对不同的WebServer,以插件或内置模块的形式提供了导向器(TOngWebDirector)0TongWebDirector目前支持的主流Web服务器有Apache、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IIS)以及SunOneoTongWebDireCtOr通过分配用户负载到多个TongWebServer以提高应用的高伸缩性和高可用性。负载均衡算法支持加权轮转(WeightedRound-Robin),简单轮
39、转和随机分配算法,并提供热备份能力。同时,提供基于内存的SeSSiOn发制和基于JDBC的SeSSiOn复制两种可选的Session复制方式保证集群的无故隙迁移能力。4.6 关键技术路线4.6.1 J2EE体系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要选择支持强大的企业级计算的成熟的技术路线。当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计算平台首推J2EE的企业标准。J2EE是主流的技术体系,J2EE已成为一个工业标准,围绕着J2EE有众多的厂家和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软件产品,合理集成以J2EE为标准的软件产品构建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得到较好的稳定性、高可靠性和扩展性。J2EE技术的基础是JAVA语言,J
40、AVA语言的与平台无关性,保证了基于J2EE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和支撑环境可以跨平台运行。4.6.2 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的载体,采用中间件使得平台的先进性、可靠性得到保证。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软件管理着客户端程序和数据库或者早期应用软件之间的通讯。中间件在分布式的客户和服务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如事务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基于Web的计算等。中间件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
41、持标准的接口。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中间件远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重大投资。利用这些技术有助于减轻开发者的负担,使
42、他们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对象模型创建分布式应用软件时更加得心应手。由于中间件能够保护企业的投资,保证应用软件的相对稳定,实现应用软件的功能扩展;同时中间件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一个由不同硬件构成的分布式处理环境的复杂性,所以它的出现正日益引起用户的关注。4.6.3 Web月艮务(WebService)Web服务是为了让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一起工作,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用户可以控制要获取信息的内容、时间、方式,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在无数个信息孤岛中浏览,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利用Web服务,公司和个人能够迅速且廉价地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用户提供
43、服务,建立全球范围的联系,在广泛的范围内寻找可能的合作伙伴。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开发和使用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活动将过渡到开发和使用Web服务。将来,Web服务将取代应用程序成为Web上的基本开发和应用实体。4.6.4 数据集成技术数据交换集成技术是实现资源共享交换的核心技术。交换集成技术必须首先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考虑到需要接入各种不同的系统和数据接口,该系统需要满足多种国际工业标准,能够与现有的常见数据载体进行对接,支持XML标准数据交换并提供数据访问的定制能力。通过数据集成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累加软件模块的方式,完成数据集成和交换流程的定义,并可以根据业务的
44、需要进行逐步更改。5数据交换子系统详细设计5.1 实现目标数据交换系统包括交换中心及各部门交换节点两部分,基于中间件产品完成数据交换系统的开发,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如下目标:1、完成跨平台异构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它支持两种类型的数据共享和集成,即分布式的数据汇集和分布式的数据访问。对于新的应用系统,以及已有的采用中间件的应用,可以实现分布式的数据访问。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存放在应用系统自己的数据库中,每个应用节点通过建立Web服务来展示自己所能提供的数据的模式,在接到数据服务请求时,通过Web服务调用来向外提供数据服务,在交换过程中使用XML来封装数据。对于网络状况不好的一些应用,或者基于C/S结构的
45、应用,可以将其需要共享的数据通过节点服务器把数据提取到数据中心来,并定期进行更新。平台在接到数据服务请求时,直接从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服务。2、支持集中交换、分布交换相结合的混合交换模式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上的一个基本信息处理功能。由于政务业务的复杂性,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信息交换支持的应用需求的差异,形成的交换应用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交换模式适应多种应用的需求。在本系统建设规划时,要根据应用需求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集中、分布两种交换模式的特点解决待定的问题。3、保证数据交换和传输中高效、可靠、安全平台利用按需连接,多路复用,优先级管理,压缩传输等技术,保障数据高效、可靠、灵
46、活地传输;平台对传送数据包可以加解密,平台本身提供传输节点间的身份认证机制,另外还提供了对第三方安全策略的支持,多层次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5.2 系统结构数据交换系统结构如卜.图所示:FinWlFiieWdl数据交换系统的结构简化了电子政务应用主体内部功能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系统由一台中心服务器和多台节点工作站服务器构成。中心服务器部署于系统数据中心,提供包括应用服务组合(PrOCeSSComposer)组件开发环境、统一部署、监控管理、安全管理等平台公共应用支撑服务。节点工作站服务器分别部署于各委办局应用系统节点,构成分布式的服务组件运行环境,并提供事件管理功
47、能如可靠事件的传输管理机制等,与各节点应用接口的接口适配器(AdaPterS)运行于节点工作站上。中心服务器运行于覆盖各个部门的政务专网,节点服务器可以运行于政务专网或者委办局内网(跨防火墙),组成一个网状拓扑结构的应用互联网络。数据交换是通过连接节点适配器服务组件以及数据转换等一系列功能组件,形成端到端(P2P)的数据(业务)流程而实现的。由于可以灵活连接服务组件的输入输出端,因而可以灵活构成满足不同需求的交换逻辑。通过配置在每个数据交换节点(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各个委办局)的交换服务,每个交换节点只需要与数据交换系统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交互,并通过XML进行数据转换,而不需要应用系统间相互直接连接访问就可以获取到所需要的数据。对于遗留的老系统,通过在该数据交换节点上配置数据交换适配器,可以方便地将老应用系统封装成标准的接口,从而能够接入平台并提供一致的访问行为和接口。数据交换系统的整体行为就像一个虚拟的中心数据库,同时又像一个交换机。整个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底层实现和存储机制对各应用节点是透明的。该结构属于松耦合,如同星形网络一样,很容易进行层次化的结构扩展,构建出多级的数据交换系统结构,以支持更大范围的广域方案。数据交换系统将安全平台所提供的信任与授权服务、数据存储层与应用层的有效隔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大量的不同位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5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