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电站厂房电缆敷设施工法工艺.docx
《建设工程—电站厂房电缆敷设施工法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电站厂房电缆敷设施工法工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水电站厂房电缆敷设施工工法1.前言电缆敷设是电缆敷设通道形成、电气设备安装后的工序。电缆敷设方式一般为直埋敷设、排管敷设、支吊架敷设和电缆沟敷设。本工法电缆敷设包括电力电缆(中低压和高压)、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及光缆的敷设,采用机械牵引敷设、人机混合协作,结合BIM技术的多元化敷设方式。2 .工法特点本工法介绍了电缆敷设安装工序,并对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细节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对电缆敷设的安装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为机组的顺利发电夯实基础。2.0.1传统电缆敷设大多借助人力敷设电缆,耗费大量人力,增加人工成本,且时常造成电缆外护套磨损、人员敷设不当受
2、伤事件等经济损失和质量事故。增加机械设备和敷缆装置的使用,人机混合协作,减少人力投入,保证电缆敷设时受力均匀、匀速敷设、不易损伤电缆,提高敷设效率。2.0.2自制敷缆装置适用于电缆竖井口、垂直落差度较大、地方狭小、截面积大的高压电缆等不便人多敷设的地方。通过该装置的应用,保证电缆敷设后轻易上支架,避免二次人工抬上电缆支架,可有效提高电缆在不便于敷设空间的敷设效率和质量。2.0.3传统的电缆敷设施工方法依靠施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以往施工经验规划电缆走向,以避免电缆交叉和超弯曲半径的情况。但人为排布几百根电缆,工作强度大,难免有考虑不全面,且电缆一旦铺设好很难再进行大幅度更改。运用BlM技术,结合
3、三维虚拟仿真,绘制全场电缆桥架、精准定位电气设备,为电缆敷设打好坚实的根基,每根电缆在软件中提前布置,及时调整电缆的排布位置,减少电缆交叉,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可视化显示和准确的电缆定位以及电缆路径的精确定义,也为准确统计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提供了详尽的信息。最后,完成电缆的数字化模型,为实现电缆的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及光缆的敷设。4 .工艺原理4. 0.1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按“由下而
4、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5. 0.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I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6. 0.3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叠置;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7. 0.4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
5、收规范GB50168-2018;厂家技术文件;设计图纸、设计电缆清册等要求。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下图5.1-1所示。电缆通道清理施工设备、照明准备电缆运输、绝缘检查电缆敷设电缆排列电缆固定绑扎悬挂标识牌图5.1-1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2.1施工准备1.与电缆工程有关的土建工程已结束,电缆桥架、支架安装工作已结束,电缆通道内无杂物,积水已清理干净。照明、通风符合施工要求。2 .卷扬机、电缆放线架、敷缆机、地面直线滑车等设备布置到位。3 .自制敷缆装置及支架提前制作并固定于混凝土墙、竖井口处等。自制敷缆装置实物图如图5.2.IT所示,装置主要
6、包括滑轮、底座、支撑3个部分。滑轮与底座连接,旁边有支撑加以稳固,整体固定在地面或者墙面上,滑轮可以自由组合,实现不同方向、多角度的电缆敷设。在竖井口处敷设截面积大的高压电缆时,结合支架能更好的稳固电缆,防止因电缆重力大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如图5.2.1-2所示。在牵引电缆时,使牵引钢丝绳通过滑轮,电缆本体在滑轮上移动,避免电缆本体外护层磨损,如图5.2.1-3所示。图5.2.1-1固定在墙面的自制敷缆装置图5.2.1-2带支架敷缆装置图5.2.1-3固定在地面的自制敷缆装置通过牵引钢丝绳牵引电缆时,电缆本体会随着牵引钢丝绳进入滑轮,这样可以保证电缆敷设后轻易上桥架,避免二次人工抬上电缆桥架,
7、节省人力物力,减少电缆敷设安全事故。由于滑轮有底座固定支撑,可以避免电缆本体直接接触电缆支架,在牵引时不会损伤电缆本体,既能减少电缆敷设时间,又能提高电缆敷设质量。从施工技术角度来说,通过自制的敷缆装置和支架装置,能够提高电缆在竖井口处、高处桥架上、环境狭窄等地方的敷设效率和质量,减少电缆敷设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4 .电缆敷设前检查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外观无损伤,电缆封头实严密,标识完整,标尺清晰、正确,绝缘良好,并附有制造厂的商标原封包装;3)电缆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齐全。5 .电缆敷设前,根据设计出具的电缆清册和设计长度
8、,合理配置每一盘电缆对应的电缆回路,避免浪费电缆、避免频繁在电缆放线架上更换电缆,节省时间。6 .桥架、支吊架电缆敷设前,搭建好临时电缆敷设平台,用可拆卸、可移动的脚手架或者用钢管搭建排架。5.2.2电缆敷设1.电缆清册是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清册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设计长度,实际敷设长度,敷设时最好也标注每根电缆的电缆盘号和敷设时间。2.利用BlM技术(Bentley.CAB-C等机电分析软件)进行二次施工设计,具体包括;1)资料搜集:包括一次电缆清册、二次电缆清册、电气设备布置图、桥架布置图、电缆沟布置图、埋管布置图、土建
9、图纸、结构图纸、水机设备图纸等;2)三维建模:利用软件按设计图纸绘制全场建筑三维图、精准定位电气设备/元件安装位置,在BIM软件中设置电缆路径规则、电缆走向、桥架容积率等参数指标,导入电缆清册自动生成电缆路径,检查生成路径,手动调整因软件问题无法调整或识别的错误电缆,对电缆敷设线路进行预敷设。整个敷设过程,BIM精细化建模,并可根据电缆三维模拟展示效果,可视化施工,及时调整电缆的排布位置。对电缆桥架、电气设备等进行智能编号,采用“最短路径最优化法”自动计算电缆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同时准确计算出电缆长度,模拟整个厂房的电缆,最终生成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成品。整个过程完全三维设计,有效避免各专业间
10、的碰撞问题,此方法可实现电缆敷设路径自动选择与优化,提高了质量,缩短了设计时间,为在未来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和提交数字化移交成果奠定基础,见下图5.2.2-1、5.2.225.2.23图5.2.2-1电缆桥架三维效果图图5.2.2-3厂房电缆桥架鸟瞰图图5.2.2-4桥架四通处电缆局部图图5.2.2-5电缆转弯局部图3)施工管理:利用软件合理规划施工,因场地限制,无法同时敷设规格较多的电缆,我们按部位到部位进行集中敷设,减少施工换盘次数。定点绑扎,减少交叉,对于不可避免的交叉,采取集中交叉、整体转向、长电缆优先摆在下层等原则,确定电缆排列顺序及交叉点位置;当同层电缆交叉无法避免,且电缆可叠层
11、摞层时,通过分析计算,在保证不影响电缆摞层要求的前提下(如控制电缆在桥架中不超过3层等),对关键位置,通过跳层解决电缆交叉。施工过程中可实时记录电缆的实际敷设结果,确立电缆敷设状态,有效进行施工过程管理,提高电缆敷设效率和电缆敷设工艺水平,见下图5.2.2-4、5.2.2-5o4)运维管理:电缆施工结果可实现数字化移交(施工全过程信息记录、相关技术与管理文档资料等),移交数据在物理表现上可采用PDF、XML文件、电子文件等形式。通过对数据格式制定相应标准,对数据访问接口进行固化约束,保证移交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可用性。有效为运维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数据价值延伸3 .电缆敷设时,电缆从盘的上端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工程 电站 厂房 电缆 敷设 施工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5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