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生态农牧业开发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某县生态农牧业开发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生态农牧业开发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总论1.1相关项目摘要项目名称:永昌金良生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建设相关项目建设地点:永昌县水源镇白土岭滩相关项目法人名称:永昌金良生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项目法人代表:李琪项目性质:新建建设规模与合适的内容:相关项目建设总规模5000亩。其中:无公害枸杞园4770亩,苗木繁育基地建设80亩,道路及林带建设150亩。无公害枸杞园建设包括土地改良、修筑田间道路、苗木栽植、抚育、修剪、管护等合适的内容;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包括引进良种、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修建道路3750m,防护林带建设17km。新建办公区150In2、生活区74Om2、晾晒场400Om凉棚400In?、土围墙
2、11400mo相关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本相关项目实施,建成优质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枸杞达稳产年后实现每年产量214.65万kg,种苗出苗量达60万株/年。改进相关项目区枸杞生产管理管控技术,提高枸杞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并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永昌县及周边地区无公害优质枸杞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设,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建设期限:相关项目建设期3年,即2010年至2012年。项目投资:经估算,相关项目建设总投资5655.09万元。资金筹措:按资金来源分:国家投资4524.07万元,占总投资的80%;自筹资金1131.02万元,占总投资的20%。项目效益
3、:经济效益:枸杞丰产栽培,当年即可挂果,建设期三年之后即达到稳产。以当前市场干果收购价20元/kg、亩产干果的产量45Okg计,3年后,4770亩优质枸杞林,仅干果的总产值可达4293万元。苗木繁育基地产值为18万元,对周边地域的农民增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村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样板模式。(2)生态效益:相关项目建成后,将扩大林地面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改善土壤盐渍化,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可防治荒漠化,减缓沙尘暴的发生,使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方面发展。相关项目将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对于保护永昌、武威、
4、河西走廊乃至甘肃的生态安全,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环境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效益:相关项目建成后可以吸收一部分社会劳动力,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相关项目实施还可带动营销、运输、包装、加工、餐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展相关计划与资金管理管控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相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开函200887号);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建设相关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国家林业局发展相关计划与资金管理管控司编林业建设相关项目管理管控文件资料汇编;(4)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NY/T5249-2004无公害食品枸杞生产技术规程;相关项目区有关基础资料。1.3 相关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相关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参照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枸杞生产技术规程,价格指标采用当地市场价格确定,财务指标依据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婕设相关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计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相关项目单位单价(元)序号相关项目单位单价(元)1土壤改良亩30023精选分级设备台200002土地平整亩50
6、024配套农机具套1000003农田防护林种苗费株325拖拉机台750004农田防护林栽植费亩6026农用车台800005枸杞园苗木费株327工作车台1400006枸杞栽植亩15028计算机台80007抚育管护亩18029打印机台30008修剪亩6030文件柜个5009引种费株331办公桌椅套50010道路km6000032办公区Dl2150011新打机井眼20000033办公室m2150012深中泵套4000034会议室m2150013离心泵套3500035生活区m,150014滴灌地管材料费m20036食堂Hf150015滴灌地管设置费m5037职工宿舍Hl2150016滴灌滴管材料费m1
7、538澡堂m2150017滴灌滴管设置费m539曝晒场m120018低压输电线路km6000040凉棚f50019变压器台3000041围墙m20020高压喷雾器台300042大门个2000021晾晒设备果盘个1043土围墙m8022土壤测试箱套200001.4 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分析,该相关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政策,符合省、市、县确定的林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项目建设条件优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合理,风险性小,效益显著。相关项目建成后可切实带动我省枸杞无公害生产管理管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区域内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
8、整,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相关项目可行。本相关项目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审查批准,给与国家投资支持,科学组织实施。2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相关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进入新世纪,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林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局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形势和所处的阶段,确立了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而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五大林种之一,也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我国经济林产业发
9、展迅猛。目前,我国经济林产品总产值已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近40%,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5%以上,经济林产业在林业产业体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地区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任务转变为生态环境建设,但同时决不能降低经济林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经济林产业既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合适的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更是把发展经济林产业作为改善和加强山丘地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优化人民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新农村
10、建设的重要合适的内容来抓。我国目前已建成300多个“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IoO个“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经济林种植面积近3000万h主要经济林产品总产量达1.11亿吨。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盖率低,荒漠化面积大,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平原区年降水量仅150300m,下游地区更小于150mm,而年蒸发力却高达13002600mm
11、,蒸发力远大于降水量。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加了33%,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30%,粮食产量增加了45%,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了约6倍,但水资源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约1%,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水资源,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流域上游祁连山区由于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和开荒种植,造成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从未间断。而永昌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段,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该县气候干燥,降水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水资源贫乏。同时土
12、壤盐渍化现象普遍。对该区土壤和生态改善的唯一方法就是:选择“物竞天择”的抗旱、耐盐碱植物,尤其是抗旱性强、耐盐碱能力高(泌盐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木本植物,进行生物防治,以期取得大面积防治土壤盐渍化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分蒸发。科学地利用抗逆性强的经济林树种将有效改善该县气候、环境乃至当地的生态系统,给当地的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该县的经济将会开辟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永昌县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兼顾。为探索发展农民增收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路子,永昌县从宁夏中宁县引进了优质枸杞品种,并取得成功。引进栽植的枸杞生长适应性强,苗木成活率增高,秋季结实率达1
13、00%,枸杞已经成为永昌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要的经济林资源。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发200393号)、国家林业局发展相关计划与资金管理管控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相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开函200887号)等文件精神,永昌县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相关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群众积极性高,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承建能力,符合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相关项目扶持条件,相关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区域内枸杞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4、。2. 2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1.1 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无公害产品相关计划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立足发展国内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相关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又强调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农民
15、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将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要举措。本相关项目通过建设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不仅切实做到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对推动区域内无公害林果业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2.1.2 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致富的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调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的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体现
16、,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永昌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枸杞主要的适生地之一,具有栽培枸杞的良好条件。近年来,该县引进了宁夏枸杞试验栽培,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大农户发展枸杞产业。广大农户在相关政策和枸杞引种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充分利用该地区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因此,推动无公害枸杞生产,是区域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2.1.3 是防风固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西部大开发成果能否巩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9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分
17、布在西部地区,是西部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投资改善环境,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地处西北内陆的永昌县,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防治土地沙漠化任务非常艰巨。每年因风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尤其是对永昌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的危害较为严重。通过该相关项目的实施和带动作用,可以扩大当地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度,对防治土地沙化,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生态优良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枸杞能在深度盐碱地带生长,说明其具有很高的耐盐碱性,并具有很强的吸盐性。因此通过此相关
18、项目建设,不仅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改良盐碱土壤也具有很高的价值。3建设条件分析3.1相关项目区概况3. 1.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相关项目区所在的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东接民勤县,西邻山丹县,北接金川区,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邻,东南与武威市为邻,西南与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接壤。地理位置位于东经IOlo04,3510243,27”,北纬3747,2,3839,58之间。东西长144.1km,南北宽97.Ikm。总土地面积743940hm2o本相关项目建设区位于永昌县水源镇白土岭滩。地形地貌相关项目区属走廊绿洲平原地貌,地表多为新生代第四纪洪积物,海拔160Onl左右。水资源相关项
19、目区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地表水由祁连山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组成。气候相关项目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昼夜温差悬殊。全年日照为2844.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6%,o年平均气温4.87.4,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甜菜等作物糖分积累。全年平均降水量106173rn,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一般春季偏少,夏秋偏多,冬季稀少,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为79月。无霜期131136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沙尘暴、霜冻、干热风和干旱。土壤相关项目区土壤属风沙土、灌耕土。风沙土成土时间短,受强烈风力的作用,植被一般为超旱生植物。据化验,绿洲灌耕土层养分含量一般为:有机质0.
20、82.6%,全氮0.07-0.148%,全磷0.06-0.09%,全钾1.25-2.9%,水解氮2427ppm,速效磷212ppm,速效钾150300ppmo相关项目区主要为多年耕作熟化的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零星分布有少量的芦苇、白刺、红柳。3.1.2社会经济状况永昌县辖6个镇4个乡,10个社区,111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7439km2,辖于中国银都一甘肃省金昌市,常住人口25.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6万人。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96亿元,同比增长7.01%,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57亿元、16.19亿元、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19%、8.56%、9.
21、5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6亿元,增长80.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亿元,增长16.67%;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25.7%;完成一般预算收入L05亿元,增长19.76%。全社会固定资产28.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458元。2008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53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57人。相关项目区交通条件便利,有灌溉条件,区内属通讯网覆盖范围内,有电话和电台与外界相通,电力保障,可为无公害基地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3.2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建设的有利条件光、热资源充沛,是枸杞的最佳栽培区枸
22、杞喜光、耐旱、耐寒、耐碱,在黄土悬崖及沙荒边缘均能生长。但要获得既高产又优质的目的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需满足两个温度指标。一是210。C年有效积温数达到2000440(C,二是从展叶到落叶以前的日夜温差。目前枸杞的引种范围在北纬2545,1月份平均气温-3.315.4(,绝对最低气温-25.5-41.5,年平均气温4.412.7,7月平均气温17.226.6七,绝对最高气温33.942.9。C的地区都能引种成功。宁夏枸杞的中心分布区域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至山西的黄河沿岸地带。相关项目区地理位置决定昼夜温差大,正处于枸杞最佳栽培区,通过引种试验,该区生产的果品粒大、肉厚
23、、籽少、味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备进行优质枸杞基地建设的区域优势。国内枸杞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和经验成熟枸杞原产于我国北方,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市、自治区都有野生,而中心分布区域是在黄土高原。枸杞人工生产栽培主要产区是宁夏、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尤其是以宁夏枸杞发展最快,产量较好。宁夏枸杞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通过自然杂交和人工定向培育,筛选出多个枸杞新品种和枸杞优良栽培类型,极大丰富了枸杞的种质资源。在栽培技术上将传统的栽培经验和现代技术研究手段相结合,已形成一整套先进的种植栽培技术。永昌县引进了宁夏成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农牧业 开发 公司 公害 枸杞 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5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