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docx
《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探讨新医改形势下的城市医改路径,为推动城市医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规范分析,提出城市医改的目标、切入点和路径选择。结果“保基本”和“建机制”是城市医改的两个主要目标;应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城市医改的切入点;“最高限价”法则,可以作为推动医疗服务特殊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制度建设和严格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为医疗卫生改革提供法制保障、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结论明确城市医改目标,找准切入点,采取强有力保障措施,建立起保基本的长效机制和医疗服务的特殊市场化机制,才能保证城市医改快速、有效、平稳和可持续的开展。城市是中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集中地,且国有公
2、立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完善。近二十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和不断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大多数有条件的城市已建立了广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在社区的最基本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1。新医改推行五年来,国家出台了明确的医改指导意见,但总体上来看,各地的新医改进程与国家的要求和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均有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更进一步的厘清概念,明确目标,找准入口,拿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才能推动城市医改更加快速、有效、平稳和可持续的开展。1指导思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3、。在报告中,既没有用到“公益性”,也没有提到“市场化而是用了“中国式办法”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应该深刻领会“中国式办法”的丰富内涵。历史经验和客观现实告诉我们,纯“市场化”和纯“公益性”的医改思路都很难解决我国面临的医改难题公益性”并不等于政府大包大揽,“市场化”也不等于政府甩手不管,我们不能受要么“公益性”,要么“市场化”的僵化思维影响,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要充分利用中国优势、结合中国国情、采用中国式办法来思考和构建城市医改的整体方案。的“中国式办法”为我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指导。2主要目标城市医改的具体任务很多,但总体来讲,主要的目标就是两个:保基本和建机制。2.1 保
4、基本首先要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最基础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以下简称“基础性服务”)的内容和要求;继而要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基层机构”)和二级以上的各类医疗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二级以上机构”)的职能和管理方法,并予以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2.1.1 概念和内容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现已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关于基本医疗服务的概念、内涵和确定方式,近年我国学者赵宁和肖婷等2作了专门的研究可以作为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的重要参考。各地政府应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等,确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
5、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由基层机构完成的基础性服务项目内容、工作方式和目标。这些基本的和基础性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可以酌情进行阶段性调整。2.1.2 分工与管理城市一级以下的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应视为基层机构;基层机构提供基础性服务项目;基础性服务的保障应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可以作为补充,参与基础性服务,同时也是以一种市场力量参与竞争;政府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实施一视同仁的管理。二级以上机构负责提供基础性服务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方面的服务提供,要以充分竞争的市场化为主导,政府实施宏观政策调控和引导,以尽可能保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服务性质。
6、2.2 建机制首先要建立保障基层机构提供基础性服务的长效机制;也要充分认识医疗服务体系的市场特点,对于基础性服务以外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应结合医疗服务的公共服务属性,建立起特殊的市场化运行和管理机制;此外,还要重视建立重特大疾病和特困人群的社会救助机制。2.2.1 建立保基本的长效机制建立保障城市基层机构服务能力长足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政府、特别是城市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所在。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机构的专项投入,特别是要注重转变资金投入方式,通过向基层机构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居民购买部分或全部的基础性服务。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总体投入较少,且投入以房屋设备等基本建设为主,缺乏为居民购买基础性服务的
7、法治化长效保障机制。为民众购买基础性服务的经费应由财政资金承担,不应随意动用医保资金进行补偿。医保经费政府只是出资方之一,财政资金一旦作为医保资金提供,就已转化成为社会基金,应按社会专项基金进行管理。2.2.2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现代医疗管理制度中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早已建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6。国务院副刘延东同志曾经指出:要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全科医师制度的推进,综合采取医保、医疗等引导措施,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2014年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具体办法,这是一项硬任务。这充分说明
8、了国家层面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视,也说明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推动医改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目前大的社会背景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也不能一撮而就,要想快速切入且平稳推进该项工作,走“策略引导”到“制度性规定”的路子为好,也就是说,先用减轻患者基层就医的经济负担的经济策略,引导或吸引患者到基层就医,经过两年左右的引导和实施,形成体验,积累经验,同时也为起草相关条例和颁布实施赢得宝贵时间。可以只针对参加了综合医疗保险的人群进行政策性经济补偿,这样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加综合医保,有利于医保基金的壮大和发展,反过来也更有利于医疗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引导病人向基层分流的补偿力度越大,效果就会越好。一旦策略引导的
9、办法实施,城市大医院的病人会逐步向基层分流,看病难和看病贵会明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为基层机构强化基层管理和提升服务能力注入正向动力,进而会推动医疗管理和服务资源向基层汇聚,使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由于病人向基层的分流,城市大中型医院的病人减少,经营压力增加,因此希望减员增效、控制规模、控制成本的意愿和措施会逐渐由内而生,主动向精细化管理和优质、高效、低成本服务要效益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势必逐步形成,这也极大的有利于推动国有公立医院的改革,有利于医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国有公立医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2.2.3 引入“最高限价”及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医疗 体制改革 路径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