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docx
《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统计数据处理活动,加强统计数据安全管理,保障统计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统计数据,是指开展统计工作中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的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信息(包括数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第三条统计数据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具体业务情况,落实统计数据安全责任。第四条本制度所涉及的统计数据仅指非涉密统计数据。涉密统计数据的安全管理参考局保密工作有关规
2、定。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局成立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监管、协调及重大事项决策。局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第六条局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核算科,负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督促落实数据安全要求。处理统计数据相关的安全事件,并向上级报告。各科室(中心)负责落实和配合。第三章统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第七条统计业务科室遵照统计系统现有的数据分类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统计专业、专项普查(人口、经济、农业)以及上级政府部门委托的一次性调查项目,对所负责的统计数据进行归纳和分类,做好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第八条统计业务科
3、室在对每个类别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过程中,按照数据流的不同阶段应划分为基础数据和综合数据。基础数据:初始采集的统计对象的资料,包括个人信息、企业(单位)数据、项目数据等;综合数据:对基层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推算等加工处理形成的总量、结构、速度、比例、均值等数据。第九条统计业务科室应根据统计数据的重要性、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关键要素,将统计数据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级别。第十条统计核心数据:对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等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涉及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但不涉及国家秘密的统计数据,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敏感性、可用性、完整性要求的统计数据,数据汇集程度很高,或
4、数据获取难度很高,或数据损坏后恢复难度很高,或数据泄漏、破坏、丢失对国家统计系统和国家利益造成很大损害,或已定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及其以上的统计信息系统涉及的统计数据。第十一条统计重要数据: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涉及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但不涉及国家秘密的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敏感性、可用性、完整性要求的统计数据,数据汇集程度较高,或数据获取难度较高,或数据损坏后恢复难度较高,或数据泄漏、破坏、丢失对国家统计系统和国家利益造成较大损害,或已定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统计信息系统涉及的统计数据。第十二条统计一般数据:对具有一般的使用价值、敏感性、可用性、完整性要求的统计数据,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数据 安全管理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5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