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棕榈油市场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棕桐油根本情况1一、棕植I油的开展历史1二、棕枢I油的生产工艺1三、棕枢I油的营养成分2四、棕檀I油的主要用途2(一)棕楣油在餐饮业的应用3(二)棕桐油的食品工业用途3(三)棕稠油的工业用途4第二章全球棕桐油的生产、贸易与消费情况5一、全球棕枢)油生产情况5二、棕植I油主要生产国6三、全球棕根)油贸易状况7四、世界棕枢I油的消费状况8五、国际市场中棕桐油价格走势9第三章我国棕桐油的进口、流通与消费情况10一、我国棕枢I油的进口情况10(一)我国棕桐油进口总体情况10(二)近期棕稠油进口政策的变化10(三)我国棕桐油进口情况11(四)我国棕稠油分海关进口情况12(五)我国不同度数棕桐油
2、进口情况12二、我国棕檀)油的加工、流通及消费13(一)我国棕桐油加工、流通情况13(二)我国棕桐油消费情况14第四章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合约介绍17一、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期货合约17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枢油交割质量标准17第五章棕桐油期货交易风险管理方法20一、保证金制度20二、涨跌停板制度20三、限仓制度20第一章棕桐油根本情况棕桐油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开展,棕桐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为众多行业所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化工等领域。我国是棕稠油进口、消费大国,进口、贸易、消费企业众多,现货市场较为兴旺。在此市场背景下,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棕稠油期货品种作
3、为重点上市品种予以推动,希望能在年内推出棕桐油期货。为使投资者尽快熟悉这一品种,本报特开辟专栏对棕桐油现货市场情况进行系统介绍。棕桐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而来。棕桐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目前,除东南亚以外,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棕桐树。棕桐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梅油,毛棕桐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桐油。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桐油。棕桐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较好的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一、棕桐油的开展历史棕柳油由油棕果榨取
4、而来,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常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果生长在油棕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楣果2000多个。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其商业性生产最长可达25年。作为天然食品,棕稠油的使用已超过五千年历史。棕桐树原产于西非,1870年作为一种装饰植物传入马来西亚,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商业种植。上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贸易的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檎油产量。目前,全球棕桐油产量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同时非洲、南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油
5、棕,其棕桐油产量逐年增长。二、棕桐油的生产工艺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可得到棕根!油,从棕梅仁中可得到棕桐仁油。将油棕果经过水煮、碾碎、榨取过程,可以从果肉中获得毛棕植)油(CPO)和棕桐粕PE)。同时,在碾碎油棕果的过程中,棕桐仁被别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可得到毛棕桐仁油(CPKO)和棕桐仁粕(PKE)o油棕果实富含解脂醒,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毛棕桐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使得棕桐油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毛棕桐油和毛棕桐仁油通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及气味后,可得到精炼棕桐油(RBDPO)o精炼棕桐油在液态
6、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接近白色。根据不同的需求,经过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棕桐油。毛棕桐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去除,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浅黄色。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摘油也会逐渐脱色。游离脂肪酸含量会影响棕枢)油的稠度和熔点。国际市场上通常将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楣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稠油叫“硬油”。三、棕梅油的营养成分棕楣油含有50%的饱和脂肪,也被称为“饱和油脂”。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人体对棕楣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棕桐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作
7、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桐油曾经被认为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但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桐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不同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棕桐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稠油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o此外,棕桐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类胡萝卜素和亚油酸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四、棕桐油的主要用途棕桐油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同时也含有诸多适合工业使用的物质,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及油脂化工业。(一)棕桐油在餐饮业的应用人类将棕桐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他食用油脂相比,棕桐油在煎炸、烧烤食物方
8、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棕桐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得棕桐油与其他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2、脂肪酸构成较为理想。棕桐油有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3、具有经济性。本钱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因素。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他植物油料高,产量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使得棕桐油成为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二)棕桐油的食品工业用途在食品工业方面,棕桐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桐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
9、。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种,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棕桐油是制造起酥油的适宜原料。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生产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桐液油适合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桐硬脂适合制造固态人造奶油。3、氢化棕楣油。氢化棕桐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消费较为普遍,这些国家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4、专用油脂。棕桐油和棕桐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其中棕桐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
10、近于可可脂,又被称为“代可可脂”。()棕桐油的工业用途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桐油,要求熔点不低于44C。近年来,棕桐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开展,在兴旺国家,大量棕桐油被应用于工业领域。在我国,工业用棕桐油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此外,随着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燃油日益受到关注,棕桐油也可生产生物燃料,这可能成为其未来消费的新增长点。棕桐油的工业用途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从棕稠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桐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类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这几种产品的根底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
11、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碳链的油脂,其中棕植I仁油、棕枢I硬脂、棕楣酸都是主要的原料。第二章全球棕桐油的生产、贸易与消费情况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桐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到达了1.3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00万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5100万吨,到现在己经增长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根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桐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一
12、、全球棕檎油生产情况棕稠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桐!油产量缺乏IOoO万吨,而在1997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IoOO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稠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植!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桐油产量已经超过3500万吨,相当于50年代产量的7倍。食用棕植!油和棕植I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桐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局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开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枢)油用量的顶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桐种植业的蓬勃开展。自1995
13、年以来,世界棕稠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图1:马来西亚与全球棕植I油产量比照单位:万吨注:紫色图标代表全球棕植I油产量粉色图标代表马来西亚棕植I油产量来源:美国农业部目前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枢)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楣油总产量的88%0表5:全球近年来棕植!油生产情况国家或地区产量(千吨)单产(吨/公顷)收割面积(千公顷)2006200520042002-052006200520042002-052006200520042002-05象牙海岸2652602702481.641.631.781
14、.68162150152148尼日利亚8158007907882.162.162.152.15378370367366哥斯达黎加2152101801684.064.23.833.9153504743洪都拉斯1901751701572.62.542.792.6673696159巴西1721601421372.822.812.632.6361575452哥伦比亚6906606325873.733.883.953.74185170160157厄瓜多尔3403102632653.012.822.462.52113110107105印度尼西亚152001380012350115303.773.763.7
15、23.64030167033203203马来西亚151501496113974136494.074.214.114.073720155234023331泰国7306856686482.522.452.472.44290280270266巴布亚新几内亚3553303453293.863.754.063.9292888584其他国家11991148110610832.222.192.22.18541524503497世界35321334993089029489969885288311注:仅限于商业播种面积和产量。2002-2005为日历年平均值。资料来源:油世界二、棕檎油主要生产国东南亚国家属于热
16、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桐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桐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桐油占世界棕桐油总产量的86%以上。1 .马来西亚棕桐油生产情况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桐油生产国,其棕桐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0马来西亚棕桐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稠油产量根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桐油产量到达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
17、棕桐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图3:马来西亚棕稠油产量变化趋势单位: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2 .印度尼西亚棕桐油生产情况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桐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油产量占全球棕桐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桐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桐油产量的增长目前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桐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97年,马来西亚棕桐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檀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桐树进入旺产期
18、,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桐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图4:印度尼西亚棕稠油产量变化趋势单位: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三、全球棕檎油贸易状况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桐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棕桐油在世界油脂贸易中并不突出,当时的主要贸易油脂为大豆油和动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棕桐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970年的10%增长到1977年的20队1985年到达了30%水平。1997年,世界棕桐油的总产量为1741万吨,而出口量到达了1134.6万吨。截止到2006年,棕植I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
19、超过50机图5:马来西亚与全球棕桐油出口比照单位:万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植!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楣油总产的90%被用来出口,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桐!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桐油。1985年以前,马来西亚几乎控制着整个棕桐油的出口市场。1986年,马来西亚毛棕稠油的生产量为454万吨,占同年世界棕桐油产量的60乐出口的棕枢I油占世界棕枢I油出口量的68机1996年,马来西亚棕桐油的产量为8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出口量为73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4虬随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棕桐油出口份额的不断增加,马来西亚棕桐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额左右。2005
20、年全球棕桐I油总出口量到达了263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枢!油出口到达1345万吨,占49乐印度尼西亚棕桐油出口为1030万吨,占39机图6:马来西亚棕楣油出口变化单位:千吨1964年-2005年马来西亚棕桐油出口量变化趋势来源:美国农业部图7:印度尼西亚棕桐油出口变化单位:千吨来源:美国农业部目前,世界棕桐油出口市场的88刎分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桐油。四、世界棕檎油的消费状况近些年来,动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均消
21、费增长的驱动,植物油脂的消耗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兴旺国家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和美洲却消耗掉40*的油脂总量。随着经济开展,开展中国家的油脂增长潜力要高于兴旺国家。图8:2005年全球油脂消耗分布资料来源:马来西亚棕植!油消费促进委员会2001年,全球棕稠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自1995年以来,棕枢!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到了2005年,全球棕桐油的消费量到达了3300多万吨,5年的消费增幅到达38机总体上,棕稠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提高了棕楣油进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给缺口
22、。目前,棕桐油主要消费国有印度、欧盟25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占到消费总量的60%。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国,我国占全球棕桐油消费总量的14乐印度占11机近几年,我国棕桐油消费增幅最为明显,2001年我国国内棕桐油消费量刚刚超过200万吨,到2005年消费量翻了一倍多,到达了436万吨。图9:2005年全球棕檀)油消费分布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五、国际市场中棕桐油价格走势近20年来,国际棕桐油价格波动比拟大,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价格走势相近。马来西亚毛棕植!油期货价格的最低价格出现在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
23、,棕桐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着全球出现了几次恶劣的气候,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了全球植物油的产量,棕桐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价格上涨根本上都是从800RMl马币)/吨以下上涨到1400T600RM/吨。在1999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给紧张,而需求却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产量的扩张难以跟随需求的增长,导致棕枢I油价格到达历史性高点2600RM/吨,至2007年4月末,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棕根)油价格在2200RM/吨左右。图10:国际市场棕桐油历史价格走势图第三章我国棕桐油的进口、流通与消费情况一、我国棕檎油的进口情况我国棕桐油
24、主要依靠进口,近20年来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2年我国棕桐油实行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进口量有显著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桐油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这两个国家的棕桐油进口量占我国棕稠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棕桐油进口港,这三个港口的年进口量占国内棕桐油进口总量的近70机按照度数来看,我国棕桐油进口目前以24度为主,同时毛棕桐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一)我国棕桐油进口总体情况我国棕植I油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棕枢!油进口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进口增
25、速表现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我国植物油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棕稠油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棕桐油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我国棕桐油进口数量的变动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以前的平稳增长阶段和2001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我国棕植!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那么到达了386万吨。2001-2004年棕相油进口年均增加量到达78万吨。2005年我国棕檀I油进口数量虽然仍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增速已明显减缓,全年棕植!油的进口数量为436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3队较去年增加50万吨,增长幅度为13%,200
26、6年进口量为508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7%0受我国巨大的棕相油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植!油进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图11:我国棕檀)油1964-2006年进口数量单位: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二)近期棕植!油进口政策的变化2006年以前,我国对棕稠油的进口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国家将配额下发到各省市,再由各省市下发给具体用油单位。配额许可证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管理局发放,当是主要有五家进出口公司(华润、南光、中谷、土畜、中粮)负责经营。毛棕稠油的进口关税为9%,增殖税为13%,精炼棕稠油的进口关税为12%,增殖税为13%。2006年1月1日
27、开始,我国放开了对棕枢!油进口的管制政策,取消其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但为监测进口需要,自2006年1月1日起,将对豆油、棕枢)油(棕桐硬脂除外)、菜子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各相关企业必须向省外经贸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根据要求,豆油、棕稠油、菜子油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如下。贸易型企业要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或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在IOoO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含2亿元);近三年进口植物油3万吨以上。生产型企业要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含
28、1亿元),其中食品生产企业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加工能力日处理毛油200吨以上(含200吨),生产精炼油的油脂加工企业或以棕檀I油为直接生产原料,年使用棕桐油量在3000吨以上(含3000吨)的食品生产企业;并获得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我国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之后,植物油进口环境将更加趋于宽松,没有配额的限制,有条件进口植物油的企业数量会明显增多,进口数量的不确定性也会明显增强。(三)我国棕植!油进口情况我国棕桐油进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从新加坡和越南也有少量进口。2001年以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棕植!油进口量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其它国家的进口逐年减少。2005年,我
29、国进口棕植!油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其中,马来西亚占据的份额为68乐印度尼西亚占据的份额为32%。图12:我国棕桐油按国别进口1996-2005年我国棕梅油按国别进口量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四)我国棕桐油分海关进口情况国内棕根I油进口港较为集中,天津港、张家港和黄埔港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7乐此外,青岛、深圳、厦门的棕稠油进口量也比拟大,均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左右。棕桐油消费区域分布广泛,其中华北、东北地区消费的棕稠油主要来自天津和青岛,华东、华中地区消费的棕梅油主要来自张家港和泰兴(南京海关),华南地区消费的棕桐油主要来自黄埔、深圳和厦门。以主要进口港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是国
30、内棕稠油现货市场流通的根本格局。图13:2006年国内海关棕植!油进口比例(五)我国不同度数棕稠油进口情况我国消费的棕枢!油主要依靠进口,从近三年棕桐油进口情况来看,24度棕植I油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其2004、2005、2006年度的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1%、62乐69%,流通规模优势十清楚显。毛棕植!油进口量的增长也十分迅速,2004-2006年,国内毛棕桐!油进口量由0.9万吨增长为65.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0.3%增长为13.0。棕幅!硬脂的进口量那么迅速下降,2004-2006年,棕桐I硬脂进口量由133.7万吨下降为88.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37.4%下降为17.
31、4%o表6:近年棕桐油进口情况单位:万吨品种20042005200624度44度其他精炼油5毛棕檀)油总计资料来源:邦成粮油在线二、我国棕桐油的加工、流通及消费我国棕桐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兴旺。广州、张家港、天津是棕根)油的主要进口地,并由此向周边地区辐射。棕稠油有食用和化工两个方面的用途,消费企业众多。(一)我国棕檀)油加工、流通情况我国棕稠油主要依靠进口,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桐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棕桐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北地区占24%,华东地区占34乐华
32、南地区占34机从进口港来看,天津港、张家港和黄埔港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7队此外,青岛、深圳、厦门的棕檀I油进口量也比拟大,均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左右。目前,国内有棕桐油加工(精炼、分提、调和)企业上千家,主要的棕枢!油加工企业如益海粮油工业、天津龙威粮油工业等根本分布在主要进口港的周边地区,根据2006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当年开展棕桐油进口的大型油脂企业有5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60%,开展直接进口的油脂企业通常将大局部棕桐油精炼、分提后再进入贸易领域,小局部通过中间商进入流通领域。目前,国内有棕稠油贸易企业近万家,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
33、分销。2006年,开展棕柳油进口的贸易企业有8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储罐。天津、上海和广州周边地区不但是我国棕榴)油的主要进口、贸易集散地,而且大型的棕桐油加工企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拥有足够的棕植!油加工、储存能力。1、天津周边地区。天津周边地区棕稠油进口量、加工及库存能力都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4500吨/天的加工能力、近40万吨的罐容。该地区棕桐油的销售区域为京、津、河北大局部、河南北部、山东东部、山西大局部、内蒙、东北局部、甘肃、陕西。棕桐油加工企业为获得较低的物流本钱,根本上都建在港口附近,大型船
34、舶停靠方便,向外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条件便利,是国内棕檀)油的一个重要集散地。2、上海周边地区。上海周边地区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2500吨/天的精炼能力、近60万吨的罐容,其中加工企业的罐容约20万吨,仓库的罐容约40万吨。该地区棕桐油的销售区域为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及河南、陕西局部地区。该地区棕稠油加工企业都选择临港工业开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泰兴、宁波等地区,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万吨的货轮。其中向河南和陕西的销售主要通过铁路,向其他省份的销售主要依托长江水道,通过水运的方式完成,具有很好的棕桐油集散功能。3、广州周边地区。广州周边地区棕桐油产能和罐容也
35、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3000吨/天的精炼能力、40多万吨的罐容,这些罐容根本上都分布在加工企业。该地区棕桐油的销售区域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棕桐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带,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万吨的货轮。其中广东、福建等省的棕桐油销售以水运为主,并对湖南南部、广西东部有一定的辐射力,向其余地区的销售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棕稠油集散功能较强。图14:国内棕稠油流向及流量(二)我国棕桐油消费情况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用为主,其中24吊种,占据/变化。2001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桐油、棉籽油、小品种油。2001年以后,豆油、棕桐油消
36、费份额明显增长,而菜籽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的消费份额出现降低,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变动很小。至2004年,各品种油消费份额由大到小的排序那么变为:豆油、菜籽油、棕稠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超过了棉籽油。未来几年,我国棕桐油的消费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其消费份额预计很快就会超过菜籽油。2 .棕桐油的食用消费1996-2001年我国棕桐油的食用消费数量根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4年棕檀!油食用消费量到达270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楣油的食用消费数量为29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图14
37、:我国棕稠油消费趋势单位: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3 .棕桐油的工业消费由于我国对44度以上棕桐油并不实行配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44度以上棕枢I油的进口,棕稠油的工业消费量也相应出现迅速增加。2002年棕桐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那么到达了12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平均年增长42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桐油的工业消费量为14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4 .棕桐油的消费企业情况从消费企业来看,目前国内有成规模的各类棕稠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如统一食品
38、集团、顶新集团等,化工企业如广州宝洁、纳爱斯益阳等。大局部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有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机据不完全统计,总体上来看,进口棕桐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乐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机5 .我国棕植!油消费的季节性由于棕稠油的熔点比拟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拟大,冬季较小。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04-2006年的情况看,1、2月份的进口量比拟小,大约在16-29万吨左右,6-9月份进口量较大,2004年8月份、2005年6月、2006年8月
39、分别为当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分别到达41万吨、50万吨和67万吨。图15:2004-2006年我国棕桐油月度进口量(单位:万吨)-2004T-20052006第四章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合约介绍一、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期货合约交易品种棕檎油交易单位10吨/手报价单位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2元/吨涨跌停板幅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合约月份1,2,3,4,5,6,7,6,9,10,11,12月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最后交割日最后交易日后第2个交易日交割等级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交割质量标准交割地点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
40、指定交割仓库最低交易保证金合约价值的5%交易手续费不超过6元/手交割方式实物交割交易代码P上市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檎油交割质量标准(FDCEP001-200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的棕植I油质量指标。1.2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桐油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680-1995食用棕桐油GB8873-88油脂工业名词术语3术语和
41、定义3. 1符合GB/T15680-1995食用棕桐油3.2符合GB8873-88油脂工业名词术语4质量要求4.1特征指标项目质量指标折光指数(40)比重(40C25C水)碘值(gI100g)256皂化值(mgKOHg)188-207不皂化物(%)W4.2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熔点(C)24酸值(mgKOH/g)过氧化值(meqkg)入库:5出库:10色泽(罗维朋比色槽)气味、滋味具有棕桐油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透明度40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杂质()4.3卫生指标:按GB/T15680-1995规定执行。5检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签按GB/T15680-1995规定执行。6贮存和运输6.
42、1贮存应贮存在低温、枯燥、清洁及避光的地方。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6.2运输运输中应注意平安,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散装运输要有专车,保持车辆清洁、卫生。7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第五章棕桐油期货交易风险管理方法一、保证金制度棕桐油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o新开仓交易保证金按前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收取。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棕桐油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交易时间段交易保证金(元/手)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合约价值的10%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六个交易日
43、合约价值的15%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十一个交易日合约价值的20%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十六个交易日合约价值的25%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合约价值的30%棕桐油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合约月份双边持仓总量(N)交易保证金(元/手)N25万手合约价值的5%25万手NW30万手合约价值的8%30万手CNW35万手合约价值的9%35万手N合约价值的10%二、涨跌停板制度棕楣油合约交割月份以前的月份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0三、限仓制度一般月份合约持仓限额单位:手一般月份合约单边持仓量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W5万12,50010,0005,0005万25%20%10%注:比例为经纪会员(或非经纪会员、客户)某合约单边持仓量占该合约单边持仓总量的比例。棕桐油合约进入交割月份前一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持仓限额(单位:手)交易时间段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交割月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起5,OOO4,0002,000交割月前一个月第十个交易日起2,5002,0001,000交割月份1,2501,000500注:套期保值交易头寸实行审批制,其持仓不受限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