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024).docx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024).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根据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综合(2022)42号)和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气2023)10号),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降
2、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政策协同、管理协同为手段,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碳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省下达的污染物减排和碳排放控制目标全面完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0.2825万吨、0.
3、163万吨、0.271万吨、0.059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8%o到2030年,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取得明显成效,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碳达峰目标有序完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二、加强源头防控(三)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1 .强化空间管控政策工具的统筹协调。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等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按程序更新、调整分区管控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增强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研究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
4、度。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转变。加快推动南北盘江流域(煤一电、煤一电一铝、煤电-化、煤-焦-气-化)等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强化节能降碳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钢铁、水泥等高排放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1重点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1)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动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6号7号烧结机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项目,全面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动水城瑞安水泥有限责任公
5、司、贵州昊龙胜境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桂三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博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分公司完成水泥窑超低排放改造。(四)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2 .加强“两高一低”项目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坚决不予准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三线一单”、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替代削减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高耗能项目能耗准入标准,能耗、物耗、水耗要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到
6、2025年,重点“两高一低”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两高一低”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浆造纸等高污染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产业规划布局的项目。引导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
7、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做大、做优、做强环保产业。重点实施现代能源、基础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推进计划,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4 .积极推进煤炭消费替代。优化煤电项目建设布局,推动建设合理规模的煤电作为基础性安全保障电源,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以60万千瓦级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为主,设计供电煤耗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加快六枝电厂、盘县电厂、盘南电厂、盘北煤阡石电厂、野马寨电厂煤电机组实施节能、环保及供热改造。合理控制化
8、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用煤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有序淘汰关停能效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煤电机组,到2025年全市煤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鼓励新改扩建工业炉窑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优先保障居民用气,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和农业用煤天然气替代。(市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2煤电机组改造工程推动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六枝电厂266万千瓦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炉)、国投盘江发电有限公司盘北煤阡石电厂2x30万千瓦亚
9、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炉)、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兴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野马寨电厂320万千瓦超高压机组(四角切圆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节能改造;推动贵州粤黔电力有限公司盘南电厂4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切圆/对冲燃烧炉)、贵州盘江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电厂2x66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四角切圆炉)完成节能改造。5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转型。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开展绿色小水电创建,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优基地,积极推进
10、盘州、钟山2个试点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围绕城市功能区、城镇集中区、开发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推动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应用场景的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建设。(市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 .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探索生产工艺以及回收处置利用等全产业链绿色化,推行绿色制造,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鼓励生产、提供、使用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围绕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节能环保等产业,依托盘江煤电、首钢水钢、昊龙
11、胜境、安凯达、双元铝业、合众镒业、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贵州新仁新能源、刺力王等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包装印刷减量化,减少印刷面积和颜色种类,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充分依托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推进创建低碳企业、景区、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
12、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 .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节能减排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与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等示范创建活动相结合。完善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基础设施,增加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充电桩数量。加大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力度。到2025年,推荐1家以上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新建公共建筑节水器具使用率实现100虬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财
13、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突出重点领域(七)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9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石化、化工行业深度耦合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优先争取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支撑相关技改及新建项目。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示范工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4、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0 .推进建材行业协同增效。以熟料生产环节减排为重点,推动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燃煤清洁化和原燃料替代。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和错峰生产常态化。鼓励使用余热或电能进行烘干,推广使用矿渣、粉煤灰、煤歼石、电石渣、工业副产石膏、电解镒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替代石灰质原料和普通混合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IL推进黑色金属冶化行业协同增效。开展大气环境容量约束下的钢铁行业去产能长效机制研究。以首钢水钢为重点,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违规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
15、能,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聚度。继续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支持电炉短流程工艺发展,发展钢铁绿色低碳技术。充分发挥“三相一步法”技术优势,推进电解镒项目建设,推广使用高效机电设备,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 .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协同增效。支持重点企业开展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技术、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以及铝加工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有效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积极发展高纯铝材料,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再生铝比例,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
16、30%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3 .推进化工行业协同增效。稳步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煤化工行业全面推行先进适用的干熄焦、焦炉煤气利用技术,推进焦炉大型化,推广应用大型清洁高效粉煤气化技术。鼓励实施蒸汽梯级利用,推广应用升膜多效蒸发技术和炉窑烟气节能降耗一体化技术。加快推进矿产伴生资源、化工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焦炉煤气制氢,构建以煤焦油、粗苯和焦炉煤气为核心的焦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3工业领域重点工程(1)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粤黔电力、昊龙胜境、祥林矿业、豪龙
17、水泥等“两高”以及白酒酿造等“双超双有”行业企业,按照五年一轮次逐一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改造中的支持作用,促进绿色发展。(2)有色金属行业协同增效重点工程推动水城经开区双元铝业技改升级一期项目及扩能项目,推进电解烟气深度净化及脱硫,改造生产设施,进一步节能降耗。(3)化工行业协同增效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大型煤焦化一体化基地建设,重点实施首钢水钢高质量发展焦系统结构调整项目、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200万吨/年)、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等,开展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绿色循环利用。(八)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
18、。14 .优化货物运输结构。统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运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例。推进内河港口建设,提高水路货运量。加快推进货运铁路通道建设,提高煤炭、钢铁、电力、焦化、建材等企业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量。鼓励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5 .加快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升级。推动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用车、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铁路货场、机场车辆及3吨以下叉车、园林机械等采用新能源,新增和更新的公
19、交车80%以上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场站、停车场、客货枢纽等区域充电桩、充电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及建设。对货运车辆(含运渣车)按排放标准、时段、路线精细化管控,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强化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船舶等移动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客船和老旧营运船舶,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推动重点湖泊、水库等旅游景区游船加快更新为电动船舶。加快港口供电设施建设,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
20、4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工程铁路运输重点工程推进六枝特区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配套9.61千米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九)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16 .优化城镇规划。严格执行“三区三线”管控规则,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设总规模,合理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科学规划布局城市风道、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减污降碳 协同 增效 实施方案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