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某乡村提升改造工程详细规划书.docx
《新农村建设某乡村提升改造工程详细规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某乡村提升改造工程详细规划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一第二常现状条件分析-1-第三章规划依据-3-笫四章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3-第五章规划定位和目标-4-第六章规划构思-5-第七章规划布局5-第八章竖向规划-7-第九章市政管线规划-7-第十常消防、环卫规划-7-第十一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7-笫十二章工程估算-7-新农村建设某乡村提升改造工程规划说明书20xx年XX月村落的指导性和可复制性。笫二章现状条件分析笫一节区位条件分析 XXX区:XXX市XXX区地处XXX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位于XXX市南部,东南与XXX省XXX、XXX、XXX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XXX区,西连XXX区、XXX县、XXX区
2、。 XXX镇XXX区XXX镇位于XXX区西北部,与XXX镇、XXX乡、XXX乡、XXX镇、XXX镇及XXX区XXX镇接壤。20xx年建XXX镇人民政府,集镇位于镇域南腹部。全镇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27000亩,城镇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27个村(居)民小组,7961户26500人,城镇常住人口UoOo人。 XXX村XXX村地处XXX市XXX区XXX镇龙川江流域。距XXX(XXX至XXX)高速路XXX互通口3公里,至XXX集镇1公里,至XXX市区20公里,到XXX主城XXX区41公里,位于XXX“1小时”经济圈内,XXX市区到XXX村仅10分钟车程。XXX村位于
3、“XXX平原”的北部,是XXX城区通往XXX镇和太平场镇的必经要道。村级通车公路4公里,水泥硬化便民路4公里,交通便捷。XXX路省道S204,XXX路、XXX旅游专线公路均穿过村域。 本次规划范围: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背景农村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规划引导、土地资源浪费、公共设施重复配置或缺失、住房拆建频率高”等现象,导致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市建委召开全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会议研究启动了包括XXX区XXX村在内的全市农村住房莫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
4、院关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指导XXX区XXX村旧村改造,特编制本规划。笫二节项目概况本次规划用地位于XXX市XXX区XXX村中部。XXX村地处XXX镇北大门。全村幅员4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456户、1645人。全村平均海拔720米,石桥河贯穿全境,生态优良,风景秀美,森林覆盖率达50%。本次规划预计总建筑面积18174.7平方米,包括:居住建筑13856.4平方米,独院、合院和套院共计74户,居住312人;公共瓮筑:村服务活动中心690.1平方米,村公共活动中
5、心3628.2平方米。本次规划用地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基础优良,农业设施完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本次规划用地村落定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村,并提出到2015年,把XXX村建设成为国家级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掀起了XXX村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强调本次规划社通公路。XXX旅游专线过境。内部道路地块内现状道路为村庄内道路,宽度约L5-3米,以水泥路为主,规划将重建。3.现状用地功能结构全村幅员面积约4.0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730-795米之间,其中:耕地面积2072亩(田:1800亩、土:272亩),林地面积460亩;水域面积100亩(包括河道、水库、鱼塘和水塘);森林覆盖率45%。XXX村农村集体建
6、设用地23.67公顷,人均农村建设用地143.89平方米。全村居民点聚居规模普遍不大,大多在10户以下,大部份为散居居民点,除了村委会服务中心、培训学校为公建外,其余基本都为农民住房。其中本次规划范围内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有部分散落居民点。土地类型面积(公顷)耕地158.59园地59.98林地145.30建设用地23.67保护区0特殊用地0.8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91草地9.39合计403.68(注:交通用地中如果是乡道及以上的对外公路应属于国有土地,其它农村道路应属于集体所有地,属农耕地范畴。)本次规划用地位于XXX市XXX区XXX村中部。距XXX高速XXX下匝道4公里,至XXX城区
7、19公里、XXX主城42公里。现有XXX村行政中心位于用地南侧,规划用地东北侧为XXX村主要观光道路XXX大道。笫二节周边和内部设施条件1、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规划用地距镇驻地约1.5公里,XXX区农民培训学校设于XXX村境内,主要开展农村经纪人、水稻病虫防治、种养殖技术等专业培训。规划范围内现有村级服务中心建筑一栋,该中心附属村委会办公室、图书室等,但尚无文化活动室和五保家园,村级服务中心功能还不完善。2、市政设施条件XXX村属于镇驻地近郊村,远离城区,市政设施相对缺乏。现状除有电力、电讯管线外,无其他市政管线。现状电力电讯均接镇驻地管线。村内目前各社村民人畜饮水多取至附近井水,村内有灌溉水渠2
8、2公里,农业水利灌溉以抽取龙川江河水为主,以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第三节现状用地条件1 .现状地形地貌规划地块呈东西高中部低的趋势,最高点高程763.54米,最低点高程733.47米,高差约为30米。东、西、北为山地,南侧为洼地。2 .现状道路交通外部道路XXX村村级通车公路4公里,水泥硬化便民路4公里,交通便捷,基本实现了社第三章规划依据 XXX市XXX区XXX村总体规划(2008版) XXX土家族传统建筑风貌应用导则XXX市规划局,XXX大学建筑学院; XXX市农村住宅通用图集(2010版)一一XXX市票委,中原第九设计院,XXX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市居住区规
9、划设计规范(2002版)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XXX市城乡规划条例 XXX市村规划编制办法(2009年修改) XXX市村规划技术导则 XXX区旅游发展规划 1:500地形图第四章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保护生态多样性,展现居民生活的多元性,满足居民和游客需求的多样化笫四节建设条件分析1 .优势:宏观政策利好,中观周边支持,围观自身资源丰富;政策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作为重要动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设,X
10、XX村宏观条件优越,XXX村作为政府指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全有能力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自身优势一一规划用地自身产业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产业以蔬果、蓝莓为主题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模式,地块周边有生态农业示范区将构建“一心两区两带”的产业空间格局。本次规划用地范围恰位于该格局的中心,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明显。环境优势一XXX村及规划用地自然环境良好,大面积的红枫林地,大规模的蓝莓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园区共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只需稍加整理和组织即可形成原生态景观资源优越的农村居住社区和生态农业旅游的目的地。2 .制约条件:基础设施缺乏,交通系统残缺,意识形态滞后
11、;基础设施一XXX村离城市较远,与城市资源的共享相对薄弱,规划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缺乏,需要在改造和新建中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一一规划局域内无正式村级通车道路,路网梳理和组织尚需研究和论证,交通系统条件薄弱;意识形态一规划用地内居民均属常杰农民思维形态,对于国家积极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新观点和新理念尚未开始接受,追逐近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如私搭乱建、损毁耕地林地等意识形态依然存在。2、规划目标一实现“六种境界”一是山与水的交融,这是满足空间审美的主观性与普遍性;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耕地林地,还原乡村生活的“原真性”,实现“山、林、水、宅、田、人”的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生态画面
12、,为村庄的赏玩性和宜居性提供先天资源;二是城与乡的互动,这是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性与重塑性;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一一包括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的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社区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社区公厕及垃圾站建设,从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减少城乡差距,改善乡村该方面无序的状态;完善规划用地路网建设一一与城市及其他村落间联通道路合理衔接,进行规划用地内道路交通组织的系统化设计,保障内部交通便捷、安全、注重静杰交通、机动车交通、步行系统和消防通道的组织安排。三是动与管的结合,这是统筹乡村休闲的舒适性与趣味性;通过交通组织,将过境、游赏和居住等不同性质的车流、人行进行分配和组织,降低相互的干扰;规划区域内形成独院、
13、合院和套院三种“细胞”,以五户一组、十余户聚落的簇状布局,各聚落之间或林、或田、或山自然景观分开。以“院”保证居民的安静和舒适,以道路为“枝干”将簇状分布的“聚落”动态连接,实现规划村庄的趣味横生的布局模式。四是古与今的对话,这是保持文化传承的连贯性与鲜活性;新藻和改造区域的公共座筑和民居,从德筑布局和外部风貌等方面坚持“乡土味,三多原则;指导思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生命感悟J四生思想。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远郊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战略带动旧村进行改造。2、风格协调统一,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布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创造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居住景观和富有吸
14、引力的生活环境。3、突出地域文化底蕴,遵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发展。4、坚持环境生态化的原则,采光和通风要求,重视步行环境和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地使居民接近自然、享受自然。5、在成本适当、功能实用基础上强调美观雅致,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使规划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第五章规划定位和目标1 、规划定位一新型农业示范园+国家级新农村示范点以建设新型农业示范园,创建国家级新农村示范村为目标,充分发挥XXX村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全面融入XXX市一小时经济圈。新建居民点满足居住小区建设和社会主义
15、新农村建设的双重需要,营造内部环境宜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生活区。依据沿路、傍山、适应地势等原则进行排列,选取传统的巴渝民居的“一字型”、“L型”、“三合水”作为建筑单体布局指导形式;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均以院落作为建筑布局的整体,区别只是根据具体建筑所在位置的自然地貌采取前、后或侧院落的设计模式。德筑分类:(1)公共建筑:村公共服务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位于规划用地主要道路出入口区域,作为标志建筑,对整个规划区域起到引首的作用。公共建筑自成组团同时自身呈小细胞组合院落格局。(2)居住瓮筑:分为“独院、合院和套院”三种户型类别,并分别类同传统巴渝民居的单体布局模式,“堂屋居中厢房围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乡村 提升 改造 工程 详细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