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docx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重点)1.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及其评估:体温:成人体温平均值及正常范围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温37.O0C(98.6OF)36.3C37.2C(97.3T-99.0T)肝温37.5C(99.5T)36.5C37.7(97.7oF99.9F)腋温36.5(97.7T)36.0-37.0(96.8T98.6T)体温评估:(一)体温过高1.定义: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致热源作用或本身功能紊乱时,致使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即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过37.5C时,称体温过高或发热。2 .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2、C,低于34或高于43,则极少存活。所以护士对于体温过高或过低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能有丝亮的松懈。3 .发热过程发热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形式:一般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骤升是指体温迅速上升,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C或更高。渐升是指在数小时内,体温逐渐上升,经数日可达高峰。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有时伴寒战、肌肉酸痛、无力。(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临床表现: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增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3)退热期(体温下降期)特点: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
3、复至正常水平。体温下降方式:般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形式。骤退是指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渐退是指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此期由于病人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者、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虚脱休克征象,护理应密切加强观察。4 .发热类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5 .伴随症状发热病人常出现以下伴随症状,如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意识障碍、皮疹等。(二)体温过低
4、1.定义: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从而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6 .原因(1)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2)疾病或创伤(3)低温环境(4)低温麻醉和药物中毒7 .临床表现发抖、皮肤苍白、冰冷、血压下降、呼吸和心率减慢、意识紊乱、嗜睡、重者可出现昏迷。脉搏:正常成人每分钟60100次,正常情况下,脉搏与心率是一致的,脉搏评估:1 .脉率异常心动过速: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常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体温每升高Ic,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心动过缓: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低等。2 .节律异常当心脏冲动发生异常或传导障碍
5、时,可产生各种心律失常,主要表现在节律不规则,即脉搏搏动不规则、间隔时间时长时短。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其发生机制是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生冲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提早出现。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脉搏短细: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小于心率。其特点是:心率快慢不一、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强弱不等,有的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可以发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而造成脉率低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颤。3 .强弱异常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丝脉或细
6、脉当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时,则脉搏弱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丝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休克等。4 .动脉壁异常若动脉管壁变硬,丧失弹性,触诊时呈条索状,提示早期动脉硬化。如果动脉管壁有钙质沉着,动脉管壁不仅硬,且有迂曲,呈结节状,则提示严重的动脉硬化。呼吸:正常呼吸是比较均匀、规则、无声、不费力,一般是在无意识中进行,但有时也可随意识改变深度和频率。正常呼吸的频率是1620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男性、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评估:1 .频率异常呼吸增快: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常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呼吸减慢: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常见于颅内压
7、增高、麻醉剂、镇静剂服用过量等。2 .深度异常深度呼吸(库斯莫尔呼吸)呼吸深大而有规则。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浅快呼吸呼吸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常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部疾患。3 .节律异常潮式呼吸(陈-施氏呼吸)间断呼吸(比奥呼吸)4 .声音异常蝉鸣样呼吸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象蝉鸣样的声响。常见于喉头水肿或异物。鼾息呼吸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常见于昏迷、呼吸道肿瘤等。5 .呼吸运动异常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一般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当出现(D肺或胸膜疾病,如肺炎、胸膜炎;(2)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胸
8、式呼吸增强一般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当出现腹膜炎、大量腹水、腹腔极大肿瘤等均可使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出现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6 .呼吸困难是指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异常,主要由于气体交换不足,机体缺氧所致,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出现呼吸费力、紫绢、端坐呼吸、鼻翼煽动等。临床一般分为三类: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进入不畅,使呼吸肌收缩增强,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喉部及气管疾患,如急性喉炎、喉头水肿、气管肿瘤、气管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
9、间大于吸气时间卜呼吸道部分梗阻,以致于气流呼出不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与吸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且表浅,常伴有呼吸音异常肺部广泛病变,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重症肺炎、大片肺不张、气胸等血压:血压的计量单位是千帕(kPa)和亳米汞柱(mmHg)。mmHg与kPa的换算公式:kPa7.5=mmHg,unHgO.13=kPa血压通常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为9014OmmHg(12-18.6kPa),舒张压为6090mmHg(812kPa),脉压为3040mmHg(45.33kPa).血压评估:1 .高血压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
10、卜,成人收缩压214OnlmHg和(或)舒张压290mmHg。2 .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50)三Hg12(8.65)kPa,表现为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常见于大量出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3 .脉压差的变化(1)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疹、甲状腺功能亢进。(2)脉压差减小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2.掌握体温过高和过低的护理:体温过高:1 .降温物理降温:若体温未超过39.59,给予局部冷疗,即冰袋冷敷头部,以增加传导散热;若体温超过39.59,给予全身冷疗,即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以达到降温的目的。药物降温:遵
11、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中药制剂等,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甚至虚脱。对于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尤其应注意减少给药量。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点刺放血。2 .观察病情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温4次,高热病人应每4小时测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同时观察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及时了解有关各种检查结果及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还是恶化。3 .饮食护理(1)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鸡蛋羹、面片汤、青菜、新鲜果汁等。(2)多饮水,每日补充液量3000亳升,必要时给予静脉点滴,以保证入量。由于高热时,热量
12、消耗增加I,全身代谢率加快,蛋白质、维生素的消耗量增加,水分丢失增多,同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所以宜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4 .使病人舒适(1)安置舒适的体位让病人卧床休息,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2) 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刷牙,饭前、饭后漱口,不能自理者,可行特殊口腔护理。由于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口腔溃疡,因此口腔护理可预防口腔及咽部细菌繁殖。(3)皮肤护理:发热病人退热期出汗较多,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裤和大单等,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皮肤继发性感染。5 .心理调护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病人
13、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体温过低:1.保暧(1)给病人加盖衣被、毛毯、电热毯等或放置热水袋,注意小儿、老人、昏迷者,热水袋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2)暖箱:适用于体重小于2500克,胎龄不足35周的早产儿、低体重儿。6 .给予热饮7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体温1次,直至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同时观察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的变化。8 .设法提高室温,以2224C为宜。9 .积极宣教,教会病人避免导致体温过低的因素。3.了解体温、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体温计:1.玻璃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是由一根有刻度的真空毛细管构成,其末端的球部内盛水银,测试时,水银受热膨胀,沿毛细管上升,其高度和受热程度呈正比,体温表
14、的球部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狭窄部分,可防止水银自行下降,以便检测温度,水银柱必须经过震荡后才能下降。摄氏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C,每IC之间分成10小格,每小格为0.1C,华氏体温计的刻度为94108F,每2F之间分为10小格,每小格为0.2F。由于测量部位不同,玻璃体温计又分为口表、腋表、肛表。口表和腋表的球部较细长,有助于测温时扩大接触面;肛表的球部较圆钝,可防止插入肛门时折断或损伤粘膜。2 .电子体温计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测量体温,所测温度值由数字显示器显示,直观读数,测温准确。口3 .化学点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为一次性使用的体温计,其构造为一含有对热敏感的化学指示点薄片,测温时,随机体的
15、温度而变色,这种体温计应保存于独立的密封包装袋内,直至使用前才拆开。测温时将表置于病人舌下,让病人将舌尖压在口表上,闭嘴测1分钟,取出后当颜色点从白色变成蓝色时,最后的蓝点位置即为所测温度。血压计:1.汞柱式血压计(水银式血压计)多为临床常用,有立式和台式两种,其构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2 .压力表式血压计(无液血压计)3 .电子血压计袖带内有一换能器,由自动采样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与充气,数秒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的数值。4 .掌握测量T、P、Bp、R的注意事项:(一)体温:1 .口温:(1)病人曾进冷热饮食或吸烟或进行面部冷热敷治疗者,需间隔30分钟后再测。(2)禁忌症:婴幼儿、
16、精神异常、昏迷病人、口腔疾患、行口鼻手术者、张口呼吸者。(3)若不慎咬破体温计,先清除口腔中的玻璃碎屑,再吞服大量蛋白水(蛋清)或牛奶。因为蛋白质与汞结合,可延缓汞的吸收。2 .腋温:(1)适用于婴儿或其他无法测量口温者。(2)局部洗浴后,需稍停片刻再测。(3)禁忌症:腋下有创伤、炎症或行手术者、肩关节受伤或过度消瘦者。3 .肛温:(1)坐浴、灌肠后应间隔30分钟再测。(2)躁动病人、婴幼儿测温时,护士应守候在一旁,以防体温计折断。(3)禁忌症:直肠肛门疾患、或行手术者、腹泻、心肌梗塞的病人。(二)脉搏:测脉时不可用拇指诊脉。因为拇指小动脉的搏动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当脉搏细弱而数不清时,以测
17、1分钟心率来代替诊脉。对于脉搏短细的病人,诊脉时应由两位护士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开始测量,分别听心率、测脉率,计数1分钟。记录方式为分数式,即心率/脉率,如100/72次/分。偏瘫病人应测其健侧肢体。因为患侧的肌张力减弱,血循环障碍而影响测量结果。(三)血压:(1)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的准确性,以防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2)如需重测血压时,应使水银柱降至零点,等待片刻后再测,必要时双侧对照。(3)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4)对于偏瘫病人、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若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脉管炎、血管畸形者,应测量下肢血压。(5)排除影响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体征 观察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