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鲤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黄河鲤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鲤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黄河鲤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开封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鲤鱼养殖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当程度的养殖规模,其中以亚太地区为主。在我国,黄河鲤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以黄河沿岸为主形成具有规模性的黄河鲤养殖特色产业,带动了区域性的渔业经济效益。现代社会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诸如水质污染,滥捕、毒鱼、炸鱼等,使得天然水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黄河鲤的生存、繁衍环境发生变化,资源量急剧下降,年捕捞量还不足1万公斤,年龄与个体均减小。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全国一片鲤鱼引种杂交热的直接影响下,经黄河的不同支干流水域,混进了多种杂交鲤,使得河道内黄河鲤种质资源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出现多
2、种鲤鱼混杂现象,黄河鲤鱼品质下降。主要表现为体色不一,鳞被杂乱,体型改变等性状变异,杂交鲤鱼的出现忽视了品种的纯正。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追求高产量,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应运而生。高密度养殖,高蛋白饲料,严重破坏了水体环境及生态环境。近几年鲤鱼养殖爆发群体性的疾病时有发生,一旦发病,无法有效的控制,给渔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每年都会发布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五大行动。每年将五大行动作为水产推广体系的重
3、点任务,对于促进本地区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五大行动的推广,近几年开封本地水产养殖模式逐渐发生变化,由粗放型养殖逐渐转为精细化养殖,增氧机效率、养殖技术、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等也有所提高。鉴于我市目前养殖行业的现状,为更好地执行农业农村厅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要求,有必要制定我市具有地方特色养殖品种的地方标准。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一)任务来源本文件由开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提出,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2020年7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本文件由开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封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联合起草。(二)编制原则1、规范性
4、原则黄河鲤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与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及行业标准匹配协调。2、适宜性原则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确保标准可以指导开封市黄河鲤的池塘养殖。(三)编制依据本文件按照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落实暨开展开封市地方标准集中复审工作的通知(汴市监办(2023)409号)开展标准修订工作。三、编制过程(一)组建复审工作小组2023年12月,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和应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暨开展开封市地方标准集中复审工作的通知,接到通
5、知后,我站迅速行动,成立标准复审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担任复审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具体负责实施人员,负责综合协调,其他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复审工作高效开展。(二)提出复审建议2024年1月8日,我站召集全体标准制定人员,召开了标准复审工作会议。各技术专家对照地方标准评估内容和方法,对本标准进行逐字逐句审核评估,现场提出修改意见,不能现场审核的,列出问题清单,分工落实。针对问题清单,我们对统筹协调、资料查找、数据校对等工作做了具体分工,落实到具体人员负责。经过全体人员的一致努力,顺利完成复审工作,形成了市地方标准复审建议。经过审核,标准存在部分技术内容落后无实用价值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失效两个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池塘 养殖 技术规范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