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MW生态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118.8MW生态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8.8MW生态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检索号:32-N01841C编号:32-N01841C-A01中广核连云港118.8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总说明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工程设计A132015910工程勘测甲级100OOl-KJ2014年4月南京中广核连云港118.8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总说明批准:高嘉棵审核:刘欣良校核:王海华李素良何春编制:张云鹏陆冉张源常城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单位名称: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资犍级甲级专 业火电其他(断能源)、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通信信息服务范围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策划和准备阶段管理)编制项目建
2、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工程设计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工程设计。证书 编号: 工咨甲21120070013证书有班:至2017年08月14H带4部分,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频发的资质证书为准以上各专业均丽盖了本专业相应的节能减排本环境治理内容,取得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目中请报告膏格的单位,具备编制因定资产投贵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能力:取得计估去询资格的单位,其备对国定责产授责项目节能评彳进行评审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企业名称:江蕃省电力设计院经济性质:国有企业资质等级电力行业甲级;
3、建荧行业(建鼓工程)甲级;海洋行业沿岸工程)专业甲级;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电子遗信广电行业(选信铁塔)专业乙级;水运行业(港口工程)专业乙级;水利行业(国垦)专业乙级.可承扭建现装馋工程设计,过战暴墙工程设计、轻整钢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明工程设计和消线设死工程设行相症范用的甲般查项工程设让业务,可乂书卡质证名许可意果用的龙的建试工程思永包士务H及确目管理和和关的技术与管理取务,发关:2GI0年05月:2日)0对而3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证书编号:132015910有效期:至2014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Iilf而应此语iffli拟第企业法人营
4、业执照注册号3200(XXXXX)00297企业名称江苏省电力设计院3200000002013101100038住所法定代表人南京市北京西路22号郭纪中26800万元人民币全民所有制TSiKSSfSTMWJB成立日期:1990年9月21日俯病稀家胸中项命计(审解),印了安细工前没甲努,的巾工称)我冉注专项工胖阳前(了章)一平政号向工理报性(施力过明了,你要项四的了和的粘击两金身(而时甲信I、宿阳信音内及据师代理,1招测地了第偏隔威婆“照机,关每帧三月一日象六月三十IJ年相中已参加2012年槽年精二零一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南行政管理总局制:目录1综合说明11.1 概述I1.2 太阳能资源31
5、.3 工程地质31.4 工程的任务和规模41.5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41.6 电气51.7 土建工程61.8 消防设计61.9 施工组织设计7IJO电站管理设计71.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7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81.13 节能降耗81.14 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性分析91.15 结论和建议92太阳能资源分析142.1 气象条件142.2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析142.4 站区气象条件影响分析163工程地质173.1 概述173.2 区域地质及构造稳定性1733水文地质条件183.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83.5 结论和建议194工程任务和规模204.1 工程任
6、务204.2 工程规模204.3 电站建设的必要性215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231.1 光伏组件选型231.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2353光伏方阵设计231.4 光伏子方阵设计236 电气266.1 电气一次部分266.2 电气二次356.3 通信部分397 土建工程417.1 设计安全标准417.2 基本资料和设计依据417.3 光伏支架基础及逆变一升压单元基础设计427.4 主要建(构)筑物设计427.5 光伏发电站困栏设计437.6 光伏发电站道路及场地设计437.7 主要建筑材料447.8 采暖通风设计447.9 水工部分458消防设计478.1 工程消防总体设计478.2 工程
7、消防设计478.3 施工消防498.4 附表509施工组织设计519.1 施工条件519.2 施工总布置529.3 施工交通运输549.4 建设用地方案549.5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549.6 施工总进度5910工程管理设计6210.1 工程管理机构6210.2 主要管理设施6210.3 电站运行维护、回收及拆除631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6811.1 设计依据及目的6811.2 环境现状6811.3 环境影响分析6911.4 主要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711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7412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7612.1 总则7612.2 建设项目概况7812.3 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分析781
8、2.4 项目安全卫生设计8012.5 项目运行期安全管理及相关设备、设施设件8512.6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投资概算8812.7 预期效果评价8812.8 主要结论和建议8913节能降耗分析9013.1 设计原则和依据9013.2 施工期能耗种类9113.3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9113.4 电站节能降耗效益分析9513.5 结语9514项目的投资估算9614.1 编制说明9614.2 设计概算表IOI1综合说明1.1 1.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中广核连云港118.8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2)建设单位:中广核太阳能公司(3)建设规模:118.8MW光伏电站(4)项目地址:连云港新浦区
9、浦南镇(5)安装方式:30固定倾角安装(6)项目投资:工程静态投资101622.72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103353.59万元。1.1.2 项目所在地简介新浦区位于连云港中部,北纬34303442、东经1185711927z之间,为连云港中心城区,东南与连云区接壤,南靠海州去,西邻东海县,北与赣榆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毗连,全区总面积416.77平方公里。新浦区地形呈不规则菱形,东西长,南北稍窄。东南部为南云台山地区,西部为河流与海积共同作用形成的海积平原。地貌形态有山地、山前平原、平地、微倾斜平地、洼地、古海道、海漫淤和低平地等。土质除山区外,多为粉砂淤泥,盐渍化较严重,粘性大。境内山脉主
10、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主要有花果山。新浦区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冬暖夏凉,常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属季节性海洋气候。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常年无霜期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新浦区境内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沐泗水系。境内有新沐河、蔷薇河、乌龙河、鲁兰河、淮沐新河、马河、盐河、妇联河、烧香河等大小于支河道。新浦区是连云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全区实施三产兴区、二产强区、民营富区的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十一五”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
11、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9.3%、4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1%。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倍,其中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倍。图IT浦南镇区域规划图图1-2本项目位置示意图1.1.3项目特点本项目为新型农业能源项目,结合农业同时建设光伏发电项H工程。1.2 太阳能资源连云港市新浦区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1,1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19.5:7月平均温度26.5C,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
12、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日照、风能资源为江苏最多,也是最佳地区之一。项目地太阳辐射丰富,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024.1MJ11)2,从全国太阳辐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连云港新浦区太阳辐射属于资源较丰富区。1.3 工程地质1.3.1 概述连云港地区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和平原两大类,低山由变质岩组成,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平原多为堆积成因,地势低洼,有较厚的第四系堆积。评估区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第四系地层主要有第四纪早期海相和第四纪中晚期的海陆交替相沉积物组成,地面平均高程3.3m左右(国家85基准高程)根据建
13、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本抗震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按钻探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属于350m,按国家相关规范评定场地类别为11类。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处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及当地有关文件规定或当地建筑经验进行抗震设防。1.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的工程地质资料,将本区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场地土自上而下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其工程地质条件如下:素填土:灰褐色,软塑,松散,稍湿,中密,主要有粘性
14、土组成,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0.9Om,平均0.78m;层底标高:8.98-9.2Om,平均9.1Om,层底埋深:O.60-0.90m平均O.78m。层粘土:灰褐色,软塑一客诉,土质较均匀,韧性和干强度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20-1.40m,平均L30m,层底标高:7.78-7.83m,平均7.8Om层底埋深:2.00-2.1Om平均2.08mofak=100kPao层淤泥质粘土:灰黑色,软塑,图纸较均匀细腻,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3.20m,层底标高:4.634.80m平均4.73m;层底埋深:5.00-5.30,平均5.15m。W=57.4%,e=l.632,IL=
15、Ll8,Es=1.83MPa,fak=55kPa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局部粉质含量较高,韧性和干强度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0.80m,平均0.65m,层底标高:3.88-4.29m,平均4.08m;层底埋深5.50-6.00m,平均5.80m。fak=180kPao层粘土:黄褐色,硬塑,图纸均匀,韧性和干强度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20-2.60m,平均2.40m,层底标高:1.63-1.70m,平均1.68m;层底埋深8.10-8.30m,平均8.2Omofak=200kPao层粘土:褐黄色,硬塑,土质均匀,韧性和干强度高,该层未穿透。fak=2IOkPa0综上所述,初
16、步判断场地可建设光伏发电站。本阶段暂无初勘,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暂缺;土的承载力及相关数据暂缺。详细设计需详勘后确定。1.4 工程的任务和规模本工程安装容量118.8MW,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升压至35kV,接入站内新建IlOkV变电站进行二次升压,一条IlOkV出线接入南面13km外的22OkV蔷薇变。最终以接入系统接入意见为准。每个发电单元就地设置一个逆变升压站,由2台50OkW逆变器和一台IOookVA升压变组成。全站设有综合房一座、配电室一座,逆变器小室108座,新建一个IlokV的升压站。本工程具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条件,规划项目发电容量118.8MW,计划于2014年底并网。1.5
17、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本工程发电容量为118.8MW,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光伏组件选用250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计475200块;逆变器选用50OkW型逆变器,共计216台。本工程光伏阵列设置108个IMW晶体硅光伏组件子方阵,每个子方阵由2台50OkW逆变器和1台IooOkVA变压器组成。每个组串由22块光伏组件串联组成,单组组串按照横向跨接汇线的方式设计。各光伏组件组串划分的汇流区并联接线,输入防雷汇流箱经电缆接入逆变器直流侧,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后的三相交流电经电缆引至35kV升压变压器配电装置升压后送至IlOkV升压站的35kV配电室。光伏组件方阵的运行方式
18、采用最佳倾角30,光伏阵列南北中心距为6.7m,东西间距为0.5m。电站布置区域总占地面积约2857亩。逆变器站均在布置上靠近道路,便于检修维护。场内道路路面为粒料路面,站内道路路面宽度均为4m,进场主通道宽度为6m。电站设高速公路围栏,高度L9m。采用沿光伏组件阵列占地范围设置。1.6 电气1.6.1 电气一次光伏电站分为108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以每22块光伏板组件串联为一个组串,各组串平均分配接入16进1出的直流汇流箱,每67个直流汇流箱接入1台50OkW逆变器。逆变器输出315V三相交流,通过交流电缆分别连接到箱式升压变压器低压侧。升压变选用箱式变压器,变压器参数为:电压比372X
19、2.5%315-315V,接线组别Y/dll-dll,短路阻抗Ud=6%o每12个发电单元T接一回进线,35kV配电室共12回35kV进线,2回出线。设置2台63MW、35kV110kV的主变压器。IlOkV采用单母线接线,2回进线1回出线接入蔷薇变电站IlokV母线。1.6.2 电气二次电站以IlokV电压等级1回线接入系统。电站的调度管理方式暂定由省网调度中心调度。该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电站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全站安全运行监视和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中央控制室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整个光伏发电站安装一套综合自动化
20、系统,具有保护、控制、通信、测量等功能,可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及IlOkV升压站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理,实现光伏发电站与地调端的遥测、遥信功能及发电公司的监测管理。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调节由监控系统配合逆变器系统完成。1.6.3 通信调度通信部分列入接入系统中设计,站内留有布置安装场所。光伏发电站调度信息拟传送至地方地调,预留省调接入信息接口,最终以系统接入意见为准。1.6.4 光功率预测系统按照电网功率预测系统要求,在站内配置一套光功率预测装置,将预测信息通过数据网送至调度部门。1.7 土建工程1.7.1 主要建构筑物设计标准本工程规划发电容量118.8MW,光伏发电站内主要建(构)筑
21、物有:综合房、配电室、HOkV升压站、逆变一升压单元、门卫、光伏组件方阵等。综合房、配电室、门卫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拟建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不采用集中供暖,各建筑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局部采暖措施。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通风换气量按排除室内电气设备余热所需通风量选取,并应考虑每小时不小于12次的事故通风,事故排风机兼作夏季正常通风使用。配电室内电子设备室、会议室内设分体立柜式空调机调节室内温度。给排水设计包含生活给排水系统及建筑物室内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8.8 MW 生态农业 并网发电 项目 初步设计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