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立方米秸秆人造板项目建议书.docx
《19万立方米秸秆人造板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万立方米秸秆人造板项目建议书.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徽大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布镇目录第一章总论61.1项目名称:612项目总论:62.1 项目提出的背景:122.2 国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322.1三三5IJ:13222总体目标:142.3 秸秆原料化利用的重点领域:142.4 项目的技术背景和意义:152.5 项目研究的内容:162.6 项目区背景资料:1726.1g位置:172.6.2自然状况:172.63气候饱:182.6.4行政EJ:182A5自然资源:182.6.6物产资源:1926.7经济渤:202A8、农业胸:21第三章承办企业基本情况233.1企业概况:233.1.1 申报企业简况:233.1.2 合
2、作建设单位简介:243.1.3 项目实施的愿望:253.1.4 厂址的选择:263.1.5 51T人员素质:2632生产概况:26321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26322物资供应情况:273.1.6 业发展檄J:27第四章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294.1 市场供需预测:304.1.1 人造板行业现状:30中国人造板总产量统计和预测表314.1.2 地板行业的现状及市场需求预测334.1.3 场供应预测:364.2 产品方案论证:374.2.1 产品方案确定:374.2.2 产品经济寿命期的预测394.23产品竞争能力分析:3943生产规模:404.3.1经济生产规模的确定:402432生产规模椀:40
3、4.33生产规划的编制:41第五章技术和设备方案425.1 项目技术目标:425.2 技术方案选择:425.2.1 主朝术方案及其趣:425.2.2 技术引进方案:435.3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435.4 工艺流程设计:455.5 技术方案设计及设备:52551、秸秆人造板生产车间:52552生产纲领:52533工彳蝴度:53554原材料情况:535.5.1 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53556生产工艺简述:54秸秆人造板车间岗位定员585.5.7 设备方案的选择:605.5.8 工艺解决的关键技术:61第六章物料供应及公用设施情况636.1 物料供应内容及特点:636.2 物料供应规划:636.2
4、.1 对矿产资源的评估:不使用矿产资源636.2.2 对物料供应可靠性的分析:636.2.3 物料供应费用(年产10万立方米时)6563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656.4主要原辅材料供应:656.4.1 fiF原版磁式:656.4.2 棉花秸秆采购措施:666.4.3 供水、供电:67第七章环境保护消防节能职业安全卫生设施697.1 环境保护措施:697.1.1 环腼量现状:697.2 “三废”的内容及性质:717.3 烟气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727.5 固废治理及其影响分析:727.6 噪声治理及其影响分析:727.7 绿化规划:737.8 生产过程影响:747.8.1 环境
5、管理及监测747K2结论和建议:757.9 消防安全防护方案:7537.9.1 易燃、易爆物品清单及其性质描述:757.9.2 防火、防爆方案:767.9.3 消防安全防护投资费用估算:767.10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767.10.1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767.10.2 设计原则及拟采取的措施777.10.3 动安全部分结论:777.11 节白野昔施:787.11.1 所耗指标及分析:787.11.2 10万m2生产线环保均质板与MDF相比的节能效果:787.11.3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787.11.4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措施79第八章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808.1 厂址选
6、择与选择意见:808.2 厂址区位优势8182.1 水文气象:81822蛹辘:82823交旌输:8282.2 4电力辘:83825供水藏:8382.6 资源辘:838.3 最优厂址方案描述:858.4 厂址开发费用估算:85第九章项目设计方案869.1 总图及运输方案:869.2 公用工程设施方案:879.3 土建工程方案:87第十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8810.1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8810.2 劳动定员及工资:8810.3 人员培训:9010.4 售前培训(设备交付前)90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计划9211.1 项目实施计划内容:9211.1.1 设划:9211.1.2 签订合作协议:
7、9211.1.3 项目缸fcJ:9211.2 建设工期:9311.3 项目实施进度图:94第十二章总投资和资金筹措9612.1 项目总投资9612.2 资金筹措:97第十三章经济分析9913.1 财务预测:99413.1.1 销售收入和税金预测:9913.1.2 产品屿预测:9913.1.3 财务报表预测102132财务分析:10413.2.1财务盈利性分析104132.2不确定性分析:10513.3国民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105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10814.1 项目的优点:10814.2 项目的缺点和风险:10814.3 总结论与建议:108143.1总结论:1081432建议:110附
8、图1:典型设备设计图112附图2:设备三维图113附图3:实际设备图114附件1:安徽大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资质资料:115附件2:技术合作单位中国林业科学院相关资料116附件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118附件4:国发(2012)10号文件121附件5:国家发改委“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126附件6: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二00九年七月)130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1.1.1 项目名称:零甲醛环保型棉花秸秆人造板生产项目本项目达纲年产量10万立方米,即2条年产5万立方米棉花秸秆和其他秸秆人造板生产线。1.1.2 项目申报单位:安徽大航新能源技
9、术有限公司1.1.3 注册资本:1000万元1.1.4 法人代表:李俊保1.1.5 项目建设地址:安徽省无为县白的镇1.1.6 项目总投资:1.46亿元11.7项目经济效益:年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7253万元1.1.8 项目合作建设单位: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1.2 项目总论:早在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就联合下发了发改环资20112615号文件(即:)中特别强调:“棉秆综合利用专项工程。在棉花主产区建立棉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利用秆皮、秆芯生产高强低伸性纤维(造纸制浆原料)、人造板、纺织工业用纤维以及其它工业用增强纤维等。探索棉秆综合利用的最优模式。”本项
10、目是一项秸秆代木工程,重点以农作物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高强度零甲醛环保型的秸秆人造板材,变废为宝,将农村资源优势7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促进无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棉花秸秆板人造板产品绿色环保,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应用范围异常广泛,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本项目技术成熟度高可靠性强,主要引进的技术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发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棉花秸秆均质复合板制造工艺技术”和“棉花/油菜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的研发技术,与其联合进行产业化研究,以棉花、油菜、玉米、麦秸、稻草等农业生产剩余物秸秆为原料,采用无甲醛胶粘剂,该产品属纯绿,100%无
11、有害气体释放的环保产品。该产品己经通过了国家“863”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整体规划与建设由中国非木质材料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于文吉教授领军组建研发机构,进行项目的产业化、地方化的技术创新,通过二次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和工艺技术均要求达到符合无为县情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规划设计要求。目前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全社会大力提倡低碳环保,使用高强度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减少使用木材,提高环保意识。根据国务院2000年10月批准的“长江、黄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和”东北、内蒙林区天然林保护实施方案,2000年至今,我国的木材商品性采伐将降到极低的水平,各家人造板企业
12、均受到原料的供应瓶颈,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本项目以无为县约60万亩的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秸秆代木,杜绝焚烧,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8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引导8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生产,减少木材一使用。2011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再次印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力争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安徽省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中详细规划了安徽秸秆造板项目,指出:”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人造板项目。开发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也是我省所面临的一
13、个重大课题,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合肥、蚌埠、滁州和安庆四大秸秆人造板生产基地,其中合肥建立以稻秸秆和油菜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生产基地;蚌埠建立以麦秸秆和玉米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生产基地;滁州建立以稻秸秆和麦秸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生产基地;安庆建立以稻秸秆和棉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生产基地。安徽十二五要建设四大秸秆造板基地,可以实现从源头上综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决定利用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农业区的发展,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必须要强调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同时必须要强调解决“三农”
14、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成为一个解决“三农”问题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问题的示范。本项目采取的技术体系是引进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发的国家863计划的重点技术,该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使之结合无为县情,经研发创新后形成符合无为县情的、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秸秆均质复合板制造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的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研究成果转化为循环农业生产力的实践,是构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到实处,让人们看到从传统农业走向低碳循环农业的新曙光。农作物秸秆和木材有本质上的区别,无法用常规工艺,
15、通过含有甲醛的黏结剂,粉碎成颗粒后热压成高强度的板材。本项目采用PMDl为引发剂,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质特性,通过化学链接,形成网状结构的生物高分子聚合体,再热压成板,其力学和环保性能均十分优异。虽然农作物秸秆的纤维强度低于木材,但板材的强度却不低于木质人造板。本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和工艺代表了国内外秸秆人造板技术发展的趋势,其多项发明专利曾多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属国家火炬和星火计划重点推广的国家级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本项目以国家级科技创新技术内涵为特色,引进先进的秸秆制板和加工设备生产线,选择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生产加工工艺,在无为县建设秸秆人造板加工厂。为项目区绿色环保的建材包装业和粮棉产
16、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丰富了绿色建材包装业市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农业的产业政策,项目的必要性十分明显,生产的产品绿色环保,工艺先进,项目选址适宜,规划布局合理,建设的可行性比较充分。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其中土地200亩预算2100万元,建筑工程5000万元,设备总体预算约7500万元(全部采用国产设备)。)不包括流动资金2000万元;生产规模:项目达产后年产高强度环保型棉花秸杆和其他秸秆人造板10万立方米以上,产品可以实现80%以上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与地区;产值利润
17、:生产的产品的销售价格即使按照最低的价格标准2000元/立方(2010年市场价已突破了2800元/立方),即可以确保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7253万元,销售纯利润率20%以上;政府的投资意向:安徽省安徽省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文件中关于秸秆人造板项目的投资意向为:“投资利用秸秆制造人造板技术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秸秆贮存设施、设备:150万m3,约需资金0.8亿元;人造板生产线:各种机械、设备,需资金0.6亿元;厂房建设、三通一平等,需资金0.4亿元。”资金筹措:根据安徽省在安徽省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中要求按如下比例筹措资金:例如总投资1.8亿的,国家拨款:8000万元;
18、占全部投资总额的44%,地方财政投入:4000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22%,参加企业自筹:6000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34%)。本项目参照安徽省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规定的扶持政策标准,资金筹措比例如下:总投资:1.46亿,国家财政:扶持资金比例为44%,国家拨款金额为:642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为22%,地方配套金额为:3212万元;企业自筹:自筹资金比例为34%:自筹资金4984万元。财政扶持政策:同意免费划拨200亩工业用地支持项目建设,200亩地价值约4000万,可以占到全部投资总额的27%。项目投资回收期:5年(含建设期)。秸秆人造板项目是一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的项
19、目。综上所述,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议无为县委、县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支持和扶持。希望能尽快完成该项目前期的立项工作,以利落实建设资金,同时做好施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尽早发挥其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贡献其力量。2.1 项目提出的背景: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
20、005年降低40%45%。秸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可部分替代和节约化石能源,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焚烧现象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秸秆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国家已出台的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的不
21、多,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要实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提一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2 国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2.2.1基本原则:1 .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秸秆来源于农业生产,综合利用必须坚持与农业生
22、产相结合。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能源化、工业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2 .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入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3 .科技推动、强化支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
23、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14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2.2. 2总体目标: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其中,至J2O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6亿亩;建设秸秆饲用处理设施6000万立方米,年增加饲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13%。1.1 3秸秆原料化利用的重点领域:国家对于“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态度日益明朗,对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立方米 秸秆 人造板 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