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最新解读资料.docx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最新解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最新解读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最新解读资料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下简称卫生健康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引领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对这部法律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主要制度作简要介绍。一、卫生健康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多年来,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有关方面,相继建议通过立法把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原则和制度确定下来,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立法机关积
2、极回应了这一要求。(一)立法背景这一立法项目,连续四次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历经四次常委会审议,可谓“十六年磨一剑”,其间法律名称、调整范围、立法思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 .列入立法规划,作为重要立法项目持续推进早在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把“初级卫生保健法”列入了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并明确由国务院提请审议。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将这一项目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并将法律名称调整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基本医疗卫生法”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20
3、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由全国人大相关专委会、常委会法工委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为加快立法进程,草案的起草和提案机关调整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2016年年底,形成了初步法律草案。2 .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及时调整法名和内容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教科文卫委认为,这些重大举措和部署,将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卫生与健康工作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
4、要求,原来的法律名称和调整范围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对卫生立法的要求,因此将法律名称调整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同时相应扩充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主要是增加了健康促进的相关内容。2017年12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不断凝聚共识初次审议之后;2018年10月、2019年8月和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进行了三次审议,最终四审通过。在草案审议修改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宪法法律委、法工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努力提高立法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审议修改期间,包括栗战书委员长到云南调研在内共调研
5、10个省(市),近20个市县,调研期间共召开20多场座谈会,实地调研30余家单位;在书面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大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三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有37,419位网民提出71,418条意见;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前评估会、专家论证咨询会等十余次。立法机关与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共同研究,积极协调,凝聚共识。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对草案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制度都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二)立法的主要考虑和基本原则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两不愁、三保障”之一就是基本医疗有保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6、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2009年医改意见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健康法即着眼于为此提供法治保障。保障公民享
7、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健康法的立法初心,也是立法的重中之重。立法中注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着力“保基本”,从现阶段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需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二是着力“强基层”,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筑牢网底。三是坚持“大健康”,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强化健康教育、全民健身、食品安全、健康管理等健康促进措施,完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制度。四是坚持“促改革”,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分级
8、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等措施,上升为法律,增强制度刚性;加强“三医联动”,形成制度合力。五是把握“基础性”,着眼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立法定位,突出规定关键性、骨干性和支撑性等重要制度,处理好与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既相互衔接,又突出特点。(三)医疗卫生健康法颁布的重要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公民在疾病等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目前,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已制定十余部法律,如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母婴保健法、执业医师法、中医药法、精神
9、卫生法、献血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但是一直缺少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卫生健康法的颁布,有利于落实宪法规定,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保障促进措施,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卫生健康法是涉及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立法,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制定卫生健康,回应社会关切,顺应民情民意,确立制度和要求、责任和义务,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健全预防体系,加强健康管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卫生健康法
10、确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护和实现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以上政府通过举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或者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健康法的核心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应该主要由政府负责保障,全国人民公平获得。卫生健康法明确基
11、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对这一规定,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一是维护健康所必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维护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经济社会可承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阶段性,必须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三是公民可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公平可及,保证全体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体现了机会公平,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四是采用适宜药物、技术、设备。适宜主要体现在安全有效、成本低
12、廉、易于推广。五是涵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类。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范围,卫生健康法规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会同财政、中医药等部门共同确定。省级政府根据本地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政状况,可以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可以将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疾病和特定人群的服务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组织实施。关于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草案一审稿曾规定,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内容由国务院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后来根据各方面意见
13、,草案三审稿改为由国务院医保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确定。由于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确定是一项新的制度,有关部门对一些重要问题还有不同认识,如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是否等同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到底是由卫生健康部门还是医疗保障部门为主制定等。其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与医保支付范围紧密相关,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决定医保支付的范围,医保支付能力决定、限制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问题在于医疗服务提供与资金保障为两个部门分别管理,由此产生了由谁来主导确定的问题。卫生健康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由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应当听取国务院卫生健康、中医药、药品监管、财政等部门的意见。(二
14、)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与主要关注个体健康的医疗服务不同,公共卫生是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关系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公共卫生工作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面向所有人群和面向特殊人群的两大类,包括:1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的卫生应急和因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者卫生应急主要是服务协助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置,后者本身是应对的主体。我国已经制定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在此基础上,卫生健康法进一步明确了
15、相关内容、制度和措施。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国爆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防控充分显示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公共卫生领域法律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规范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短板”和弱项。例如,对新发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防控制度不够系统协调;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不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力量薄弱、亟待加强等。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有关方面正在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要从完善新发突发不明原因疾病防控,加强疫情信息
16、收集、研判、上报、公布和预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制。202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通过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在内的三十余部法律的制定修改作出统筹安排。2 .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我国则更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总疾病负担的70%o因职业活动接触粉尘、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各种疾病,是影响劳动者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慢性病和职业病的干预。3
17、.重点人群保健我国已经制定了母婴保健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相关人群的保健作了规定。在此基础上,卫生健康法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制度、措施。4院前急救院前急最即在突发疾病的患者被送到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急救活动。近年来,突发疾病的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抢救而不幸离世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舆论对院前急救的关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以及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的不足。卫生健康法对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加强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和急救设备配备提出了要求。
18、针对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卫生健康法还规定,急救中心(站)不得以未付费为由拒绝或者拖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服务。5 .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精神卫生工作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2年我国制定了精神卫生法。在此基础上,卫生健康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建设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三)基本医疗服务改革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过去整体上“缺医少药”的问题,也不再是简单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是医疗资源和看病
19、就医过多集中于大医院的问题,导致患者就医不便,负担加重。解决这一问题,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行分级诊疗。卫生健康法总结医改经验,规定国家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1 .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引导非急诊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机制,并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考虑到基层实际,推进分级诊疗,不能搞“一刀切”,要通过资源下沉、优化服务,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制度的认可度;通过医保等倾斜政策引导群众改变原有的就医习惯,合理选择就诊医疗机构。2 .建立医联体等医疗服务合作
20、机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需求,整合区域内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医联体等协同联动的医疗服务合作机制。医联体是医改的重要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目前,各地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共体,还有跨区域组建的专科联盟,以及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因此,法律强调要“因地制宜”建立医疗服务合作机制。此外,卫生健康法规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参与医疗服务合作机制。3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
21、机构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协议,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家庭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不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工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服务网络功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配置,丰富签约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己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2、。根据2019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床位840.4万张,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0万人。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卫生健康法就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强化了相关制度性规定。(一)坚持公益性原则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长期发展得出的最重要经验。卫生健康法明确规定,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彻始终。一是明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政府举办
23、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根据2019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末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766,388家,床位7,474,704张,从业卫生人员10,547,013名,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6.84%、88.94%、85.75%(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只针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无论在服务能力还是服务总量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据主体地位。二是明确办医导向,以政府资金、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对外出租、承包医疗科室,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
24、向出资人、举办者分配或者变相分配收益。三是严格规范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行为,所有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按照规划合理设置并控制规模;不得与其他组织投资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划定制度红线,堵塞漏洞,避免逐利行为,防止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关于是否允许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在立法过程中曾有不同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应当禁止,另一种意见认为,考虑目前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不足和社会办医需要扶持以及就医需求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不宜一律禁止。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禁止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机构是必要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基本 医疗卫生 健康 促进 最新 解读 资料
文档标签
- 西安市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市卫函2024115号
- 2022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
-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全文及解读
- 卫生健康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工方案
- XX市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XX县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 麻栗坡县卫生健康局本级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 2023年在市卫生健康行业两优一先表彰工作方案
- 长春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 上海市卫生健康设施专项规划2024-2035年
- 青岛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 萧县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
- 广州市增城区医疗卫生优秀人才服务保障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 东营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 鄂州市卫生健康类社团会员及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