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发公司井下顶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同发公司井下顶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发公司井下顶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同煤集团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保护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对职工、企业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等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有关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我们编制了井下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希望全公司各单位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
2、部门和本岗位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实际,落实顶板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有序地做到各司其职,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同煤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1、为了规范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2、通过编制合理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来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3、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相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提高自保互保能力。4、为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工
3、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5、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务院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精神。3、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井下应急救援预案等。1.3 适应范围井下发生的顶板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应急救援。1.4 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
4、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1.5 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2危险性分析2.1 矿井概况东周窑井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城东,地理坐标:东经112。4304”112。5409”;北纬39。5649”40o04329选定的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左云县境内,东距同煤集团直距30km、公路里程约50km,西距左云县直距12km、公路里程约15km。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183.0034Mt.其中:山4号煤层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7605.26万吨,5号煤层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55041.40万吨,8-1号、82号煤层
5、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45653.68万吨。矿井生产能力确定为10.0Mta,矿井服务年限为84.5a。井田开拓方案为四个井筒斜、立井混合式分区开拓。初期开采的5号煤层设计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矿井通风方式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通风系统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由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后期采用分区式通风系统。东周窑井田为双系煤田,即侏罗系和石炭二叠系,上部的侏罗系煤田开采历史悠久,主要是由地方煤矿开发的。据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井田中有生产矿井、老小窑共89个,其中废弃的矿井43个,生产矿井46个。有矿产开发许可证的41个,其中经储量已核查的矿井18个,未核查的矿井20个,未换证停
6、产的3个。主要开采煤层为上煤组侏罗系7号、11号、12号、13号。有许可证的41个矿井井田断裂构造有北东向、近南北向、北西向三组,共9条,井田中发现陷落柱有9个,基本由二维地震勘探所控制。在平面上呈点式陷落,没有延长,多数在相邻剖面上没有对应位置,无规律。2.2 顶板隐患分析掘进巷道顶板危险源分析1、巷道开口交叉点空间范围大容易发生漏顶事故。2、掘进进入上覆采空区或采空区煤柱,压力集中岩层破碎容易发生漏顶事故。3、掘进遇到断层等地质构造容易发生漏顶事故。4、煤层层间距小,伪顶极易垮落容易发生漏顶事故。回采顶板危险源分析1、回采时遇到陷落柱、断层,上覆有采空区煤柱以及顶板岩石疏松破碎等情况时容易
7、发生漏顶事故。2、回采时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工作面出现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容易发生漏顶事故。2.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遇以上情况时容易引起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可导致人身伤亡和巷道垮落,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事故主要危害为:(1)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断面变窄;(2)巷道支护变形、受损;(3)巷道局部或大面积片帮、漏顶、垮塌;(4)造成人员被堵截、砸埋和死亡。3应急处置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先救援人员后处理事故的原则;(2)坚持先检查维护事故地点顶板,后实施救护的原则,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3)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协调的原则;(4)坚持遇险人员自救互救和外部人员救
8、援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依靠科学,多措并举,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抢险救灾的原则。4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及应急救援工作组组成。4.2 指挥机构及职责4.2.1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成员:副总工程师、部门正职、项目部经理、急救站站长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煤矿井下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发布;(3)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4)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补充和完善;(5)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6)负责
9、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7)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8)负责选定井下救援基地,任命井下基地指挥;(9)负责清点井下被困人员数量和姓名;(10)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11)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2)负责配合事故调查;(13)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指挥部成员及单位职责:(1)总经理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2)总工程师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工作,在总指挥不在时可代替总指挥行使职权。(3)生产副总经理在处理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所分管范围的事故处理工作及人员调配等。(4)机电副总经理
10、处理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所分管范围的事故处理工作及事故区域所需的停送电指挥工作。(5)矿山救护队队长带领矿山救护队,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6)安全副总经理根据批准的灾防计划和事故处理计划,负责对救护工作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安全监督。(7)通风副总工程师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掌握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有关的其它措施。(8)公司值班领导、调度主任和调度员负责立即将人数情况报告救护队和公司领导,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9)同发公司和各项目部灯房负责人根据灯牌号查清井下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公司调
11、度室。其它人员未经指挥部许可不准入井,停止发放矿灯。(10)物供部和办公室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险器材和车辆,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发放。(11)机电部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制度,并掌握矿井的停电工作,完成其它有关的任务。(12)各项目部负责救护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13)生产技术部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救灾的技术准备工作。(14)急救站负责组织对遇难受伤人员的急救和治疗,组织药物供应。(15)后勤部保证遇难人员妥善安置,保证救灾人员生活供给。(16)通风区负责矿井各种气体、温度、风速、风量的检查,组织各项目部完成对通风设施破坏
12、后的完善,抢救遇难人员的工作。(17)各项目部负责井下各种管路的联接,保证畅通无阻,安监部对各地点实行监督和把关,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4.2.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调度室主任成员:调度室副主任、调度员报警电话:7865051、7865052、7865053钺星881622456925、海事870772502139办公室职责:(1)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3)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做好详实记录。4.2.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
13、行动组(1)抢险救灾行动组抢险救灾行动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单位:事故涉及单位、安监部、调度室、机电部、通风区、生产技术部、物供部、保卫部、办公室等部门职责:(1)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2)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3)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2)医疗急救行动组组长: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单位:安监部、急救站、保卫部、后勤部职责:(1)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2)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3)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
14、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4)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5)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6)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3)治安保卫行动组组长:保卫部部长成员单位:保卫部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
15、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火药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4)物资供应行动组组长:物供部部长成员单位:财务部、机电部、物供部、办公室、后勤部、项目部职责: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5)后勤生活服务组组长:后勤部部长成员单位:后勤部、项目部职责: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
16、6)宣传教育行动组组长:党委工作部部长成员单位:安监站、党委工作部、办公室职责: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发动群众,战胜困难。(7)善后处理行动组组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成员单位:安监部、后勤部、人力资源部、项目部职责: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8)资料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副总工程师、生产
17、技术部部长成员单位:生产技术部、通风区、安监部、机电部、调度室、办公室职责: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一)掘进预防顶板事故的主要措施1、巷道尽可能布置在稳定的煤岩层中根据掘进巷道(煤)岩石性质,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2、编制合格的作业规程和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并且在生产中严格贯彻执行。3、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超空顶作业。4、严格按设计进行支护,支护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化标准。5、使用锚杆支护的巷道,每300根做一组锚杆拉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通报,对支护质量低下的巷道,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18、。6、掘进工作面顶板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修改规程,编制措施,采取相应对策加强支护。7、巷道管理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的要求。8、永久支护到工作面迎头符合规程要求,临时支护齐全、有效。9、交岔点、跨度较大的地点必须加强支护。10、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时必须提前编制专项措施。11、掘进头有空顶区和破碎带,严禁空顶作业,紧跟掘进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并且必须背严接顶。需要时,一是应挂网,防止漏空;二是用拉条等将支架连成一体,防止推垮。1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规程及操作规程的要求,支架质量及支护形式要合理。13、炮眼布置和装药要合理,以防爆破崩倒支架。14、切巷扩帮后采用一排单体柱,一排木柱,五排水泥托板树
19、脂锚杆结合锚索维护顶板。15、如果上覆采空区距离较近开采时,支护采用锚索吊挂钢梁(打锚索时经过计算要倾斜一定角度)或架棚加强支护。16、上覆有采空区煤柱时,通过精确计算在工作面或巷道顶板越层打眼,将上覆采空区煤柱爆破释放压力,但要注意装药量和炮眼角度,避免引起上覆采空区瓦斯爆炸.二)回采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回采时遇到馅落柱、断层、上覆有采空区煤柱以及顶板岩石疏松破碎等情况时:(1)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提高支架初撑力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并且在生产中严格贯彻执行。(2)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对工作面推进地带的地质构造调查清楚,提前采取预防措施。(3)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进度,减少工作面顶板
20、悬露时间。(4)及时处理采空区悬板,当采空区悬板超过一定面积时,要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措施。(5)强化液压支架和端头超前支护措施,保证支架完好,无漏液现象,前梁无背砰,接顶严实,用液压单体支柱加大超前工作面维护距离。(6)每架液压支架前后柱安装矿压仪表,便于操作工将初撑力达到标准要求。(7)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没有跑、冒、滴、漏现象,泵站压力不小于规定值,乳化液浓度达到规定值。(8)上覆有采空区煤柱时,通过精确计算在工作面或巷道顶板越层打眼,将上覆采空区煤柱爆破释放压力,但要注意装药量和炮眼角度,避免引起上覆采空区瓦斯爆炸.2、回采时要加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和采面收尾期间的顶板管理
21、工作(1)工作面采用自然垮落与人工强制放顶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采空区顶板。(2)当工作面推进20米,顶板仍未垮落时,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3)初次放顶后古塘悬板面积达5x100?时,采取人工强制放顶。(4)当工作面推至周期来压前5米时,要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将支架升紧、升牢,接顶严密达到额定初撑力并且保证支架全部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工作面工程质量要符合标准,要保证端头和超前支护的数量和质量。(5)推广新技术,掌握老顶初次来压的距离,采取相应措施,所有支架要超前支护,接顶严实,达到额定初撑力。(6)停采前必须对工作面及支架进行详细的检查,要求工作面停在顶板完整、压力小、避开周期来压的地方。(7)停采
22、前要加强超前支护管理,保质保量支设端头支护。(8)工作面停采位置要尽量避开上覆工作面停采线、煤柱、以及断层陷落柱等,不利于顶板稳定的地质构造。5.2 预警行动应急救援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安全事故进行积极的预警行动。当出现事故发生征兆以及促成事故发生的条件时,采取积极的预警行动,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对事故进行分级,按照等级进行积极救援。报警第一责任为事故发生单位,发生事故后,在场跟班队长或相关人员要及时向公司调度室和本单位值班室汇报,由公司调度室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汇报。接警、处警工作以指挥中心为主,统一指挥事故救援。汇报要及时,时限最迟不得超过一刻钟,与此同时,事
23、故单位要积极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的自救工作,防止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损失。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均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集团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统一进行指挥下令发布。5.3 信息报告程序5.3.1 报警系统及程序:报警、接警、记录和通知程序公司调度室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具体联络方式如下:调度室程控电话:0352-7865051786505278650535.3.2 报警方式报警程序(1)井下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公司调度室汇报。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发 公司 井下 顶板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