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发动机轴瓦分级检测系统应用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docx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发动机轴瓦分级检测系统应用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发动机轴瓦分级检测系统应用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docx(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发动机曲轴轴瓦分级检测系统应用研究BasedonMachineVisionTechnologyEngineCrankshaftBearingGradeDetectionSystemApplication学生姓名:学历层次:本科所在系部:电气与信息学院所学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讲师助理实验师机器视觉技术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装备的使用效率、可靠性等性能。本设计就是针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轴瓦装配重要工艺环节,利用气缸表面字符特征不一致,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曲轴轴瓦的不同型号进行检测,保证安装准确;主要应用
2、了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技术,以VC+为开发平台,设计出曲轴轴瓦自动检测系统,对轴瓦的类型进行匹配,然后进行自动识别,进而完成检测任务。通过实验验证,在正常情况下,识别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充分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求。关键词机器视觉阈值分割字符识别Abstract:Thetechnologyofmachinevisionhasbecomeanemergingcomprehensivetechnologyandobtainsthewidespreadapplicationinmanysocialdomains.Greatlyenhancedtheequipmentsintellect
3、ualizationandautomatedlevel,theusingefficiencyandreliabilityisalsoraised.Thispaperisdesignedforanimportantpartoftheautomotiveenginecrankshaftbearingassemblyofthecylinderandbythedifferentcharactersofsurfacecharacteristics,usingmachinevisiontechnologytotestthedifferentmodelsofcrankshaftbearingandensur
4、etheaccuracyinstallation.Mainlyappliedpatternrecognitionandimageprocessingtechnology,basedontheVC+todesignasystemofcrankshaftbearingautomaticdetectionandmatchthetypeofbearing,andthenautomaticallyidentifyandcompletethedetectiontask.Itcanbeavoidtheidentificationerrorsthroughexperimentalverificationwhi
5、chundernormalcircumstances,andsowecanachievethedesiredobjectiveandfullymeettheactualneedsofproduction.Keywords:MachineVisionThresholdSegmentationCharacterRecognition目录1引言11.1 背景分析11.2 技术引进22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42.1 系统总体方案分析42.2 方案论证43系统硬件设计63.1 硬件的组成63.2 工控机63.3 控制系统的I/O子系统73.4 图像采集单元103.5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134数字图像处理154
6、.1 图像154.2 数字图像154.3 图像数字化164.4 数字图像处理165曲轴轴瓦的检测识别原理185.1 机器视觉检测原理185.2 气缸表面字符检测原理195.3 字符识别的基本原理195.4 气缸表面字符区域提取206图像预处理与分析266.1 图像分割266.2 二维OTSU曲线阈值分割算法306.3 字符细化处理326.4 HILDrTCH细化算法336.5 字符特征提取347汽缸表面字符识别368系统软件算法的实现388.1 软件系统的设计388.2 VISUALC+应用算法和界面399总结40参考文献41致谢42Pf:43P三二50ft:561引言1.1 背景分析视觉是人
7、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功能手段。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有75%来自视觉系统。这既说明视觉信息量巨大,也表明人类对视觉信息有较高的利用率。人类的视觉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人类视觉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和完美的信息处理方式引起了智能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眼睛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视觉细胞数量的数量级大约为108,是听觉细胞的300多倍,是皮肤感觉细胞的100多倍,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视觉系统的重要性。视觉是人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功能手段。视觉系统从外界获取图像,就是在眼睛视网膜上获得周围世界的光学成像,然后由视觉接受器将光图像信息转化为视网
8、膜的神经活动电信号,通过视神经纤维,把这些图像信息传送入大脑,由大脑获得图像感知,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图像获得对周围世界感知的信号和识别。2视觉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与被观测对象无接触,因此,对观测与被观测者都不会产生任何损伤,十分安全可靠,这是其它感觉方式无法比拟的.理论上,人眼观察不到的范围机器视觉也可以观察,例如红外线、微波、超声波等,而机器视觉则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传感器件形成红外线、微波、超声波等图像.另外,人无法长时间地观察对象,机器视觉则无时间限制,而且具有很高的分辨精度和速度.所以,机器视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分为工业、科学研究、军事和民用4大领域。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
9、视觉检测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检查、测量和识别的应用,例如药品包装的正误,IC字符印刷的质量,电路板焊接的好坏,汽车零配件尺寸的检查和自动装配的识别装配等,这类应用的共同特点是连续大批量生产安装,对产品质量和准确度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这种带有高度重复性和智能性的工作靠人工检测来完成,我们经常在一些工厂的现代化流水线的后面看到数以百计甚至逾千的检测工人来执行这道工序,给工厂增加巨大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而这些完全由人眼的检测,长时间反复的工作会使人眼产生视觉疲劳,难以避免产品错位、漏检等情况的出现,仍然不能保证100%的检验合格率(即“零缺陷”).而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经不允许
10、哪怕是0.1%的缺漏的存在。另外,许多检测的工序不仅仅要求外观的检测,同时需要准确获取检测数据,比如零件的宽度,圆孔的直径,以及基准点的坐标等等,这些工作则是很难靠人眼快速完成。通常,为了减轻视觉系统的负担,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改善外部环境条件,对视角、照明、物体的放置方式做出某种限制,但更重要的还是加强视觉系统本身的功能和使用较好的信息处理方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基于机器视觉开发的检测系统,能在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中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零配件识别和装配的技改方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这一技术的兴起,掀起了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新篇章。在本设
11、计中,我们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系统对发动机曲轴轴瓦自动识别安装这一道工艺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本工序中辅助物流系统将不同种类的曲轴轴瓦传送至正确摆放位置,然后装配工人根据气缸表面的字符提示,将轴瓦装配在正确的位置,从而保证了装配线总体生产节奏。然而由于装配线在极短时间内可能进行多种轴瓦的装配。装配线计算机系统虽然可进行快速响应,但人工方式的装配过程时常发生轴瓦混淆现象,即对应于一台发动机五个轴瓦发生错装。错装后的轴瓦在同发动机内将造成车辆运行过程中曲轴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导致发动机整体性能下降。曲轴轴瓦装错现象虽然不常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传统的检测方法由人工完成,即下一道工序人工肉眼目测,这
12、种方法由于工人长时间工作导致肉眼疲劳,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安装事故的发生。所有不正确安装,在下一道工序缸体倒置后,将不能直观目测,轻者造成返修,重者发生事故。以一汽大众集团为例,为了对曲轴轴瓦装配质量进行在线监控,专门从德国引进了专用检测设备,但该设备仅限于几种固定型号的曲轴轴瓦,随着市场的发展,原有的设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制造过程柔性化的需要,针对工厂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在线检测方案,对轴瓦的型号进行匹配,然后进行自动识别,进而完成检测任务提高了制造过程的柔性化以及装配的效率。1.2 技术引进机器视觉(MachineViSion),又称计算机视觉(Compu
13、terVision),是用摄像机和计算机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主要着重研究图像的三维重建、运动图像分析和图像识别、分析与理解。而机器视觉系统,是将被摄取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在根据判断的结果控制现场的设备。早期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集中在那些以平面为表面的多面体的世界,而在此之前都是基于二维的。Roberts首先用程序成功地对三维积木世界进行解释,在其后类似的研究中,Gunman在视觉处理研究中引入了符号化处理和启发式方法,以后,HuffmanClowes以及Wal
14、tz等人对积木世界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解决了由线段解释景物和处理阴影等问题。积木世界的研究反映了视觉早期研究中的一些特点,即从简化的世界出发进行研究。这些工作对视觉研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对于稍微复杂的景物便难以奏效。近期的视觉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Marr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整套视觉计算的理论来描述视觉过程,其核心是从图像恢复物体的三维形状。Marr视觉计算理论立足于计算机科学,是迄今为止最系统化的视觉理论。Marr建立的视觉计算理论,使计算机视觉研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体系,并大大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发展。目前,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具体的视觉应用工程问题,如零件的识别、缺陷
15、的检查、工件的定位等等,这些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视觉是解决它们的有效手段。虽然视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己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是从视觉生理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现有的视觉技术还处于十分不成熟的阶段。要构造出类似于人类视觉的通用立体视觉系统也不是近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应用前景,对视觉技术的研究不但对揭示人类自身视觉奥妙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立体视觉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机器视觉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机器视觉系统一般采用CCD照相机摄取检测图像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16、技术对图像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各种目标图像特征值,并由此实现模式识别,坐标计算,灰度分布图等多种功能。然后再根据其结果显示图像,输出数据,发出指令,配合执行机构完成位置调整,好坏筛选,数据统计等自动化流程。与人工视觉相比较,机器视觉的最大优点是精确,快速,可靠,以及数字化。国机器视觉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装备的使用效率、可靠性等性能.随着新技术、新理论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的应用,机器视觉将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2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2 .1系统总体方案分析本设计是一个针对发动
17、机曲轴轴瓦分级安装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并引进现在国内领先技术一一机器视觉技术,以数字图像处理为研究基础的识别算法。在整个发动机曲轴轴瓦的安装检测线上,要对几种型号的大批量轴瓦进行分级安装,这就需要一个机器视觉系统。本设计以识别两种型号的轴瓦为例,简述整个识别过程。曲轴轴瓦通常是固定在汽缸上,通过检测后送至发动机上进行安装。检测系统将摄像机采集到轴瓦的字符(字母)图像反馈至内存,然后计算机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识别,从而显示出识别到的图像是否与标准模式相匹配,匹配则放行进行液压安装,否则扬声器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再由工作人员进行改正。由此可见,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既可以解决许多工业难题,又能提高检测
18、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构成一个带有视觉环节的反馈控制系统,并能广泛适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3 .2方案论证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是进行系统设计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安全运行等因素的参数选定,使设计能够有序、正确的进行。为更好的拟定一份准确、可靠的总体方案,可以采用“多选一”的形式:方案一:光源检测目标上镜头工 n-触发电路图27系统组成原理框图此方案采用线性光源以产生照明能量集中,光线分布均匀的一条光带:采用多个CCD相机对汽缸表面进行多方向的拍照,以保证检测的全面性,采用外触发模式使各个方向的图像分通道进入图像采集单元;经过处理单元对各通道的图像进行复杂的表而检测运算,
19、如果发现任何一个通道的图像与标准安装位置不符,则立即绘出控制信号,使执行单元在错误汽缸通过时将其剔除,并报警给予提示;系统显示器实时显示各通道图像及其检测结果,并给出错误的分析结果。系统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系统的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D/A转换卡、光源、CCD相机、图像处理单元,以PLC控制系统控制执行单元。此方案的特点是设计周密,使用性强,但多个相机多方向拍照,必会大大占用内存空间,为系统增加负担。方案二:此方案采用LED阵列照明光源对目标物体进行亮度和距离的调节,便于图像的采集、处理。采用CCD相机对汽缸表面的字符(字母)进行识别检测的图像捕捉拍照,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工控机中存
20、储、处理、识别,如果发现与标准图像字符不匹配的,则立即绘出控制信号,是执行机构上的止动器卡住汽缸,并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依照显示器的分析提示后到场进行纠正安装,系统识别到正确的图像后生产线恢复运行。系统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图2-2系统组成原理框图系统的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卡、CCD相机、LED光源,工控机作为图像处理单元,用VisualC+作为软件处理和对执行机构的控制单元。此方案的特点是以实际使用性能为出发点,比较方案一来说更节省系统内存空间,在使用中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上两种方案都是为了完成对图像的采集、识别功能,其使用方式有所差别。根据上述种种分析得出,方案二为本设计中
21、的最佳方案。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计算机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控制部分包括驱动电路和执行单元等。系统的硬件结构上,尽可能的选用性能较高,现在市场上领先技术且适用于设计中协调运作的元器件。在软件流程上,引用VisualC+高级汇编语言来支持各环节算法的处理,与其他辅助设备做好良好的联接控制,使整个系统能及时相互响应,并由控制界而和报警设备给予工作人员提示。3 系统硬件设计3.1 硬件的组成汽缸固定在随行的夹具之上,随行夹具自动滑线运行将汽缸送到检测工位。发出到位信号,计算机检测到信号;工位液压止动器抬起,夹具及工件停止运动,CCD摄像机将汽缸图像采集至内存,然后计算机对图
22、像进行处理。操作者按检测结果装配曲轴轴瓦,如果操作者安装错误,扬声器报警,工人依报警信息纠错并安装完毕。最后系统控制止动器下降,汽缸放行。如图3-1所ZJFO图3-1系统硬件组成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由工控机,I/O接口子系统,图像采集单元,辅助执行机构等几部分组成。控制对象的被测参数经传感器、放大器转换成统一信号,再经I/O开关量卡送到图像视频采集卡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通过接口送入计算机。计算机经处理后,经开关量输出,对被测参数进行输出控制。3.2 工控机在整个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量和控制系统,它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转换,对参数进行巡回检
23、测,执行数据处理、计算和逻辑判断、报警处理等,并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由于这类控制器主要用于设备控制、过程控制,必须与生产过程的机械设备相匹配,因此通常称为工业控制机(简称工控机).它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以下几点:(1)实时的信息转换和控制功能。(2)人机交互功能。(3)和机电部件接口的功能。(4)对控制软件运行的支持功能。由此可见,工控机的任务是用于实时过程的检测和控制。因此,对工控机中的存储代码和数据供CPU或其他设备读写外,还有如下要求:(1)可靠性高即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下准确进行读写操作。(2)实时性好能满足工业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技术 发动机 轴瓦 分级 检测 系统 应用 研究 电气 自动化 专业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