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docx
《传染病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内容提要:本文第十和十一这二个章节主要介绍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及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的特征及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防治措施等,使临床医师对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有初步一定认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虫媒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一、病原本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现统称为汉坦病毒(HV)o1978年韩国学者李镐汪首次从韩国出血热疫区的黑线
2、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我国学者于1981年和1982年也相继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体内成功地分离到汉坦病毒。本病毒是由双层包膜的、单链负股的RNA病毒,呈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直径为70210nm大小。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至少可分成30个血清型,不同鼠类携带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不一致。目前经WHO汉坦病毒参考中心认定的主要为四型。I型是汉滩病毒,主要宿主动物是姬鼠,又称野鼠型,所致疾病属重型;H型是汉城病毒,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又称家鼠型,所致疾病属中型;In型是普马拉病毒,主要宿主动物是欧洲棕背鼠平,又病者属轻型;W型是希望山病毒,主要宿主动物是美国田鼠,但迄今未见人致病
3、。我国主要流行I型和11型,最近我国东北地区棕背鼠平肺标本中扩增出汉坦病毒III型普马拉病毒的S基因片段,首次证实我国还存在普马拉病毒。汉坦病毒对脂溶剂敏感,如乙醛、氯仿、丙酮,苯、氟化碳、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该病毒。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水浴601小时及紫外线照射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欧洲棕背鼠平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一)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迄今还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有如下3种。1、
4、虫媒传播曾有报道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螭或恙螭具有传播作用。2、动物源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人类由于接触带病毒的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而受感染。(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粘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感染。3、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农民多见,儿童发病少见。隐性感染率较低。(四)流行特征1、地区性汉坦病毒属感染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
5、病例较少。目前世界上32个发病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疫情最重。我国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29个省市和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2、季节性虽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高峰季节。流行季节有双峰型和单峰型。双峰型系指春、夏季(5-6月份)有一小峰,秋、冬季(IOT2月份)有一流行高峰;单峰型只有秋、冬季一个高峰。野鼠型以秋、冬季为多,家鼠型以春、夏季为多。3、人群分布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校多。三、发病机制与病理(一)发病机制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提示汉坦病毒感染为本病发病的启动因子,病毒感染后又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免疫病理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的病例生理过程,产
6、生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经过。其损害细胞和器官的机制主要为: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一)病理生理关于本病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如下:1、休克病程3-7天出现休克为原发性休克,主要原因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血容量下降。由于血浆外渗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和DIC的发生致血液循环淤滞,进一步降低有效血容量。少尿期以后的休克为继发性休克,主要原因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够,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2、出血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是主要原因。3、急性肾衰竭原因包括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
7、肾小管基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以及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等。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甚至坏死。四、临床表现潜伏期446天,一般为2周。约10%20%的病人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等前驱症状。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一)发热期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体温一般在39。(240。C之间,热型以弛张热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严重。头痛、腰痛、眼眶痛等“三痛”症状明
8、显。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肋椎角有叩痛,尿中含大量蛋白质,镜下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本期一般持续37日。(一)低血压休克期一般于病程46日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较短,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早期伴有皮肤潮红,温暖、出汗多,以后出现四肢厥冷、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脉搏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同时有烦躁不安、澹语、摸空等精神症状,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等。若休克长时间不能纠正,可向DIC、脑水肿、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方向发展。本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综合征 出血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