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0吨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年产50000吨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0吨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10年12月刖S目前高分子无机净水剂使用较多的是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O聚合氯化铝(PAC)是继明矶、硫酸铝之后混凝性能较好、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国内混凝剂市场上均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铝盐混凝形成的絮体沉淀速度慢,在处理低温、低浊水和某些高悬浮物、高浓度有机污水时,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此外铝盐混凝剂在使用后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这些缺陷影响了铝盐混凝剂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以及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铁盐与铝盐相似絮凝作用机理的启迪下,人们设想并开发了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而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聚合硫酸
2、铁,具有安全、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中,已具有逐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铝系混凝剂的趋势。XXXXXX有限公司新建年产50000吨净水剂项目选址XX开发区,占地约320余亩,总投资3000万元,设计年产聚合硫酸铁净水剂50000吨(折合液体100OOO吨),主要原料为硫酸亚铁、浓硫酸和水,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省市。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40号令)允许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生产中产生的少量硫酸雾;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气处理装置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车间清洗废水和废气处理装置废水一起排入开
3、发区污水管网。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弃原料包装和中和废气处理池沉渣等;所有固体废物都能妥善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各类噪声设备经采取室内布置、基础减振及消声处理后满足相应标准要求。XXXXX有限公司委托XXXXXXXXX承担年产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踏勘现场,收集资料,并在项目区域内安排环境质量监测,在项目区内张贴公众参与公告并发放调查问卷,在广泛调研、认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XXXX环保局和XXXX区环保局的热情指导,得到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第1章总论1
4、.1编制依据1.1.1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3、中华人们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01)9、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0、国家环保部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1、国
5、家环保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03);12、国家环保局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2004.12.2);13、国发199636号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14、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15、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16、国家环保部第7号公告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及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2009.03);17、国务院
6、国发200540号文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2005.12);1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及2007年征求意见稿);19、国务院200715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23日);20、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1、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2、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0年10月);2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通
7、知;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0号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2006.2.20);26、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27、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通知;28、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29、环办20064号文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30、环办函(2006)394号关于加强环保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通知;31、国环
8、发20076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32、安委办200826号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3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3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2号公告剧毒化学品名录;35、国家环保总局第5号令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6.22);3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6.6);1. 1.2地方法规和文件1、山东省人大第99号令(2001)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1.12);2、山东省人民代表
9、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7号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06.3.1);3、山东省环保局山东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4、鲁政发明电2003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紧急通知;5、鲁环发20032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暂行)的通知(2003.2.25);6、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0.10.26);7、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01.4);8、鲁政办发20066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
10、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9、鲁政办发20067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10、鲁环发200412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11、鲁政发20073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12、鲁环发2007131号文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13、鲁环发2007138号文关于印发全省“十一五”期间主要河流分年度剔除上游因素水质改善最低目标和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通知;14、鲁环发2007178号文山东省环保局关于对环保突出问题处理应掌握的主要原则(试行);15、鲁政办发
11、明电(2007)19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07)64号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16、鲁发(2007)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17、鲁发(2008)17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18、鲁政办发(2008)6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19、山东省人大第16号公告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3.11.28)20、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2006.8.2)21、鲁政发200610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62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节能
12、工作地实施意见(2006.10.12)22、鲁政发2007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3、鲁政发20073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4、鲁环发2007108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XxxXXX1.1.3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HJ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T.2.4-1995);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3、;6、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0、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一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1、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HG/T20667-2005);1.1.4规划依据1、国家环境融“4五”规划;2、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山东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4、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XXXXX1. 1.5项目依据1、XXXXXXXXX有限公司关于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
14、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xxxxxx有限公司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审表3、XXX环保局关于XXXXX有限公司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4、山东嘉誉环境检测有限公司xxxxx有限公司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现状监测报告;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告及证明。1.2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1.3 .1评价目的通过对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污染环节及污染防治措施的详细分析,确定拟建工程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排放环节和排放量。在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监测的基础上,预测拟建工程投产后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论证拟建工程环保措施的技术
15、可行性利经济合理性,明确提出技术可靠、针对性强、经济实用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总量控制指标,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境保护管理决策和环保设计提供依据。1.2.2指导思想1、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化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密切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总原则下,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评价工作。2、报告书的编制力求条理清楚、论据充分、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
16、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3、本项目为化工生产项目,属于环境风险程度较高的工业项目,同时对区域环境空气具有一定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对其进行评价。1.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4.1 环境影响识别根据工程分析,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拟建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具体见表表1.3-1项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表环境要素影响因子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环境空气有影响地表水有影响一地下水有影响声环境一有影响1.4.2 评价因子筛选本次评价的主要调查和评价因子见表1.3-2o表L3-2调查和评价因子一览表目专题主要污染源现状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大气环境生产车间、
17、物料储罐区等So2、NO2、PMI0、硫酸雾硫酸雾地表水生活污水、车间冲洗废水及初期雨水等pH、CODcr.BODs.氨氮、石油类共5项地下水物料储罐区、生产车间、污水输送管道pH、氯化物、挥发酚、高钵酸盐指数、氨氮、总硬度、总大肠菌群、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硝酸盐氮、石油类、细菌总数等共12项噪声生产设备Leq(八)Leq(八)1.5 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1.6 .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拟建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拟建项目所排污染物量与污染物种类等,确定该项目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噪声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具体见表表L4T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一览表项目
18、判据评价等级环境空气拟建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原三级废气排放废气主要为硫酸雾,P破酸妒0.012%10%,未出现DIO区域空气环境敏感程度低地表水项目废水经园区污水管网排至XXX净化水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孝妇河影响分析地卜水地下水现状浅层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中等噪严噪声源工业噪声三级拟建项目规模小型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3dB(八)区域声环境敏感程度较低环境风险环境敏感程度中等二级重大危险源无物质毒性浓硫酸为一般毒性物质物质易燃易爆性氯酸钠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但储量较小,属于非重大危险源1.4.2评价重点本次评价在工程分析基础上,以项目建设合理性、环境风险评价为评价
19、重点,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工作。1.7 评价范围和敏感保护目标1. 5.1评价范围根据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和拟建工程“三废”排放情况,并结合厂址周围敏感目标情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相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范围,见表1.5-1。表1.5-1评价范围一览表项目评价范围敏感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半径2.5km范围周围村庄及学校地下水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半径2.Okm范围内厂址附近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淄川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孝妇河上游50Om至下游30OOm孝妇河噪声厂界外Im范围周围村庄环境风险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半径3.Okm范围周围村庄及学校1.5.2敏感保护目标根据拟建项目污
20、染物排放特点,结合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重点调查了以厂址为中心,半径为3km范围内的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5-2和图1.57。表1.5-2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址距离Gn)人口(人)1苗家窝新村WS1002002苗家窝村WN1005003北苏村ES20004504灵沼EN20006505XXXXW180060006开发区管委会E15001201.6 评价标准根据淄博市环保局关于XXXXXX有限公司50000吨/年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本次评价执行标准如下。1.7 .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T996)二级标准。2、
2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n类标准。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八),夜间50dB(八)各项环境质量标准具体见表L6-10表1.6-1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一览表序号项目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1NO2小时值0.24mg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日均值W0.12mg/m2SO2小时值W0.5mg/m日均值WO.15mg/m3PM1O日均值W0.15mg/m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1PH69无量纲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50000 净水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