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
《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省XX县XX国际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XX研究设计院二O一七年十一月1 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况11.3 项目概况21.4 研究范围31.5 编制依据及原则31.6 结论4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73.1 建设场址73.2 建设条件74 工程技术方案94.1 设计原则94.2 总平面布置94.3 建筑设计114.4 结构设计144.5 给排水设计164.6 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184.7 电气设计204.8 通信设计225 消防、抗震及职业安全卫生245.1 消防245.2 抗震265.3 职业
2、安全卫生266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及招投标306.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306.2 项目招投标307 土地利用与相关规划327.1 土地利用依据327.2 用地规划选址327.3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328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338.1 企业组织338.2 劳动定员349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359.1 编制说明359.2 投资分析369.3 投资估算369.4 资金筹措3610 资源利用与能源耗用分析3710.1 资源利用3210.2 能源耗用分析3210.3 节能措施3211 环境影响分析3711.1 评价依据3211.2 环境影响分析3211.3 环保措施3212 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
3、3712.1 经济影响分析3712.2 社会效益分析3713 结论和建议3813.1 结论3813.2 建议38附图: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2:规划总平面图附件:附件1: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开发建设XX国际住宅小区的决议”。附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 项目名称1.1.1 项目名称:XX国际住宅小区1.1.2 项目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1.2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导方向的实业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1.3 项目概况
4、1.3.1 项目拟建地址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县(2007)10号地,位于XX镇XX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城市配套设施齐全,周边开发状况成熟。1.3.2 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为45600m2(合68.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5476m2,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为78537m2,商业建筑面积为9626m2,地下库房建筑面积为4800m2,地下人防建筑面积为4246m2,卫生所及办公建筑面积为100Om2,配套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70011A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6567m2o建筑密度:38.0%容积率:1.96绿化率:35.2%停车位:地下200辆规划总户数:717户规划总人数:229
5、5人(按3.2人/户计算)1.3.3小区居住用地平衡表项目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面积(m2)规划总用地4.5610019.871.住宅用地3.29272.214.342公建用地0.547122.383.道路用地0.502112.194.公共绿地0.2194.80.951.3.4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商品房住宅小区,住宅主要以6.5层多层和17层高层住宅为主,另外小区内配套建设物业办公、卫生所和设备用房等设施和商业服务用房。总体布置详见规划总平面图。1.3.5 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6973.91万元,资金来源采取开发商全部自筹方式。1.3.6 建设期本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05476m2
6、,建设期为18个月。1.4 研究范围本报告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环境影响和社会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以期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1.5 编制依据及原则XX研究设计院受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承担XX国际住宅小区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工作。1.5.1 编制依据(1)编制委托书;(2)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及规定;(3)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1.5.2 编制原则(1)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定,执行有关标准和规范;(2)合理安排资金,努力节省投资,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3)依据XX县总体规化,满足发展需要;(4)
7、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分期实施,远近结合;(5)满足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要求。1.6 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满足城镇规划发展要求,建设场址交通便利,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有可靠保证,而且项目建设能够有效解决XX县商品房短缺的问题,对XX县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XX县位于XX省东北部,属燕山山脉东缘,西接北京,南临天津,既是京津的绿色屏障,又是两市的重要水源供应区。借助被XX省列入“环京津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第二产业由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的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在工业上
8、依托京津,家业上服务京津,第三产业适应京津,实现优势互补、借力发展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XX市场在全国城市中处于第四梯队当中,经过县政府近两年的大力发展引导,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起步发展之后,进入了稳步上升的阶段。该项目地块位于县城西部,是我县新城区发展的主力方向,符合我县的发展战略,项目的建成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场址根据XX县城镇发展规划,并结合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反复考察、论证以及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商的基础上,公司初步考虑将XX国际住宅小区
9、工程选址于XX县城西区,XX街的南侧,规划路的西侧,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为45600m2(合68.4亩)。建设场址呈三角形,东西宽约370m,南北长约290m,该区交通便利,周围基础设施完善。场址内地势平坦,地质构造良好。项目区域位置详见附图。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及地质状况3.2.1.1 气象条件XX县位于XX省北部、XX市南端,属属燕山山脉东缘,西接北京,南临天津。本区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5月份平均气温-9.9oC,7月份平均气温22.40C年极端最高气温36.6C,年极端最低气温-28.6Co多年平均降水量603mm,雨季多在6-9月份,最大积雪深度40
10、cm,基本雪压0.4kpa0标准冻土深度1.26m。3.2.1.2 地质、水文条件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山间河谷低阶地,地势较平缓。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藏较浅,水位埋深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旱季深些,雨季浅些,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0米左右。地下水水力坡度小,径流条件差,补给主要靠降水,排泄主要靠蒸发。本区地下水的水质良好,人畜均可饮用,对碎无腐蚀性危害,但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影响。拟建场地不存在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活动沙丘等不良地质作用,为构造较稳定地段。根据地基土的岩性特征及力学指标,地层由上而下主要分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卵石、漂石、卵石、片麻岩强风化
11、层等,各层地基土分布基本均匀,适宜工程建设。3.2.1.3 地震设防根据中国地震局制定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唐海县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SlO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2.2 公用设施条件本项目地处XX县县城内,且紧邻县主干道XX街,给水、排水、供电、热力、燃气等外部条件易于满足。3.2.3 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建设场地交通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4 工程技术方案4.1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
12、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2)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3)按照功能第一,兼顾造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并紧紧围绕经济性、适用性展开工程设计。(4)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个与自然、与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型居住社区,注重人的行为习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把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绿色生态概念渗透在设计方案中。(5)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新产品、新设备。4.2 总平面布置4.2.1 规划布局本小区用地北侧临XX街,东侧为规划路,东西长,南北短,利用车行道路和绿化将小区自
13、然划分出几个不同层次的组团。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力求达到空间上的均衡,疏密结合,在均衡中寻求变化,使小区内部空间更加丰富。在竖向空间布局上,高层与小高层建筑交替变化,左右穿插,既利用了有限的日照间距,同时又使小区在空间轮廓上更加丰富。小区内部的公共服务建筑靠近中心绿化布置,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4.2.2 小区道路规划4.2.2.1 规划原则(1)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地形现状特点,结合周围环境及项目规划理念,使路网结构布局既适用合理,满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又突出小区环境艺术效果。(2)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省投资。(3)路网布局尽量利用现有土路并有利于与各组团的联系,并满足车行,人行及
14、工程管网的敷设。4.2.2.2 交通组织小区交通组织以中间弧形的小区主路为主,结合小区环路形成方便快捷的人车分行系统。小区主入口设置在临XX大街一侧,东侧规划路设有次入口,同时在东西两侧沿小区环路分别设有辅助入口,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消防规定。小区内停车采取集中地下停车方式。4.2.2.3 路类型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即小区级,组团级和宅前小路。小区路,路面宽6m,为车行路;组团路,路面最小宽3.5m;宅前小路宽度最窄2.5m。4.2.3 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小区内各组团皆有属于各自的公共绿地交流空间,各组团绿地之间通过步行系统相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大的景观网络,用线形绿化将点式绿
15、化串联起来,整个线性绿化,相互交织从而形成面状绿化。使小区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空间及形态上都达到卓尔不凡的效果。注重整体环境景观设计,模糊住宅区与绿化的界限,将绿化环境延伸到每个角落,人行、环境及景观三者充分配合,使居民的日常行为均自然而然地置身于环境景观中。为避免行列式的单调模式,设计中大胆引入了以景观及交通轴线为核心的组织方式,通过丰富的构图式组合及部分弧线形的道路组织,使整体规划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组合方式都具有个性充满魅力。社区公共绿地打破传统小区集中绿地的设计方法,提出带(片)状绿地的概念,这一绿化带贯穿整个社区,将不同组团联系成统一整体。由于绿化与每一个组团均有
16、直接联系,使每栋住宅具有基本一致的环境品质。各组团绿化主要结合底层各户庭院围墙凹凸、曲折、宽窄有致,铺地绿化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邻里交往活动空间。部分住宅底层住户设一定面积的私家花园,丰富景观。4.2.4 竖向规划4.2.4.1 规划原则(1)小区竖向规划与小区用地布局、道路规划相协调,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空间环境设计,有利于工程管线的敷设及防排洪需要。(2)满足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要求。(3)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4.2.4.2 布置形式根据自然地形进行适当平整,采用连续平坡式布置形式,小区各级道路坡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停车场不大于0.5%坡度。排水考虑向相邻道路找坡。雨水主要采用有组织暗管排雨水系
17、统,实现雨、污分流制4.3 建筑设计4.3.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商品房住宅小区,住宅主要以6.5层多层和17层高层住宅为主,另外小区内配套建设物业办公、卫生所和设备用房等设施和商业服务用房。本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05476m2,建设期为18个月。4.3.2 设计依据4.3.2.1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城市
18、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3.2.2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相关资料。4.3.2.3 设计指导思想(1)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客户居住行为的具体分析,力求体现21世纪的居住概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构筑新世纪的理想家园,创造一个与自然、与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型生态型居住社区。(2)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居住建设的经济性、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居住空间的适应性和居住技术的科学性。(3)户型设计方案应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性、舒适性。(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使本项目作
19、为一个现代化居住社区,具有以下特点:交通便捷:小区环路与小区主路相结合,使小区居民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抵达每个单元。管理方便:整个社区具有一定私密性,保证小区环境的安静与安全。环境优美:小区应具有尺度宜人和良好文化品味的景观环境。户型合理:针对住户的具体居住行为设计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的户型。4.3.3 户型设计户型设计立足于对内部使用功能及住宅周边环境的分析基础之上,严格控制每户的建筑面积。在住宅内部功能上,动静分区明确,起居、餐厅自成一区,卧室区域通过短走廊组织,减少起居室开门数量,布局合理。在有效利用使用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住宅品质,且外设阳台,符合生活特点;起居室采用落地塑钢凸窗,不但内部空间
20、丰富,而且极大地改善了采光通风和景观效果。卧室采用50cm低窗台,改善了内视野。在户型设计上还根据住宅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在起居室、主卧室的安排上综合考虑日照、景观、噪声视线等诸多因素。4.3.4 公建设计沿街商业、商场等公共性建筑突出商业活动特点,各主出入口位置有利于人流组织和疏散,并尽量设置于建筑物的显著部位。外观造型与小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协凋,且独具特色,成为周围城市环境中的区域性标志。4.3.5 立面设计小区内所有建筑立面均采用现代风格,追求简约、明快、亮丽、现代的高雅格调,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美化城市空间。在融于城市空间的前提下,力争通过新颖别致的建筑语言来显示整体建筑风格。阳台采用塑钢窗
21、封闭,栏板高低错落,采用悬挑构架及与铁艺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立面主题。住宅外窗采用“飘窗”,使居住的室内空间得到延伸。建筑的顶部采用穿插的构架,造型新颖独特,成为社区的标志和城市天际线的一个亮点。小区建筑外墙采用一系列明快的色彩搭配,使整个社区的建筑具有一种迷人的风采。另外对女儿墙、檐口、墙角、勒脚或建筑的适当位置采用色彩、造型等不同的手法进行专门处理,使小区建筑形成具有家园氛围和人情味的性格特点。住宅的屋顶采用坡顶与平顶结合,高低错落有致,丰富了小区的第五立面。4.3.6 内装修内装修标准为中档次,应突出经济实用与舒适兼顾。4.3.7 建筑构造应根据建筑物不同的结构形式,选用合适的节能材料
22、和做法,以满足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4.3.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规划总平面图)4.4 结构设计4.4.1 设计依据4.4.1.1 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技术规程JGJ3-2002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程JGJ6-99砌体结构技术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小区 工程项目 申请报告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