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试行).docx
《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试行).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哈工信规(2019)5号各区、县(市)工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强省建设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局制定了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9月30日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强省建设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137号)、黑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及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黑工信科规(2018)3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完善我市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原则,以全面实施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和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主线,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为途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等为重点,通过跨区域、跨领域广泛合作,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我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紧紧围绕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确定的十五个产业主攻方向,但不局限,同时兼顾全省“433工业新体系和我市4+4产业体系,按照统筹设计、阶段实施、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争取到2020年培育市级以上中心5家左右,到20
3、25年培育市级以上中心15家左右,形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能力突出、成果扩散良好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创建省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二、基本原则、建设形式和条件(一)基本原则1.加强统筹,突出优势。合理规划创新中心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创新中心建设要立足我市优势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2 .市场运作,突出效益。探索多元化投资、多样化市场运作模式,突出创新中心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 .整合资源,突出协同。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和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形成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4 .创新机制,形成典型。鼓励创新中心在运行
4、机制、发展模式、人才管理、知识产权经营、融资支持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试先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二)建设形式1.公司型创新中心。由行业领域骨干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发起,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户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资源,共同出资组建独立法人单位。2 .公司+联盟型创新中心。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独立法人单位,领域内其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组成协同创新联盟。3 .联盟型创新中心。由产业领域骨干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发起,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相关创新资源,结合成紧密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依托现有的产业联盟、创新联盟、技术研究院等创
5、新平台,通过23年的建设,条件成熟的向企业法人转变,实现企业化运作。拟升级创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应按照国家、省的要求采取企业法人等形式。(三)建设条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 .有3-5年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研究课题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及成果转化扩散的目标,或具有前瞻性有望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2 .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要客户、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单位作为中心组建成员。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由各成员单位协商决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3 .牵头单位应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独立法人,一般应建有省级以上创新载体,技术水平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尔滨市 制造业 创新 中心 培育 建设 实施方案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