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市场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应对.docx
《国际工程市场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应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工程市场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应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际工程市场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应对现代国际工程历史可以以FlDlC标准合同版本为主线进行梳理。FIDIC在1957年出版了其第一版标准合同条件ConditionsofContractforWorksofCivilEngineeringConstruction(红皮书)。由于红皮书强调风险合理分担和合同条件简洁明了,迎合了当时国际工程行业大发展以及强调规则意识的经济全球化潮流,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采用87版红皮书为标准合同版本,并出台了强调风险合理分担和程序正确的采购指南。87版红皮书为FIDIC赢得了国际声誉。中国国际工程LO版时期就是以FIDIC87版红皮书的流行为特征。上个世纪末,FID
2、IC开始起草EPC合同,并交给欧洲国际承包商协会(ElC)提意见。ElC坚决反对FIDIC出版EPC合同,认为EPC合同违反了FIDIC一直坚持并引以为豪的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公平及风险的合理分担原则,认为会引起大量合同纠纷。FIDIC并没有理会EIC的意见,坚持出版了EPC合同版本。从本世纪初开始到2017年,随着中国资金大规模“走出去”,中国国际工程进入2.0版时代,FIDIC标准EPC合同条件也得以广泛应用。这是大多数中国承包商第一次使用EPC合同,面对这种不公平和风险倒向承包商的合同条件,中国企业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这是因为资本的力量压过了合同的力量,资本给了承包商话语权、资本赋予了承包
3、商良好的履约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国际工程和中国国际工程的黄金十年20032013年是全球国际工程的黄金十年,ENR国际承包商225/250强国际营业额年复合增长率达14%。全球国际工程市场在2013年达到峰值,市场规模大致为1万亿美元。从2014年开始,国际工程市场一直波动下滑,目前市场规模大概在6000亿美元左右,下滑了40%o促成全球国际工程黄金十年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是全球化;二是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三是美元指数低迷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四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大国对外经济政策等,比如中国金融“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从2014年开始,全球国际工程波动下滑已达
4、十年之久,导致全球国际工程的波动下滑的主要因素大致是上述因素反方向作用的结果。中国国际工程在2007-2017年也经历了黄金十年,营业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7%,超过了全球14%的增长。黄金十年是中国国际工程行业的高光十年,中国企业在2009年第一次问鼎ENR国际承包商225强市场份额第一,2014年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至今,当前中国国际工程企业市场份额在28%左右。中国国际工程黄金十年的主要动力包括:一是难得的全球宏观环境;二是中国金融“走出去”和中国基建在海外完美结合;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四是中国国际工程人的努力;五是中国国际工程企业的国际优先战略。相比全球国际工程黄金十年,中国国际工程黄金
5、时代延迟四年的主要原因是“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开始,中国国际工程营业额和经济效益增长停滞和波动下滑,中国国际工程行业从2.0版陡然进入3.0版时期,整个行业陷入迷茫和困境。导致中国国际工程行业迷茫和困境且至今仍无明显走出迹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全球国际工程市场的变化。国际工程市场的变化一、国际工程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前影响全球国际工程市场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逆全球化盛行、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恶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少国家债务触顶、脱钩断链等。中国国内环境对中国国际工程行业也有很大影响,包括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对外金融政策趋于保守,金融机构和企业避险情绪激增,国内大循环为主、
6、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同是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认识变化,建筑业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等。二、基础设施开发模式的变化全球基础设施开发模式基本完成了从政府主导向商业主导的转变,PPP、BOT.BOo等市场化开发模式在全球盛行,私人资本大举进入工程领域。基础设施开发模式从政府主导向商业主导的变化,导致工程行业呈现两大特征:一是私人业主;二是项目融资。三、国际工程游戏规则和底层逻辑的变化“私人业主+项目融资+风险原则+买方市场”等推动了国际工程游戏规则和底层逻辑发生重大变化。私人业主的最大特征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项目融资的最大特征是要求风险闭环及项目投资和工期的确定性,风险分配原则之一是将风
7、险分配给最有能力管控该风险的一方,买方市场则大大助力了国际工程游戏规则和底层逻辑的变化。国际工程游戏规则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平和规则意识不再,业主可以不顾程序,一再压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业主和承包商合理分担风险的理念不再,风险(不仅仅是建设期风险)一边倒地倒向承包商;三是业主和融资银行联手将合同条件用到极致,尽可能锁死承包商变更和索赔的可能;四是承包商担保、罚款和赔偿无底线增长。游戏规则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底层逻辑的变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已成为历史,价格和工期几乎成了承包商平衡风险的唯一措施。四、流行合同版本的变化从流行的合同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工程
8、市场的变化。中国国际工程LO版时代流行87版FIDIC红皮书,2.O版时期流行FIDlC标准EPC合同,3.O版时期流行定制的EPC合同(西方称之为LumSumTurnKey,LSTK)。就合同条件而言,LO版时代才是承包商的黄金时代,法律和合同都强调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公平和风险的合理分担,世界银行采购指南更是以此为出发点,对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公平和风险的合理分担做出详细规定,这才有了“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说法,承包商的合同管理能力成为了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2.0版时期,虽然显失公平的EPC标准合同条件流行,但由于资本的威力,中国国际工程企业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反而打造了中国国际工程行业的黄金
9、十年。进入3.O版以后,“私人业主+项目融资+风控原则+买方市场”联合作用,导致了定制化的EPC合同条件(LSTK合同)的流行。定制化的EPC合同撕掉了FIDIC标准EPC合同条件最后的一点遮羞布,赤裸裸地把所有风险、所有损失(间接的和直接的)强加给承包商,并把担保和惩罚机制推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加之私人业主贪婪的本性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轮番压价表现得淋漓尽致,导致了承包商的水深火热。这是商业的本性,是资本的力量。遗憾的是,承包商,尤其是中国承包商的严重内卷和高度配合,以及各种机构(比如FIDIO的不作为,使商业的本性和资本的力量横冲直撞得以实现。五、竞争因素的变化国际工程市场的变化,也表现在竞争因
10、素的变化。LO版时期,由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和FIDIC红皮书为主导的游戏规则,强调公平合理、程序正确,通过资格预审之后,价格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因素,而且合同双方均不能变动投标价格。2.0版时期,获得资金支持的能力及公共关系能力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因素。进入3.0版时期,竞争因素变得非常复杂,价格、工期、技术、资金、投资、质量、信誉、关系、本土成分、政治因素和ESG等都可能成为竞争因素。对于中国国际工程企业而言,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和内卷严重的中国企业竞争之外,还要和具有规则优势的西方企业竞争,和具有价格及文化优势的新兴经济体企业竞争,和具有本土优势的当地企业竞争。中国国际工程企业的竞争环境大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工程 市场 变化 中国企业 应对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