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范文三篇.docx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范文三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范文三篇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篇1摘要: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在于预防,而不是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进行干预。所以,积极预防在学校管理范围内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当作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关键词: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预防;疏导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1、什么是心理危机。1964年,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即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
2、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其后,美国心理学家KristiKanel于2003年对心理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过程做了更为合理和清晰的解释,他提出心理危机包括3个基本部分,即发生危机事件:危机个体感受到危机事件并因此痛苦;以前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对目前问题的解决无效,引起危机个体意识、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功能失调2、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3、建立的意义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3危机干预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为了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带来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实践中复原或康复4。近年来,高中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部分学生在遭遇危机事件后,导致自身的生活、学习状态受到极大影响,出现厌学、肢体自残、离家出走等行为,或出现暴力攻击他人,更有甚者,选择以轻生自杀的方式来摆脱痛苦的纠缠。如果这些冲突性行为只是在学校管理、社会安全或社会法律的层面上得到阻止和解决,而没能在心理层面上
4、予以疏导和帮助,则可能转换成潜在的压力和焦虑,进而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在校高中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各所学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三、如何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一个拥有几千名学生的高中校园来说,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在尽可能早的时间里起到预警的作用呢?简单来说,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并不能仅仅依靠专业心理老师的识别,而应该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控制在起始状态,及时疏导,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学习。个人认为,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通过专业测评,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测量系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工作,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鉴别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必要的情况下给予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对情况严重者及时跟家长沟通,转介到高一级的专业咨询机构或医院就医。2、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概念。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与了解,并且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充满误解与敌意,因此导致在自身出现心理适应性方面问题或遭遇重大危机事件的时候,不懂得寻求专业的咨询与帮助。3、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作用。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很大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以游戏的形式,
6、引导个体在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心理教师可以针对高中生中普遍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障碍,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学生,开展一系列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体验、学习、探索、成长,以达到及时疏导心理障碍的目的。4、发挥班主任预警员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对班级和学生长时间接触的优势,将班主任成功塑造成预警员的角色。很多时候,对待在心理测评中表现异常的学生或是察觉到自己心理适应性方面有问题而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学校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可以提供较为专业的帮助,但对于在测评中没有察觉到异常或是不
7、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心理老师很难主动察觉到学生的异常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而班主任每天有大量时间跟本班同学接触,加上对自己学生的行为举动比较了解,因此一旦学生出现异常,班主任能在比较短时间内有所察觉。所以,由班主任来充当预警员的角色,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5、利用来自学生的力量。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资源,通过自由报名或者班级同学、老师的推荐,对这些选拔出来的同学进行专业的心理沟通技巧、心理障碍识别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让这些同学具备基本的心理问题和障碍识别知识,同时掌握一些专业的沟通倾听技巧,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与本班同学朝夕相处以及学生相互之间更容易信任的优势
8、,对有轻微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对需要专业帮助的同学及时报告专业的辅导老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及时上报,以达到对心理危机事件最佳预防效果。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中,预防和应急作为两个主要方面,两者作用的时间不同,处理的方式不同,前者重在防,后者重在治,两者都很重要,但如果作为一个学校来说,能将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那对于一个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成功。参考文献lGillilandBE,JaineSRK.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672KristiKanel.Aguidetocr
9、isisinterventionM.PacificGrove,USA:Brooks/ColePublic,2003:4123史占彪,张建新.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393-3994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5.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篇2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大学生伤人、自杀事件屡屡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类型及特征,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仅能提高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能力,还能提升大学生的心
10、理健康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301-02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况1 .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括。心理学家布拉默(Brammer)认为,危机包括三个方面: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发展性心理危机主要是指在大学生阶段发生的涉及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的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存在性心理危机是指大
11、学生因为认识的存在性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危机。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应当广泛的注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杀的失败,同理,只有准确地知晓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产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因素。1 .内在原因。内在原因主要包含大学生本人自我调适能力差、人格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乃至OO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原生家庭对他们从小就比较溺爱,成长环境比较单一,造成了这部分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适能力差、对人际关系、社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
12、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还面临着在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挣扎,再加之就业、恋爱等压力,使他们无法承受。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都不一样,而焦躁、软弱、阴郁这些类型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就要大得多。2 .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他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着家中父母长辈对他们的精心呵护,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打击。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父母对他们的关心转变为经济的支持,很少关注到学生自身心理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事件都或多或少地
13、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大学生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加剧。校园贷、传销、非法宗教活动等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1 .隐蔽性与突发性。由于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加之不愿意向别人诉说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都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蔽性,而当被别人察觉时,大多已形成了心理危机,因此,又具有突发性。2 .发展性和易发性。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大学生个体容易受到季节、他人及社会的影响,具有易发性。3 .交互性和复杂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个或者多个问题交互的。例
14、如:有些大学生同时存在焦躁、失眠的状况。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是复杂的。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1.坚持预防为先,重在普及。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都要进行心理测评,以此来评估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心理测量工具主要采用以下三个心理学量表: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UPI(大学生人格问卷)以及SCL(大擘生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建立动态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动态的,因此及时跟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渠道不应该仅仅是大学期间开设的少量的心理课程,而应该从多方面来普
15、及,例如,多姿多彩的心理协会活动、与心理相关的书报借阅宣传、心理主题班会等。转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让他们学会理性地看待。大学生往往对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大多时候并不确信自己已经患有心理疾病,加之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错误的看法,导致他们不能及时地寻求帮助,克服危机。2.干预专业,讲究科学。因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所以高校应设立危机领导小组,健全四级预警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干预体系,科学地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健全学生&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室四级预警机制,从多环节多渠道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便于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既能有效避免干预过早,造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学生 心理 危机 干预 机制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