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标准制定任务的来源根据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23年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了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二)主要起草及参加起草的单位和人员该标准由呼伦贝尔市林草局提出并归口。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草地啮齿动物同时具有益害双重作用的特点,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与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与否密切相关。草原生态系统平衡时,鼠类个体型小,物质消耗量大,能量转化快,从而加速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并通过挖掘运动,尸体、粪便及食物残渣回归等形式改良土壤,加之某些鼠类的特殊用途而表现对人类有益,但在种群数量激增
2、后,使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其作用性质变得十分有害。它们主要通过啃食牧草,与牧畜争草。草原害鼠不仅大量啃食植物绿色部分,减少生物量,同时也危害植物根系,尤其对依靠根槃繁殖的禾本科优良牧草危害严重。当其数量高时,草原中优良牧草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利用价值显著降低,在严重地段甚至完全失去利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大量鼠类的挖掘活动改变了土壤的表层结构,深层钙积土被抛到地面。这些浮土不仅抑制植物生长,而且极易被风吹起或被雨水冲散,造成植物覆盖度大幅度下降。挖洞掘土可使土壤水分损失四分之一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可下降一半,从而加速了地表裸露和土壤旱化。挖掘洞道,破坏生草层,形成秃斑和次生裸地的镶嵌体;推土
3、成丘,毁坏地表形态,不仅影响牧草机械收获,还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的突破口,最终导致了具有荒漠化景观特征的鼠荒地。鼠荒地加速草场荒漠化的进程,严重威胁着整个草地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可持续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鼠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退化草场适宜鼠类生存繁衍和害鼠失去天敌的制约。以往呼伦贝尔鼠害防治以化学药物防治(浪敌隆)为主,农药防治容易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和拒食性,药物不仅未能控制鼠害,反而对天敌猛禽和兽类等造成一次和二次中毒,害鼠种群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灭鼠后鼠密度较低,但在适宜生存繁衍的退化草场和缺乏天敌制约的环境中,通过补偿生殖,种群在短时间就恢复甚至超过灭鼠前水平,
4、不仅未能控制鼠害,反而导致作为草原害鼠天敌的珍惜濒危野生动物面临危害,缺乏鼠害防治可持续性,治标不治本。近几年,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优势种布氏田鼠鼠害处于频发状态。据调查,鼠害危害样地平均有效洞口密度从2018年的760个/hA到2021年的2074个/h/,增长了2.7倍,个别严重样地有效洞口最高达6700hm洞口密布于地表,鼠道纵横交错,牧草消耗殆尽。从2018年至2021年发生面积和严重危害面积逐年增加,而防治面积少于发生面积的一半,严重危害年份防治面积约等于严重危害面积的一半,甚至五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鼠害高发年份,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即使启动应急防治,也未能控制鼠害泛滥。2022年至2
5、023年虽然常发区发生面积、密度有所下降,但新发生样地增加,局部危害仍为严重。实践证明,应急式灭鼠,不能改变鼠类成灾环境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存在,鼠类就能以其自身的高繁殖力和种群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其数量迅速恢复并造成新的危害。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未能有效控制鼠害,反而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导致进一步的生态环境功能退化和经济损失,缺乏鼠害防治可持续性,这显然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初衷是相矛盾的。总之,过分依赖化学灭鼠剂的防治措施,耗费大量的资金,治标不治本,缺乏长期持续控制鼠害功能。鼠害治理的趋势是突出可持续整体效益目标,强调自然调控能力的强化并不断加大生态和生物防治
6、技术在综合治理中的比重,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因此,从系统管理水平出发,探索鼠害可持续控制防治方案是解决鼠害发生的必然趋势。2019-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原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开展了一系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调研,各草原牧区普遍反映现有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标准种类少、类别杂、指标单一、生态损失考虑不足,并且与“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思路不适应,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性严重不足。目前可检索到的有关布氏田鼠鼠害防治标准有农业部发布的草原田鼠防治技术规程,该标准包含几种田鼠防治技术操作要求,因为各种田鼠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
7、、种群动态不同,所以该规程针对性不强,而且采用对非靶标动物有毒性的杀鼠剂毒饵、熏蒸剂磷化铝(属于农业农村部规定的2024年底前淘汰的10种高毒农药,不适用于大面积防治且存在伤害天敌动物风险的捕鼠夹、捕鼠笼等器械,具有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银黑狐野放、具有传播鼠疫风险、体内外寄生虫或细菌等与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传染风险的驯养狗防治鼠害。该标准中危害指标也仅提出中等危害指标。防治布氏田鼠的危害,应使防治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当前缺乏针对布氏田鼠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亟需针对呼伦贝尔布氏田鼠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标准,从鼠害发生根源上考虑,出台适用于当地自然生态的技术规程是必要的。近些年,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出
8、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等规划和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制定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技术标准涉及全市典型草原保护的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的实施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准涉及的内容属于呼伦贝尔市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林草行业重点工作任务,标准属于与在研科研项目“鼠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典型草原鼠害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步研制的项目。标准的制订是呼伦贝尔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使天然草原得到永续
9、利用,对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该标准能够解决呼伦贝尔市草原管理中长期面临的难点问题,即草原鼠害防控问题。三、主要起草过程()前期研究基础标准起草团队多年从事草原保护和建设相关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草原保护与修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几十年来,每年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布氏田鼠防治,防治面积从几百万到一千多万亩,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承担的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鼠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和呼伦贝尔市科技计划项目“典型草原鼠害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技术推广项目“物理化学方法防治草
10、甸草原勖鼠试验”等均以呼伦贝尔草地及其害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的防治实践和针对性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出鼠害草地生态修复和草原招鹰架架设技术参数以及适宜的生物源药剂的施药量、施药时期等关键技术参数,筛选提炼出不同组合的差别化防控布氏田鼠的方法。这些前期工作为标准起草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备实施该标准技术基础。项目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前期工作积累、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技术基础,可以直接应用到本项技术规程起草工作。起草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开展相关试验,获得形成防控技术规程的大量基础资料和数据。已经具备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技术基础。(二)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工作方
11、案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在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新巴尔虎左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就本标准的编制事宜进行了协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制定项目组,成立地方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组,对标准起草工作进行分工,明确各自任务和职责。起草小组成员如下表。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起草人信息序号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分工1白哈斯研究员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248771301标准的立项申请、负责标准大纲的起草、标准条款的编写、数据采集、数据分析2伟军高级畜牧师呼伦贝尔市林业
12、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15848011659参与标准条款的讨论和修改3卢盼一级教师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15248771302查阅资料、数据分析4胡晓彬高级畜牧师呼伦贝尔市新左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13947033341前期调研、数据采集5迟晓雪副研究员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104709274参与标准条款的讨论和修改6白南丁助理馆员呼伦贝尔市博物院15666880470查阅资料、编写7鲁海涛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3948801219协调、参与标准条款的讨论8白玉荣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004706980查阅资料、数据分析9郭明英副研究员呼伦贝尔市
13、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104701687参与标准条款的讨论和修改10刘阳助理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4747010231标准的立项申请、数据采集11陈俊杰助理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8647361396数据采集12呼斯勒助理研究员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13848700708数据统计13萨拉助理研究员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13614707923数据分析14陈由直助理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204709918数据采集15贺丙荣助理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049009115数据采集16李向飞林业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
14、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847005439资料整理17王君林业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3694701288查阅资料18魏红高级畜牧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647010909前期调研19韩照日格图林业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5049067601参与标准条款的讨论20景璐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8847019906参与标准条款的修改21吕琳林业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18547021503查阅资料22李欣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柴河林业局15847024352对各方意见进行汇总(三)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提出标准草案2022-2023
15、年,标准编写组对布氏田鼠标防控准化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进行试验并科学研究论证,2023年6月开始进行本标准的编制事宜,在编写过程中,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与布氏田鼠标防控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认真分类、整理。起草小组在现有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进一步论证和研讨,结合呼伦贝尔市布氏田鼠标防控实际,在充分考虑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基础上,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完成了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初稿。(四)标准立项审查会2023年12月11日,在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召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田鼠 可持续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