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阅读(蒋念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与阅读(蒋念祖).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思维与阅读蒋念祖一、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一)语文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系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二)我们开展思维教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根据我们的理论根据主要是优化思维结构,培养思维品质的理论。: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与其思维结构有关。思维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把思维结构分解为六个因素: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根据思维目的,用思维方法加工思维材料):(3)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品质:(6)思维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在具体的思维实践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思维目的,获取思维材料,掌握思维方法,富有思维兴趣;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我们如果不仅注意以上几个方面,而且注意经
2、常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结构将会得到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提高。1 .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化归:缩短已知未知之间的差距)2 .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上下文:参考资料:记忆中的材料)3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整体、部分)抽象和概括(抽取本质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归纳(个别般)和演绎(一般个别)比较、类比(个别-一个别)4、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意美国、前苏联以写促读:新西兰的阅读教学。钱梦龙:寻找最佳切入口;徐振维:激发认知矛府:阅读材料本身的吸引力(趣味性:实用性)5、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思维品质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3、敏捷性6、帮助学生学会监控思维过程(反思)(三)实施的办法1、常规预习(字词的音形义;课文提要:内容;写法;课后练习题;2、提出问题(其中的难点就是课堂讨论的重点)3、课堂讨论(明确问题关键;引导查找资料;思维加工,得出结论;反思思维过程)4、迁移训练(四)展望阅读理解中,除了运用抽象思维之外,还得运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还得凭借语感:阅读教学不仅涉及思维训练,应当有综合的目标。必须制定将思维教学的目标纳入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一个包括目标制订、实施和检测在内的教学目标系统。综合式阅读教育(1)把阅读训练同时看成是观察、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不单纯是阅读技法的
4、训练;(2)注重阅读教学中审美趣味、人文素养、语言感受能力的熏陶涵养;(3)尤其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积极性(注意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4)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与多媒体的结合;与各科学习、学生生活的结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主要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担负着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些看法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抓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自然也没有理清以上四方面之间的关系。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有关,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
5、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于漪、宁鸿彬、洪宗礼等特级教师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都十分重视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详见特级教师思想录。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笔者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抓住思维训练这一主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那么在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的理论根据主要是林崇德教授的思维科学理论。林崇德教授认为,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与其思维结构有关。思维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把思维结构分解为六个因素: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根据思维目的,用思维方法加工思维材料);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
6、品质;思维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在具体的思维实践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思维目的,获取思维材料,掌握思维方法,言有思维兴趣;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我们如果不仅注意以上几个方面,而且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结构将会得到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以上是我们对思维科学理论的基本理解。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一般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课文来完成的。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教学大抵能反映出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熟悉课文大意;发现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形成知识结构;通过练习实现能力的迁移。
7、从思维科学理论角度来看,以上教学模式正反映了阅读教学中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二、通过迁移训练,强化这一结构并形成能力。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思维活动贯穿其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一个具体问题、具体情境中的思维过程。在这个具体的思维过程之中,我们应当而且可能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借助相关思维材料、运用相关思维方法,解决理解中的问题,并学会思维、提高思维能力。1 .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马克思说过,蜜蜂建造蜂房,不管怎样精巧,比不上人类。建筑师在建筑一座房子之前,这座房子已经在它的观念中完成了。这说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
8、真正的目的性。阅读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确定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应当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理解活动的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不仅能够激发思维活力,稳定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还为反馈、调节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高明的教师,不可能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也不可能生拉硬拽、把学生捺入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中。他们的艺术就在于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成功的彼岸。实际上他们不仅自己明确了阅读理解中的思维目的,而且把这个思维目的作了分解、简
9、化,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美味的果实,让学生在“系列目标”的指引、激励卜.,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阅读理解的难点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尤其是文章中运用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如果我们问学生: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思维可能一下子跟不上。我们可以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先分析这篇驳论文章的结构:哪里是“树靶子”,哪里是驳论;哪里是直接反驳,哪里是间接反驳。然后将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本文对“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一论点作了辩证分析的结论,体会到本文的论证严密深刻的好处。如果学生对“直接反
10、驳、间接反驳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仍然感到困难,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中“中国人”的含义是否完全一样?最终也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运用了辩证分析方法的妙处。教师设置台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明确思维目的,意义更大,难度也更大。如何对己知、未知这两方面作分析、综合,通过分解、简化、归类等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明确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设置的思维目的系列,从而缩小未知和己知之间的距离,自己架设起成功的阶梯?数、理、化等学科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语文阅读教学在这方面还需要作探索。林崇德教授的思维监控学说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下详)
11、。2 .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明确了思维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获取思维材料、掌握“加工”材料的方法。这里先谈思维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就产生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相关思维材料。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思维材料,由此逐步过度到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阅读理解中的问题无非存在于字、词、句、篇等方面,每一方面的问题无非涉及它们的意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各类辅导读物中对此阐释甚详,无须赘述。我们认为无论如何解决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或者引导他们获取相关材料。比如说,我们
12、要让学生理解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一句话:“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大概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方孝孺的史迹,其次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柔石的“硬气”和“迂”的含义。要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则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材料,甚至还要查一查字典。又如威尼斯一文中有一句话:”这个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要让学生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节奏”、“和谐”这些关键词的含义,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搜寻相关材料;其次要理解“建筑”为什么可以形容为“节奏和谐”呢?又得搜寻相关材料。我们知道节奏和谐本来是形容音响的长短、高低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多样化的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规律,这
13、里用“节奏和谐”形容方场的建筑布局,因为它和音乐在“多样化的统一”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至此我们才算引导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大致含义。再次,如果要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作用,我们还得提供(学生查找似乎没有必要)有关中国戏剧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旅”怎么“总是偏着取势”;同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的相关部分:“教堂左右填了这个空子。”看看这里写的内容与这句话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这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确立新的思维目的、并提供或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材料的过程。以上只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如何向学生提供材料?是提供直接可供使用的材料,还是提供若干相关材料供其选择、加工?这些
14、材料是什么材料?是感性材料,还是理性材料?是来自课文之中,还是课文之外?一或来自学生的记忆之中一一需要我们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唤醒?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总结、去探索、去研究;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获取材料,探索研究的空间可能就更为广阔了。这将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教学研究过程。3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阅读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在引导他们获取思维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卜.几种:1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例如把某文章分解为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把各个
15、部分之间的联系撤开不管,而逐个地研究各个部分的状况。综合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例如把某篇文章的主题,结构、表达等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整体的认识。综合重在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性。2 .抽象和概括。一切事物都有许多属性,那些仅属于某一类事物,并且又能把这些事物和其它类事物区别开的属性,叫做本质属性。抽象是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象应该是科学的和正确的思维活动,而不是随随便便地抽象。怎样才能在阅读中抽象出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呢?有五个基本做法:略去
16、枝节,删掉冗余,代以上位,择取要义,自述要义。略去枝节是不要那些不重要的材料;删去冗余是已经涉及的内容不再重复,尽管前后在形式上稍有不同;择取要义指要找出一个主题句;自述要义指对无现成主题的文字,在阅读之后以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主题。比如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先对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进行抽象化思维。略去枝节,即略去一系列与蔺相如性格特征无直接联系的具体细节,比如“王求璧”,“廉颇攻城”等内容。删掉多余,“血溅秦王”已能充分表现蔺相如的智勇,“以蜜击柱”与这重复。可以删去。代以上位,用“智勇”代替蔺相如的一系列具体行为。择取要义,择取缪贤之语“其人勇士,有智谋”中的“勇”和“智”揭示
17、蔺相如的性格。自述要义,从结尾部分归纳出一个“顾全大局”的命题。经过抽象思维获取事物本质属性,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便是概括的过程。作为有智有勇不顾个人私利倾心顾虑国家利益的蔺相如这样的个性也同样适应其它爱国将相官员,比如廉颇,后来知错则改,不顾个人脸面,负荆请罪,再如魏征冒死进谏,不顾个人安全,一心想到大唐社稷;左光斗,不顾好党迫害,临死之前不忘国家之事;史可法,不顾生命危险,与扬州城共存亡,等等。这些封建官员,都有一腔爱国热情,有勇有智,有刚有谋,都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3、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
18、性原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阅读教学中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归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等,实际上是综合运用了概括、归纳的方法。人们常说阅读的要义就是要“把书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归纳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指系统化了的知识。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分析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景物描写的系统化知识,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就可作出恰当的答案。这里运用的就是演绎法。教学中归纳法、演绎法应当交互为用,课堂教学就可能形成节奏。比如归纳人物形象,如果一味用归纳法,课堂气氛就可能比较沉闷;如果初步归纳出人物形象后辅以演绎法,问学生这一性格特点表现在
19、哪些方面?”可能气氛酒会活要跃得多。4.比较、类比。比较是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比较事物之间、现象之间或特征之间的同异点,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对象之间确实有联系才可以作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来比较。俄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把比较能力看作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阅读教学中把两个字、词、句、篇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做比较,从而斑竹学生理解,这是广为采用的犯法。类比是把两个(或两类)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之间作比较。运用类比,现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东西。比如庖丁解牛第一段“庖丁为文忠君解牛。手之所触,
20、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者然自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一般学生谈到这里,总不太理解,宰牛怎么可能像舞蹈那样和音乐那样呢?这时可以进行类比思维。a.白浪滔天的长江中,小小的鱼船出没风波里,时而跃上浪尖,时而跌入浪谷,就像舞蹈演员在跳舞一样。b.浴室里给人捶背的服务人员,两个拳头像敲击乐器一样,非常有节奏感。通过这样类比便会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庖丁解牛动作的纯熟性和劳动美,为下文解说“顺乎天理”解牛打下基础。类比思维是类比推理的基础,在此不加赘叙。5.分类。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
21、恩格斯说:“没有种的概念,整个科学就没有了。科学的一切部门都需要以种的概念作为基础”。比如阅读写景文章,需要全面掌握写景角度,可以指导学生把观察点分为“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两类,还可以再分为“定景”观察和“换形”观察两类,结合起来看得到四项:定点定景观察,定点换形观察,动点定景观察,动点换形观察。这样进行分类,在阅读写景文章就可以比较容易和比较清楚地把握观察点和观察对象的关系。事实上明确了思维目的,向学生提供了相关思维材料,同时就得准备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思维方法。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可能先要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某些关键词于的含义,再分析的基础上作综合;理解这个句子,可能涉及某种修辞
22、手法,那么还得引导他们学习、回忆有关这种修辞手法的系统知识,运用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再这个句子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有什么特殊效果。为了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因而需要阅读文中的相关材料,对这些材料作概括、归纳。我们也可能学习、回忆与这个句子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相似、相反的句子,运用比较、类比、对比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句子。我们甚至还需要阅读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方面的材料,关于这篇作品的评论、研究资料,文字材料或者需要音响、实物材料,那么就可能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了。4、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意一般人都认为,思
23、维是认识活动,当然属于认知因素。因此过去人们常常习惯于把思维和认知因素割裂开来研究。事实上思维中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认识过程的思维,其材料、方式、品质和特征等,固然具有各种认知因素的特色,但是,它在完整的人的思维世界之中,又带有浓厚的个性的色彩,受到主体本身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制约。罗生布拉特于70年代末提出“相互作用”的阅读理解。认为阅读一篇文章是在阅读者的整个人生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种情境和某个时刻中的活动。阅读者的各种经历和体验、阅读的情境以及阅读者当时的心境,都会影响他的阅读理解程度。罗生布拉特认为,阅读活动不仅仅是机械的知觉活动
24、,更是阅读者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非认知因素,就会使阅读思维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油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注重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增强学生思维动机和思维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意志,以保证思维活动,高效率的向前发展。比如采草药,既是文言文,又是说明文,学生一般不愿意学习这类枯躁无趣的文章。这时教师仅仅从思维的认知因素出发,对他们进行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是很难奏效的。有教师从非认知角度考虑,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思维情感和思维兴趣,问道:“知难而进好还是知难而退好?作业量大些好还是作业量小些好?”
25、“中学生读武打小说可以不可以?”经过简短的讨论,结论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时候导入新课,“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写,采草药是怎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这些,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唤起了他们的阅读需求,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采用“易、趣、活”的教学方法: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课文的真切感;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主动性;以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以蕴涵的哲理,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阅读中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意志因素投入,也就没有动力和动因,所以,学生思维意志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中的思维意志主要表现“钻探性”和“恒持性”两方面。所谓“
26、钻探性”就是遇到一些问题不能浅尝辄止,要步步追究,直到弄清为止。比如阅读内蒙访古,如何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如何理解作者的思路?一般人只是这样理解:文章以游踪为序,从关内到关外,从大青山下到大青山上,以几处古迹为记叙重点,先说最古的长城,再说汉代城堡和昭君墓,通过这样的记叙和描写来赞扬民族团结。然而还可以进一步钻研,还可以突破这样的思路结构:作者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民族关系所做的回顾,实在是更本质的东西,是文章的灵魂。从这一高度出发,而称赞农业技术向游牧地区的传播,而慨叹历史上由于生产发展水平低下造成的民族纷争,而赞扬勇于实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而嘲讽劳师动众所建的大量城堡,而高度评价“和亲
27、政策”,这是文中更重要的一条思路。这样的钻研探索,是对文章组织布局的深层次研究。如果仅仅局限于表层现象一一段落层次的划分,就难以尽窥作者苦心经营之堂奥。所以,思维意志的钻研性具有一种穿透力,钻研到一定程度,便会喷涌出滚滚清泉。所谓恒持性”,就是有一种持续维持思考有关问题的意志。比如阅读杜甫的诗“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需要边涵咏边反复思考,如果缺乏恒持性,浅尝辄止,就不能进入佳境,就不能获取诗歌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正确的做法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思考、通过想象再创造,到了一定程度,读者的视线和思缕都会为黄鹏、翠柳、白瞥、青天、积雪、行船所牵引,以至于忘
28、记了此刻是处在诉诸文字的画面前,进而达到了“得象忘言”的境界。不过,还要继续品味体悟,继续欣赏咀嚼,使得自己的情绪与杜甫所描绘意境产生“心物同构”现象,使得读者处在一个畅神千里,思接万物、清新开阔的氛围中。这种氛围没有时间的先后,也没有空间的远近。恍惚、模糊、幽深。难以用语言来表述,也难以用逻辑来梳理。读者心中荡漾着娱悦的波澜,着狂迷的云镯,甚至连心跳也不禁加快。原先的“黄鹏”、“白鹭”等形象已经顿时忘却一空,进入了“得意则忘象”的境界。如果心境浮躁,不能持之以恒地涵咏体悟,就不能忘情地进入“角色”。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不具备条分缕析的机制。其思维结果常是“可遇不可求”,除了需要思维主体具
29、备丰常的经验之外,还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专注,在“去执”、即去处其它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有灵感的火花闪现出来。当然,逻辑思维也依靠持恒态度作保障,只是形象思维更明显些。5、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思维品质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这种思维品质可以在阅读学习训练中得到提高,比如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复述内容大意,或者寻找表现中心的语句。灵
30、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如我们平时说的“运用自如”。比如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述某一文章选择什么样的标题更好些,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比如文学与出汗中“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阅读教学中,可要求把它改成陈述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改成了“中国式的历史论不能沟通中国人的文学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语境深入思考,类比、概括,结果学生认识到“莫非?”未必都是反问句,也可以是推测疑问句,上一句应改为“恐怕中国式的历史论也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独创性
31、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或叫创造性思维。在阅读实践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探讨多种可能的答案,并向学生证明其观点所具有的价值。对这类答案采用“堤坝式”,在有明显错误的地方设防,让学生的思维呈河流状,而不是线型流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让他们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6、帮助
32、学生学会监控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0年提出元认知这个概念,又译为“反审认知”或“反省认知”,本质含义便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觉察和认识,也就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我们认为,思维心理结构中有一个监控结构,其实就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包括“注意一评价一调整”三个循环往第的环节,“注意”与“评价”是监督控制,“调整”是调整控制。自己在阅读思考时,应该伴随着注意活动;然后进行评价,正确地继续发展,不正确的立即改变;改变之后再注意再评价,不正确地再调整。这就是阅读时对自己思维行为的监控活动。监控的范围很广泛,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意志,也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方法,还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材料,
33、等等。如果思维活动没有监控,那么就会“信马游缁”,就会影响自己的思维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下几中模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监控的能力。1 .元思维指导模式。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思维监控特点、规律,建构元思维教学的目标体系,编写简明教材,开设思维监控指导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教授元思维基本常识,并运用创设情境、自我对照等方法进行元思维的学习、训练。比如指导学生订立自己监控自己的“阅读训练计划”:我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达到目的,我要做些什么?2 .学科渗透模式。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思维监控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把思维监控的方法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建构起学科教学与思维监控学
34、习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者写文章有他的构思过程,教师、学生阅读文章,也有一个由不懂到懂、又懂得少到懂得多的过程,这其中的实质,都是一个思维深化的过程。教学生学会思维,训练他们的思维监控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作者的、教师的、学生的:成功的、失败的,等等。通过反思、叙述、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对思维过程形成自觉的意识,思维监控能力就会逐渐增强。3 .自我训练模式。自我设问。让学生围绕思维内容以及自己的思维方法进行自我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行为进行回顾,可以让学生记思维学习日记,及时总结经验。4 .心理矫治模式。教师要注意对少数在思
35、维监控方面有失误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开辟思维监控咨询,设立思维监控咨询信箱,帮助学生矫治不良的思维心理。对个别思维监控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建立个案,跟踪调查分析,达到矫治的目的。以上介绍了如何在思维科学理论指导卜.进行阅读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资料说明,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的。阅读技能训练的研究、实践现在还在深入进行。那么我们的研究、实践意义何在呢?在阅读技能训练中我们发现,条分缕析地告诉学生,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段落、篇章,并组织训练,规则讲多了反而累赘,派不上用场。在实际操作中,越是简单的原理、法则,往往越是管用。而从思维科学去审
36、视阅读理解的过程,其中的核心无非是一句话: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据此去获取材料、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工材料,如此而已。用这个简单的原理、法则去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会不会更管用一点,或者可以与阅读技能训练相辅相成?我们不是希望别出心裁、另起炉灶、搞概念游戏,而是希望以思维科学来指导阅读训练,收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这正是理论思维应有的功效。要将以上思路付诸实施,首先必须制定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阅读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建构教学目标体系目标,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目标一个教学目标系统。需要说明的是阅读理解中,除了运用抽象思维之外,还得运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还得凭借语感,思维科学理
37、论用以指导阅读教学,将可以写成一篇精彩的大文章,我们只是涉及其中一个方面罢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使得语文组绝大部分教师积极投入到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写作活动中去,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把扬州市乃至江苏省一大批特级教师、教学新秀团结起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编著的教学辅导读物、学习指导用书共计二千余万字,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目前,我们在林崇德教授、滕守尧教授等专家学者和市教委帮助、支持下,正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实验。我们准备在分别开展思维教学、审美教育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将两个课题结合起来。人是一个整体。开发左脑和右脑,培养、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本来就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在前期分项研究、实践和基础上,进入综合性研究、实践,必将形成合力,产生系统效应。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十多年的教改实践使我们对此坚信不移。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教育教学的实际则是我们的源头活水。两者紧密结合,使得我们的课题得以有计划地、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并且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在这一基本原理指引下,为实施素质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