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设计研究的文献综述.docx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设计研究的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设计研究的文献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开展,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开展使得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落差拉大,人口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村中青年为了改变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质量而远赴兴旺地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那么因为多方面原因滞留家中,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一一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父母的远离深刻影响着这些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安康开展,本
2、综述搜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初步进展一个梳理,希望有利于理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缺乏,以方便后续学者的研究。一、概念界定虽然社会各界给予农村留守儿童高度关注,并且进展多角度的报道,然而就“留守儿童这一概念仍然缺少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定义(潘璐叶敬忠,2009),根据不同的研究实地取样情况,以及不同的研究着眼点,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共识就概念而言,学者均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有学者专门就留守儿童的概念进展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是以流动儿童为参照的,同时指出,留守儿童
3、比流动儿童复杂的多,因开阔视野,从多个维度来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林培森袁爱玲,2007)o(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分歧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的概念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1 .父母外出现象现有的研究对于这一标准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其父母双方常年外出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才可称为留守儿童;当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父双方只要有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就可称为留守(罗静等,2009)o2 .留守时间就留守时间而言,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角度。有的学者描述过于模糊,如范方用到的是常年外出这一词;也有学者用了具体时间,吕绍清那么以半年作为标准。然而终究是以一个累加的时间还是一个连续性的时间
4、,并没有明确的研究。3 .儿童年龄维度现有研究对于儿童年龄维度的使用差异较大,丁杰、吴霓等认为在616周岁之间;吕绍清那么认为在读初中或小学阶段;范方认为在未成年阶段;段成荣、周福林认为在14岁以下;于小燕那么认为在416周岁之间。4 .留守地域留守地域是其留守状态的一个表达(潘璐叶敬忠,2009L一般人认为只有农村才有留守儿童,但一些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概念混淆,因为城市中依然有留守儿童的存在(吕绍清,2006)o(三)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妥善处理的社会问题,考虑到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中一些基本特征尚不统一
5、和明确,本文将先尝试对其进展初步界定,以方便后续述评。参照?联合国儿童公约权利?的规定,本文将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界定为018周岁。就农村而言,农村比较显著的季节性返乡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间隔,因此可以认定,三个月以上不能见到父母其中一方或者父母双方的可称为留守。因此,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是:农村地区未满十八周岁因父母一方或父母双方在外长期务工(超过三个月)而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的儿童。二、国外研究现状就国外而言,更多类似研究是从移民角度去考虑的,研究说明移民家庭中儿童会具有更多心理问题行为和更高的犯罪行为(MagWaza,1994);也有研究说明,移民国外的儿童在自律、权威、孤立、拒绝、疏远
6、、梦想等方面呈高相关(BaPtiSte,1997)。然而国外并没有类似中国一般出现大规模留守儿童的问题,涉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相对少许多。就留守儿童对策而言,有美国学者提出,可以开展团体咨询和治疗,开设父母教育课程,加强学校之间的连通性,给儿童推荐书籍以及提供生活上的“代理妈妈等(Bond,1998;Murray,2003;Tully,2007)o三、国内研究现状(一)多学科化研究1 .各学科研究概述就社会学而言,更多地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取向(高中建,2008)、社会化功能以及社会治安问题(张德乾,2007);就人口学而言,更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领域;医学那么关注留守儿童的贫血患病情
7、况及饮食习惯(文育锋,2008);法学那么聚焦于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和法律保护(周鑫,2007);2 .教育学角度就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研究说明父母的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学业成绩确有显著下降(吴霓,2004);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叶敬忠,2005);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兴趣不高(庄美芳,2006;范先佐,2005)o就道德开展与师生关系方面,有研究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和谐师生关系方面、不和谐同学关系方面得分指数较高;同时,校园暴力得分指数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以小学生最为严重(高文斌,2007)o诸如其他领域还有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模式、教学管理、教学困境等方面(程方生,20
8、08)o3 .心理学角度首先是心理安康方面,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在躯体化、恐惧、敌对、偏执、强迫和人际关系就敏感问题上得分较高(王东宇,2005);初中儿童心理安康状况好于小学留守儿童,高中又好于初中,年龄越小心理问题越突出,同时男生的病症强于女生(黄爱玲,2004)。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自尊较低,有强烈的自卑感(范方,2005),同时他们对自身评价偏低,幸福感明显偏低(赵红,2006);梦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解决问题、自责依次为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段玉香,2007);有盲目的对抗心理,大多对父母充满怨恨(范先佐,2005)O在情绪与社会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情绪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农村 留守 儿童 设计 研究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