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docx
《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35.240CCSL67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XXXX-2024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Guidelinesfortheconstructionofsmartinspectionandtestinglaboratory(征求意见稿)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建设原则21 1需求优先原则2ti)智能化原则2tR互联互通原则244可持续原则24M安全性原则25检测能力要求26安全要求27技术参考模型27I智慧实验室技术参考模型27i)感知层371网络层374应用层38技术和功能要求
2、4ft1设计与建设基本技术要求4fti)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4QQ设备智慧管理4ft4人员智慧管理4ftK环境智慧管理5ftA样品智慧管理5Q7安全监管和预警智慧管理6Qa数据智慧管理6,.l.lZl,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中心、安徽省智慧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国科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
3、国科学院合肥机械智能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建设原则、检测能力要求、安全要求、技术参考模型、技术和功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型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与管理,其他实验室建设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GB/T193912003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和定义GB/T236942009风险管理术语G
4、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76.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32146.1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SN/T3509实验室样品管理指南3术语和定义GB/T3214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71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intelligentinspectionandtestinglaboratory简称“智慧实验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技术检测设备,构建的一个具有智能检测、智能感知、信息深度融合与分析、科学自主决策、多业务综合集成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5、(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全球定位系统gobaIpositioningsystem(GPS)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主要为军用的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PPS)和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GB/T19391-2003,定义2.1传感器sensor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GBT7665-2005,定义3.1.1风险评估riskassessm
6、ent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GB/T23694-2009,定义3.3.14建设原则41需求优先原则应通过需求分析,优化配置,并遵循实验室建设相关标准,建设合理可行的智慧实验室。A)智能化原则利用现代智能化设备、科学有效的分析方式和高效的网络传输,改变传统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现检测业务流程、设备、人员、环境、数据和安全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A4互联互通原则利用感知设备和高效的网络传输,将实验室检测业务流程、设备、人员、环境、数据和安全各个要素及其系统互联互通,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智能感知、科学分析和决策、多服务综合集成的互联互通实验室。Aa可持续原则智慧实验室的设计规划
7、中要充分考虑其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际应用的现状和发展,保证智慧实验室的可扩展性,并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环境、工程、建筑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配合严格的监控和纠偏措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实验室。AA安全性原则智慧实验室的建设,应通过引进先进安全技术与管理模式,注重每个环节的安全监控,提升实验室环境质量,降低实验室可能引起的安全风险。5检测能力要求智慧实验室检测能力要求应符合GB/T27025o6安全要求智慧实验室安全要求应符合GB/T27476.U7技术参考模型71智慧实验室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实验室技术参考模型见图1。实验室安全监控与预警处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监控安全预警事故处理Int
8、erner移动通信网络局域网传感器网络卫星网络RFIDGPS/北斗水量传感器光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图1智慧实验室技术参考模型70感知层感知层依靠分布于实验中的感知设备采集各类数据和信息并通过网络层进行传输,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人员、样品和设备的身份、位置和状态信息;实验室排水、空调、通风和净化、照明、隔声、供电、气体、采暖(必要时)等环境信息;安全信息,宜包括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信息。7 1网络层网络层作为智慧实验室的中间层,负责数据和信息的传输。网络层技术可包括Internet、移动通信网络、局域网、传感器网格、卫星网络等。8 A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实
9、验室功能服务的实现,智慧实验室的应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宜通过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智慧管理,人员智慧管理,环境智慧管理,样品智慧管理,数据智慧管理,宜通过设备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宜通过人员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宜通过环境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宜通过样品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宜通过数据智慧管理系统实现; 安全监控,宜通过安全监控和预警处理系统实现; 安全预警与处理,宜通过安全监控和预警处理系统实现。以上功能可通过单个系统或系统集成的形式体现。系统之间应实现互联互通,宜集成于统一平台之上,形成智慧的实验室管理系统。8技术和功能要求A1设计与建设基本技术要求智慧实验室设计
10、与建设应符合GB/T32146.1的要求。A5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智慧实验室应实现整个业务受理和检测流程的人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宜通过建设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检测流程智慧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系统应能实现检测业务的申请、预约和出报告时间测算;b)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将业务状态主动反馈给申请人和申请人自助查询业务状态的功能,业务状态节点宜包括:业务申请及预约、抽样、样品接收和标识、检测任务下达、检测、检测数据核查、出具报告、检测结束等;c)业务状态的反馈方式可包括:短信推送或查询、微信推送或查询、系统推送或查询等;d)应配置自动化和
11、智能化程度高且准确度高的检测设备,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不可靠因素,以实现检测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准确性;e)检测业务流程智慧管理系统应与安全监控和预警处理系统、环境智慧管理系统、设备智慧管理系统、人员智慧管理系统、样品智慧管理系统和数据智慧管理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并符合下列要求:样品在接收时自动接入样品智慧管理系统;实验室下达检测任务后,进行检测时,自动对接人员智慧管理系统和设备智慧管理系统;检测过程中,安全监控和预警处理系统应实时监控检测过程和样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数据智慧管理系统应实时采集相关环节的数据,并通过科学分析,为检测流程的优化做辅助决策;一检测结束后,数据智慧管理系统宜自主对检测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检验 检测 实验室 建设 指南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6985.html